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7989发布日期:2021-05-28 14:3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为驱动顶端工具摆动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电动工具(所谓的振动工具),其将电机的输出传递到主轴来驱动被安装于主轴的下端部的顶端工具摆动,据此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并且,在振动工具中,为了防振有时将收容电机和驱动机构的内壳体和由使用者抓握的外壳体弹性连接。在这种具有所谓的防振壳体结构的振动工具中,在一定程度的载荷施加于顶端工具的情况下,内壳体有可能在由使用者抓握的外壳体内不必要地进行摆动。因此,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98464号中提出了如下方案:使内壳体形成为长形,并在内壳体上设置配重,由此增大内壳体的惯性力矩。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上述振动工具,通过增大内壳体的惯性力矩,能够抑制内壳体相对于外壳体的无用动作,进而能够抑制顶端工具的作业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在内壳体由合成树脂形成为长形的情况下,由于温度、湿度等的影响,内壳体本身有可能像弹簧元件一样起作用。在该情况下,认为可能无法获得所期待的程度的防振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构成为驱动顶端工具摆动的电动工具的防振壳体结构进行改进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构成为驱动顶端工具摆动的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具有主轴、电机、传动机构、长形的内壳体、和外壳体。

主轴被支承为能够绕第1轴线旋转。第1轴线规定电动工具的上下方向。主轴具有构成为可拆装顶端工具的下端部。电机具有输出轴,该输出轴能够绕与第1轴线平行的第2轴线旋转。传动机构构成为将输出轴的旋转传递到主轴,且构成为使主轴在绕第1轴线的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内壳体形成为长形,具有与第1轴线及第2轴线正交且规定电动工具的前后方向的长轴线。外壳体形成为长形,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收容内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弹性连接。此外,“弹性连接”也可以是指“经由至少一个弹性部件连接”。

外壳体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和抓握部。抓握部连接前端部和后端部。抓握部是由使用者抓握的部分。内壳体包括前端部和延伸部。内壳体的前端部配置在外壳体的前端部内。延伸部在外壳体的抓握部内,以相对于内壳体的前端部实质上不能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于内壳体的前端部且向后方延伸。

另外,内壳体通过将金属制的第1内壳体和合成树脂制的第2内壳体彼此连接而形成。第1内壳体包括收容部和第1延伸部。收容部至少收容主轴且构成内壳体的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第1延伸部从收容部向后方延伸且构成延伸部的一部分。第2内壳体包括构成延伸部的一部分的第2延伸部。并且,第1延伸部延伸至比第2延伸部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后方的位置。换言之,第1延伸部的后端位于比第2延伸部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后侧的位置。

本技术方案的电动工具具有包括彼此弹性连接的外壳体和内壳体的所谓防振壳体结构。内壳体除了收容主轴的前端部之外,还设置有延伸部,从而变长。据此,能够使内壳体绕第1轴线的惯性力矩增大,抑制内壳体相对于外壳体的无用动作,进而抑制顶端工具的作业效率的降低。另外,延伸部由金属制的第1延伸部和合成树脂制的第2延伸部构成。而且,第1延伸部从收容部延伸至比第2延伸部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后方的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第1延伸部相对于第2延伸部能够像芯骨那样发挥功能。因此,第1延伸部能够抑制第2延伸部像弹簧元件那样发挥作用而使防振效果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1延伸部的后端可以位于比第2延伸部的后端靠前侧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1延伸部可以从所述收容部延伸到所述第2延伸部的后端部。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2延伸部可以形成为至少局部包围第1延伸部的筒状。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1延伸部可以配置在包含第1轴线和第2轴线的平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2内壳体可以通过在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将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连接而形成。而且,第1内壳体的第1延伸部可以被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夹持。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内壳体整体可靠地结合,且能够实现装配性优良的内壳体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1内壳体、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可以在延伸部的后端部通过螺钉彼此连接。在该情况下,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内壳体整体的刚性。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1内壳体的收容部可以至少收容主轴和传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而且,收容部和第1延伸部可以形成为单一的金属制部件。在该情况下,与第1内壳体由彼此连接的多个部件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第1内壳体整体的刚性,另外,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因此优选上述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1内壳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1卡合部,第2内壳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2卡合部。并且,至少一个第1卡合部和至少一个第2卡合部构成为通过彼此卡合来限制第1内壳体和第2内壳体的相对移动。在该情况下,能够最小限度地设置通过螺钉等固定机构连接的连接部位,同时能够高效地连接第1内壳体和第2内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2内壳体可以通过在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将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连接而形成。第1内壳体、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可以仅在左右方向上通过螺钉彼此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1卡合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2卡合部可以构成为通过彼此卡合来限制所述左侧部件和所述右侧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内壳体沿上下方向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电机可以配置在主轴的后侧。并且,可以为:至少一个第1卡合部可以包括多个第1卡合部,该多个第1卡合部分别配置于主轴的前侧以及主轴与电机之间,至少一个第2卡合部多个第2卡合部,该多个第2卡合部分别配置于主轴的前侧以及主轴与电机之间,并与多个第1卡合部卡合。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限制第1内壳体和第2内壳体在前端部的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电动工具还可以具有设置于延伸部的后端部的配重。并且,配重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于比延伸部的后端靠后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通过配重,能够有效地增大内壳体的惯性力矩。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第2内壳体可以通过在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将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连接而形成。并且,配重可以被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夹持。在该情况下,能够将配重与第2内壳体可靠地结合,使得装配也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当从左侧或右侧观察内壳体时,配重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1延伸部分的上方区域或下方的区域重叠。换言之,配重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在第1延伸部的一部分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利用延伸部的有限空间来合理地配置配重。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电动工具还可以具有构成为保持电线的保持件。而且,保持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第1延伸部与配重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在该情况下,在装配电动工具时,保持件能够将电线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装配性。另外,能够有效地利用延伸部的有限空间来合理地配置保持件和配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振动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振动工具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的剖视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外壳体被拆下的振动工具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外壳体被拆下的振动工具的立体图。

图6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8是金属壳体的立体图。

图9是振动工具的分解立体图(其中不包括外壳体)。

图10是图6的x-x的剖视图。

图11是电线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电线保持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从上方观察上侧壳体被拆下的振动工具的立体图。

图14是图2的xiv-xiv的剖视图。

图15是右侧壳体的立体图。

图16是图7的xvi-xvi的剖视图。

图17是图2的xvii-xvii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振动工具;10:壳体;11:弹性部件;13:弹性部件;15:弹性部件;2:外壳体;20:开关保持件;21:前端部;215:突起;22:中间部(抓握部);23:后端部;26:保持部件;260:照明装置;262:后端部;263:支承腿;265:臂;269:电线;27:上侧壳体;28:下侧壳体;29:开关;291:工作部;293:切换部件;294:操作部;3:内壳体;301:金属壳体;302:收容部;305:树脂壳体;306:右侧壳体;307:左侧壳体;30:前端部;31:第1收容部;311:突出部;312:卡合槽;314:凹部;32:第2收容部;33:第3收容部;331:凹部;34:盖部;341:突起;342:圆筒部;343:凹部;35:延伸部;351:配重;352:前侧部;353:后侧部;354:突起;355:通孔;36:外侧延伸部;361:圆筒部;362:圆筒部;364:圆筒部;365:圆筒部;37:内侧延伸部;371:凹部;372:卡合槽;374:通孔;38:弹性连接部;381:弹性肋;39:后端部;391:电池安装部;392:控制单元收容部;393:臂;395:控制单元;40:主轴;401:工具安装部;41:电机;410:定子组件;411:定子;413:输出轴;415:基板;417:端子台;419:电线;42:风扇;45:传动机构;451:偏心轴;454:偏心部;456:驱动轴承;458:摆动臂;5:电线保持件;50:通路;51:主体;52:周壁;521:底壁;523:侧壁;524:突起;53:开口;56:盖;561:上壁;563:侧壁;564:卡止孔;565:突出部;566:突出片;567:突出片;568:突出部;60:夹紧机构;61:夹紧轴;615:夹头;65:夹紧弹簧;7:锁定机构;71:夹紧部件;73:保持件;75:轴环;77:操作柄;772:卡合部;776:内侧凸缘;78:转动轴;781:偏心部;89:控制单元;91:顶端工具;93:电池;a1:驱动轴线;a2:旋转轴线;a3:转动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工具1进行说明。此外,振动工具1是驱动顶端工具91摆动来对被加工件(未图示)进行加工作业的电动式作业工具的一例。

