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材装配防倾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1406发布日期:2022-11-22 23:2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T型材装配防倾工装的制作方法
t型材装配防倾工装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生产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t型材装配防倾工装。


背景技术:

2.在船舶行业发展需求中,t型板材的使用量快速的增长,施工时,需要对t型板材放置在地面上进行装配加工,由于t型材本身的结构特点,在放置时需要被临时固定,否侧很容易倾倒,一般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固定,但是,装配的t型板材宽度往往不一致,固定装置不便于对通过规格的t型板材进行稳定的固定,容易让t型板材倾倒,影响t型板材生产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t型材装配防倾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t型材装配防倾工装,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t型板本体,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其中另一个所述固定块的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壳,所述内槽靠近t型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通槽,所述通槽靠近t型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所述通槽和插槽之间设置有卡杆,所述插块靠近t型板本体的一端开设有与卡杆匹配的卡槽,所述移动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卡杆朝插块方向或反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
5.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移动壳内部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移动块,所述移动壳靠近t型板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两组与滑杆相对应的滑口,所述移动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卡杆的一端穿过滑口后与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至移动壳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手,所述移动壳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两端滑动套接于限位杆的表面。
7.优选的,两个所述插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卡杆靠近t型板本体的一端顶部均开设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丝杆的顶部延伸至顶块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手。
8.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稳定块,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板的外部且通过轴承与稳定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板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把手。
9.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稳定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底块,其中另一个所述稳定块的内侧开设有与底块相匹配的底槽。
10.优选的,所述稳定块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所述支撑板靠近稳定块的一端开设有两组与导杆相匹配的导槽,所述导杆的一端滑动插接于导槽中。
11.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中间槽,所述中间槽内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螺母块,所述螺母块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靠近t型板本体的移动固定连接有中间板,所述夹紧板靠近中间槽的一侧开设有中间口,且所述中间口与中间槽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转把手。
12.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底部靠近t型板本体的一端均开设有下槽。
13.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提把手。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螺母块、t型板本体、顶块、支撑板、移动壳、卡杆、连接板、移动块、第一螺纹杆、导杆、稳定块、底块、第二螺纹杆的设置,使得移动块朝插块方向移动,使得卡杆进入到卡槽中,然后转动丝杆,使得丝杆底部的固定杆插入到固定槽中,从而可以让两组固定板的顶部进行固定,在固定板固定的同时,可以使得两个固定板对不同厚度的t型板本体进行夹紧,然后转动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使得中间板对t型板本体中部两侧进行固定,通过稳定块可以对t型板本体的底部两侧进行固定,按以上相同步骤对t型板本体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固定板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对t型板本体进行稳定的固定,避免t型板本体在装配时出现倾倒的情况发生;在对t型板本体转盘完成后,移动取出两个固定板脱离t型板本体,然后转动第二螺纹杆,使得两个第二螺纹杆做相向的移动,让稳定块一侧的底块插入到底槽中。使得两个固定块的底部进行靠近固定,从而可便于对两个固定板的携带或存放。