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钢结构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3606发布日期:2022-05-11 14:0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状钢结构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管状钢结构加工用夹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
3.在管状钢结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管状钢结构进行夹持固定,目前的管状钢结构夹持固定装置通常只能适用于某种固定尺寸的管状钢结构,但是需要加工的管状钢结构的管径和长度均有多种类型,现有的夹持固定装置在适用范围上受到限制,如果每种类型的管状钢结构分别设置一种夹持结构,这不仅会造成成本的提高,同时也会使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很不方便,导致加工效率低;同时现有的夹持装置在需要对其的位置进行转移时也十分的不便,需要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劳动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管状钢结构的夹持工具适用范围窄、功能单一、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状钢结构加工用夹具。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管状钢结构加工用夹具,包括连接在支撑板上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板左右两侧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连接有驱动升降杆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升降杆顶部连接有横向支杆,所述横向支杆上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上方通过滑动结构连接有夹持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底部和夹持板上均设置有弧形凹槽。
7.在使用本技术中的夹具对管状钢结构进行夹持时,将管状钢结构的两端放置在l型支撑板上,然后驱动夹持板向下滑动,即可将管状钢结构的两端固定,根据管状钢结构的外径尺寸的不同,夹持板向下移动的距离不同,即可使该夹具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状钢结构;同时在将管状钢结构的两端固定好之后,通过驱动结构驱动升降杆上下移动,即可对管状钢结构的加工高度进行调整,使管状钢结构的高度更适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8.本技术通过将夹持板设置为可移动的结构,即使该夹具对不同管径的管状钢结构进行夹持固定,扩大了该夹具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该夹具的功能性,同时将夹持结构连接在升降杆上,即可通过调整升降杆的高度来调整管状钢结构的高度,使管状钢结构的高度适于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对管状钢结构进行加工时的便捷性。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顶部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横向支杆为螺杆,所述横向支杆穿设在螺纹通孔内,所述横向支杆上连接有转动把手。
10.根据管状钢结构的长度,调整左右两侧的夹持结构之间的间隔距离,在调整时只需要工作人员驱动转动把手即可使支杆向前或向后移动。
11.本技术将连接夹持结构的支杆螺旋连接在升降杆顶部的螺纹通孔内,即可通过转动支杆来调整两个夹持结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使该夹具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管状钢结构,进一步扩大了该夹具的适用范围。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连接在升降杆上的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上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支撑筒外部并连接驱动转动轴旋转的驱动结构。
13.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14.在驱动升降杆上升或者下降时,工作人员启动电机,通过电机产生的动力驱动转动轴旋转,进而使连接在转动轴上的齿轮转动,进而驱动升降杆上升或下移,其中电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正反转电机,既可以驱动转动轴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驱动转动轴逆时针旋转。
15.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l型支撑板的竖直面上的滑轨,所述夹持板上连接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l型支撑板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所述l型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
16.在对管状钢结构进行夹持固定时,将螺栓孔内的螺栓取出,然后驱动夹持板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夹持板和l型支撑板将管状钢结构夹持固定,在夹持板将管状钢结构压紧之后,向对应的螺栓孔内插入螺栓旋紧即可。
17.进一步的,所述l型支撑板和夹持板上均连接有缓冲垫。
18.本技术通过在l型支撑板和夹持板上连接缓冲垫,即可通过缓冲垫实现对管状钢结构的保护效果,避免对管状钢结构造成磨损,提高了管状钢结构加工之后的质量。
1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有便于移动整个装置的移动结构。
20.其中,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底部四个角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均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连接有行走轮,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移动通槽,所述移动杆上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穿过移动通槽并连接驱动移动杆上下移动的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为电动伸缩杆提供电源的蓄电池。
21.其中,所述移动杆交叉连接形成一个十字交,所述支撑板上只需连接一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连接在交叉点,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22.在需要对该夹具的位置进行转移时,工作人员启动电动伸缩杆,即可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移动杆向下移动,进而将连接在移动杆上的行走轮转移至支撑柱的外部,在将该夹具转移到指定位置之后,再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移动杆向上移动,将行走轮移回到支撑柱内部,此时通过支撑柱即可实现对该夹具的稳定支撑。