首先,对振动工具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振动工具1具有长形的壳体(也称为工具主体)10。在壳体10的长轴方向上的一端部收容有长形的主轴40、电机41和传动机构45。主轴40以其长轴与壳体10的长轴大致正交的方式配置。主轴40的轴向上的一端部从壳体10突出并向外部露出。该一端部构成工具安装部401,顶端工具91以可拆下的方式被安装于工具安装部401。另外,在壳体10的长轴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以可拆下的方式安装有用于向电机41供电的电池93。在振动工具1中,构成为利用电机41的动力使主轴40绕驱动轴线a1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从而使顶端工具91在摆动面p1上摆动。

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关于振动工具1的方向,将驱动轴线a1的延伸方向定义为振动工具1的上下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将主轴40的工具安装部401侧定义为振动工具1的下侧,将其相反侧定义为上侧。另外,将与驱动轴线a1正交且与壳体10的长轴方向对应的方向定义为振动工具1的前后方向。在前后方向上,将收容有主轴40的壳体10的一端部侧定义为振动工具1的前侧,将安装有电池93的另一端部侧定义为振动工具1的后侧。另外,将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

下面,对振动工具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壳体10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构成为所谓的防振壳体。更详细而言,如图1~3所示,壳体10包括形成振动工具1的外廓的长形的外壳体2和被收容于外壳体2并弹性连接于外壳体2的长形的内壳体3。

如图1~3所示,在前后方向上,外壳体2包括前端部21、后端部23、以及连接前端部21和后端部23的中间部22。

前端部21形成为大致矩形箱状。在前端部21的内部配置有内壳体3的前端部30。在前端部21的上前端部,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操作柄77。操作柄77是用于夹紧机构60(参照图6)对顶端工具91的夹紧和夹紧的解除的操作部件。另外,在前端部21的上壁部的后端部设置有开口。滑动式的操作部294通过该开口以能够从外部进行操作的方式露出。操作部294是用于将电机41的起动用的开关29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部件。

后端部23形成为向后方扩展(截面积变大)的筒状。在后端部23的内部配置有内壳体3的弹性连接部38和后端部39。

中间部22形成为筒状。中间部22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中间部22是由使用者抓握的部分。因此,在下文中,将中间部22还称为抓握部22。抓握部22形成得比前端部21和后端部23细,以便使用者容易抓握。换言之,抓握部22的截面的外周长比前端部21和后端部23的截面的外周长短。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体2通过将彼此分开形成的上侧壳体27、下侧壳体28和开关保持件20连接而形成。上侧壳体27、下侧壳体28以及开关保持件20每一个均是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的部件。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是通过在将开关保持件20配置在上侧壳体27和下侧壳体28之间的状态下,将上侧壳体27和下侧壳体28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并在多个部位用螺钉将它们连接而形成外壳体2。

如图2~图5所示,在前后方向上,内壳体3包括前端部30、延伸部35、弹性连接部38和后端部39。

如图6所示,前端部30是收容主轴40、电机41、传动机构45的部分。更详细而言,前端部30包括第1收容部31、第2收容部32、第3收容部33和盖部34。

第1收容部31是收容主轴40的部分。第1收容部31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第2收容部32是收容电机41的部分。第2收容部32形成为直径比第1收容部31的直径大的圆筒状。第2收容部32配置在第1收容部31的后侧。另外,第2收容部32在上下方向上比第1收容部31短。第2收容部32的下端位于比第1收容部31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第3收容部33是收容传动机构45的部分。第3收容部33配置在第1收容部31的后侧且配置在第2收容部32的下侧。第3收容部33与第1收容部31及第2收容部32连通。盖部34是覆盖第1收容部31的上端的开口和第2收容部32的上端的开口的部分。

如图2~图5所示,延伸部35是从前端部30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的部分。另外,延伸部35是与外壳体2的抓握部22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部分。此外,在此所说的“与抓握部22的至少一部分对应”也可以换言之,是指“延伸部35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被收容于抓握部22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3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抓握部2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延伸部35的大致整体配置在抓握部22内。

延伸部35包括形成延伸部35的外廓的外侧延伸部36和配置在外侧延伸部36内的内侧延伸部37。外侧延伸部36形成为矩形筒状。外侧延伸部36从前端部30(更详细而言,第2收容部32的后端部)向后延伸。内侧延伸部37在外侧延伸部36内从前端部30(更详细而言,第2收容部32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至外侧延伸部36的后端部。内侧延伸部37的后端位于比外侧延伸部36的后端(延伸部35的后端)稍靠前方的位置。即,在前后方向上,内侧延伸部37横跨外侧延伸部36的大部分延伸。另外,内侧延伸部37配置在外侧延伸部36的下部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延伸部37在虚拟的平面p2(也可称为包括驱动轴线a1和旋转轴线a2的平面,参照图3)上呈直线状52延伸,其中,平面p2通过振动工具1的左右方向的中心。

弹性连接部38为从延伸部35的后端向后方延伸且将延伸部35和后端部39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部分。更详细而言,弹性连接部38包括多个弹性肋381。多个弹性肋381在前后方向上连接外侧延伸部36和后端部39。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弹性肋381绕内壳体3的长轴线彼此分离配置。弹性肋381形成为与内壳体3的其它部分相比更容易弹性变形的形状,并且由具有弹性模量低的材料形成。弹性肋381能够抑制在加工作业时在前端部30产生的振动传递到后端部39。

后端部39形成为大致矩形箱状。此外,如上所述,后端部39配置在外壳体2的后端部23的内部。在后端部23与后端部39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是用于使用于冷却电机41、控制单元395的空气(冷却风)流入外壳体2内的进气口。

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将彼此分开地形成的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连接,从而形成内壳体3。

金属壳体301是金属制的单一部件。如图6、图8以及图9所示,金属壳体301的前侧部分构成为顶端工具91的驱动部(电机41、传动机构45、主轴40)的收容部302。收容部302包括上述的第1收容部31、第2收容部32和第3收容部33。另一方面,金属壳体301的后侧部分由内侧延伸部37构成。即,金属壳体301构成前端部30的一部分和延伸部35的一部分。

与此相对,如图9所示,通过将彼此分开地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在左右方向上连接,从而形成树脂壳体305。树脂壳体305包括上述的盖部34、外侧延伸部36、弹性连接部38和后端部39。即,树脂壳体305构成前端部30的一部分、延伸部35的一部分、弹性连接部38以及后端部3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除了通过螺钉连接的部分等之外,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关于平面p2(参照图3)面对称)。

通过在金属壳体301的内侧延伸部37被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详细而言,是构成外侧延伸部36的部分)从左右方向夹持的状态下,利用螺钉将金属壳体301与右侧壳体306及左侧壳体307连接,从而形成内壳体3。

此外,关于以上说明的壳体10的装配和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弹性连接结构,后面会进行详细叙述。