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个固定块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壳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固定板;2、固定块;3、提把手;4、中间槽;5、螺母块;6、中间板;7、夹紧板;8、t型板本体;9、顶块;10、支撑板;11、第三螺纹杆;12、插块;13、插槽;14、卡槽;15、内槽;16、移动壳;17、通槽;18、卡杆;19、丝杆;20、固定杆;21、固定槽;22、连接板;23、移动块;24、第一螺纹杆;25、螺纹孔;26、导槽;27、导杆;28、稳定块;29、底块;30、第二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t型材装配防倾工装,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板1,两个固定板1之间设置有t型板本体8,进一步地,t型板本体8呈t型设置,两个固定板1呈梯形设置,两个固定板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板7,两个固定板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其中一个固定块2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12,其中另一个固定块2的的内部开设有内槽15,内槽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壳16,内槽15靠近t型板本体8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通槽17,进一步地,通槽17的一端与内槽15相互贯通,通槽17靠近t型板本体8的一端设置有与插块12相匹配的插槽13,进一步地,插槽13的一端与通槽17的一端相互连通,插块12可插接到插槽13中,通槽17和插槽13之间设置有卡杆18,进一步地,卡杆18的一端滑动连接于通槽17内,则通过通槽17可对卡杆18进行限位,插块12靠近t型板本体8的一端开设有与卡杆18匹配的卡槽14,移动壳1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卡杆18朝插块12方向或反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
25.其中,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移动壳16内部的第一螺纹杆24,第一螺纹杆24的表面螺纹连接移动块23,移动壳16靠近t型板本体8的一侧开设有两组与滑杆相对应的滑口,移动块2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卡杆18的一端穿过滑口后与连接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卡杆18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滑口内,通过滑口对卡杆18进行限位使其稳定的移动。
26.其中,第一螺纹杆24的一端贯穿至移动壳16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手,进一步地,通过第一转把手可便于对第一螺纹杆24的转动,移动壳16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进一步地,两个限位杆与第一螺纹杆24平行设置,两个移动块23的两端滑动套接于限位杆的表面,通过限位杆对移动块23进行限位,使得移动块23可以稳定的移动,转动第一转把手使得可以让卡杆18向左或向右移动。
27.其中,两个插块1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顶块9,顶块9内螺纹连接有丝杆19,丝杆19的底端延伸至卡槽14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两个卡杆18靠近t型板本体8的一端顶部均开设有与固定杆20相匹配的固定槽21,进一步地,固定杆20可插入到固定槽21中,丝杆19的顶部延伸至顶块9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手,进一步地,通过第二转把手可便于对丝杆19的转动。
28.其中,两个固定板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进一步地,通过支撑板10可以让两个固定板1稳定固定在地面上,使得两个固定板1能够更稳定地将t型板本体8进行固定,支撑板10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25,进一步地,螺纹孔25的两端贯通支撑板10,螺纹孔25内螺纹连接有与螺纹孔25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杆30,两个支撑板10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稳定块28,第二螺纹杆30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板10的外部且通过轴承与稳定块28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30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板10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把手,进一步地,通过第三转把手可便于对第二螺纹杆30的转动。
29.其中,其中一个稳定块2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底块29,其中另一个稳定块28的内侧开设有与底块29相匹配的底槽,进一步地,底块29可以插入到底槽中。
30.其中,稳定块28靠近支撑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27,支撑板10靠近稳定块28的一端开设有两组与导杆27相匹配的导槽26,导杆27的一端滑动插接于导槽26中,进一步地,通过导槽26和导杆27的配合可以对稳定块28进行限位,转动第二螺纹杆30时,可以
使得稳定块28稳定的移动。
31.其中,两个固定板1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中间槽4,进一步中间槽4的两端贯通固定板1,中间槽4内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螺母块5,螺母块5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11,第三螺纹杆11靠近t型板本体8的移动固定连接有中间板6,夹紧板7靠近中间槽4的一侧开设有中间口,且中间口与中间槽4呈同轴设置,第三螺纹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转把手,通过第四转把手便于对第三螺纹杆11的转动,转动第三螺纹杆11时,可以让中间板6穿过中间口后对t型板本体8的中部两侧进行夹紧。
32.其中,两个固定板1底部靠近t型板本体8的一端均开设有下槽,通过下槽可便于容纳t型板本体8的底部。
33.其中,两个固定板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提把手3,通过提把手3可便于对两个固定板1进行携带移动或者移动。
34.工作原理:首先将待装配的t型板本体8放置到带装配的地面区域上,将两个固定板1移动板到t型板本体8的一端,且t型板本体8位于两个固定板1之间,通过提把手3将两个固定板1朝t型板本体8方向移动,使得固定板1一侧的夹紧板7贴紧t型板本体8,且插块12可插入到插槽13中,贴紧完成后,让第一螺纹杆24转动,使得移动块23朝插块12方向移动,使得卡杆18进入到卡槽14中,然后转动丝杆19,使得丝杆19底部的固定杆20插入到固定槽21中,从而可以让两组固定板1的顶部进行固定,在固定板1固定的同时,可以使得两个固定板1对不同厚度的t型板本体8进行夹紧,然后转动第二螺纹杆30和第三螺纹杆11,使得中间板6对t型板本体8中部两侧进行固定,通过稳定块28可以对t型板本体8的底部两侧进行固定,按以上相同步骤对t型板本体8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固定板1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对t型板本体8进行稳定的固定,避免t型板本体8在装配时出现倾倒的情况发生;在对t型板本体8转盘完成后,移动取出两个固定板1脱离t型板本体8,然后转动第二螺纹杆30,使得两个第二螺纹杆30做相向的移动,让稳定块28一侧的底块29插入到底槽中。使得两个固定块2的底部进行靠近固定,从而可便于对两个固定板1的携带或存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