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1079发布日期:2020-10-28 12:2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座电子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



背景技术:

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工频机是以传统的模拟电路原理来设计的,机器内部电力器件如变压器、电感、电容器等都比较大,一般在带载较大运行时存在较小噪声,但该机型在恶劣的电网环境条件中耐抗性能较强,可靠性及稳定性均比高频机强。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电动汽车驱动由动力电池组提供能量,电量消耗后需要给动力电池组充电,如何给电动汽车充电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电动汽车上交流、直流充电座接口通常设置了充电座电子锁,保证充电的可靠安全性。充电座电子锁功能包含电动上锁解锁、手动解锁以及上锁解锁信号反馈。目前市场充电座电子锁的手动解锁功能可靠性低,生产工艺繁琐,成本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信号反馈组件,所述信号反馈组件通过密封圈一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信号反馈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信号反馈组件的顶端设置有解锁齿轮组件,所述上盖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解锁齿轮组件相连接的解锁手柄,所述解锁手柄靠近所述上盖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解锁齿轮组件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信号反馈组件相配合的通孔;其中,所述解锁齿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信号反馈组件顶端的解锁齿轮,所述解锁齿轮通过密封圈二与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解锁齿轮远离所述信号反馈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孔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了电子锁防护等级,从而通过设置信号反馈组件,所述信号反馈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锁杆,所述锁杆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组件的一端穿插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锁杆通过所述密封圈一与所述外壳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寿命得到提增加,从而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锁杆顶端的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的一侧设置电机,所述圆柱齿轮通过减速箱与所述圆柱齿轮连接,所述减速箱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圆柱齿轮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了工艺的难度,提供了产品的工艺性,从而通过设置卡槽与卡扣相卡合,所述外壳靠近所述上盖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一组卡槽,所述上盖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卡合。

进一步的,为了可使电子锁上锁与解锁工作状态得到反馈作用,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从而通过设置锁杆,所述锁杆包括穿插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靠近所述圆柱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圆柱齿轮相啮合的上齿条,所述上齿条靠近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解锁齿轮相配合的侧齿条。

进一步的,为了使电子锁在各个方向均可以进行引线解锁,满足格式车型的需要,从而通过设置解锁齿轮,所述解锁齿轮包括与所述侧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远离所述锁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限位孔相卡合,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齿轮与所述卡块之间套设有隔离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充电座电子锁通过转轴手柄结构设计将手动解锁功能集成在电子锁上,该结构设计简单精巧,生产工艺要求低,性能稳定,电子锁体积小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充电座电子锁解锁手柄与外壳结合处,运用了高质合成橡胶密封圈二,密封圈二采用双边防护设计,有效防止水、灰尘进入电子锁工作腔内。外壳密封采用外壳超声波熔接技术,有效防止水、灰尘从外壳结合面进入电子锁内部,提高了电子锁的防护等级进而提升了电子锁的工作寿命。现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充电座上,防护等级达到ip67,工作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的后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的锁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的信号反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的解锁齿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101、通孔;102、卡槽;2、上盖;201、安装孔;202、卡扣;3、信号反馈组件;301、微动开关;302、锁杆;303、连接柱;304、连接块;305、上齿条;306、侧齿条;4、密封圈一;5、驱动电机组件;501、圆柱齿轮;502、电机;503、减速箱;6、解锁齿轮组件;601、解锁齿轮;602、密封圈二;603、齿轮;604、连接杆;605、卡块;606、隔离块;7、解锁手柄;70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充电座电子锁。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充电座电子锁,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上盖2,所述上盖2上开设有安装孔20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信号反馈组件3,所述信号反馈组件3通过密封圈一4与所述外壳1连接,所述信号反馈组件3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组件5,所述驱动电机组件5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信号反馈组件3的顶端设置有解锁齿轮组件6,所述上盖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解锁齿轮组件6相连接的解锁手柄7,所述解锁手柄7靠近所述上盖2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解锁齿轮组件6相配合的限位孔701,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信号反馈组件3相配合的通孔101;其中,所述解锁齿轮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信号反馈组件3顶端的解锁齿轮601,所述解锁齿轮601通过密封圈二602与所述安装孔201连接,所述解锁齿轮601远离所述信号反馈组件3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孔701连接,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进而增强了充电座电子锁手动解锁动能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信号反馈组件3来说,所述信号反馈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微动开关301,所述微动开关301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锁杆302,所述锁杆302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组件5的一端穿插设置在所述通孔101内,所述锁杆302通过所述密封圈一4与所述外壳1连接,从而通过设置信号反馈组件3,进而提高了电子锁防护等级。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驱动电机组件5来说,所述驱动电机组件5包括设置在所述锁杆302顶端的圆柱齿轮501,所述圆柱齿轮501的一侧设置电机502,所述圆柱齿轮501通过减速箱503与所述圆柱齿轮501连接,所述减速箱503与所述电机502的转动轴连接,所述圆柱齿轮501与所述减速箱503的输出轴连接,从而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组件5,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寿命得到提增加。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外壳1来说,所述外壳1靠近所述上盖2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一组卡槽102,所述上盖2靠近所述外壳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组卡扣202,所述卡扣202与所述卡槽102相卡合,从而通过设置卡槽102与卡扣202相配合,进而降低了工艺的难度,提供了产品的工艺性。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锁杆302来说,所述锁杆302包括穿插设置在所述通孔101内的连接柱303,所述连接柱303靠近所述圆柱齿轮50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304,所述连接块304远离所述连接柱303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圆柱齿轮501相啮合的上齿条305,所述上齿条305靠近所述微动开关30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解锁齿轮601相配合的侧齿条306,从而通过设置锁杆302,进而可使电子锁上锁与解锁工作状态得到反馈作用,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解锁齿轮601来说,所述解锁齿轮601包括与所述侧齿条306相啮合的齿轮603,所述齿轮603远离所述锁杆30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604,所述连接杆604远离所述齿轮603的一侧设置有卡块605,所述卡块605与所述限位孔701相卡合,所述连接杆604上且位于所述齿轮603与所述卡块605之间套设有隔离块606,从而通过设置解锁齿轮601,进而使电子锁在各个方向均可以进行引线解锁,满足格式车型的需要。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通过驱动电机502,电机502带动减速箱503进行转动,使减速箱503带动圆柱齿轮501进行转动,圆柱齿轮501与锁杆302上的上齿条305相啮合,进而带动锁杆302进行前后方位的移动,进行开锁和锁合;同时,通过驱动解锁手柄7,解锁手柄7带卡块605进行转动,使卡块605带动连接杆604及齿轮603进行转动,使齿轮603与侧齿条306相配合,进而使锁杆302在前后方位上进行移动,进行开锁与锁合操作。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充电座电子锁通过转轴手柄结构设计将手动解锁功能集成在电子锁上,该结构设计简单精巧,生产工艺要求低,性能稳定,电子锁体积小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充电座电子锁解锁手柄7与外壳1结合处,运用了高质合成橡胶密封圈二602,密封圈二602采用双边防护设计,有效防止水、灰尘进入电子锁工作腔内。外壳密封采用外壳超声波熔接技术,有效防止水、灰尘从外壳结合面进入电子锁内部,提高了电子锁的防护等级进而提升了电子锁的工作寿命。现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充电座上,防护等级达到ip67,工作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