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60966发布日期:2020-12-29 10:0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安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也即高电压)通常指高于1000v(不含)的电压等级。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保护或/和测量,从原理上,电流互感器分为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一类新兴的电流互感器。主要包括光学电流互感器、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和铁心线圈式低功率电流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虽然能够避免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所存在的容易磁饱和、发热量大、频带窄以及不易智能化的问题,但是仍存在元件较多、精度容易受元件质量的影响等问题。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由于结构简单可靠、寿命较长、且便于维护的特点,仍然占据一定的市场。中国专利文献cn201936738u和cn103543312a均涉及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电磁式三相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装置。电磁式三相电流互感器是由一次侧绕组、二次侧的绕组和3个闭合的铁心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一般较少,使用时串联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

电磁式三相高压电流互感器的一种结构是,包括设置在外壳中的大小相同的3个作为铁心的圆筒体,它们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使用中3根中心轴线通常沿水平设置,其3个圆筒体往往是排成一排而呈一字型设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758735u(以下简称文献3)就公开了一种3个圆筒体呈一字型设置的三相高压电流互感器。为了符合绝缘要求,文献3采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固化绝缘的措施,从而使得整个产品重量较重。

现有技术中,电磁式三相电流互感器的3个圆筒体也有呈品字形设置的情况,但这种结构均用于低压场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549606u(以下简称文献4)、cn204117836u(以下简称文献5)和cn205828127u(以下简称文献6)均采用品字形的方式将二次侧绕组的3个绕组设置在相应的外壳中。其中,文献4和文献6均采用由绝缘填充物封装的形式固定二次侧绕组,文献5通过电流互感器架安装二次侧绕组,并通过塑壳盖板在轴向上对二次侧绕组进行阻挡,但该塑壳盖板所起的作用仅仅是绝缘隔离作用,起不到支撑作用。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磁式三相高压电流互感器是一种无外壳的品字形电流互感器。见图1至图4,它包括铸铝材质的底座101和呈品字形焊接固定在底座101上的3个相同材质且大小相同的圆筒体102。每个圆筒体102的周向外表面上包覆有粘结固定在其外表面上的作为铁心的硅钢片。装配时,二次侧绕组103的每个绕组坐落在底座101上,且套在相应一个圆筒体处的铁心上,并且3个绕组在使用时的接线方式(“△”接或“y”接)与一次侧绕组的接线方式相同。使用时,作为一次侧绕组的3根相线的每根则穿过相应一个圆筒体。

所述的底座101的板体上设有呈品字形分布的3个圆形的安装孔,并按一定规则设有12个螺杆孔。所述的三相电流互感器还包括材质均为铸铝的屏蔽法兰105和3块压板104、材质均为不锈钢的6根第一螺杆106和6根第二螺杆107、以及相应数量的不锈钢材质的螺母108。第一螺杆106的高度是第二螺杆107高度的三分之二左右。所述的屏蔽法兰105在装配时水平设置,且具有中心轴线铅垂设置的3个圆孔105-1。该3个圆孔105-1呈品字形设置。每块压板104则设有中心圆孔以及4个螺杆光孔,且由其中心圆孔套在相应一个已经设有硅钢片的圆筒体102上,并且坐落在二次侧绕组103的相应一个绕组上,从而在上方对二次侧绕组103的相应一个绕组进行限位。屏蔽法兰105的圆孔105-1的直径与圆筒体102的内径相同,屏蔽法兰105位于3个圆筒体102的上方,且其各个圆孔105-1对准相应一个圆筒体102。

装配时,6根第一螺杆106和6根第二螺杆107均沿上下向设置,每根第一螺杆106位于底座101与相应一块压板104之间,每根第二螺杆107位于底座101与屏蔽法兰105之间,且每根第二螺杆107的杆体穿过相应的一块压板104。每2根第一螺杆106和每2根第二螺杆107为一组而与相应一块压板104相对应。在每根螺杆(将第一螺杆106和第二螺杆107统称为螺杆)的下部按照由下向上的方式旋合有一个螺母108,该螺杆的下端头从上向下穿过底座,并在底座的下方将另一个螺母108由下向上旋合在该螺杆的穿过底座的下端头上,从而该2个螺母108从上下侧面夹住底座。将该2个螺母108旋紧后则使得该螺杆和2个螺母108与底座101之间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的关系。

