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头扳手握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65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接头扳手握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准棘轮板手,在扳手头部具有一接头或铰件机构。虽然主要用在棘轮扳手,但任何不同扳手均可利用此结构。此种原先单一铰件特殊扳手具体例在棘轮扳手技术领域内已属公知,并提供整个握柄的有用运动,可克服扳手使用者遭遇到的各种困扰,同时又能在有限的工作环境内棘轮作动。
美国专利5,630,342号提供一项专利棘轮,试图增进握柄运动,其中揭示各种接头,与扳手掣子或转动齿轮成为一体。此项设计容许握柄在紧密的棘轮作动空间内有更多的三维度运动,但仍有其限度,因为握柄在机械上不能包括另一接头而不难以获得固定的扭矩位置。
先有技术多年来已知有多种铰接扳手,达成扳手更具可挠性。独特的可挠性头部套筒扳手参见美国专利5,280,740号,其中包括单一铰件的铰件头部棘轮,利用加设「套筒式」握柄部改进,于是使用者可「扭转」握柄,并旋进和旋出扣件。
另一铰件头部握柄见于美国专利5,517,884号,于此,单一铰件固定在最远离扳手头部的握柄部附近。在全部具体例中,握柄末端部为套筒本身,并就第二握柄「心轴」转动。明显可见上述扳手在握柄有口径,其中插入弹簧,可简便把握柄「拉」回到「未被掣止」和「笔直」的握柄位置。握柄因具有相配螺纹端,再一同「螺回」成一个笔直的固定位置,不但只有一个接头,而且一如以前扳手,在应用上与本发明多接头结构和「掣止」性能大不相同。上述发明虽可用做曲柄,具有扭矩限制,因为套筒轴特点之故。
含有铰件的第三种棘轮扳手,参见美国专利4,262,561号,其中单一铰件位于握柄末端的曲柄部上。此扳手除了固定掣子机构外,又增加斜齿轮驱动系统。令扳手使用者可以旋动曲柄铰件握柄,而不会运动整个棘轮握柄,故为有用的工具,虽然不包括本发明试图达成的握柄可挠性。
由上述先有技术显示,试图增加工具使用上的特点和元件,以及趋近到达扣件的困难,进一步改进标准棘轮扳手。本发明的目的,亦在于增加目前所用扳手的可挠性,尤其是标准「铰件头」棘轮扳手,以及目前所用的活动板手。此目的的达成,是利用在握柄本体包含一个以上铰件接头,因而提高活动性、精巧性,和更大的整体适用性,因为握柄可固定于任何预定位置。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此附加握柄接头,具有实体固定闭锁或掣子、半固定闭锁能力。
本发明综述如下一种扳手握柄,最好是标准棘轮扳手(以及各种活动扳手),一如目前所用者,包含至少二铰件。一铰件位于扳手本体上颈部的已知使用位置。然而,在本发明中,在握柄的下颈部或夹持部附近含有至少一附加接头。
最好具有此新接头,以下称第二接头,以包含闭锁机制,最好是在标准相配凹沟的结构,或滚珠轴承掣子结构内,或与之组合,或取代偏动环的结构。偏动环可制成对握柄「固定位置」闭锁或单纯「半固定闭锁」。偏动环可含有附加弹簧加载能力,亦可用在传统的颈部上,以供同样闭锁或偏动效果。
对精于此道之士,于目前所用标准扳手握柄,在固定或半固定位置组合一个以上接头,即可由此结构衍生握柄位置的多种组合,构成于此所称「双铰件」扳手握柄的单独结构。
上述概要为一般性,用以综览本发明。上面简述的进一步特点和修改,说明如下。精于现有技艺之士均知,凡所采用者均可以一般修改取代,以达成本发明的目的,而不悖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图1为多铰件扳手握柄的透视分解说明图,包括二接头,含有任选的锁环和任选的棘轮头部;图2为具有任选棘轮扳手头部的多矫件握柄的组合俯视图3为具有任选棘轮扳手头部的多矫件握柄的侧视剖开图;图4包括4a至4I,表示但不限于多铰件握柄所呈现的主要位置;图5包括可利用多铰件握柄的三种随意扳手头部。图5b表示标准活动扳手头部;图5c表示新颖活动爪形扳手头部;图5d表示技术上已知有25年的凸轮滑移式活动扳手头部。
在附图所示和以上概述的较佳具体例说明中,使用特定术语以求明白。然而,无意限于选用特定术语,须知各特定术语包含所有技术等效物,以类似方式操作完成类似目的。
参见图1的基本说明,兼及图2和图3,扳手50具有多接头握柄部5,以下称扳手握柄机构(简称MHP),包括棘轮扳手头部A,有掣子开关8。参见图5,同样该MHP在使用上可包括至少三种其他扳手头部。该MHP可设有铰件头部32,在图5B内支持标准活动扳手头部(如图5D),以及凸轮滑移式活动扳手头部和爪形活动扳手头部(图5C),该MHP最好只有二接头,如上述图所示,然而亦可有三个或以上的接头,于一扳手握柄上。
该铰件头部32使用一螺纹铆钉7定置于第一轭臂5内,纳入并连续偏压滚珠轴承9和弹簧10,顶住铰件头部棘轮齿31,而连接于第一铰件机构,亦称为头轭54a。如此用来使扳手使用者「掣止」扳手头部于各种角度位置,使扳手使用者得以进出难以到达的扣件,此项机械式接头配置在技术上已属公知。然而,中间握柄部(亦称双轭件6),在相对端包括新加的第二铰件机构握柄轭54b,以铰接方式结合握柄端20,通过握柄铰件部22,通过该铆钉7,定置于第二轭臂4内,纳入并连续偏压在该双轭件6的口径(图上未示)内的滚珠轴承12和弹簧11,顶住该握柄铰件部22的握柄铰件齿24。如此可使该握柄端20在该握柄轭54b上摆动,具有和该扳手头部A或图5所示任何扳手头部在该铰件头部32上同样的自由度范围。
