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3000发布日期:2020-10-20 13:0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

根据工件大小的不同,设置有多种规格的扳手,在夹持工件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件更换不同规格的扳手,给工作带来不便,工作效率不高。现有技术中的可调节扳手,一般通过可调节螺母进行调节,每更换一个工件,需先将扳口对准待夹持工件,根据工件的大小旋转螺母调节扳口大小,操作不便。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便于根据工件大小调节夹持范围的可调节扳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扳手,顺时针旋转活动本体,挤压部挤压夹持组件向开口部滑动,能够方便调节夹持范围的大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扳手,包括:扳手本体,包括活动本体、固定本体和开口部,所述活动本体与所述固定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本体能够绕所述开口部的中心旋转以伸出或缩回所述固定本体;所述活动本体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穿设有多个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与所述固定本体固定连接;夹持组件,套设在所述活动本体上并与所述固定本体可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容纳槽内、第二端穿过所述容纳槽并向所述开口部延伸出一段;以及挤压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活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挤压部的一侧与所述夹持组件相抵,当所述活动本体伸出所述固定本体时所述挤压部挤压所述夹持组件朝向所述开口部移动,以夹持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部包括多个凸块,所述多个凸块将所述容纳槽分隔为多个调节槽;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多个夹持体,多个所述夹持体的第一端插入对应的调节槽内并设置在所述凸块与所述固定销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上与所述夹持体相抵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夹持体上与所述凸块的抵接处设置有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夹持体相匹配,所述夹持体能够沿所述滑槽朝向或背向所述开口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本体包括第一扳口部,所述第一扳口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扳口和u型块,所述容纳槽形成于所述第一扳口和所述u型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体包括主体和夹爪,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u型块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u型块朝向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夹爪与所述主体朝向所述开口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朝向所述开口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锯齿。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与所述主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的头部端面略低于所述夹爪的外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扳手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动本体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本体能够绕开口部的中心旋转以伸出固定本体,使用时单手握持扳手,将夹持组件对准工件,顺时针旋转活动本体,使活动本体伸出固定本体,带动挤压部挤压夹持组件朝向开口部滑动,通过使用者施加的握力大小调节夹持范围,直至夹持组件与工件相抵,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节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组件与活动本体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扳手(除u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型块与夹持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节扳手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的a-a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局部放大图b;

图10为图8中的局部放大图c。

附图标记说明

1-活动本体,101-第一手柄,102-第一扳口,103-u型块,104-第一开口,105-容纳槽,106-凸块,107-调节槽,108-倾斜面,109-连接部,110-第一凹槽,111-第一卡块,112-第二卡块,113-第二凹槽;

2-固定本体,201-第二手柄,202-上扳口,203-下扳口,204-活动槽,205-第二开口,206-限位部,207-滑槽,208-固定孔;

3-开口部,4-夹持体,401-主体,402-夹爪,403-通孔,404-弧形面,405-第一弹簧,406-锯齿,407-沉孔,408-螺栓,5-固定销,6-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解释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图1-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扳手的结构示意图。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左”、“右”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调节扳手,包括扳手本体、夹持组件和挤压部。其中,扳手本体包括活动本体1、固定本体2和开口部3。活动本体1包括第一手柄101和第一扳口部,第一扳口部内凹形成有第一开口104;固定本体2包括第二手柄201和第二扳口部,第二扳口部内凹形成有第二开口205,初始状态时第一开口104和第二开口205位置和方向一致,构成开口部3。第二扳口部包括上扳口202和下扳口203,上扳口202和下扳口203均与第二手柄201固定连接,上扳口202和下扳口203之间形成有活动槽204,第一扳口部设置在活动槽204内。活动本体1的第一扳口部内设置有容纳槽105,该容纳槽105内穿设有多个固定销5,多个固定销5的两端分别与上扳口202和下扳口203固定连接,活动本体1活动连接在活动槽204内,活动本体1能够绕开口部3的中心旋转以伸出或缩回固定本体2。