然后,在各第一螺杆106上,由上向下旋合相应一个螺母108,且位于第一螺杆106的上部。在各第二螺杆107上,由上向下旋合相应一个螺母108,位于第二螺杆107的中上部,且其高度与位于第一螺杆106的上部的螺母108的高度相同。再将3块压板104各自从上向下套在相应的一组4根螺杆上,并且每块压板104坐落在与相应一组螺杆相对应的4个螺母108上。在各第一螺杆106的上端头上由上向下将另一个螺母108旋合在该第一螺杆106的上端头上并旋紧,从而该2个螺母108从上下侧面夹住相应的压板104而使得各第一螺杆106和相应的2个螺母108与相应的压板104之间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的关系。再在各第二螺杆107上由上向下旋合相应的另一个螺母108并旋紧,从而该螺母108、该第二螺杆107以及位于下方并且位于该第二螺杆107的中上部的螺母108与压板104之间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的关系。

再在各第二螺杆107上,由上向下旋合相应一个螺母108,且位于第二螺杆107的上部。再将屏蔽法兰105从上向下套在各第二螺杆107上,并且坐落在各个相应的螺母108上。再在各第二螺杆107的上端头上由上向下将另一个螺母108旋合在该第二螺杆107的上端头上并旋紧,从而该2个螺母108从上下侧面夹住屏蔽法兰105而使得各第二螺杆107和相应的2个螺母108与屏蔽法兰105之间形成可拆式固定连接的关系。在这组连接中,还需采取相应绝缘隔离措施,例如,在螺母108与绝缘法兰105之间设置绝缘垫片,以及在绝缘法兰有可能与第二螺杆107相接触的部位涂覆绝缘漆等。

在对上述的三相高压电流互感器进行装配时,需要能精准定位屏蔽法兰105与3个圆筒体102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保证绝缘距离在技术要求之内。在装配所述的三相高压电流互感器时,对其中的屏蔽法兰105与圆筒体102之间的绝缘距离有较高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在上下方向上两者相隔一定距离(例如8毫米,且正偏差为0,负偏差不得大于3毫米),第二个要求是在周向上每个圆筒体102的内壁与屏蔽法兰105的相对应的圆孔105-1的内壁的上下向的正投影相重合,且正负偏差不得大于2毫米。由于屏蔽法兰105是一个一体式的结构件,为了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求,所需要调整的因素较多,在一边测量和一边调整(各螺母108在与其相配合的螺杆上的相对位置)下,不仅操作复杂,而且需花费较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简单、在装配电磁式三相高压电流互感器时,能够对屏蔽法兰与3个圆筒体的绝缘距离实现精准定位的定位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是一种全新的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把手、双头螺栓、导向法兰、浮动法兰、接合器、弹性元件、轴承、第一压板、第一螺母和2至4个连接螺栓。把手、导向法兰、浮动法兰和第一压板按照从上至下的次序依次设置。导向法兰、浮动法兰和第一压板均设有中央孔,导向法兰的中央孔是螺纹孔。第一压板还设有数量与连接螺栓数量相同的连接孔。浮动法兰则在底部设有数量相同的开口向下的螺孔。各连接螺栓从下向上穿过第一压板的相应一个连接孔,旋合并旋紧在浮动法兰的相应一个螺孔上,从而将第一压板可拆式固定在浮动法兰上。

