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75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锤,是一种安装在电动工具主传动轴上的打击装置。
现有的电锤,多采用偏心轴带动连杆,连杆上的活塞在汽缸内高速运动压缩空气,从而推动打击子工作的方式,这种结构的电锤,由于活塞在汽缸内快速运动会吸进粉尘,从而造成活塞与汽缸发生磨损,工作时间一长,活塞与汽缸间的间隙加大,压缩汽发生泄露,打击力下降,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同时汽缸又因摩擦发热,使用寿命减少,更何况此种结构的电锤因结构复杂,技术精度高故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利用弹簧的压缩弹力实现打击的电锤,它克服了现有电锤易磨损,寿命短和打击力不稳定的缺点,并且易于加工制造,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即电锤包括外壳(6)、外壳内后端的电机(9)、电机轴(10)经变速齿轮付(11)连接传动打击轴(8),其特征在于在传动打击轴(8)的前部即外壳(6)前端封盖(17)的后面的传动打击轴(8)上固定连接有一转动体(7),该转动体(7)为圆形,中心有一圆孔(12),圆孔(12)套装于传动打击轴(8)上,转动体(7)底面为平面,上面有若干个锯齿状凸沿(13),锯齿装凸沿(13)有一上升斜面(14)和一下降面,在转动体(7)的上方的转动打击轴(8)上套装一圆柱形打击体(5),在打击体(5)的上端经轴承(3)连接弹簧(2),弹簧(2)的上端经弹簧压垫(1)与传动打击轴(8)连接,在打击体(5)的相对于锯齿状凸沿(13)的上方开有若干个孔(15),在外壳(6)内相对于上述打击体的开孔处有若干个竖向导槽(16),在上述孔(15)与导槽(16)之间装有滚动体(4),滚动体(4)的一端插入孔(15)中,另一端伸入导槽(16)中。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动体(7)与外壳(6)固定连接,打击体(5)与传动打击轴(8)固定连接,外壳(6)内壁上的导槽省去不要。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动体(7)与前端封盖(17)之间还装有一弹簧。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故可以有效克服现有电锤打击力不稳定,易磨损的缺点,工作时力量稳定,又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设计有滚动体,它可以起固定导向作用,能有效防止在工作时发生摆动,保持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锯齿状凸沿1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转动体7的俯视图。
实施例1如
图1、图2、图3、图4所示,传动体(7)通过其中心的圆孔(12)与传动打击轴(2)套装固定连接,转动体(7)底面为平面,上面有两个锯齿状凸沿(13),锯齿状凸沿(13)有一上升斜面(14)和一下降面,圆柱状打击体(5)在转动体(7)的上方与传动打击轴(8)套装,弹簧(2)连接在轴承(3)和弹簧压垫(1)之间,打击体(5)上相对于锯齿状凸沿(13)的上方开有二个孔(15),外壳(6)内壁上相对于上述打击体的开孔处为竖向导槽(16),滚动体(4)安装在孔(15)与导槽(16)之间,一端插入孔(15)中,另一端伸入导槽(16)中,在本实施例中,电机(9)的动力经电机轴(10)带动变速齿轮付(11)工作,在变速齿轮付(11)的带动下,传动打击轴(8)开始转动,此时打击体(5)会沿着转动体(7)上的锯齿状凸沿(13)顺着打击轴(8)向上运动,同时挤压弹簧(2),当打击体(5)运动到锯齿状凸沿(13)上的上升斜面(14)的顶端时,因此时传动打击轴(8)仍在运动,打击体(5)会突然沿着锯齿状凸沿(13)的下降 面下降,打击转动体(7),从而带动传动打击轴(8)沿着外壳(6)内壁上的竖向导槽(16)向前运动,发生打击,因传动打击轴(8)在不断运动,故上述工作过程不断重复,完成打、冲击。
实施例2转动体(7)与外壳(6)固定连接,打击体(5)与传动打击轴(8)固定套接,省去实施例1中外壳(6)内壁上的竖向导槽(16),转动体(7)与前端封盖(17)之间装有弹簧,其它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电锤,包括外壳(6),外壳内后端的电机(9),电机轴(10)经变速齿轮付(11)连接传动打击轴(8),其特征在于在传动打击轴(8)的前部即外壳(6)前端封盖(17)的后面的传动打击轴(8)上固定连接一转动体(7),该转动体(7)为圆形,中心有一圆孔(12),圆孔固定套装于传动打击轴(8)上,转动体(7)底面为平面,上面有若干个锯齿状凸沿(13),锯齿状凸沿(13)有一上升斜面(14)和一下降面;在转动体(7)的上方的传动打击轴(8)上套装有一圆柱形打击体(5),在打击体(5)的上端经轴承(3)连接弹簧(2),弹簧(2)的上端经弹簧压垫(1)与传动打击轴(8)连接;在打击体(5)的相对于锯齿状凸沿(13)的上方开有若干个孔(15),在外壳(6) 内相对于上述打击体的开孔处有若干个竖向导槽(16),在上述孔(15)与导槽(16)之间装有滚动体(4),滚动体(4)的一端插入孔(15)中,另一端伸于导槽(16)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体(7)与外壳(6)固定连接,打击体(5)与传动打击轴(8)固定连接,外壳(6)内壁上的导槽省去不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动体(7)与前端封盖(17)之间还装有一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锤,它包括外壳(6)、外壳(6)为后端的电机(9)、变速齿轮副(11)、传动打击轴(8)、在外壳(6)前端封盖(17)后面固定套装在传动打击轴(8)上的转动体(7)、打击体(5)、该装置由打击体(5)沿着转动体(7)上的锯齿状凸沿(13)运动挤压弹簧,下降时弹簧张开推动打击体(5)产生打冲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打击力稳定,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B25D11/06GK2386925SQ9920430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6日
发明者李宝志 申请人:李宝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