夹持组件套设在活动本体1上,并与固定本体2的第二扳口部可滑动连接,夹持组件的第一端插入容纳槽105内,第二端穿过容纳槽105并向开口部3延伸出一段。挤压部设置在容纳槽105内,挤压部与活动本体1固定连接,挤压部的一侧与夹持组件相抵,当活动本体1伸出固定本体2的活动槽204时挤压部挤压夹持组件朝向开口部3移动,以夹持待夹持的工件。使用时,单手握持扳手,将夹持组件对准工件,顺时针旋转活动本体1,挤压部挤压夹持组件朝向开口部3移动,通过使用者施加的握力大小调节夹持范围,直至夹持组件与工件相抵,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挤压部包括多个凸块106(例如4个),多个凸块106将容纳槽105分隔为多个调节槽107。夹持组件包括多个夹持体4,多个夹持体4的第一端插入对应的调节槽107内并设置在凸块106与固定销5之间。夹持工件时,活动本体1顺时针旋转,固定销5固定不动,凸块106与夹持体4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夹持体4朝向开口部3移动,即可调节夹持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凸块106上与夹持体4相抵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108,夹持体4上与凸块106的抵接处设置有弧形面404,便于平稳挤压夹持体4朝向开口部3移动,调节夹持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本体2的第二扳口部上设置有滑槽207,该滑槽207与夹持体4相匹配,夹持体4能够沿滑槽207朝向或背向开口部3移动,进一步限制了夹持体4的移动方向,便于夹持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活动本体1上设置有与第一手柄10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09,固定本体2上设置有限位部206,该限位部206和连接部109配合作用避免活动本体1旋转过度使夹持体4偏离原来的调节槽10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第一扳口部包括第一扳口102和u型块103,第一扳口102和u型块103可拆卸连接,容纳槽105形成于第一扳口102和u型块103之间。具体的,第一扳口10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10、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卡块111;u型块103为板材折曲形成,其第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10相匹配的第二卡块112、第二端设置有与第二卡块112相匹配的第二凹槽113;第一卡块111卡入第一凹槽110并通过销轴固定,第二卡块112卡如第二凹槽113内并通过销轴固定。第一扳口部和u型块103可拆卸连接,便于夹持组件的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每个夹持体4包括主体401和夹爪402,主体401上设置有通孔403,u型块103穿过多个夹持体4上的通孔403。每个通孔403内设置有第一弹簧405,第一弹簧405的第一端与主体401固定连接、第二端与u型块103朝向容纳槽10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05为压缩弹簧,提供夹持体4恢复初始状态的弹性力,使用完毕后松开活动本体1,在第一弹簧405的作用力下夹持体4恢复初始状态,即可切换下一个工件的操作。夹爪402与主体401朝向开口部3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便于更换夹爪402,相对增加了扳手的使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夹爪402朝向开口部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锯齿406,增加了工件与夹持体4之间的摩擦力,使夹持体4与工件紧密咬合,快速拧转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夹爪402上设置有沉孔407,紧固件为螺栓408,螺栓408的头部卡设在沉孔407内,螺栓408的头部端面略低于夹爪402的外端面,避免对夹爪402的夹持效果造成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扳手还包括第二弹簧6,第二弹簧6的第一端与活动本体1固定连接、第二端与固定本体2固定连接;活动本体1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弹簧6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用完毕后松开活动本体1,在第二弹簧6的作用力下活动本体1恢复初始状态,即可进行下一个工件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固定本体2上设置有固定孔208,第二弹簧6的第二端插入固定孔208内并与固定孔208固定连接,便于对第二弹簧6的安装进行定位,提高了扳手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夹持工件时,使用者单手握持活动本体1和固定本体2,将夹爪402对准待夹持工件,对活动本体1施力,活动本体1顺时针旋转,凸块106挤压夹持体4上的主体401朝向开口部3移动,带动夹爪402向开口部3移动,直至夹爪402上的锯齿406与工件相抵即可进行拧转操作。

操作完成后松开活动本体1,第二弹簧6复位,活动本体1在第二弹簧6的作用力下逆时针旋转至初始状态,夹持体4在第一弹簧405的作用力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可进行下一工件的操作。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扳手,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任何改造、修饰以及变动。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具体实施方案及其任何等同形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