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3334发布日期:2021-03-17 00:4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具体涉及密码锁的设计,尤其是利用红外对管模组进行密码输入的智能密码锁的设计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密码锁由于不需要业主带钥匙,避免了丢钥匙或者忘带钥匙的尴尬情况,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今密码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大家也越来越感受到密码锁的方便。

但是市面上的密码锁对于普通人的使用很方便,对于盲人或视障人士却很不方便。相较于以往盲人看不到锁眼,这种看不到数字标识的智能密码锁给盲人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由于看不清密码标识数字,就无法输入密码,若是在按键上加上盲文,久而久之被摸过的数字就会容易被察觉,造成安全系数降低,密码易被破解。若是不加上盲文,就无法辨识数字标识。

如果能让普通人和盲人都能够输入密码,而不需要对具体数字进行辨识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降低对于数字的辨识要求,方便密码输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其实密码的输入最终也会转化为二进制进行校验,无非是0或者1,所以将输入的数字变成状态输入,即可以免去对具体数字进行标识的难题,也可以实现密码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普通的按键密码锁并不具备实现状态输入的硬件功能和软件服务,为解决以上不足,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红外对管模组、主控板、底盖、锁舌控制组件;所述上盖板通过螺丝或卡扣两种结构的一种或两种结构的组合联接底盖,上盖板与底盖之间有空腔用于放置红外对管模组、主控板、锁舌控制组件;所述红外对管模组通过结构件安装于上盖板侧壁,接收管与发射管平行,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可被对应的接收管接收;

所述底盖上表面有凹槽形状与上盖板契合,在锁舌前端还有镂空,形状与锁舌垂直截面相同;

所述锁舌控制组件由锁舌和驱动机构组成,安装在底盖内部下表面;所述主控板位于底盖内部,通过数据线联接红外对管模组以及锁舌控制组件的驱动机构。

本发明中,所述底盖靠近锁舌的部位有镂空的滑槽结构或者安装了带有滑块的直线导轨,用于联接锁舌,使锁舌便于滑动。

本发明中,所述锁舌控制组件,其中的驱动机构可以是齿轮、滚珠丝杆、曲柄连杆机构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配合驱动电机构成。

本发明中,所述红外对管模组,红外对管数量超过5对,每对的发射接收不受其他红外对管的干扰。

本发明中,所述上盖板,在红外接收对管模组的光路上为镂空槽。

本发明中的上盖板镂空槽表面光滑且耐磨损,可以采取粘贴或固定不锈钢板或钢化玻璃的方式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数字标识密码转换为状态密码,盲人和普通人均能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中标记1是上盖板,标记201是红外对管发射端,标记202是红外对管接收端,标记3是主控板,标记4是底盖,标记501是锁舌,标记502是齿轮,标记503是齿轮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功能实现有多种可能,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能够将密码的数字输入转化为状态输入,使得盲人和普通人都容易输入密码,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包括:包括上盖板1、红外对管模组、主控板3、底盖4、锁舌控制组件。

在此实施例中,红外对管模组由红外对管发射端201和红外对管接收端202构成,数量共20对,其中红外对管发射端201在主控板3,外接高压,发出特定频率的红外光,被红外接收管202接收,接收管接受到特定波长红外线后导通,红外对管接收端202的每一个接收管都串联在高电平和主控板cpu的io口之间,红外对管接收端202的接收管导通后,cpu会在对应的io口读到高电平,否则读到低电平。

在此实施例中,锁舌501,齿轮502,齿轮电机503构成了锁舌控制组件。其中齿轮电机503是步进电机,步进角为9度通过数据线联接到主控板3上的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锁舌501露出部分是圆柱状,与齿轮502接触部分是半圆柱状该半圆柱是沿水平方向的直径切削而成,与齿轮502接触部分上表面还有齿槽,用于与齿轮502啮合。齿轮50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联接齿轮电机503的电机轴。齿轮电机503正转,则齿轮502驱动锁舌501前移,齿轮电机503反转则齿轮502驱动锁舌501后退。

在此实施例中,底盖4在锁舌503下方是滑槽结构,锁舌503下半部分在滑槽内部移动,底盖4正对锁舌503前方是一个圆柱状镂空,该圆柱的直径大于锁舌503直径4mm,便于锁舌503前后运动。

此时实例中,上盖板1右侧是红外对管发射端201,左侧是红外对管接收端202,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至上盖板1的镂空槽,镂空槽表面不阻挡红外对管模组的发射与接收,更进一步的,镂空槽表面还用螺丝固定了不锈钢板,也不阻挡红外对管模组的发射与接收。

此实施例中底盖4与上盖板1通过卡扣结构联接后再用螺丝固定。底盖4在齿轮电机503的安装部位还预留了安装齿轮电机503的凹槽,便于接线安装。齿轮电机503通过螺丝固定在底盖4内部底面。主控板3外接电源,上面有电源管理模块、嵌入式cpu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输入状态有3种,向上滑动,记作状态t0,向下滑动记作状态t1,长按3s以上记作状态t2。

对于状态t0的判断:此实例中的红外对管模组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每一个对应cpu的一个io口,手指挡住发射端与接收端时,红外对管接收端202对应的io口将读取到低电平,如若读到低电平的io口对应的接收端为由下往上的逆序排列,则记作状态t0,反之则记为状态t1;

对于t2的判断:开启计时器,当读到低电平的io口3s内连续读到的都是低电平且没有变化,则记为状态t2,超过3s,只计入一次t2,直到所有io口均读不到低电平,才重新开始读取状态。

使用时,预先设定了状态密码。例如输入状态密码为t1,t1,t0,t2,t1,t0。执行以下步骤,判别用户输入正确与否并执行对应操作:

s1:读取用户输入,并依次记录保存输入状态,状态记取前六次即停止记录;

s2:逐位对比输入的状态密码与预存状态密码,当每一位的状态都与预存状态密码一样时,判定输入正确,执行开锁动作。否则不动作。

开锁动作的执行步骤:

cpu对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发出开锁指令,步进电机驱动模块控制齿轮电机503反转,齿轮电机503反转则齿轮502驱动锁舌501后退,则完成了开锁动作。

关门后智能密码锁模组执行上锁指令:

由于主控板3上还设置了加速度传感器模块,锁门时,由于门的整体发生运动到静止的运动过程,所以门上的智能密码锁模组会发生加速度的变化,加速度传感器将加速度变化转变为电压变化,该电压变化由cpu对应的io口获取到,cpu对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发出上锁指令,步进电机驱动模块控制齿轮电机503正转,齿轮电机503正转则齿轮502驱动锁舌501前移,则完成了上锁动作。

如以上实施例所示,该智能锁模组将识别数字标识的动作转化为状态识别,便于操作,盲人和普通人都可以进行操作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