双头螺栓依次穿过导向法兰、浮动法兰和第一压板各自的中央孔,且双头螺栓与导向法兰螺纹动连接,双头螺栓与浮动法兰、以及与第一压板间隙配合。把手固定在双头螺栓的上端头上。浮动法兰整体为具有中央孔的上小下大的圆台体,所述的中央孔是下段为沉孔的台阶孔。轴承由其外圈在周向上与浮动法兰的位于下段的沉孔的内壁紧配合,第一压板由其位于中央孔处的边缘部位从下方挡住轴承的外圈。双头螺栓由其下轴段的下端面坐落在轴承的内圈上,且双头螺栓由其下端头穿过轴承的内圈和第一压板的中央孔,由第一螺母从下向上旋合在双头螺栓的下端头上,且位于第一压板的作为中央孔的一部分的下部沉孔中。第一螺母能够随同双头螺栓一同转动,从而使得双头螺栓在相对于导向法兰转动而作向上的轴向运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压板一同向上运动,以及使得双头螺栓在相对于导向法兰转动而作向下的轴向运动时,能够带动轴承一同向下运动。

接合器有3至6个。各接合器的大小相同,且其高度与浮动法兰的高度相同。当各接合器拼合在一起时,则构成一个与浮动法兰的周向外壁相配合的旋转体,且该旋转体的周向外侧形状基本相同于一个圆柱体的周向外侧的形状,也即当各接合器在周向外侧依次贴合在浮动法兰的周向外壁上、且与浮动法兰位于相同的高度位置时,它们则拼合成一个具有中央孔的圆柱体,并且相邻接合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弹性元件在周向外侧围绕各接合器设置,通过弹力使其的周向内侧贴合在浮动法兰的周向外侧面上以及使其上侧贴合在导向法兰的下侧面上。

若双头螺栓带动第一压板一同向上运动,则带动浮动法兰随之一同向上运动而靠近导向法兰,并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且在不脱离与各接合器相接触的情况下使得各接合器朝辐向外侧运动。若双头螺栓带动轴承一同向下运动,则轴承依次带动第一压板和浮动法兰随之一同向下运动而远离导向法兰,各接合器则在继续保持与浮动法兰的下侧以及与导向法兰的周向外侧相接触状态下,朝辐向内侧运动。

上述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还包括2至4个第一定位销。导向法兰和浮动法兰均设有与其相同数量的第一定位销孔。导向法兰的第一定位销孔的开口向下。浮动法兰的第一定位销孔的开口向上,其设置的位置与导向法兰的第一定位销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孔径略小。各第一定位销紧配合设置在浮动法兰的相应一个第一定位销孔中,并且其上端伸入导向法兰的相应一个第一定位销孔中,从而对导向法兰和浮动法兰之间的相对转动在周向上进行限位。

上述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还包括数量与接合器的数量相同的第二定位销。每个接合器沿上下方向设有长条形限位通孔。浮动法兰在其高度的3/4处等分设有相应数量的沿辐向且水平设置的第二定位销孔。各第二定位销的内端紧配合设置在浮动法兰的相应一个第二定位销孔中,其外端沿辐向水平想外伸出,并伸入相应一个接合器的长条形限位通孔中。

上述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定位销或第二定位销是弹簧销。所述的弹簧销由1至2毫米厚的钢板卷绕呈开口的管形件而构成。

上述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中,所述的弹性元件是2至4根橡胶圈。各接合器的周向外侧壁上沿水平方向设有相应数量的凹槽,且每个凹槽的高度位置相同,从而使得在各接合器的拼合体上组成相应数量的环形凹槽。每个环形凹槽中设有一根橡胶圈。

上述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中,所述的导向法兰是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台阶形圆柱体。

