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1939发布日期:2021-03-23 11:2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其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内。对于处于狭小空间内的螺母,现有的扳手在使用时常受到周围结构的干涉,实际操作时往往需要先拆解干涉部分,随后再对螺母进行安拆,螺母的安拆十分不便,且容易浪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扳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适应狭小空间等优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扳手本体和第一扳手头部,所述第一扳手头部设有用于容纳螺母的扳孔,所述扳孔的形状与所述螺母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扳手本体设于所述扳孔所在平面的一侧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扳手头部相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扳手头部设有供所述螺母进出所述扳孔的开口。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两侧边缘在所述开口所朝的方向上具有位移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扳手头部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第一端,记经过所述扳手本体并与所述第一扳手头部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为参考平面,在所述开口的两侧边缘当中,靠近所述扳手本体的第一端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所述扳手本体的第一端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扳孔具有四侧孔壁面。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靠近所述扳手本体的第一端且靠近所述开口的所述孔壁面上设有避让槽。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远离所述扳手本体的第一端且靠近所述开口的所述孔壁面上设有卡槽。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设有两个以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扳手本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扳手头部,所述第二扳手头部包括梅花套筒以及设于所述梅花套筒内的棘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梅花套筒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扳孔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扳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包括扳手本体和第一扳手头部,第一扳手头部设有用于容纳螺母的扳孔,扳孔的形状与螺母的形状相匹配,扳手本体设于扳孔所在平面的一侧并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扳手头部相连接。基于此,使用时操作扳手使第一扳手头部套设于螺母上,此时扳孔与螺母位于同一平面内,扳手本体位于扳孔与螺母所在平面的旁侧,也即扳手本体与螺母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扳手本体不再位于设置螺母的狭小空间内,也就不再受螺母旁侧的结构干扰,扳手本体的操作空间得到了提升。如此,该扳手消除了周围的干涉结构对螺母安拆的影响,避免了多余的操作,减少了时间的浪费,提升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扳手头部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装配示意图。

图中:1、扳手本体;2、第一扳手头部;21、扳孔;22、开口;23、避让槽;24、卡槽;3、连接杆;4、第二扳手头部;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别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扳手,其包括扳手本体1和第一扳手头部2,第一扳手头部2设有用于容纳螺母5的扳孔21,扳孔21的形状与螺母5的形状相匹配,扳手本体1设于扳孔21所在平面的一侧并通过连接杆3与第一扳手头部2相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使用时操作扳手使第一扳手头部2套设于螺母5上,此时扳孔21与螺母5位于同一平面内,扳手本体1位于扳孔21与螺母5所在平面的旁侧,也即扳手本体1与螺母5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扳手本体1不再位于设置螺母5的狭小空间内,也就不再受螺母5旁侧的结构干扰,扳手本体1的操作空间得到了提升。如此,该扳手消除了周围的干涉结构对螺母5安拆的影响,避免了多余的操作,减少了时间的浪费,提升了施工效率。

可选的,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扳手头部2设有供螺母5进出扳孔21的开口22。基于上述结构,螺母5可沿第一扳手头部2的径向从开口22装入扳孔21内,同样的,螺母5也可沿第一扳手头部2的径向经开口22从轴孔移出,因而该扳手还能够适应扳孔21无法直接套设于螺母5的情况。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扳手头部2设于扳手本体1的第一端,记经过扳手本体1并与第一扳手头部2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为参考平面,在开口22的两侧边缘当中,靠近扳手本体1的第一端的一侧边缘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扳手本体1的第一端的一侧边缘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两个距离的差值即为开口22的两侧边缘的位移差l。

基于上述结构,在螺母5沿第一扳手头部2的径向经开口22装入扳孔21的过程中,距离参考平面较远的一侧开口22边缘先对第一扳手头部2进行第一次纠正,使其向一个方向发生转动,然后,距离参考平面较近的一侧开口22边缘再对第一扳手头部2进行第二次纠正,使其发生反向转动,最终,螺母5以与扳孔21相匹配的姿态进入扳孔21内。由此,该扳手在使用时无需考虑螺母5与扳孔21是否对准,大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效率。

由于螺母5的横截面大多为正六边形,因此为了与螺母5相匹配,扳孔21具有四侧孔壁面。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靠近扳手本体1的第一端且靠近开口22的孔壁面上设有避让槽23。扳手在使用时由于空间的限制,每一次拧动螺母5后都需要将第一扳手头部2与螺母5进行分离并对第一扳手头部2的位置进行调整,整个操作费时费力,而避让槽23的设置使得第一扳手头部2不再需要与螺母5完全分离,第一扳手头部2抬升到一定程度时,接头螺母5的一角落入避让槽23内,此时第一扳手头部2与螺母5之间出现间隙,第一扳手头部2可通过转动快速调整自身所在位置。如此避让槽23的设置使得第一扳手头部2的调整更加快捷,有利于提升操作效率。

与之相对应的,远离扳手本体1的第一端且靠近开口22的孔壁面上设有卡槽24,拧动螺母5时,螺母5的一角可卡入卡槽24内帮助拧松螺母5。

可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扳手本体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扳手头部4,第二扳手头部4为梅花套筒,梅花套筒内设有棘轮,梅花套筒的轴线垂直于扳孔21的轴线。基于上述结构,对于部分第一扳手头部2不易处理的螺母5,操作人员还可以使用第二扳手头部4进行处理,多个扳手头部集中在一个扳手本体1上,避免了操作人员另外准备工具,节约了成本,也提升了扳手的实用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第一扳手头部2与扳手本体1的稳定连接,连接杆3设有两个以上,同时为了防止连接杆3触碰螺母5旁侧结构形成干涉,各连接杆3均设于第一扳手头部2远离开口22的一侧。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包括扳手本体1和第一扳手头部2,第一扳手头部2设有用于容纳螺母5的扳孔21,扳孔21的形状与螺母5的形状相匹配,扳手本体1设于扳孔21所在平面的一侧并通过连接杆3与第一扳手头部2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扳手本体1不再位于设置螺母5的狭小空间内,不再受螺母5旁侧的结构干扰,扳手本体1的操作空间得到了提升。如此,该扳手消除了周围的干涉结构对螺母5安拆的影响,避免了多余的操作,减少了时间的浪费,提升了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