下面,对内壳体3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前端部3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前端部30中主要收容有主轴40、电机41、传动机构45和夹紧机构60。

首先,对主轴40进行说明。主轴40是大致圆筒状的长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轴40通过保持于第1收容部31的2个轴承以能够绕驱动轴线a1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如上所述,主轴40的下端部构成为工具安装部401,且可拆装顶端工具91。

对电机41进行说明。电机41是无刷直流电机。电机41具有定子411、配置在定子的径向内侧的转子、以及与转子一体地旋转的输出轴41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和输出轴413作为单一部件而一体地形成。然而,转子和输出轴413也可以分别形成并彼此连接。电机41以使输出轴413的旋转轴线a2与驱动轴线a1平行地(即,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被收容于第2收容部32。输出轴413比定子411更向下方突出。在输出轴413上固定有用于冷却电机41的风扇42。

在定子411的上侧配置有基板415。在基板415上搭载有霍尔传感器(省略图示)。另外,在定子411的上后端部的后方配置有端子台417。端子台417具有向电机41供电用的端子。第2收容部32的上后端部(位于内侧延伸部37上方的部分)设置有从上端向下凹进的凹部(参照图8)。端子台417从该凹部向后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415和端子台417固定于定子411,与定子411一起构成定子组件410。

对传动机构45进行说明。传动机构45是公知的机构,即构成为将输出轴413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主轴40,使主轴40在绕驱动轴线a1的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传动机构45具有偏心轴451、驱动轴承456和摆动臂458。

偏心轴451是与电机41的输出轴413同轴状地连接的轴(在图中,偏心轴451与输出轴413被一体地图示)。偏心轴451通过2个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2个轴承分别被保持于第2收容部32的下端部和第3收容部33的下端部。偏心轴451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a2偏心的偏心部454。在偏心部454上安装有驱动轴承456的内圈。摆动臂458是连接驱动轴承456和主轴40的部件。摆动臂458横跨第1收容部31和第3收容部33延伸。由于是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图示,但摆动臂458的一端部形成为环状,在支承主轴40的2个轴承之间固定于主轴40的外周。摆动臂458的另一端部形成为分为两股的形状,并被配置为从左右抵接于驱动轴承456的外圈的外周面。

当电机41被驱动时,偏心轴451与输出轴413一体地旋转。随着偏心轴451的旋转,摆动臂458以主轴40的驱动轴线a1为中心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摆动。主轴40随着摆动臂458的摆动运动而绕驱动轴线a1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其结果,被固定在主轴40上的顶端工具91以在摆动面p1上绕驱动轴线a1摆动的方式被驱动,从而能够进行加工作业。

下面,对夹紧机构60进行说明。夹紧机构60是构成为将顶端工具91以能够与主轴40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工具安装部401的机构。如图6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夹紧机构60包括夹紧轴61、夹紧弹簧65和锁定机构7。

夹紧轴61是大致圆柱状的长部件。夹紧轴61与主轴40同轴状地以可拆下的方式被贯插于主轴40。在夹紧轴61的下端部设置有凸缘状的夹头615。

夹紧弹簧65是相对于主轴40向上方对夹紧轴61施力,而对夹紧轴61施加用于夹紧顶端工具91的夹紧力的施力部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夹紧弹簧65构成为经由锁定机构7对夹紧轴61向上方施力。

锁定机构7是构成为将夹紧轴61保持(锁定)在能够夹紧顶端工具91的夹紧位置(图6和图10所示的位置)的机构。锁定机构7在第1收容部31内配置于主轴40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7包括一对夹紧部件71、保持件73和轴环75。

一对夹紧部件71以隔着驱动轴线a1相向的方式配置。夹紧部件71能够与形成在夹紧轴61的上端部的槽部卡合。保持件73将一对夹紧部件71保持为能够相对于驱动轴线a1沿径向移动。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一对夹紧部件71能够在能够与夹紧轴61的上端部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不能与上端部卡合的解除位置之间沿径向移动。此外,一对夹紧部件71始终被朝径向内侧的卡合位置施力。

轴环75是圆筒状的部件。轴环75以不能沿上下方向移动且能够绕驱动轴线a1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于内壳体3。轴环75将保持件73和夹紧部件71保持为能够相对于轴环75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夹紧部件71能够随着使用者对操作柄77的转动操作,而在不能从卡合位置移动的位置(以下称为锁定位置)与能够从卡合位置向解除位置沿径向移动的位置(以下称为解锁位置)之间,与保持件73一起相对于轴环75沿上下方向移动。

下面,对操作柄77的转动操作和夹紧机构60的动作简单地进行说明。

如图9和图10所示,操作柄77形成为大致u字状。操作柄77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单一部件。操作柄77能够向两端部的相向方向弹性变形(挠曲)。操作柄77的两端部(以下称为卡合部772)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a3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外壳体2的前端部21的上部。操作柄77能够在操作柄77的中央部与前端部21的前表面接触的位置(以下称为前方位置,参照图1)与操作柄77的中央部配置在前端部21上方的位置(以下称为上方位置,省略图示)之间转动。

操作柄77被连接于转动轴78。转动轴78被贯插于沿左右方向贯通内壳体3的前端部30(详细而言,盖部34)的通孔中。转动轴78在锁定机构7(保持件73)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延伸。转动轴78的两端部被连接于操作柄77的卡合部772,并通过卡合部772支承于外壳体2。转动轴78随着操作柄77的转动操作而与操作柄77一体地绕转动轴线a3转动。在转动轴78的中央部(驱动轴线a1上)设置有相对于转动轴线a3偏心的偏心部(凸轮部)781。

如图6和图10所示,在操作柄77配置于前方位置的情况下,偏心部781中的直径较小的部分(短径部)从保持件73分离,而配置于保持件73的上方。因此,转动轴78不会受到夹紧弹簧65的加载力。此时,一对夹紧部件71相对于轴环75配置在锁定位置,在卡合位置一边夹持着夹紧轴61,一边与保持件73一起被夹持弹簧65向上方施力,从而将夹紧轴61保持在最上方位置。夹头615与工具安装部401一起夹紧顶端工具91。

另一方面,当操作柄77从前方位置向上方转动而配置于上方位置时,在该过程中,偏心部781中的直径较大的部分(长径部)从上方与保持件73的上端部接触,一边进一步压缩夹紧弹簧65,一边使保持件73和夹紧部件71相对于主轴40和轴环75向下方移动。据此,解除由夹紧弹簧65施加给夹头615的夹紧力(相对于主轴40将顶端工具91向上方推压的力)。夹紧部件71能够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因此,使用者能够将夹紧轴61从主轴40拔出,更换顶端工具91。

下面,对后端部39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部39的后侧部分构成为电池安装部391。后端部39的前侧部分构成为控制单元收容部392。

电池安装部391具有能够滑动卡合电池93的卡合结构和能够与电池93的端子电连接的端子等。由于电池安装部391及其结构本身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控制单元收容部392中收容有控制单元395。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控制单元395包括三相逆变器、经由三相逆变器控制电机41的驱动的控制电路(例如,具有cpu的微型计算机)、搭载有上述部件的基板、以及收容基板的盒体等。控制单元395经由未图示的电线而与电池安装部391、开关29等电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向电机41和后述的照明装置260的供电是通过控制单元395来进行的。因此,与电机41连接的电线419(参照图2)和与照明装置260连接的电线269(参照图4)从控制单元395延伸出来。控制单元395构成为当开关29成为接通状态时,进行向电机41和照明装置260的供电。

