一种高效精确的刀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0321发布日期:2020-06-23 22:4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精确的刀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刀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精确的刀模。



背景技术:

刀模是根据所需特定形状制作的冲切模具,分为激光刀模、蚀刻刀模及雕刻刀模等,其被广泛应用于相应的电子电器行业lcd反光片、液晶显示屏背光板组、汽车、精密电子垫片、麦拉片及柔性线路板等的模切。

刀模在模切行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刀模的功能决定产品工艺的复杂程度。现有的普通刀模,由于刀模平整度无法达到十分平整,所以上机要进行冲切时还要进行调试,有时需要浪费大量时间进行调试。

此外,研制精制的刀模需要兼顾刀模的使用寿命、精度、调刀的难度和效率,以减少产品的浪费,并能提高生产效率,而目前市面设计并制造出的刀模仍存在较大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精确的刀模,其各刀面结构布置合理,刀面平整度高,尺寸精度较好且稳固效果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效精确的刀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刀面、排废孔及定位柱,所述刀面设于所述模座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刀面的外侧,所述排废孔贯穿于所述模座且散布于所述刀面两侧,所述刀面的刀刃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内设有相适配的第一调整件,所述刀面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刀面、第二刀面及第三刀面,所述第三刀面与所述第一刀面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刀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刀面与所述第三刀面之间。

较佳地,所述刀面的刀刃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内设有相适配的第二调整件。

较佳地,所述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的材质为硅胶泡棉。

较佳地,所述第一刀面包括第一成型区和第二成型区,所述第一成型区包括依次连接而成的第一弧形刀、第一横刀、第一斜刀、第一竖刀、第二斜刀、第二竖刀、第二横刀、第三竖刀、第三横刀、第四竖刀、第四横刀、第五竖刀及第二弧形刀,所述第一弧形刀与所述第二弧形刀为弧形凸面朝向所述第一刀面内部的结构,所述第一成型区与所述第二成型区关于所述第一刀面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且闭合连接。

较佳地,所述排废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刀的左侧及所述第二弧形刀的右侧。

较佳地,所述第二刀面包括第三成型区与第四成型区,所述第三成型区包括依次连接而成的第五横刀、第三斜刀、第六竖刀、第四斜刀、第六横刀、第七竖刀、第七横刀、第八竖刀、第八横刀、第九竖刀、第九横刀、第十竖刀、第五斜刀、第十一竖刀、第六斜刀及第十横刀,所述第三成型区与所述第四成型区关于所述第二刀面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且闭合连接。

较佳地,所述定位柱相对应地分布于所述模座的上侧及下侧,分布于所述模座上侧所述定位柱包括左定位组、中定位组及右定位组,所述左定位组与所述右定位组所包含的定位柱个数不同。

较佳地,所述排废孔的内部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刀面的刀刃侧增设凹陷部,通过更换置于凹陷部里的调整件的高度,使得刀面上刀刃的垂直伸出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整件来调适,使得伸出量控制更为方便精确,调整方式简单方便,使得高度控制更为便捷;本实用新型各刀面结构布置合理,刀面平整度高,尺寸精度较好,使用寿命较长,模切出的产品边缘光滑且无接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精确的刀模的刀背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精确的刀模的刀面的刀刃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精确的刀模的第一刀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精确的刀模的第二刀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地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需注意到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精确的刀模的一实施例,包括模座1、刀面101、排废孔103及定位柱102,刀面101设于模座1的中间位置,定位柱102设于刀面101的外侧,排废孔103贯穿于模座1且散布于刀面101两侧。

请参见图2,刀面101的刀刃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陷部10,第一凹陷部10内设有相适配的第一调整件12。在刀面的刀刃侧增设凹陷部,通过更换置于凹陷部里的调整件的高度或更换不同形状的调整件,使得刀面上刀刃的垂直伸出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整件来调适,其调整方式简单方便,使得高度控制更为便捷。本实施例中,在刀面101的刀刃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二凹陷部11,第二凹陷部内设有相适配的第二调整件13。具体地,第一调整件12和第二调整件13的材质为硅胶泡棉。

刀面101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刀面1011、第二刀面1012及第三刀面1013,第三刀面1013与第一刀面1011的形状相同,第二刀面1012设置于第一刀面1011与第三刀面1013之间。如图3所示,第一刀面1011包括第一成型区10111和第二成型区10112,第一成型区10112包括依次连接而成的第一弧形刀a、第一横刀b、第一斜刀c、第一竖刀d、第二斜刀e、第二竖刀f、第二横刀g、第三竖刀h、第三横刀i、第四竖刀j、第四横刀k、第五竖刀l及第二弧形刀m,第一弧形刀a与第二弧形刀m为弧形凸面朝向第一刀面1011内部的结构,第一成型区10111与第二成型区10112关于第一刀面1011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且闭合连接。

如图4所示,第二刀面1012包括第三成型区10121与第四成型区10122,第三成型区10121包括依次连接而成的第五横刀n、第三斜刀o、第六竖刀p、第四斜刀q、第六横刀r、第七竖刀s、第七横刀t、第八竖刀u、第八横刀v、第九竖刀w、第九横刀x、第十竖刀y、第五斜刀z1、第十一竖刀z2、第六斜刀z3及第十横刀z4,第三成型区10121与第四成型区10122关于第二刀面1012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且闭合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背光板组中光学膜片的模切加工,各刀面结构布置合理,刀面平整度高,尺寸精度较好,模切出的产品边缘光滑且无接缝,较佳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模座1上还设有排废孔103,排废孔103分别设置于第一弧形刀a的左侧及第二弧形刀m的右侧,进一步地,排废孔103的内部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结构。排废孔的特殊设计使其落料顺畅,不会产生挤压刀模的情况。

请继续参见图1,定位柱102相对应地分布于模座1的上侧及下侧,分布于模座1上侧所述定位柱包括左定位组、中定位组及右定位组,左定位组与右定位组所包含的定位柱102个数不同,本实施例中,由图1可以看到,左定位组中定位柱102的个数为2个,中定位组及右定位组中均为1个,这样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防呆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刀面的刀刃侧增设凹陷部,通过更换置于凹陷部里的调整件的高度形状等,使得刀面上刀刃的垂直伸出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整件来调适,使得伸出量控制更为方便精确,调整方式简单方便,使得高度控制更为便捷;本实用新型各刀面结构布置合理,刀面平整度高,尺寸精度较好,使用寿命较长,模切出的产品边缘光滑且无接缝。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