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4167发布日期:2022-11-22 23:5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


背景技术:

2.弹性支承采用受扭转力的橡胶体的设计,能够集弹簧、减震器和轴承的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推、拉或张紧等多种用途。
3.弹性支承套是构成弹性支承的基础构件,由一个外套管、四个橡胶棒和一个方芯轴组成,四个橡胶体受挤压后置于外套管与方芯轴之间,而目前基本采用人工装配的方法,由于橡胶棒具有较高的弹性,人工很难将橡胶棒挤压装配到位。
4.为装配方便,通常将较长的橡胶棒先穿进外套管然后冲击或挤压入方芯轴,最后切去多余的橡胶棒,这样的装配方法常常对橡胶棒产生挤伤或损坏,影响构件功能,且浪费了切去的橡胶棒。人工装配不仅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该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装配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装配可靠,且避免材料浪费的优点。
6.本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提供了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包括上模,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的中心开设方形通孔,上模的一侧设有外套管,外套管内设有芯棒,芯棒呈长方体,芯棒的外周能够与方形通孔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芯棒的长方形四面分别开设半圆形的滑槽,滑槽的一端开口,滑槽内分别设有橡胶棒,橡胶棒的外周分别与滑槽和外套管的外周接触配合,芯棒朝向下模的一侧设有方芯轴,方芯轴的直径小于芯棒。
8.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模的中心开设方形槽,方形槽与方形通孔同轴设置,方形通孔的对角线分别垂直于对应的方形槽的内壁,外套管外周的一侧与方形槽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的方芯轴远离芯棒的一侧设有下模,方芯轴的一侧能够与下模的外周接触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模的一侧和芯棒朝向下模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方形凸台,方形凸台的外周能够与方芯轴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滑槽的另一端平滑过渡逐渐变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精准的将外套管、橡胶棒和方芯轴装配成弹性支承套的工装,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装配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装配可靠,且避免材料浪费的优点。在使用本装置时,将橡胶棒分别放入外套管的四角,将滑槽分别对准对应的橡胶棒后,将芯棒插入外套管中,并使芯棒的一侧插入方形通孔内,同时将外套管的一侧抵住
上模,将方芯轴放置在芯棒的另一侧,推动方芯轴向外套管内移动,进而将芯棒从方形通孔内推出,在该过程中,由于橡胶棒收到上模的阻挡,因此,在芯棒移动的过程中,橡胶棒在滑槽的导向下逐渐与方芯轴的外周接触配合,在方芯轴完全插入外套管后,弹性支承套装配完成,通过本装置,由原来的人均日装8只,增加至122只,装配效率大幅提高;装配后胶棒复检合格率由原来的44%,提高到99.9%,产品合格率明显提高;工作过程中胶棒挤出率由原来的13%,降低至0.01%,产品可靠性增强;工作过程中胶棒受挤压发热量明显降低,产品寿命延长。
14.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通过方形槽,能够更准确的对外套管进行定位,同时方形槽能够对橡胶棒进行限位,避免在方芯轴推动芯棒移动时橡胶棒移动。
15.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在装配时,将下模顶住方芯轴,通过向下模施加压力推动方芯轴进行移动,能够使方芯轴的受力更加均匀。
16.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通过方形凸台,能够对方芯轴进行定位,避免在压装的过程中产生方芯轴和芯棒的错位。
17.5、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通过滑槽另一端的平滑过渡,在芯棒移动的过程中,滑槽能够对橡胶棒进行导向,降低了橡胶棒的挤出率。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性支承套装配工装的拆解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支承套的拆解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弹性支承套成品示意图。
23.图中:1、上模;2、下模;3、方形槽;4、方形通孔;5、芯棒;6、滑槽;7、橡胶棒;8、方芯轴;9、方形凸台;10、外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包括上模1,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1的中心开设方形通孔4,上模1的一侧设有外套管10,外套管10内设有芯棒5,芯棒5呈长方体,芯棒5的外周能够与方形通孔4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芯棒5的长方形四面分别开设半圆形的滑槽6,滑槽6的一端开口,滑槽6内分别设有橡胶棒7,橡胶棒7的外周分别与滑槽6和外套管10的外周接触配合,芯棒5朝向下模2的一侧设有方芯轴8,方芯轴8的直径小于芯棒5。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精准的将外套管10、
橡胶棒7和方芯轴8装配成弹性支承套的工装,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装配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装配可靠,且避免材料浪费的优点。在使用本装置时,将橡胶棒7分别放入外套管10的四角,将滑槽6分别对准对应的橡胶棒7后,将芯棒5插入外套管10中,并使芯棒5的一侧插入方形通孔4内,同时将外套管10的一侧抵住上模1,将方芯轴8放置在芯棒5的另一侧,推动方芯轴8向外套管10内移动,进而将芯棒5从方形通孔4内推出,在该过程中,由于橡胶棒7收到上模1的阻挡,因此,在芯棒5移动的过程中,橡胶棒7在滑槽6的导向下逐渐与方芯轴8的外周接触配合,在方芯轴8完全插入外套管10后,弹性支承套装配完成,通过本装置,由原来的人均日装8只,增加至122只,装配效率大幅提高;装配后胶棒复检合格率由原来的44%,提高到99.9%,产品合格率明显提高;工作过程中胶棒挤出率由原来的13%,降低至0.01%,产品可靠性增强;工作过程中胶棒受挤压发热量明显降低,产品寿命延长。
27.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的上模1的中心开设方形槽3,方形槽3与方形通孔4同轴设置,方形通孔4的对角线分别垂直于对应的方形槽3的内壁,外套管10外周的一侧与方形槽3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通过方形槽3,能够更准确的对外套管10进行定位,同时方形槽3能够对橡胶棒7进行限位,避免在方芯轴8推动芯棒5移动时橡胶棒7移动。
28.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的方芯轴8远离芯棒5的一侧设有下模2,方芯轴8的一侧能够与下模2的外周接触配合。在装配时,将下模2顶住方芯轴8,通过向下模2施加压力推动方芯轴8进行移动,能够使方芯轴8的受力更加均匀。
29.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优选的,下模2的一侧和芯棒5朝向下模2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方形凸台9,方形凸台9的外周能够与方芯轴8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通过方形凸台9,能够对方芯轴8进行定位,避免在压装的过程中产生方芯轴8和芯棒5的错位。
30.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的滑槽6的另一端平滑过渡逐渐变浅。通过滑槽6另一端的平滑过渡,在芯棒5移动的过程中,滑槽6能够对橡胶棒7进行导向,降低了橡胶棒的挤出率。
31.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32.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