对弹性连接部38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图5所示,在弹性连接部38的内部空间(在周向上被弹性肋381包围的空间区域)配置有开关保持件20。开关保持件20是构成为保持开关29的部件。此外,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开关保持件20配置在弹性连接部38的内部空间内,通过螺钉被固定在上侧壳体27和下侧壳体28上,成为外壳体2的一部分。

对延伸部35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延伸部35的外廓由外侧延伸部36形成。另外,内侧延伸部37在外侧延伸部36的下部内从外侧延伸部36的前端沿前后方向延伸至后端部。因此,在外侧延伸部36内,在内侧延伸部37的上方存在空间。配重351的一部分和电线保持件5配置在该空间内。

配重351是用于使内壳体3(尤其,收容重物的前端部30和以不能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于前端部30的延伸部35)绕驱动轴线a1的惯性力矩增大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351作为独立于延伸部35的部件而形成,并被安装在延伸部35的后端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351具有使安装了配重351的状态下的内壳体3质量增大并且调整内壳体3的质量分布的功能。配重351由至少密度比形成树脂壳体305的合成树脂的密度高的金属(例如,铁、锌、铝、包含铁、锌、铝中的任一种的合金等)形成。

如图3、图7和图9所示,配重351包括前侧部分352和后侧部分353。后侧部分353连接于前侧部分352的后端,并且构成为其截面积随着朝向后方而增大。前侧部分352配置在外侧延伸部36内,并且通过螺钉被连接于外侧延伸部36。此外,前侧部分352的大部分在从左侧(或右侧)观察时,与内侧延伸部37的后端部的上方的区域重叠。即,前侧部分352的大部分配置在内侧延伸部37的后端部的正上方。另一方面,配重351的后侧部分353向外侧延伸部36的后方突出。后侧部分353的大部分配置在弹性连接部38的内部空间(在周向上被弹性肋381包围的空间区域)的前侧区域。此外,关于配重351相对于延伸部35(外侧延伸部36)的安装,后面会详细地进行叙述。

电线保持件5是用于将在后端部39与前端部30之间延伸的电线保持在延伸部35内(详细而言,外侧延伸部36内)的部件。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保持件5对从后端部39的控制单元395延伸出的电线(更详细而言,是连接控制单元395和电机41的电线419)进行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保持件5形成为独立于延伸部35的部件,并且保持在外侧延伸部36内。更详细而言,电线保持件5形成为长的筒状体,用于规定电线419用的通路50。通路50沿前后方向贯通电线保持件5。电线保持件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延伸部35的全长稍长。电线保持件5的后端位于比延伸部35(外侧延伸部36)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电线419以在通路50内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电线419的两端从电线保持件5的前端和后端向外部延伸,并分别与电机41的端子台417的端子及控制单元395的端子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和12所示,电线保持件5通过将作为单独部件的主体51和盖56彼此连接而形成。

主体51是具有大致u字状的截面的长部件。主体51具有规定通路50的周壁52、和开口53。周壁52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底壁521和从底壁521的左右端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壁523。在各侧壁523上设置有2个突起524。开口53设置在主体51的上端,且遍及主体51的全长而沿前后方向延伸。即,通路50与主体51的外部经由开口53连通。

盖56以覆盖主体51的开口53的方式被连接于主体51。在本实施方式中,盖56具有覆盖开口53的矩形状的上壁561和从上壁561的左右端向下方突出的一对侧壁563。一对侧壁563配置在主体51的一对侧壁523的外侧。在各侧壁563上,与主体51的侧壁523的2个突起524对应地设置有2个卡止孔564。突起524卡合于卡止孔564,使主体51和盖56连接,从而形成电线保持件5。另外,盖56具有能够与内侧延伸部37及配重351分别卡合的结构。关于这点,后面会详细地进行叙述。

另外,如上所述,用于启动电机41的开关29通过开关保持件20保持在外壳体2的后端部23。因此,在外壳体2上还保持有切换部件293,该切换部件293被连接于开关29的工作部291,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开关29。

如图2和图13所示,切换部件293是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长部件。在切换部件293的前端部一体地形成有操作部294。切换部件293的后端部与开关29的工作部291连接。切换部件293构成为通过响应于使用者对操作部294的前后方向的滑动操作而沿前后方向移动,使工作部291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即,将开关29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部件293由支承于外壳体2的长的保持部件26保持为能够相对于外壳体2沿前后方向移动。此外,如图13所示,保持部件26通过多个支承腿263和后端部262被支承于外壳体2的下侧壳体28和开关保持件20。另外,如图10所示,在保持部件26的前端部的下表面形成有槽。当操作柄77配置于前方位置时,保持部件26在转动轴78的偏心部781与槽卡合的状态下由转动轴78支承。

并且,如图13所示,保持部件26除了保持切换部件293之外,还保持照明装置260。照明装置260由设置在保持部件26的前端的臂265保持。照明装置260被配置为通过设置在上侧壳体27和下侧壳体28之间的开口照射顶端工具91的作业区域。保持部件26构成为对用于从控制单元395向照明装置260供给电力的电线269进行引导。更详细而言,在保持部件26的上表面形成有从后端部262延伸至臂265的槽。电线269被嵌入在该槽中而被保持。

下面,对外壳体2和内壳体3的弹性连接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体2和内壳体3在多个部位被弹性地连接。具体而言,在前端部21与前端部30之间、操作柄77和转动轴78与前端部30之间、以及开关保持件20与后端部39之间分别夹装有弹性部件。

首先,对前端部21和前端部30的弹性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内壳体3的前端部30的下壁部(更详细而言,第3收容部33的下壁部)设置有2个截面为圆形的凹部331。另一方面,在外壳体2的前端部21的下壁部设置有2个圆柱状的突起215。突起215分别以与凹部331的中央部相向的方式从前端部21的下壁部向上方突出。在各凹部331中嵌入有圆筒状的弹性部件11。突起215被嵌入到弹性部件11的内部。

对转动轴78与前端部30的弹性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转动轴78经由操作柄77支承于外壳体2的前端部21,并沿左右方向贯穿前端部30的盖部34。在盖部34的左壁部和右壁部分别设置有向内侧(左右方向的中心侧)凹进的截面为圆形的凹部343。另一方面,在转动轴78上嵌入有2个圆筒状的弹性部件13。各弹性部件13的内侧部分被嵌入到盖部34的凹部343。弹性部件13的外侧的表面与操作柄77的卡合部772(与前端部21卡合的部分)中的配置于前端部21的侧壁的内侧的内侧凸缘776抵接。

对开关保持件20和后端部39的弹性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开关保持件20构成为大致矩形箱状。在开关保持件20的左壁部和右壁部分别设置有向内侧(左右方向的中心侧)凹进的凹部。在凹部中嵌入有弹性部件15。另一方面,从内壳体3的后端部39(控制单元收容部392)的左壁部和右壁部向前方突出有一对臂393。在各臂393的顶端部设置有向内侧(左右方向的中心侧)突出的突起。臂393的顶端与弹性部件15的外表面接触。突起被嵌入到形成于弹性部件15的通孔。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结构,内壳体3和外壳体2能够通过弹性部件11、13、15沿包括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所有方向相对移动。即,内壳体3和外壳体2以能够应对任何方向的振动的方式被弹性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11、13、15均由具有超微细发泡结构的聚氨酯系树脂形成。

下面,对振动工具1的装配进行说明。

首先,对内部结构向内壳体3的组装以及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的连接进行说明。

首先,作业人员将主轴40、传动机构45、电机41中的定子组件410以外的部分和风扇42组装到金属壳体301(参照图8)的前侧部分即收容部302中。

另外,装配作业人员将从控制单元395(参照图9)延伸出的各种电线适宜地连接于其他零部件。具体而言,作业人员将电线419的一端连接于定子组件410的端子台417的端子。并且,作业人员将电线(省略图示)的一端连接于被保持在开关保持件20上的开关29。因此,在装配内壳体3时,控制单元395至少通过电线而分别与定子组件410、开关保持件20连接。