上述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中,所述的轴承为向心推力轴承。

上述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中,在各接合器处于与浮动法兰同一高度时,相邻接合器之间的缝隙的周向外侧弧长为相应的圆周长的0.5%至1.5%,锥度为0.25至0.5。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所对应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是一种不设外壳的品字形电流互感器。因此,其底座、第一压板、屏蔽法兰与相应的螺杆和螺母作为电流互感器的支撑结构件,这些零件的材质则选择具有一定的强度的铸铝件和不锈钢件。这样的结构使得整个电流互感器的重量得到较大的减轻,随之带来的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对屏蔽法兰的绝缘隔离。虽然已有的手段通过对每根螺杆和相应的螺母的调整,最后总可以符合相关的绝缘要求,但是费时费力。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后,即可对使得这种调整较为简单、快速、并且准确。(2)本实用新型在装配中调整相应的电流互感器时,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3个定位装置。此时的各螺杆与螺母处于半旋紧状态。先将各定位装置的导向法兰由其上部翅板坐落在屏蔽法兰上,此时的定位装置的接合器处于位于上方的部位,浮动法兰则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导向法兰存在一定的距离。逆时针旋转把手,由于导向法兰坐落在屏蔽法兰上以后,导向法兰与屏蔽法兰之间存在摩擦阻力,从而使得把手在相对于导向法兰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双头螺栓在相对于导向法兰的转动中相对于导向法兰向上作轴向运动,从而通过第一压板带动浮动法兰也一同向上运动。浮动法兰的向上运动则使得各接合器在辐向上由内向外运动,当浮动法兰向上运动至与导向法兰相接触时,则接合器在辐向上到达周向的最外侧。此时由于本定位装置的涨紧作用,使得屏蔽法兰可以准确地位于所要求的位置上,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相对应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从图1的下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从图5的下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5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b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由图8的收紧状态变化为撑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图5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5所示的定位装置用于图1所示的电流互感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的c-c剖视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把手1,双头螺栓2,导向法兰3,浮动法兰4,接合器5,限位通孔5-1,缝隙5-2,弹性元件51,轴承6,第一压板7,第一螺母81,连接螺栓82,第一定位销83,第二定位销84,橡胶圈85,底座101,圆筒体102,二次侧绕组103,压板104,屏蔽法兰105,圆孔105-1,第一螺杆106,第二螺杆107,螺母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准确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对于方位的描述是根据附图所示方位进行的,该方位与装配调试时定位装置所处的方位是一致的。当相应的电流互感器用于实际场合时,有可能其中的各个圆筒体呈水平设置,或其它方向设置。

(实施例1)

见图5至图9,本实施例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屏蔽法兰的定位装置,包括把手1、双头螺栓2、导向法兰3、浮动法兰4、接合器5、弹性元件51、轴承6、第一压板7、第一螺母81和4个连接螺栓82。其中把手1、双头螺栓2、导向法兰3、浮动法兰4、接合器5、轴承6和第一压板7均为铸铝一体件。双头螺栓2、第一螺母81和连接螺栓82所采用的材质均为q235钢。轴承6采用向心推力轴承。

把手1、导向法兰3、浮动法兰4和第一压板7按照从上至下的次序依次设置。导向法兰3、浮动法兰4和第一压板7均设有中央孔,导向法兰3的中央孔是螺纹孔。第一压板7还设有4个连接孔。浮动法兰4则在底部设有4个开口向下的螺孔。各连接螺栓82从下向上穿过第一压板7的相应一个连接孔,旋合并旋紧在浮动法兰4的相应一个螺孔上,从而将第一压板7可拆式固定在浮动法兰4上。

双头螺栓2依次穿过导向法兰3、浮动法兰4和第一压板7各自的中央孔,且双头螺栓2与导向法兰3螺纹动连接,双头螺栓2与浮动法兰4、以及与第一压板7间隙配合。把手1固定在双头螺栓2的上端头上。浮动法兰4整体为具有中央孔的上小下大的圆台体,所述的中央孔是下段为沉孔的台阶孔。轴承6由其外圈在周向上与浮动法兰4的位于下段的沉孔的内壁紧配合,第一压板7由其位于中央孔处的边缘部位从下方挡住轴承6的外圈。双头螺栓2由其下轴段的下端面坐落在轴承6的内圈上,且双头螺栓2的下端头穿过轴承6的内圈和第一压板7的中央孔,由第一螺母81从下向上旋合在双头螺栓2的下端头上,且位于第一压板7的作为中央孔的一部分的下部沉孔中。第一螺母81能够随同双头螺栓2一同转动,从而使得双头螺栓2在相对于导向法兰3转动而作向上的轴向运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压板7一同向上运动,以及使得双头螺栓2在相对于导向法兰3转动而作向下的轴向运动时,能够带动轴承6一同向下运动。