23.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板底部连接移动结构,即可使工作人员在对该夹具进行转移时更加的轻松方便,劳动力度更低,工作效率更高。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5.(1)本技术通过将夹持板设置为可移动的结构,即使该夹具对不同管径的管状钢
结构进行夹持固定,扩大了该夹具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该夹具的功能性,同时将夹持结构连接在升降杆上,即可通过调整升降杆的高度来调整管状钢结构的高度,使管状钢结构的高度适于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对管状钢结构进行加工时的便捷性;
26.(2)本技术将连接夹持结构的支杆螺旋连接在升降杆顶部的螺纹通孔内,即可通过转动支杆来调整两个夹持结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使该夹具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管状钢结构,进一步扩大了该夹具的适用范围;
27.(3)本技术通过在l型支撑板和夹持板上连接缓冲垫,即可通过缓冲垫实现对管状钢结构的保护效果,避免对管状钢结构造成磨损,提高了管状钢结构加工之后的质量;
28.(4)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板底部连接移动结构,即可使工作人员在对该夹具进行转移时更加的轻松方便,劳动力度更低,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管状钢结构加工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筒的侧视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l型支撑板的侧视图。
33.附图标记:11-行走轮,12-移动杆,13-支撑柱,14-支撑底板,15-夹持板,16-l型支撑板,17-横向支杆,18-转动把手,19-升降杆,21-支撑筒,22-电机,23-齿轮,24-齿条,25-电动伸缩杆,26-蓄电池,27-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1
37.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状钢结构加工用夹具,包括连接在支撑板上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板左右两侧的支撑筒21,支撑筒21内连接有升降杆19,升降杆19上连接有驱动升降杆19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升降杆19顶部连接有横向支杆17,横向支杆17上连接有l型支撑板16,l型支撑板16上方通过滑动结构连接有夹持板15,l型支撑板16的底部和夹持板15上均设置有弧形凹槽。
38.在使用本技术中的夹具对管状钢结构进行夹持时,将管状钢结构的两端放置在l型支撑板16上,然后驱动夹持板15向下滑动,即可将管状钢结构的两端固定,根据管状钢结构的外径尺寸的不同,夹持板15向下移动的距离不同,即可使该夹具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状钢结构;同时在将管状钢结构的两端固定好之后,通过驱动结构驱动升降杆19上下移动,
即可对管状钢结构的加工高度进行调整,使管状钢结构的高度更适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39.本技术通过将夹持板15设置为可移动的结构,即使该夹具对不同管径的管状钢结构进行夹持固定,扩大了该夹具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该夹具的功能性,同时将夹持结构连接在升降杆19上,即可通过调整升降杆19的高度来调整管状钢结构的高度,使管状钢结构的高度适于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对管状钢结构进行加工时的便捷性。
40.实施例2
41.如图1-4所示,基于实施例1,该实施例的升降杆19顶部设置有螺纹通孔,横向支杆17为螺杆,横向支杆17穿设在螺纹通孔内,横向支杆17上连接有转动把手18。
42.根据管状钢结构的长度,调整左右两侧的夹持结构之间的间隔距离,在调整时只需要工作人员驱动转动把手18即可使支杆向前或向后移动。
43.本技术将连接夹持结构的支杆螺旋连接在升降杆19顶部的螺纹通孔内,即可通过转动支杆来调整两个夹持结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使该夹具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管状钢结构,进一步扩大了该夹具的适用范围。
44.实施例3
45.如图1-4所示,基于实施例1,该实施例的驱动结构包括连接在升降杆19上的齿条24,齿条24上啮合有齿轮23,齿轮23上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延伸至支撑筒21外部并连接驱动转动轴旋转的驱动结构。
46.其中,驱动结构包括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连接。
47.在驱动升降杆19上升或者下降时,工作人员启动电机22,通过电机22产生的动力驱动转动轴旋转,进而使连接在转动轴上的齿轮23转动,进而驱动升降杆19上升或下移,其中电机2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正反转电机22,既可以驱动转动轴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驱动转动轴逆时针旋转。
48.实施例4
49.如图1-4所示,基于实施例1,该实施例的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l型支撑板16的竖直面上的滑轨,夹持板15上连接有与滑轨配合移动的滑块,滑块与l型支撑板16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l型支撑板16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27。
50.在对管状钢结构进行夹持固定时,将螺栓孔27内的螺栓取出,然后驱动夹持板15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夹持板15和l型支撑板16将管状钢结构夹持固定,在夹持板15将管状钢结构压紧之后,向对应的螺栓孔27内插入螺栓旋紧即可。
51.实施例5
52.如图1-4所示,基于实施例1,该实施例的l型支撑板16和夹持板15上均连接有缓冲垫。
53.本技术通过在l型支撑板16和夹持板15上连接缓冲垫,即可通过缓冲垫实现对管状钢结构的保护效果,避免对管状钢结构造成磨损,提高了管状钢结构加工之后的质量。
54.实施例6
55.如图1-4所示,基于实施例1,该实施例的支撑板底部连接有便于移动整个装置的移动结构。
56.其中,移动结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板底部四个角处的支撑柱13,支撑柱13内均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上连接有行走轮11,支撑柱13上设置有移动通槽,移动杆12上连接有
驱动杆,驱动杆穿过移动通槽并连接驱动移动杆12上下移动的电动伸缩杆25,支撑板上连接有为电动伸缩杆25提供电源的蓄电池26。
57.其中,移动杆12交叉连接形成一个十字交,支撑板上只需连接一个电动伸缩杆25,电动伸缩杆25一端连接在交叉点,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
58.在需要对该夹具的位置进行转移时,工作人员启动电动伸缩杆25,即可通过电动伸缩杆25驱动移动杆12向下移动,进而将连接在移动杆12上的行走轮11转移至支撑柱13的外部,在将该夹具转移到指定位置之后,再通过电动伸缩杆25驱动移动杆12向上移动,将行走轮11移回到支撑柱13内部,此时通过支撑柱13即可实现对该夹具的稳定支撑。
59.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板底部连接移动结构,即可使工作人员在对该夹具进行转移时更加的轻松方便,劳动力度更低,工作效率更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