作业人员用电线保持件5(参照图12)保持将控制单元395和定子组件410连接在一起的电线419。具体而言,作业人员将电线419配置在主体51的内部(通路50),并从主体51的上侧嵌入盖56。盖56在一对侧壁563抵接于主体51的突起524而向外侧稍微弹性变形的状态(挠曲的状态)下,相对于主体51移动。当突起524到达盖56的卡止孔564的位置时,侧壁563返回到其原始位置,突起524与卡止孔564卡合。主体51和盖56的连接完成,电线419的大部分配置在电线保持件5内。在通路50内,在电线419的周围设置有空间。因此,作业人员能够使电线保持件5沿电线419的延伸方向移动。

作业人员将定子组件410(参照图9)配置在金属壳体301的收容部302(详细而言,第2收容部32)内。作业人员还使电线保持件5与金属壳体301的内侧延伸部37卡合。

更详细而言,如图8所示,在内侧延伸部37的上端部设置有向下方凹进的凹部371。凹部371构成为电线保持件5的下侧部分能够嵌合于其中。另外,在内侧延伸部37的规定凹部371的一对侧壁的上后端部形成有卡合槽372。卡合槽372是从内侧延伸部37的上后端部的后端朝向前方而形成的槽。

另一方面,如图9和图11所示,在电线保持件5的一对侧壁(详细而言,盖56的一对侧壁563)设置有向左右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突出部565。突出部565是当电线保持件5的下侧部分嵌入到内侧延伸部37的凹部371中时配置在内侧延伸部37的侧壁的上端表面上的部分。另外,在电线保持件5的一对侧壁(详细而言,盖56的一对侧壁563)设置有向左右突出的突出片566。突出片566设置在比突出部565靠后方且下方的位置。突出片566具有与内侧延伸部37的卡合槽372匹配的形状。并且,在电线保持件5的前端部(详细而言,盖56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左右一对的突片567。

作业人员将电线保持件5的下侧部分嵌入到内侧延伸部37的凹部371(参照图8),使其向前方滑动,从而使突出片566(参照图11)卡合于卡合槽372。因此,如图7和图9所示,电线保持件5的前端部的突出片567插入到内侧延伸部37的前端部的上端与端子台417之间。作业人员可以按照上述步骤将电线保持件5以稳定的状态保持在金属壳体301。电线保持件5覆盖从后端部39延伸至前端部30的电线419的大部分。因此,电线419不会妨碍随后的装配作业,从而易于作业。

并且,作业人员将配重351与电线保持件5卡合。更详细而言,如图7所示,在配重351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前突出的突起354。突起354形成为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上方弯曲。另一方面,如图7和11所示,电线保持件5(更详细而言,盖56)设置有向上突出的突出部568。突出部568具有向后方开口的内部空间。突出部568的上壁具有与突起354匹配的形状。即,突出部568的上壁具有随着从后端朝向前方而向上方弯曲的下表面。

作业人员将配重351的突起354插入到突出部568中,并如图7和图9所示那样将配重351载置在电线保持件5(盖56的上壁561)上。据此,突起354与突出部568的上壁卡合。作业人员能够按照上述步骤将配重351以稳定的状态保持于电线保持件5,进而保持于金属壳体301。

接着,作业人员将树脂壳体305连接固定在金属壳体30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9所示,通过利用螺钉将内侧延伸部37和外侧延伸部36连接,由此将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连接固定。

更详细而言,在金属壳体301的内侧延伸部37设置有2个通孔374。通孔374沿左右方向贯通内侧延伸部37。通孔374在前后方向上相彼此分离设置。后侧的通孔374设置在内侧延伸部37的后端部(即,金属壳体301的后端部)。前侧的通孔374设置在内侧延伸部37的前端部。即,前侧的通孔374与收容部302的后侧相邻配置。

另一方面,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树脂壳体305的右侧壳体306中的构成外侧延伸部36的部分上,设置有向左方突出的2个圆筒部361。2个圆筒部361分别设置在与内侧延伸部37的2个通孔374对应的位置。更详细而言,后侧的圆筒部361设置在外侧延伸部36的下后端部。前侧的圆筒部361设置在外侧延伸部36的下前端部。在圆筒部361的内周面切出有螺纹。

同样,在树脂壳体305的左侧壳体307中的构成外侧延伸部36的部分上,设置有2个向右方突出的圆筒部362。此外,虽然在图16中仅图示了后侧的圆筒部362,但前侧的圆筒部362也具有与后侧的圆筒部362实质上相同的结构。2个圆筒部362分别设置在与内侧延伸部37的2个通孔374对应的位置上,并与右侧壳体306的2个圆筒部361相向。

作业人员一边将圆筒部361插入到内部延伸部37的通孔374中,一边将处于保持着电线保持件5和配重351的状态的金属壳体301嵌入到右侧壳体306中。作业人员还一边将圆筒部362插入到通孔374中,一边将左侧壳体307嵌入到处于保持着电线保持件5和配重351的状态的金属壳体301。据此使外侧延伸部36和内侧延伸部37彼此卡合。

此外,作业人员在以使转动轴78(参照图9)的右端部从设置在右侧壳体306的前端部的通孔突出的方式配置转动轴78之后,将左侧壳体307嵌入到金属壳体301。在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中的配置于转动轴78的偏心部781的上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有凹部。因此,当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嵌入到金属壳体301时,转动轴78的左端部也从左侧壳体307的通孔突出,并且在偏心部781的上方形成有开口(参照图10)。

另外,随着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嵌入到金属壳体301,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也与配重351卡合。并且,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的前端部与金属壳体301的前端部卡合。

更详细而言,如图7、图9和图16所示,在配重351上设置有2个通孔355。通孔355沿左右方向贯通配重351。通孔355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于配重351的前侧部分352(即,配置在外侧延伸部36内的部分)。此外,后侧的通孔355设置在内侧延伸部37的后侧的通孔374的正上方。

另一方面,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树脂壳体305的右侧壳体306中的构成外侧延伸部36的后端部的部分上,设置有向左方突出的2个圆筒部364。2个圆筒部364分别设置在与配重的2个通孔355对应的位置上。更详细而言,后侧的圆筒部364设置于外侧延伸部36的上后端部(后侧的圆筒部361的正上方)。前侧的圆筒部364与后侧的圆筒部364的前侧相邻设置。在圆筒部364的内周面切出有螺纹。

同样,在树脂壳体305的左侧壳体307中的构成外侧延伸部36的后端部的部分上,设置有2个向右方突出的圆筒部365。2个圆筒部365分别设置在与配重351的2个通孔355对应的位置上,并与右侧壳体306的2个圆筒部364相向。此外,虽然图16仅示出了后侧的圆筒部365,但前侧的圆筒部365也具有与后侧的圆筒部365实质上相同的结构。

根据以上这种结构,如上所述,当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嵌入到金属壳体301时,各个圆筒部364和365被插入到配重351的通孔355中。据此使配重351和树脂壳体305卡合。

而且,如图9和图15所示,在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的前端(即,盖部34的前端)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突起341。另外,如图9和图17所示,在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的前端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向左方和右方突出的圆筒部342。

另一方面,如图6和图9所示,在金属壳体301的收容部302的上前端部(详细而言,第1收容部31的上前端部)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11。突出部311具有从后端面向前方凹进的卡合槽312。卡合槽312构成为能够卡合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的2个突起341。另外,如图9和图17所示,在金属壳体301的收容部302的中央部(更详细而言,第1收容部31与第2收容部32的边界)设置有左右一对凹部314。一对凹部314分别构成为能够卡合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的圆筒部342。