接合器5有4个。4个接合器5的大小相同,且其高度与浮动法兰4的高度相同。当4个接合器5拼合在一起时,则构成一个与浮动法兰4的周向外壁相配合的旋转体,且该旋转体的周向外侧形状基本相同于一个圆柱体的周向外侧的形状,也即当4个接合器5在周向外侧依次贴合在浮动法兰4的周向外壁上、且与浮动法兰4位于相同的高度位置时,它们则拼合成一个具有中央孔的圆柱体,并且相邻接合器5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5-2。弹性元件51在周向外侧围绕各接合器5设置,通过弹力使其的周向内侧贴合在浮动法兰4的周向外侧面上以及使其上侧贴合在导向法兰3的下侧面上。

若双头螺栓2带动第一压板7一同向上运动,则带动浮动法兰4随之一同向上运动而靠近导向法兰3,并克服弹性元件51的弹力且在不脱离与各接合器5相接触的情况下使得各接合器5朝辐向外侧运动。浮动法兰4与接合器5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则有相对运动。

若双头螺栓2带动轴承6一同向下运动,则轴承6依次带动第一压板7和浮动法兰4随之一同向下运动而远离导向法兰3,各接合器5则在继续保持与浮动法兰4的周向外侧以及与导向法兰3的下侧相接触状态下,朝辐向内侧运动。浮动法兰4与接合器5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则也有相对运动。

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用于在装配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时,对其中的屏蔽法兰105相对于3个圆筒体102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的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是110kv电压等级的内装式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结构见图1至图4,其文字部分见本申请文件在背景技术中的说明,并且屏蔽法兰105的板厚为30毫米。

仍见图5至图10,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还包括2个第一定位销83和4个第二定位销84和作为弹性元件51的2根橡胶圈85。所述的第一定位销83和第二定位销84均为弹簧销。所述的弹簧销由1.5毫米厚的q235钢板卷绕呈开口的管形件,其外径为5毫米。与此相对应,导向法兰3和浮动法兰4均设有2个第一定位销孔,以及浮动法兰4设有4个第二定位销孔。

导向法兰3的2个第一定位销孔开口向下,孔径为6毫米,相对于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各自距中心轴线38毫米。导向法兰3的高度为42毫米,是由位于上部的直径较大的翅板3-1和位于下部的直径较小的座体3-2构成的台阶形圆柱体。其翅板3-1的直径为230毫米、高度为10毫米,座体3-2的直径为169毫米、高度为32毫米。导向法兰3的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直径为20毫米的螺孔,该螺孔的轴线也即导向法兰3的中心轴线。所述的定位销孔相对于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与中心轴线的距离为38毫米。

浮动法兰4的定位销孔的开口向上,其设置的位置与导向法兰3的定位销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孔径为5毫米,各自距中心轴线的距离为38毫米。浮动法兰4整体呈圆台形,其上底面的直径为118毫米,下底面的直径为132毫米,高度为40毫米。其中央阶梯孔时上下贯通的光孔,其上段的高度为32毫米、直径为22毫米,下段是沉孔,高度为8毫米、直径为28.2毫米,该中央阶梯孔的轴线也即浮动法兰4的中心轴线,该中心轴线与导向法兰3的中心轴线同线,且该中心轴线也是整个定位装置的中心轴线。浮动法兰4的开口向下的4个螺孔相对于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其直径为8毫米,各自距离中心轴线的距离为26毫米。浮动法兰4的4个第二定位销孔位于同一高度,相对于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且沿辐向设置,4个第二定位销孔的孔径均为5毫米,高度在浮动法兰4的高度的3/4处。

各第一定位销83紧配合设置在浮动法兰4的相应一个第一定位销孔中,并且其上端伸入导向法兰3的相应一个第一定位销孔中,从而对导向法兰3和浮动法兰4之间的相对转动在周向上进行限位。各第二定位销843紧配合设置在浮动法兰4的相应一个第二定位销孔中。

