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5684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琼脂平板打孔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琼脂孔洞法测定中药提取物抑菌效果的试验,可在涂菌的琼脂平板上进行打孔的装置,属于打孔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琼脂孔洞法(牛津杯法)体外测定液体类药物(水溶性较差的中药提取物)的抑菌试验中,实验室一般采用吸水性较好的灭菌滤纸纸片吸收一定量的药物做成含药纸片,或在琼脂平板培养基表面摆放加热的牛津杯来添加药物,从而达到固定目标药物的目的。对于溶解度较差的中药提取物,其药物纸片繁琐的操作步骤会加大试验的污染机率,而且吸收药物的量往往达不到试验所需,试验不易控制及标准化。采用牛津杯法或琼脂孔洞法可增加样品量,即便只有较弱的活性也会表现出中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然而,在涂菌的琼脂表面摆放灭菌牛津杯之前,需要快速加热牛津杯,然后轻轻放在琼脂表面,操作过程中加热的温度不好控制,加之摆放好的牛津杯不稳,容易倾倒。因为摆放的牛津杯是轻轻接触在琼脂表面,牛津杯内加有待测液体药物,使得培养皿不能倒着摆放(盖朝下,底朝上),培养时需更换使用灭菌瓦盖,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而应用孔洞法测定液体类中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时,需要用打孔器在琼脂平板上打出4-5个小孔,现有的打孔法是用打孔器(在底座上固定一个以上的不锈钢中空薄壁孔刀)在琼脂平板上打孔,再用灭菌镊子或其他器具将打孔管中的琼脂取出,其缺点是打孔和取出琼脂分两步进行,一个打孔器只能用于一种试验用菌,实验前需消毒备用多个打孔器,用后需灭菌、清洗及消毒,操作麻烦,费时费力,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以解决现有琼脂平板打孔器存在的打孔和取出琼脂分两步进行,操作麻烦,以及实验前后打孔器需灭菌、消毒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包括内外互相套接的圆柱形主管和内管,主管套在内管外,内管直径小于主管直径,主管两端开口,并呈空心的圆柱管状结构,上端内壁具有防脱圆环;内管为空心圆柱管,内管可在主管内防脱圆环以下的区域上下滑动。
[0006]优选地,所述主管上端直径内缩,内缩圆柱区与内管上端外壁紧密贴合。
[0007]优选地,所述内管下端开口处设有网状交叉线,下端部分直径外扩,外扩下端圆柱区的直径大于上端直径,外扩下端圆柱区与主管内壁紧密贴合。
[0008]优选地,所述主管上端的内壁设有三道防脱止动圆环,内管依靠下端膨大圆柱区、防脱圆环及主管内缩上端圆柱区保持在主管内。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打孔时简化操作步骤,避免不同琼脂平板间的交叉感染,省时省力,为一次性使用耗材,使用前无需消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主管的轴向透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内管的轴向透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的轴向透视图;
[0013]图中:1-主管,2-内管,3-防脱圆环,4-内缩圆柱区,5-主管上端开口,6-主管下端开口,7-主管下端,8-内管上端开口,9-下端网状开口,10-外扩圆柱区,11-内管上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5]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包括内外互相套接的圆柱形主管I和内管2,主管I套在内管2外,主管I两端开口呈空心的圆柱管状结构,上端内壁具有防脱圆环3,内管2为空心圆柱管,内管2可在主管I内的防脱圆环3以下的区域上下滑动。
[0016]优选地,所述主管I的长度设为6cm,上端直径内缩且主管上端开口 5,上端内缩圆柱区4的直径小于主管下端7的直径,可保证内缩圆柱区4与内管上端11的外壁紧密贴合。
[0017]优选地,在主管内壁上端设有三道止动防脱圆环3,可防止内管从主管上端抽出而造成染菌,保证内管仅在主管防脱圆环3以下的部分上下滑动。
[0018]优选地,所述内管2的长度设为10cm,设有内管上端开口 8及下端网状开口 9,两端开口的设计有助于减少主管内的空气阻力,使内管在主管内的滑动更为畅通,下端直径外扩,下端的外扩圆柱区10的直径大于内管上端11的直径,可保证内管外扩圆柱区10与主管下端7的内壁紧密贴合。
[0019]优选地,内管2的下端网状开口 9设有网状交叉线,有助于内管向下推出胶粒时,防止胶粒黏附在内管底面。
[0020]优选地,内管2依靠下端外扩圆柱区10、防脱圆环3及主管I上端的内缩圆柱区4保持在主管I内。
[0021]优选地,所述主管I和内管2管壁较薄,由聚丙烯PP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硬度,不易变形,透明,便于实验操作和观察。主管I直径设为6-8_,可依据不同试验的具体要求而设定。
[0022]优选地,所述套管式打孔器为独立单支灭菌包装,经环氧乙烷灭菌,无需消毒,为一次性使用耗材,可提高工作效率。
[002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24](I)制板法1:将已经培养好的细菌制成一定浓度(16 cfu/mL)的菌悬液,用灭菌移液管移取I mL该菌悬液,注入灭菌培养皿中(121 °C,20分钟),再加入20 mL已灭菌的培养基(温度约45 °C,用手摸瓶壁不感觉烫手即可),轻轻转动培养皿,使培养基与菌液混匀,静置凝成平板,使凝胶厚度达4_左右。
[0025]制板法2:取20ml试验所用的无菌琼脂培养基倒入灭菌培养皿中,待其在室温下凝固,将试验用菌均匀涂布于琼脂表面,晾干。
[0026](2)打孔:拆除灭菌打孔器外包装,将内管2上移2cm左右,主管I下端垂直插入凝胶平板底部,轻轻旋转上移,取出打孔器及胶块,勿伤胶洞边缘,以免药液渗漏,内管2下移推出主管I下端开口 6内的胶块。每个平板打5个胶孔,I个在凝胶平板中心,其余4个均匀分布在四周,呈十字星分布。
[0027](3)封底:在胶孔内注入少量培养基,密封孔底,即得到所需孔径及数量的琼脂凝胶。
[0028](4)点液、培养:将不同的中药类试剂(即液体类药物)按顺时针方向缓慢加入1-5的胶孔中,每孔200 μ L,更换灭菌陶瓦盖,37°C培养24h观察。
[00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互相套接的圆柱形主管和内管,主管套在内管外,内管直径小于主管直径,主管两端开口,并呈空心的圆柱管状结构,上端内壁具有防脱圆环;内管为空心圆柱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上端直径内缩,内缩圆柱区与内管上端外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下端开口处设有网状交叉线,下端部分直径外扩,外扩下端圆柱区的直径大于上端直径,外扩下端圆柱区与主管内壁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上端的内壁设有三道防脱止动圆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包括内外互相套接的圆柱形主管和内管,主管套在内管外,内管直径小于主管直径,主管两端开口,并呈空心的圆柱管状结构,上端内壁具有防脱圆环;内管为空心圆柱管,内管可在主管内防脱圆环以下的区域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琼脂孔洞法测定中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试验,可在涂菌的琼脂平板上进行打孔,该活动套管式琼脂平板打孔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打孔时简化操作步骤,避免不同琼脂平板间的交叉感染,省时省力,属一次性使用耗材,使用前无需消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经济实用。
【IPC分类】B26F1-32
【公开号】CN204566263
【申请号】CN201520268149
【发明人】王玲, 杨峰, 刘宇, 魏小娟, 崔东安, 郭志廷, 郭文柱, 周绪正, 牛建荣, 苗小楼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