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1362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摆动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的摆动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多功能机是业界常见的手持式摆动动力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输出轴围绕自身的轴线做摆动运动。因此,当用户在输出轴的自由端上安装有不同的工作头后,如直锯片、圆锯片、三角形磨砂盘、铲型刮刀后,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功能,如锯、切、磨、刮等,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0003]具体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现有的摆动动力工具100',包括机壳Γ、自机壳P内延伸出的输出轴2'、设置在机壳Γ内的马达IΓ及由马达11'驱动的主轴4!。主轴4' 一端连接有偏移其轴线Y设置的偏心轴41',偏心轴41'上安装有一具有球形外表面81'的轴承8'。主轴4'和输出轴2'之间设有拨叉7',拨叉7'的一端枢动连接在输出轴2'上,另一端形成有一对位于轴承8'两侧的臂部7广。输出轴2'的轴线X与主轴4'的轴线Y大致垂直,轴承8'的外表面81'与拨叉7'的臂部7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主轴4'围绕其轴线Y转动时,通过轴承8'与拨叉7'的配合,带动输出轴2'围绕其自身轴线X在一定的摆动角度内做旋转往复摆动运动,进而带动安装在输出轴2'的工具头6,往复摆动。
[0004]上述摆动动力工具100'在工作时,轴承8'在偏心轴41'的带动下绕主轴4'的轴线Y转动,紧固于输出轴2'上的拨叉7'的轴向运动被限定,因此,摆动动力工具100'的输出轴2'只能在一个固定的摆动角度范围内摆动。而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通常希望摆动动力工具100'可以输出不同的摆动角度,以满足更多的工况应用。比如,当使用摆动动力工具100'安装直锯片在不同硬度的木质材料上开槽时,如果木质材料的硬度较低时,输出轴2'输出常用的较小摆动角度即可;而木质材料的硬度较高时,较小的摆动角度下,木屑不容易排出,从而使直锯片很容易被卡住,此时需要输出轴2'输出较大的摆动角度。显然,摆动动力工具100'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0005]本申请人在国际公布号W02012041211A1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拨钮与连杆推动轴承沿偏心轴水平移动,至使拨叉与处于不同位置的轴承配接,从而使输出轴具有不同的摆动角度。该技术方案中的轴承位置设置是可以移动变化的,而拨叉与轴承完成配接进行工作时,拨叉产生往复旋转摆动运动会带给轴承反作用力,而致使轴承受力容易在偏心轴上产生移动,导致拨钮和连杆的限位可能导致失效而使工作不稳定。
[0006]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摆动动力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摆动动力工具,该摆动动力工具能够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摆动角度下工作,而且结构比较稳定,工作不容易失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收容在壳体内;驱动轴,由马达驱动做旋转运动;输出轴,由驱动轴驱动以一定的摆动角度作围绕自身轴线的旋转往复摆动,输出轴可拆卸地配接工作头;偏心传动机构,将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往复摆动,偏心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驱动轴上的偏心装置及分别连接偏心装置和输出轴的拨叉组件;偏心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驱动件,拨叉组件包括第一拨叉件和第二拨叉件,第一拨叉件具有与驱动件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及与第二拨叉件配合的第二配合部,第二拨叉件连接输出轴,摆动动力工具还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可操作地调节第一拨叉件进行移动,使得第一配合部与不同的驱动件抵接,第二配合部与第二拨叉件的不同部位抵接,从而调节输出轴具有不同的摆动角度。
[0009]优选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在第一位置第一配合部与第一驱动件抵接,输出轴具有第一摆动角度,在第二位置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驱动件抵接,输出轴具有第二摆动角度。
[0010]优选地,第一驱动件到驱动轴的偏心距大于第二驱动件到驱动轴的偏心距。
[0011]优选地,第一拨叉件可枢转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0012]优选地,偏心装置还包括与驱动轴依次轴向连接的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第一驱动件安装在第一偏心轴上,第二驱动件安装在第二偏心轴上。
[0013]优选地,第一偏心轴轴线与第二偏心轴轴线位于驱动轴轴线的同侧。
[0014]优选地,第一配合部包括用于抵接第一驱动件的第一配接面和抵接第二驱动件的第二配接面,第一配接面到第一偏心轴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配接面到第二偏心轴的径向距离。
[0015]优选地,第二拨叉件包括叉状臂,叉状臂具有沿驱动轴平行延伸的内侧面,内侧面用于与第二配合部抵接。