根据以上那样的结构,当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嵌入到金属壳体301时,各自的突起341与卡合槽312卡合,并且圆筒部342嵌入到凹部314中。据此,树脂壳体305的前端部(盖部34)与金属壳体301的前端部卡合。

如上所述,在电线419上连接有控制单元395,在控制单元395上经由电线(省略图示)连接有开关29。因此,作业人员在将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嵌入到金属壳体301时,将控制单元395嵌入到构成后端部39的部分,并且使臂393与被安装在开关保持件20上的弹性部件15卡合。

接着,如图9和图16所示,作业人员将螺钉插入到左侧壳体307的各个圆筒部362中,使其与右侧壳体306的圆筒部361旋合。通过螺钉的轴力,右侧壳体306、内侧延伸部37和左侧壳体307在左右方向上毫无间隙地被牢固地连接。同样,作业人员将螺钉插入到左侧壳体307的各个圆筒部365中,使其与右侧壳体306的圆筒部364旋合。通过螺钉的轴力,右侧壳体306、配重351和左侧壳体307也被牢固地连接。

并且,如图9所示,作业人员在上述连接部位以外的多个部位通过螺钉将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连接。更详细而言,连接部位设置在盖部34的前端部、外侧延伸部36的上前端部和后端部39。但是,在这些连接部位,仅是将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直接连接,而并非将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连接。

按照上述步骤,完成了内部结构向内壳体3的组装以及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的连接。

下面,对内壳体3及其他结构向外壳体2的组装以及上侧壳体27和下侧壳体28的连接进行说明。

作业人员将转动轴78的两端部贯插于弹性部件13,将弹性部件13的内侧部分嵌入到盖部34的凹部。作业人员还将转动轴78的的两端部与操作柄77的卡合部772连接。具体而言,作业人员使操作柄77弹性变形而扩大卡合部772的间隔,并将转动轴78的两端部嵌入到设置在卡合部772内侧的凹部,由此将转动轴78和操作柄77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据此,弹性部件13在左右方向上被夹持在盖部34与操作柄77的内侧凸缘776之间(参照图10)。

作业人员还将嵌入有切换部件293的保持部件26配置在外壳体2侧的部件上。具体而言,将保持部件26的后端部262载置于开关保持件20,并将保持部件26的前端部载置于转动轴78的偏心部781(参照图4和图10)。并且,作业人员将电线269配置在保持部件26的槽内,使照明装置260保持在臂265上。

接着,作业人员将暂时保持着转动轴78、操作柄77、保持部件26等的内壳体3配置在外壳体2的上侧壳体27内,并用下侧壳体28对其进行覆盖。此时,操作柄77的左右的卡合部772被上侧壳体27和下侧壳体28从上下夹持。作业人员在多个部位用螺钉将上侧壳体27和下侧壳体28连接(例如参照图17)。据此,内壳体3被收容于外壳体2,操作柄77和转动轴78以能够绕转动轴线a3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外壳体2,由此装配完成。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振动工具1具有所谓的振动壳体结构,该振动壳体结构包括彼此弹性连接的外壳体2和内壳体3。内壳体3除了设置有收容主轴40的前端部30之外,还设置延伸部35,从而使内壳体3变长。据此,内壳体3绕驱动轴线a1的惯性力矩增大,从而能够抑制内壳体3相对于外壳体2的无用动作,进而抑制顶端工具的作业效率的降低。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延伸部35的后端部安装有配重351。通过这样增加配重351,能够进一步增大内壳体3的惯性力矩。此外,延伸部35的后端部是内壳体3中的与收容驱动部(电机41、传动机构45和主轴40)的部分一体地作为刚体对待的部分(将前端部30和延伸部35合在一起的部分)的后端部。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延伸部35的后端部配置配重351的一部分(后侧部分353),使其比延伸部35的后端更向后方突出,能够最有效地增大前端部30和延伸部35合在一起的部分的惯性力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35由金属壳体301的内侧延伸部37和树脂壳体305的外侧延伸部36形成。

由于外侧延伸部36由合成树脂制成,因此,外侧延伸部36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例如,当置于高温或潮湿环境时,外侧延伸部36容易变形,有可能像弹簧元件一样起作用。尤其,在外侧延伸部36的后端部配置有质量体(例如,本实施方式的配重351)的情况下,如果外侧延伸部36作为弹簧元件发挥作用,则质量体也有可能与伴随着驱动顶端工具91摆动而产生的振动共振。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金属壳体301的一部分的内侧延伸部37从收容部302延伸至比外侧延伸部36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后方的位置。因此,内侧延伸部37相对于外侧延伸部36像芯骨那样发挥功能,能够抑制由于外侧延伸部36像弹簧元件那样作用而使减振效果降低的情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壳体305通过将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在左右方向上连接而形成。而且,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在内侧延伸部37被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夹持的状态下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结构,实现了能够可靠地结合且装配性优良的内壳体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壳体301中的收容驱动部(电机41、传动机构45和主轴40)的收容部302和内侧延伸部37形成为单一的金属部件。因此,与收容部302和内侧延伸部37单独地形成并被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金属壳体301的整体刚性,并且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

并且,金属壳体301与树脂壳体305的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在延伸部35的后端部(后侧的通孔374与圆筒部361及362卡合的部分)通过螺钉彼此连接。即,在前后方向上,在距离主轴40最远的位置,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相连接。据此,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前端部30和延伸部35的整体的刚性。具体而言,能够有效地抑制可能由于树脂壳体305绕驱动轴线a1的旋转而产生的树脂壳体305和金属壳体301之间的偏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壳体301与树脂壳体305的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在延伸部35的前端部(前侧的通孔374与圆筒部361及362卡合的部分)也通过螺钉彼此连接。据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树脂壳体305和金属壳体301之间的偏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内侧延伸部37之外,配重351也被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中的分别构成外侧延伸部36的部分夹持。因此,能够将配重351与外侧延伸部36可靠地结合,使装配也变得容易。另外,配重351的前侧部分352的大部分配置在内侧延伸部37的后端部的正上方。因此,通过有效地利用外侧延伸部36内的有限空间,实现了内侧延伸部37和配重351的合理配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延伸部35设置有电线保持件5,对从被收容于后端部39的控制单元395延伸出的电线419进行保持。电线保持件5将在装配振动工具1时容易变形而移动的电线419保持在特定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振动工具1的装配性。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保持件5独立于内壳体3而形成,并被收容在外侧延伸部36。并且,电线保持件5通过将作为单独部件的主体51和盖56连接而形成。因此,如上所述,特别易于进行将电线419保持在电线保持件5中的作业以及将电线保持件5收容在内壳体3中的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保持件5与内侧延伸部37及配重351一起设置在外侧延伸部36内。更详细而言,电线保持件5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内侧延伸部37和配重351之间。因此,通过有效地利用外侧延伸部36内的有限空间,实现了内侧延伸部37、配重351和电线保持件5的合理配置。另外,如上所述,电线保持件5构成为能够分别与内侧延伸部37和配重351局部卡合。这样的卡合结构在装配作业时发挥临时固定功能,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装配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分别具有不通过螺钉连接而彼此卡合的卡合部。具体而言,金属壳体301具有设置于主轴40的前侧(详细而言,收容部302的上前端部)的卡合槽312、和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主轴40与电机41之间(详细而言,收容部302的左中央部和右中央部)的凹部314。另一方面,树脂壳体305具有:突起341,其设置在主轴40的前侧(详细而言,盖部34的前端部),且能够与卡合槽312卡合;和圆筒部342,其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主轴40与电机41之间(详细而言,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各自的前端部的内侧),且能够与凹部314卡合。

