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盘吸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7307发布日期:2022-08-17 10:2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盘吸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光盘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光盘吸取器。


背景技术:

2.光盘吸取器主要是用于对光盘进行吸取移动的设备,通过将光盘吸取器的底部对准光盘吸取器的表面,再通过按压挤压杆,能够使挤压杆将光盘吸取器的内接吸盘内部的空气挤出,从而使光盘吸取器的内接吸盘能够吸附住光盘,从而能够对光盘进行移动,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光盘吸取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3.由于光盘的中部有一处圆孔,若光盘吸取器吸取的位置覆盖圆孔,则会导致光盘吸取器的内接吸盘内部空气难以排出干净,从而使内部吸盘难以对光盘进行快速吸取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吸取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盘吸取器,其结构包括把手、吸取机构、带动把,所述带动把与吸取机构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吸取机构的顶部与把手的底部相焊接;所述吸取机构包括上接盘、内接吸盘、滑动杆、联动块,所述滑动杆与带动把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内接吸盘的顶部与滑动杆的底部嵌固连接,所述滑动杆与上接盘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联动块的底部与上接盘的上表面相贴合。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接盘包括固定块、下接块、联固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与滑动杆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联动块的底部相贴合,所述下接块的上表面与联固块的底部嵌固连接,所述联固块与固定块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下接块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固定块的底部呈对称分布。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接块包括板面、通气腔、吸附盘、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上表面嵌固于联固块的底部位置,所述板面活动卡合于衔接板的底部位置,所述通气腔贯穿于板面的内部位置,所述吸附盘的上表面与板面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吸附盘采用质地柔软,且气密性好的聚氯乙烯擦材质。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附盘包括贴合面、分离条、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上表面与板面的底部相贴合,所述贴合面固定于接触块的底部位置,所述分离条嵌固于贴合面的底部位置,所述分离条设有八个,且四个为一组均匀的在贴合面的底部呈对称分布。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气腔包括衔接管、内透孔、变形块,所述衔接管贯穿于板面的内部位置,所述内透孔贯穿于变形块的内部位置,所述变形块嵌入于衔接管的内部位置,所述内透孔采用弹性较强的硅胶材质。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动杆包括衔固框、底接块、联动杆、反弹片,所述衔固框与上接盘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衔固框的底部与内接吸盘的上端嵌固连接,所述底
接块的上端与联动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联动杆与衔固框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反弹片安装于衔固框的内壁上端位置,通过衔固框被向上拉起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联动杆沿着衔固框向上滑动。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接块包括振动块、底接面、承接框,所述承接框的上端与联动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振动块与承接框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底接面嵌固于承接框的底部位置,通过机构向上滑动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振动块沿着承接框的内部进行上下滚动。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振动块包括反弹面、支撑块、中心块,所述反弹面与承接框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反弹面的内侧与支撑块的外部相贴合,所述支撑块固定于中心块的外侧位置,所述反弹面采用弹性较强的弹簧钢材质。
13.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光盘对下接块产生的持续反推力,能够使板面沿着衔接板向上滑动收缩,从而使衔接板能够对通气腔内部的变形块产生挤压,故而使内透孔内部能够被变形的变形块挤压闭合,并且内透孔内部的空气能够被挤出,从而使吸附盘能够对光盘产生吸附力,有效的避免了内接吸盘覆盖的范围存在光盘的圆孔,则会导致吸取机构难以对光盘进行吸取的情况。
15.2、当吸取机构再次使用时,先通过手动按压滑动杆沿着上接盘进行滑动下降,从而使内接吸盘能吸附在桌面上,再通过将滑动杆向上拉起使内接吸盘与桌面分离,则能够底接块在衔固框的配合下沿着衔固框进行上升再下降,从而能够对内接吸盘的上端产生撞击,从而使内接吸盘底部的粉尘能够被振落,有效的避免了内接吸盘的底部附着空气中的粉尘,长时间累积则会使内接吸盘在使用时污染到光盘表面的情况。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一种光盘吸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吸取机构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上接盘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下接块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吸附盘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通气腔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内接吸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底接块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振动块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把手-1、吸取机构-2、带动把-3、上接盘-21、内接吸盘-22、滑动杆-23、联动块-24、固定块-a1、下接块-a2、联固块-a3、板面-a21、通气腔-a22、吸附盘-a23、衔接板-a24、贴合面-b1、分离条-b2、接触块-b3、衔接管-c1、内透孔-c2、变形块-c3、衔固框-d1、底接块-d2、联动杆-d3、反弹片-d4、振动块-d21、底接面-d22、承接框-d23、反弹面-e1、支撑块-e2、中心块-e3。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如例图1-例图6所展示:
29.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吸取器,其结构包括把手1、吸取机构2、带动把3,所述带动把3与吸取机构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吸取机构2的顶部与把手1的底部相焊接;所述吸取机构2包括上接盘21、内接吸盘22、滑动杆23、联动块24,所述滑动杆23与带动把3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内接吸盘22的顶部与滑动杆23的底部嵌固连接,所述滑动杆23与上接盘21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联动块24的底部与上接盘21的上表面相贴合。
30.其中,所述上接盘21包括固定块a1、下接块a2、联固块a3,所述固定块a1的内侧与滑动杆23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块a1的顶部与联动块24的底部相贴合,所述下接块a2的上表面与联固块a3的底部嵌固连接,所述联固块a3与固定块a1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下接块a2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固定块a1的底部呈对称分布,通过光盘对下接块a2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下接块a2在固定块a1沿着固定块a1向上滑动收缩。
31.其中,所述下接块a2包括板面a21、通气腔a22、吸附盘a23、衔接板a24,所述衔接板a24的上表面嵌固于联固块a3的底部位置,所述板面a21活动卡合于衔接板a24的底部位置,所述通气腔a22贯穿于板面a21的内部位置,所述吸附盘a23的上表面与板面a21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吸附盘a23采用质地柔软,且气密性好的聚氯乙烯擦材质,通过光盘对吸附盘a23产生反推力,能够使板面a21沿着衔接板a24向上滑动,从而使衔接板a24能够与板面a21的上表面相贴合,从而使吸附盘a23能够对光盘产生吸附力。
32.其中,所述吸附盘a23包括贴合面b1、分离条b2、接触块b3,所述接触块b3的上表面与板面a21的底部相贴合,所述贴合面b1固定于接触块b3的底部位置,所述分离条b2嵌固于贴合面b1的底部位置,所述分离条b2设有八个,且四个为一组均匀的在贴合面b1的底部呈对称分布,通过分离条b2能够使贴合面b1与光盘需分离时更加轻松。
33.其中,所述通气腔a22包括衔接管c1、内透孔c2、变形块c3,所述衔接管c1贯穿于板面a21的内部位置,所述内透孔c2贯穿于变形块c3的内部位置,所述变形块c3嵌入于衔接管c1的内部位置,所述内透孔c2采用弹性较强的硅胶材质,通过物体对变形块c3产生自上而下的压力,能够使内透孔c2被变形块c3压缩闭合,且能够将内透孔c2内部的空气挤出,从而能够增强物体的气密性。
34.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35.本发明中,通过将吸取机构2上的内接吸盘22底部与光盘的表面相贴合,再通过向下按压带动把3,从而使带动把3能够推动滑动杆23沿着上接盘21进行滑动,故而使内接吸盘22内部的空气被挤出后底部能够对光盘产生吸附,若内接吸盘22的覆盖范围有光盘的圆孔,通过光盘对下接块a2的底部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下接块a2在联固块a3的配合下沿着固定块a1向上滑动收缩,且通过光盘对下接块a2产生的持续反推力,能够使板面a21沿着衔接板a24向上滑动收缩,从而使衔接板a24能够对通气腔a22内部的变形块c3产生挤压,故而
使内透孔c2内部能够被变形的变形块c3挤压闭合,并且内透孔c2内部的空气能够被挤出,从而使吸附盘a23能够对光盘产生吸附力,并且由于硅胶的材质变形块c3收缩后会使内透孔c2的内壁互相间产生吸附力,并且内透孔c2将空气向下导入也需一段时间,从而使通气腔a22能够保持对光盘的吸附力一段时间,以便于对光盘进行转移,再通过分离条b2能够使贴合面b1与光盘需分离时分离的更加轻松,不会出现光盘不好取下的情况,有效的避免了内接吸盘22覆盖的范围存在光盘的圆孔,则会导致吸取机构2难以对光盘进行吸取的情况。
36.实施例2
37.如例图7-例图8所展示:
38.其中,所述滑动杆23包括衔固框d1、底接块d2、联动杆d3、反弹片d4,所述衔固框d1与上接盘21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衔固框d1的底部与内接吸盘22的上端嵌固连接,所述底接块d2的上端与联动杆d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联动杆d3与衔固框d1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反弹片d4安装于衔固框d1的内壁上端位置,通过衔固框d1被向上拉起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联动杆d3沿着衔固框d1向上滑动,从而使联动杆d3能够带动底接块d2进行上升再下降,故而底接块d2能够对物体的上端产生撞击。
39.其中,所述底接块d2包括振动块d21、底接面d22、承接框d23,所述承接框d23的上端与联动杆d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振动块d21与承接框d23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底接面d22嵌固于承接框d23的底部位置,通过机构向上滑动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振动块d21沿着承接框d23的内部进行上下滚动,从而使振动块d21能够对承接框d23的底部产生撞击振动,从而使底接面d22能够将振动传递至物体上。
40.其中,所述振动块d21包括反弹面e1、支撑块e2、中心块e3,所述反弹面e1与承接框d23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反弹面e1的内侧与支撑块e2的外部相贴合,所述支撑块e2固定于中心块e3的外侧位置,所述反弹面e1采用弹性较强的弹簧钢材质,通过物体对反弹面e1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反弹面e1向内完全收缩再快速复位,从而使反弹面e1能够在物体内部多次弹动。
41.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42.本发明中,由于内接吸盘22的底部是接触外部空气的,若吸取机构2长时间不使用,并且内接吸盘22底部朝上放置,则容易出现内接吸盘22的底部附着空气中的粉尘,长时间累积则会使内接吸盘22在使用时污染到光盘表面,当吸取机构2再次使用时,先通过手动按压滑动杆23沿着上接盘21进行滑动下降,从而使内接吸盘22能吸附在桌面上,再通过将滑动杆23向上拉起使内接吸盘22与桌面分离,则能够底接块d2在衔固框d1的配合下沿着衔固框d1进行上升再下降,从而能够对内接吸盘22的上端产生撞击,并且通过底接块d2升降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振动块d21在承接框d23的内部进行滚动,再通过承接框d23的内壁对反弹面e1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反弹面e1向内弯曲变形再快速复位,从而使振动块d21能够在承接框d23的内壁多次弹动,故而能够使振动块d21对承接框d23的内壁产生多次撞击,从而能够能够够增强内接吸盘22受到的撞击频率,故而使内接吸盘22底部的粉尘能够被振落,有效的避免了内接吸盘22的底部附着空气中的粉尘,长时间累积则会使内接吸盘22在使用时污染到光盘表面的情况。
43.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