[0016]优选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三配合面和第四配合面,在第一位置第三配合面与内侧面抵接,在第二位置第四配合面与内侧面抵接,第三配合面抵接内侧面的部位与第四配合面抵接内侧面的部位不同。
[0017]优选地,第三配合面与第四配合面到驱动轴的径向距离相同。
[0018]优选地,偏心传动机构还包括保持机构,保持机构可选择性地保持第一拨叉件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0019]优选地,保持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被第一弹性件偏压的定位件,定位件以相对第一弹性件偏压方向倾斜成一定角度的方向抵接第一拨叉件。
[0020]优选地,第一拨叉件包括朝向定位件的第一 V型面,定位件包括朝向第一拨叉件的第二 V型面,当第一拨叉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 V型面的其中一面抵接第二 V型面的其中一面;当第一拨叉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 V型面的另外一面抵接第二 V型面的另外一面。
[0021]优选地,第二拨叉件包括容纳第一弹性件的容纳槽,定位件包括分别抵接于第一弹性件两端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
[0022]优选地,第一拨叉件可操作地围绕转轴枢转,转轴垂直于驱动轴轴线和输出轴轴线。
[0023]优选地,第一拨叉件相对第二拨叉件围绕转轴枢转。
[0024]优选地,第一拨叉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中间臂,两个中间臂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且转轴位于连接结构上,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分别设置于两个中间臂的另一端。
[0025]优选地,中间臂位于第二拨叉件及驱动件之间,中间臂朝向驱动件的侧面设有第一配合部,中间臂朝向第二拨叉件的侧面设有第二配合部。
[0026]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地连接壳体的操作单元和活动连接操作单元以及第一拨叉件的传递单元,传递单元把操作单元的转动操作转化为第一拨叉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转动。
[0027]优选地,操作单元包括可围绕调节轴线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件以及连接操作件的凸轮件,凸轮件具有轮廓渐变的凸轮结构,凸轮结构的轮廓可活动地抵接传递单元。
[0028]优选地,传递单元包括可容纳凸轮结构的腰型孔以及用于抵接第一拨叉件的传递部,当凸轮结构在腰型孔内转动时,驱动传递部抵接并带动第一拨叉件转动。
[0029]优选地,第一拨叉件包括凸耳,传递部与凸耳之间存在间隙,并且间隙随传递部的移动而消除。
[0030]优选地,第一拨叉件围绕转轴转动,转轴分别垂直驱动轴轴线和输出轴轴线,并且与调节轴线平行。
[0031]优选地,凸耳到转轴的距离小于第一驱动部到转轴的距离。
[0032]优选地,调节机构还包括对操作件操作限位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操作件的限位件以及容纳限位件转动的限位槽,限位槽设有两个分别对应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突出于限位槽的限位凸起,当限位件转动至限位凸起时,第二弹性件偏压限位件在限位凸起内。
[0033]优选地,壳体上固定连接端盖,端盖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弧形设置,限位槽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凸起。
[0034]优选地,第一拨叉件可沿驱动轴轴线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35]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操作件以及固定连接操作件和第一拨叉件的连接件,其中操作件沿驱动轴轴线方向移动操作,并通过连接件使第一拨叉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移动。
[0036]优选地,连接件为销轴,销轴的的一端固定连接操作件,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拨叉件。
[0037]优选地,操作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操作件以及固定连接操作件和第一拨叉件的连接件,其中操作件沿垂直驱动轴轴线的方向转动操作,并通过连接件使第一拨叉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线性移动。
[0038]优选地,连接件包括凸轮,操作件固定连接凸轮的中心,凸轮的轮廓抵接第一拨叉件。
[0039]优选地,第一拨叉件可沿输出轴轴线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40]优选地,第一拨叉件包括第一叉状臂以及第一套管,第一叉状臂的内侧面分别正对设置有与第一驱动件配接的第一配接部以及与第二驱动件配接的第二配接部,第一套管与输出轴活动配接。
[0041]优选地,第一配接部与第二配接部所处的平面相互平行,第一配接部远离第一套管,第二配接部靠近第一套管。
[0042]优选地,第一配接部的中心线至输出轴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二配接部的中心线至输出轴轴线的距离。
[0043]优选地,第二拨叉件包括与输出轴固定配接的第二套管,以及与第一叉状臂活动抵接的第二叉状臂。
[0044]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壳体的控制件、与控制件固定连接的传动部,以及与传动部配接的驱动部,驱动部设置于输出部。
[0045]优选地,控制部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