卡合槽312和突起341通过卡合能够限制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沿上下方向的相对移动。另外,凹部314和圆筒部342通过卡合能够限制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沿与圆筒部342的轴线交叉的方向的相对移动。此外,由于圆筒部342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当随着操作柄77的转动操作而解除夹紧力时,夹紧弹簧65的向上方的加载力经由转动轴78作用于盖部34。对此,通过卡合槽312与突起341的卡合以及凹部314与圆筒部342的卡合,能够有效地限制树脂壳体305相对于金属壳体301向上方的移动。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主轴40的前侧和后侧(即,转动轴78受到加载力的位置的前侧和后侧)更可靠地限制树脂壳体305向上方的移动。

另外,通过利用这种卡合结构来限制树脂壳体305的向上方的移动,能够最小限度地设置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通过螺钉而连接的连接部位。更详细而言,作业人员仅在延伸部35的2个部位通过螺钉在左右方向上将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连接即可,不需要在前端部30通过螺钉在上下方向上将它们连接。因此,装配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如上所述,作业人员在多个部位用螺钉将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在左右方向上连接,在这些部位,能够在与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的连接部位相同的方向上进行紧固。因此,还提高了作业效率。

以下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与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但是,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仅是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

振动工具1是“电动工具”的一例。顶端工具91是“顶端工具”的一例。主轴40是“主轴”的一例。驱动轴线a1是“驱动轴线”的一例。电机41和输出轴413分别是“电机”和“输出轴”的一例。旋转轴线a2是“第2轴线”的一例。传动机构45是“传动机构”的一例。内壳体3、前端部30和延伸部35分别是“内壳体”、“前端部”和“延伸部”的一例。外壳体2、前端部21、后端部23和抓握部(中间部)22分别是“外壳体”、“前端部”、“后端部”和“抓握部”的一例。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分别是“第1内壳体”和“第2内壳体”的一例。收容部302、内侧延伸部37和外侧延伸部36分别是“收容部”、“第1延伸部”和“第2延伸部”的一例。

左侧壳体307和右侧壳体306分别是“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的一例。卡合槽312和凹部314分别是“第1卡合部”的一例。突起341和圆筒部342分别是“第2卡合部”的一例。配重351是“配重”的一例。电线保持件5是“保持件”的一例。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例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不限于所例示的振动工具1的结构。例如,可以添加下述例示的变更。此外,这些变更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实施方式所示的振动工具1或者各权利要求所述的技术方案组合来采用。

例如,外壳体2和内壳体3的弹性连接结构可以适宜地变更。例如,弹性部件11、13、15可以分别由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不同的材料(例如,橡胶、弹簧元件、其他种类的合成树脂)形成。弹性部件11、13、15的数量、形状和配置位置可以在将外壳体2和内壳体3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弹性地连接的范围内适宜地变更。但是,优选至少收容主轴40的内壳体3的前端部30和收容前端部30的前端部21弹性连接。另外,弹性部件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但更优选设置有多个弹性部件。

外壳体2例如可以通过将右侧壳体和左侧壳体连接而形成,来代替通过将上侧壳体27和下侧壳体28连接而形成。另外,开关保持件20不必一定构成为外壳体2的一部分。

构成内壳体3的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各自的形状和结构部件以及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的连接方式可以适宜地变更。

例如,金属壳体301可以通过将多个金属部件以实质上不能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而形成。另外,也可以为:收容部302构成为仅收容主轴40和传动机构45,树脂壳体305构成为收容电机41。另外,盖部34可以不是树脂壳体305,而是金属壳体301的一部分。并且,延伸部35和后端部39不必一定经由弹性连接部38连接。即,延伸部35和后端部39也可以直接连接。此外,在设置有弹性连接部38的情况下,弹性肋381的数量、形状、在周向上的配置位置可以适当变更。此外,弹性连接部38和后端部39可以省略。即,可以由延伸部35的后端限定内壳体3的后端。另外,内壳体3也可以通过将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连接而形成。

内侧延伸部37的长度和形状、内侧延伸部37在外侧延伸部36中的配置位置以及内侧延伸部37与外侧延伸部36的连接方式可以适宜地改变。例如,内侧延伸部37只要延伸至比外侧延伸部36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靠后方的位置即可,不一定必须到达外侧延伸部36的后端部。另外,内侧延伸部37可以设置在外侧延伸部36的上部而不是下部,或者可以设置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优选内侧延伸部37和外侧延伸部36至少在内侧延伸部37的后端部的一个部位通过螺钉连接,更优选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还在内侧延伸部37的前端部连接。并且,可以在内侧延伸部37的中央部设置多个连接部位。或者,也可以在内侧延伸部37的后端部的多个部位设置连接部位。

外侧延伸部36可以形成为至少局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状,而不是整体中空的筒状。或者,外侧延伸部36可以形成为至少局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臂状。另外,外侧延伸部36和盖部34可以单独地形成,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连接。

配重351的数量、大小、形状、材质以及配置位置可以适宜地变更。例如,配重351可以设置有多个。在该情况下,多个配重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配重351不一定必须在被右侧壳体306和左侧壳体307夹持的状态下固定在延伸部35上。具体而言,配重351例如可以固定在外侧延伸部36的外表面,或者也可以与外侧延伸部36一体地形成。另外,配重351并不一定必须配置在延伸部35的后端部。但是,优选配重351在内壳体3中的与收容驱动部(电机41、传动机构45和主轴40)的部分一体地作为刚体来对待的部分,配置在相对远离驱动轴线a1的位置。另外,配重351的位置可以根据内侧延伸部37的变更而变更。并且,配重351可以省略。

配置在外侧延伸部36内的电线保持件5的尺寸、形状和结构部件也可以适宜地变更。另外,电线保持件5的位置可以根据内侧延伸部37和/或配重351的变更而变更。另外,由电线保持件5保持的电线不限于与电机41连接的电线,也可以与配置在前端部30或者延伸部35内的其他电气零部件(例如,传感器)连接。电线保持件5与内侧延伸部37和/或配重351的卡合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另外,所述卡合结构可以省略。并且,电线保持件5本身可以省略。

对于包含主轴40、电机41、传动机构45、夹紧结构60、控制单元395的内部机构的结构、以及支承于外壳体2的部件(例如,操作柄77、转动轴78、切换部件293)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可以适宜地变更。例如,主轴40可以从第1收容部31的下端部延伸至上端部。在该情况下,夹紧结构60的结构可以适宜地变更。夹紧结构60可以配置在主轴40内。电机41可以是交流电机。电机41也可以是具有电刷的电机。振动工具1也可以代替电池安装部391而具有能够与外部的交流电源连接的电源线。在该情况下,配置于后端部39的控制单元395除了三相逆变器和控制电路之外,还可以具有与电源线连接并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的ac-dc转换器。

并且,鉴于本发明和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主旨,构建了以下的方式。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振动工具1、上述变形例或权利要求所述的技术方案组合来使用。

[方式1]

所述收容部收容所述主轴、所述电机和所述传动机构,

所述电机在所述收容部内配置于所述主轴的后侧。

[方式2]

一种电动工具,其还具有:

夹紧轴,其以能够拆下的方式插入到所述主轴中;和

施力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收容部内,且构成为对所述夹紧轴朝上方施力,以对所述夹紧轴施加夹紧力,

