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材干燥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840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木材干燥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木材烘干装置中的干燥炉。
目前国内一些用于木材烘干的装置,从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的角度,大都采用燃烧来产生热能作为干燥热源,就象中国专利ZL93224125.5提供了一种实用新型,其特征是炉膛被设计成倒四菱形;水从安装在炉膛、烟箱或散热管上方的喷水嘴中喷出,遇高温的炉膛、烟箱或散热管汽化,被排风扇压入烘箱中。然而由于炉膛是单进风炉栅、在燃烧过程中较易发生炉栅被阻而导致炉膛内供氧不足而造成燃烧不完全,此外在燃烧过程中,由于高温与炉膛壁直接接触,在高温下易发生炉壁被氧化而烧穿的现象;冷水从喷水嘴中直接喷出,降低了热交换装置的室温,有一部份热蒸气跑掉,降低了热能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进炉膛内燃烧状况、能够有效地保护炉壁,并且能够使热交换效率提高的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材干燥炉,包括炉膛和蒸气汽化装置,所述炉膛设计成梯形炉膛,其底部除安装有一次进风炉栅外,在炉门一侧还装有二次进风炉栅,炉膛内侧设计成夹层水箱,夹层水箱与蒸气汽化装置连接。
所述梯形炉膛中的一次进风炉栅对应有一次进风门,二次进风炉栅对应有二次进风门。
所述的夹层水箱是一个三面环形水套,水套上部与蒸气汽化装置连接。
所述的蒸气汽化装置上方设有预热水箱、进水阀、安全阀,下方设有出水阀、蒸气喷嘴。水经预热水箱后,最后进入夹层水箱沸腾,汽化后经蒸气喷嘴喷出。在装置上方装有排风扇,将经散热管交换的热空气及水蒸气强制送入烘箱中。
由于炉膛采用两个炉栅双进风,增氧效果明显,使木屑、木糠、煤等不易燃物质迅速燃烧且燃烧彻底;炉壁设有夹层水箱,保护炉壁减少氧化,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用水蒸气作为烘干木材的介质,使木材不致开裂、变形、变色,是烘干木材的理想热源。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A向剖面示意图。

图1、图2所示,木屑、木糠、煤等燃料从炉门5中进入梯形炉膛1而燃烧,热烟气通过不锈钢散热管13,被管外冷空气热交换后,从排烟道14中排出。当烘干木材时,打开进水阀9,预热水箱8中的水通过水管进入夹层水箱4中,在高温炉膛的烧灼下,夹层水箱4中的水很快被汽化成水蒸气,经蒸气喷嘴12喷出,被排风扇16强制送入烘箱中,使烘箱中木材预热。为防止夹层水箱4中的水因水位过高而造成水从蒸气喷嘴12直接喷出,特设置出水阀11,以调节水位,并从水位器15中显示;另外为防止夹层水箱4中的水蒸气过于饱和,特设置安全阀10以调控。排风扇16将自然空气强制压向干燥炉底部,途中与数根不锈钢散热管13、夹层水箱4及梯形炉膛1进行热交换后由干燥炉底部被送入烘箱,实现木材脱水干燥。
梯形炉膛1底部除安装有一次进风炉栅2外,在炉门5一侧还装有二次进风炉栅3,并且一次进风炉栅2对应一次进风门6,二次进风炉栅3对应二次进风门7,两个进风门也兼具出灰口功能。不锈钢散热管13采用多管式,能使热交换效率提高;不锈钢散热管13弯口处设有散热管出灰口17,便于通风与清灰,使本干燥炉能高效率长期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木材干燥炉,包括炉膛和蒸气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炉膛设计成梯形炉膛(1),其底部除安装有一次进风炉栅(2)外,在炉门(5)一侧还装有二次进风炉栅(3),炉膛内侧设计成夹层水箱(4),夹层水箱(4)与蒸气汽化装置(18)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干燥炉,其特征在于梯形炉膛(1)中的一次进风炉栅(2)对应有一次进风门(6),二次进风炉栅(3)对应有二次进风门(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干燥炉,其特征在于夹层水箱(4)是一个三面环形水套,水套上部与蒸气汽化装置(18)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干燥炉,其特征在于蒸气汽化装置(18)上方设有预热水箱(8)、进水阀(9)、安全阀(10),下方设有出水阀(11)、蒸气喷嘴(12)。
专利摘要一种干木材干燥炉,由炉膛和蒸气汽化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炉膛设计成梯形炉膛,其底部除安装有一次进风炉栅外,在炉门一侧还装有二次进风炉栅,炉膛内侧设计成夹层水箱,夹层水箱可以是一个三面环形水套,夹层水箱与蒸气汽化装置连接,蒸气汽化装置上方设有预热水箱、进水阀、安全阀,下方设有出水阀、蒸气喷嘴,水经预热水箱后,最后进入夹层水箱沸腾,汽化后经蒸气喷嘴喷出。由于炉膛采用两个炉栅双进风,增氧效果明显,使木屑、木糠、煤等不易燃物质迅速燃烧且燃烧彻底;炉壁设有夹层水箱,保护炉壁减少氧化,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用水蒸气作为烘干木材的介质,使木材不致开裂、变形、变色,是烘干木材的理想热源。
文档编号B26B3/00GK2379266SQ99210078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8日
发明者徐承鹏 申请人:徐承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