4个接合器5是有一个一体的铸铝件加工制成。该铸铝件是一个直角梯形围绕中心轴线旋转所扫过的空间而形成的旋转体。该旋转体的高度为40毫米,其上底内径为118毫米、上底外经为169毫米,下底内径为132毫米、下底外径为169毫米。再通过机加工,在旋转体的高度8毫米处和20毫米处各开设一条槽宽和槽深均为4毫米的沿圆周设置的凹槽。通过切割,将该旋转体分成4等分,并且切口的宽度为3毫米(该切口是为了实现前述的缝隙5-2的状况),从而得到接合器半成品。再通过机加工,在每个接合器半成品的圆周方向的中间部位,在上下向的中间部位,沿上下方向开设高度为17毫米,宽度为6毫米的长条形的限位通孔5-1,从而得到接合器5。

将各接合器5由其限位通孔5-1对准相应的一个第二定位销84的外端并套在该第二定位销84上,并将该接合器5的内侧面贴合在浮动法兰4的周向外表面上,再将2根橡胶圈85套在各接合器5的周向外侧壁上的相应的凹槽中。

本实施例的第一压板7的中央孔是下部为沉孔部位的台阶形中央孔,第一压板7的4个连接孔,该4个连接孔相对于中央孔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双头螺栓2是一个阶梯形的螺栓,其高度为155毫米,其上端头的高度为9毫米、直径为16毫米并带有外螺纹,其上轴段的高度为30毫米、直径为22毫米,为光轴段,其下轴段的高度为85毫米、直径为20毫米并带有外螺纹,其下端头的高度为20毫米、直径为12毫米并带有外螺纹,各轴段之间的连接部位均为直径较小的光轴段。双头螺栓2的上端头部位旋合上并旋紧把手1后,在其顶部通过冲小孔,通过变形而使得把手1被固定死,防止移位。双头螺栓2由其下轴段旋合并穿过导向法兰3的中央螺孔,再伸入浮动法兰4的中央阶梯孔中,并由其下轴段的下端面也极其轴肩坐落在轴承6的内圈上。双头螺栓2的下端头穿过轴承6的内圈和第一压板7后,由第一螺母81从下向上旋合在双头螺栓2的下端头上。

见图11至图13,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用于三相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100时,同时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3个相同的3个定位装置200。此时电流互感器100的各螺杆与螺母108处于半旋紧状态。先将各定位装置200的导向法兰3由其上部翅板3-1坐落在屏蔽法兰105上,此时的定位装置100的接合器5位于处于辐向收紧的状态,且其周向外侧朝向相对应的一个浮动法兰4则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导向法兰3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时的定位装置100由其各接合器5的周向外侧面与相应一个圆筒体102的内壁的上端部位相对应。

逆时针旋转把手1,由于导向法兰3坐落在屏蔽法兰105上以后,导向法兰3与屏蔽法兰105之间存在摩擦阻力,从而使得把手1在相对于导向法兰3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双头螺栓2在相对于导向法兰3的转动中相对于导向法兰3向上作轴向运动,从而通过第一压板7带动浮动法兰4也一同向上运动。并且由于第一定位销83的限位作用,使得浮动法兰4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能相对于导向法兰3进行转动。浮动法兰4的向上运动则使得各接合器5在辐向上克服橡胶圈85的弹力而由内向外运动。每次转动一圈一个定位装置100的把手1,依次转动3个定位装置100,就使得各定位装置100与由其接合器5与相应的圆筒体102的内壁相接近。随着转动的不断进行,当浮动法兰4向上运动至与导向法兰3相接触时,则接合器5在辐向上到达辐向的最外侧。此时,则使得定位装置100涨紧在相应的圆筒体102中,在这种状态下,不但使得屏蔽法兰105在水平位置上由其各圆孔105-1对准相应的圆筒体102,且确保水平度达到要求,而且在高度位置上,由于在对螺杆和螺母108进行半旋紧时,已经使得高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考虑到调整的变化因素,因此,往往可以只需一次定位即可使得屏蔽法兰105准确地位于所要求的位置上,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