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41675发布日期:2023-03-29 02: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座,所述进气座内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端设置于所述进气座上的气囊、一体成型于所述气囊的另一端的第一夹持臂,所述气囊与所述第一通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夹持臂具有第一夹持面;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一端设置于所述进气座上的支撑体、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具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夹持面的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第二通气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设置有加强体,所述加强体设置于所述进气座上,所述加强体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加强体与所述支撑体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朝向所述第二夹持臂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分别位于所述加强体的中心线的两侧,所述气道远离所述进气座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夹持臂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直部和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直部成型于所述气囊,所述第一倾斜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臂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为10-30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垂直于所述进气座,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均位于所述加强体的中心线的同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二直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直部成型于所述气囊,所述第二倾斜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臂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为36-56
°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体与所述气囊之间连通有第一通气部,所述加强体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连接有第二通气部,所述第二通气部与所述加强体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气部、第二通气部均延伸至所述进气座。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壁厚越小,所述气囊的两相对内侧壁之间的间距、所述加强体与所述气囊之间的间距、所述加强体与所述支撑体之间的间距均越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呈凹陷状,所述第一夹持面设置有漏液通道,所述第二夹持面上设置有凹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夹一体式微夹持器,包括:进气座,进气座内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一端设置于进气座上的气囊、一体成型于气囊的另一端的第一夹持臂,气囊与第一通气孔相连通,第一夹持臂具有第一夹持面;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包括一端设置于进气座上的支撑体、一体成型于支撑体的另一端的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具有第二夹持面,第二夹持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面相对设置,支撑体与第二夹持臂内设置有贯穿第二夹持面的气道,气道与第二通气孔相连通。本发明将夹持和吸附功能集合于一体,克服了夹持细胞过程中细胞在液体中滑移的可能性,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在释放细胞过程中避免粘着力的影响,操作便捷。操作便捷。操作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赵悦 武灏 陈立国 王阳俊 潘磊 朱易辰 庞焱 袁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迪纳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3/3/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