凡精于此道之士均容易明了,于此点所述,在该双轭件6的两端,铰件和掣止动作一致。在上述诸图所示位置或附近含有该附加握柄轭54b为新颖而有用之举,因为增加该MHP「可挠性」之故,可大为增进精巧性和多样性。图4表示该MHP的至少九种主要扳手握柄位置,如图4a至图4I所示,但在此等双接头「直角」固定位置造型的中间范围,亦可有许多其他位置,直角也是对扣件棘轮的有用角度。
图示该MHP的二附加特点,涉及使用任选附加偏压和锁定组件掣止环14a(最好有辊纹60,以及内部压缩环弹簧18),包括偏压表面30,将掣止表面28偏压于该第二轭臂4,一如该环14a转动自如地定置于握柄端轴部47。该握柄铰件齿的角度符合该掣止表面28,以增加该二环随意双掣止或组合掣止力,虽则任一掣止机构均可完成把该MHP在预定铰件范围内固定于任何所需固定位置所必要之力。
除该掣止环14a所述偏压能力外,锁定掣止环14b含有锁定特点,包括刻痕3,与轭叉5相配,图示轭叉5是与交替轭部54c成为一体。当该环14b扭转并从锁定位置(配合该叉5和刻痕3),朝向MHP端拉回时,于环旋转大约180度后,轭叉表面15「止轮垫」于该环14b的表面17上,直到又卡锁回到笔直握柄位置。可以选用锁定扳手握柄的其他角度,只要改变该轭叉5及其配合该环刻痕3的角度即可。该刻痕3同样可有各种形状,诸如v形或u形,可用来对所述机制目的充分供应锁定能力。
在该双轭件6大约中点的X段可含有第三接头,完成更具可挠性的结构,虽然二接头已足够大部分扳手使用者之用。
须知本发明在此所示和上述只是较佳具体例,在零件形状、尺寸、配置方面可有各种变化,对所示和所述亦可改用其他等效元件、组件和元件可以对换,本发明某些特点可单独利用其他特点。凡此均不悖本发明精神及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扣件用的扳手握柄机构,包括作业头部,可转动自如地旋紧或旋松扣件;扳手握柄本体在一端包括第一铰件机构,使该扳手握柄的该作业头部可挠曲至预定位置;扳手握柄本体在该作业头部的相反端又包括第二铰件机构,可以铰接方式结合握柄端部;该握柄部端部和该扳手握柄的该作业头部,是通过以铰接方式结合该第一和该第二铰件机构的中间握柄部加以分开。
2.如权利要求1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该第一和该第二铰件机构是利用滚珠轴承掣止顶住铰件棘轮齿,而掣止于定位。
3.如权利要求1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掣止环机构包括第一个该铰件机构。
4.如权利要求1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掣止环机构包括第二个该铰件机构;该掣止环机构又包括在环状辊纹构件内的压缩弹簧。
5.如权利要求2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该第二铰件机构另外包括掣止环机构,适过该铰件棘轮齿,联合并混合偏压效应,对该第二铰件机构施以操作。
6.如权利要求1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该中间握柄部另外包括至少该第二铰件机构、轭臂,又包括弯角掣止表面;在该握柄端部摆动时,该掣止表面与掣止环机构的表面在各种掣止位置相遇。
7.如权利要求6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该第二铰件机构和该掣止环机构二者均可掣止于协同的混合掣止位置。
8.如权利要求4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该掣止环机构又包括握柄锁定特征,又包括在该掣止环结构内的刻痕,该刻痕与位于掣止表面末端又位于该第二铰件机构轭部上的配合叉相配。
9.如权利要求1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该中间握柄部包括第三铰件接头。
10.如权利要求1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该作业头部又包括棘轮扳手头部者。
11.如权利要求1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该作业头部又包括凸轮滑移式活动扳手头部。
12.如权利要求1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该作业头部又包括标准活动扳手头部。
13.如权利要求1的扳手握柄机构,其中该作业头部又包括爪形活动扳手头部。
全文摘要
本案提供标准挠性头扳手,和具有头部或扣件端作业部的其他标准扳手,其改进为在扳手握柄部加设第二甚至第三接头。附加接头包括标准滚珠轴承掣子,以及在结构上单独或与锁紧套筒合作的相配凹沟小齿轮部,有助于握柄在任何预定位置偏动。
文档编号B25B17/02GK1282649SQ9911189
公开日2001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31日
发明者格雷格·欧沃克 申请人:格雷格·欧沃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