所述树脂壳体包括盖部,该盖部以覆盖所述收容部的上端的方式配置,且在所述施力部件的所述夹紧力解除时受到向上方的加载力,

所述至少一个第1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收容部,

所述至少一个第2卡合部设置于所述盖部,

所述至少一个第1卡合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2卡合部构成为通过彼此卡合来限制所述第1内壳体和所述第2内壳体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夹紧轴61、夹紧弹簧65、盖部34分别是本方式的“夹紧轴”、“施力部件”、“盖部”的一例。

[方式3]

所述内壳体包括后端部,该后端部被连接于所述延伸部,且配置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后端部内,

所述内壳体的所述后端部是所述第2内壳体的一部分。

[方式4]

所述内壳体包括弹性连接部,该弹性连接部将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内壳体的所述后端部弹性地连接,

所述弹性连接部是所述第2内壳体的一部分。

并且,以有助于提供一种构成为驱动顶端工具摆动的电动工具的装配性的技术为目的,构建了以下的方式5~18。可以仅使用以下的方式5~18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可以将其中的2个以上组合来使用。或者,以下的方式5~18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实施方式的振动工具1、上述的变形例、方式以及各权利要求所述的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组合来使用。

[方式5]

一种电动工具,其构成为驱动顶端工具摆动,其具有外壳体、内壳体、主轴、控制装置和保持件,其中,

所述外壳体是具有规定所述电动工具的前后方向的长轴线的中空体,包括前端部、后端部、连接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后端部且由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

所述内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外壳体弹性连接,所述内壳体包括配置在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前端部内的前端部、配置在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后端部内的后端部、和在所述外壳体的所述抓握部内从所述内壳体的所述前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主轴被收容于所述内壳体的所述前端部,且构成为绕规定所述电动工具的上下方向的第1轴线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所述主轴具有构成为可拆装所述顶端工具的下端部;

所述控制装置被收容于所述内壳体的所述后端部,且构成为控制所述电动工具的动作;

所述保持件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延伸部,且构成为保持从所述控制装置延伸出的电线。

在本方式的电动工具中,在长形的内壳体的后端部收容有控制装置。电线从控制装置延伸出来。设置在内壳体的延伸部的保持件能够将在装配电动工具时易于变形而移动的电线保持在特定的位置。据此,能够提高电动工具的装配性。

[方式6]

根据方式5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独立于所述内壳体而形成,并且被收容于所述延伸部。

根据本方式,装配作业人员在将电线保持在保持件上后,将保持件收容在内壳体中,据此,能够容易地将电线收容在内壳体中。

[方式7]

根据方式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贯通所述保持件的通路,且通过主体与盖彼此连接而形成。

根据本方式,能够合理地实现作业人员配置电线的易操作性和保持件的易装配性这两者。

[方式8]

根据方式5~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所述延伸部的配重,

所述保持件配置在所述配重的下方。

根据本方式,通过配重有效地增大内壳体的惯性力矩,能够抑制内壳体相对于外壳体的无用动作,进而能够抑制顶端工具的作业效率的降低。另外,能够有效地利用延伸部的有限空间来合理地配置配重。

[方式9]

根据方式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和所述配重构成为能够彼此局部卡合。

根据本方式,在进行内壳体的装配作业时,能够将保持件和配重临时固定,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装配性。

[方式10]

根据方式5~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通过将第1内壳体和第2内壳体彼此连接而形成,

所述第1内壳体包括:

收容部,其至少收容所述主轴,并构成所述内壳体的所述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和

第1延伸部,其从所述收容部向后方延伸,并构成所述延伸部的一部分,

所述第2内壳体包括构成所述延伸部的一部分的第2延伸部,

所述第2内壳体通过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将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连接而形成,

所述第1延伸部被所述左侧部件和所述右侧部件夹持。

根据本方式,能够将内壳体整体可靠地结合,且能够实现装配性优异的内壳体结构。

[方式11]

根据方式10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内壳体和所述保持件构成为能够彼此局部卡合。

根据本方式,在进行内壳体的装配作业时,能够将保持件和第1内壳体临时固定,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装配性。

[方式12]

根据方式10或1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所述延伸部的配重,

所述配重被所述左侧部件和所述右侧部件夹持。

根据本方式,能够将配重与延伸部可靠地结合,使装配也变得容易。

[方式13]

根据方式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内壳体由金属制成。

根据本方式,第1延伸部像延伸部的芯骨那样发挥功能,能够抑制延伸部像弹簧元件那样发挥作用而导致防振效果降低的情况。

[方式14]

根据方式1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内壳体的所述左侧部件和所述右侧部件由树脂制成。

根据本方式,能够减少内壳体的金属部分,实现轻量化。

[方式15]

电动工具还具有电机,该电机被收容于所述内壳体的所述前端部,且具有供电用的端子,

所述电线与所述端子连接。

[方式16]

所述保持件是沿着所述延伸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的筒状体。

[方式17]

所述第2延伸部形成为筒状,

所述支架被收容于所述第2延伸部内。

[方式18]

所述主体具有规定所述通路的周壁和设置于所述周壁且遍及所述主体的所述前后方向的全长的开口,

所述盖以覆盖所述开口的方式与所述主体连接。

下面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与方式5~18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但是,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仅是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

振动工具1是“电动工具”的一例。顶端工具91是“顶端工具”的一例。外壳体2、前端部21、后端部23和抓握部(中间部)22分别是“外壳体”、“前端部”、“后端部”和“抓握部”的一例。内壳体3、前端部30、后端部39和延伸部35分别是“内壳体”、“前端部”、“后端部”和“延伸部”的一例。主轴40是“主轴”的一例。驱动轴线a1是“第1轴线”的一例。控制单元395(详细而言,控制电路)是“控制装置”的一例。电线保持件5是“保持件”的一例。电线419是“电线”的一例。主体51和盖56分别是“主体”和“盖”的一例。通路50是“通路”的一例。

配重351是“配重”的一例。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305分别是“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一例。收容部302、内侧延伸部37和外侧延伸部36分别是“收容部”、“第1延伸部”和“第2延伸部”的一例。左侧壳体307和右侧壳体306分别是“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的一例。电机41是“电机”的一例。

此外,方式5~18分别所述的电动工具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振动工具1。例如,可以添加下述所例示的变更。此外,这些变更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实施方式的振动工具1、上述的变形例、方式以及各权利要求所述的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组合来采用。

构成内壳体3的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各自的形状和结构部件以及金属壳体301和树脂壳体的连接方式可以适宜地变更。例如,金属壳体301可以仅对应于前端部30设置。具体而言,金属壳体301可以仅具有收容部302,而不具有内侧延伸部37。在该情况下,延伸部35仅由树脂壳体305的一部分(例如,外侧延伸部36)构成。

电线保持件5的结构可以根据延伸部35的变更或与延伸部35的变更无关地适宜地变更。另外,由电线保持件5保持的电线不限于与电机41连接的电线,也可以与配置在前端部30或者延伸部35内的其他电气零部件(例如,传感器)连接。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线保持件5的长度与延伸部35的长度大致相同,但也可以比延伸部35的长度短。主体51和盖56的形状、大小和连接方式可以适宜地变更。例如,盖56也可以仅局部覆盖开口53,只要能够限制电线419的移动,以使电线419不会从通路50脱离即可。另外,也可以省略盖56,例如,使主体51具有能够将电线419保持在特定位置的限制肋。即,电线保持件5可以由单一部件构成。并且,电线保持件5与内侧延伸部37和/或配重351的卡合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另外还可以省略该卡合结构。

另外,电线保持件5相对于延伸部35的位置可以根据延伸部35的变更或与延伸部35的变化无关地适宜地变更。例如,电线保持件5可以配置在内侧延伸部37下方或配置在内侧延伸部37的侧方。另外,电线保持件5例如可以被安装于延伸部35的外表面,也可以与延伸部35一体地设置于延伸部35的内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