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780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0002]在拼装液压支架顶梁或掩护梁上的套筒时,与其相装配的主筋上没有套筒孔,因此套筒一端不固定,造成套筒端部在拼装过程中容易倾斜的问题,不能保证套筒的中心高度,影响套筒拼装的精度及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能够方便、快捷、精准的完成液压支架顶梁或掩护梁上套筒的拼装。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耳板以及可将两个耳板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由轴体以及设置在轴体两端的圆盘形挡帽和矩形挡块组成,所述两个耳板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轴的矩形挡块相配合的通孔,两个耳板与该通孔轴线相垂直的侧面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两个耳板的弧形凹槽对接后形成可供支架套筒穿过的圆形通道,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两个耳板的通孔将两者固定连接。位于两个耳板之间的连接轴上套设有垫环。所述垫环为橡胶垫环。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两个耳板及垫环,在套筒穿到定位工装时保证了套筒端部不倾斜且中心高度固定,使套筒在拼装时位置更加精确,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的连接轴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标记:1、耳板,2、连接轴,201、圆盘形挡帽,202、轴体,203、矩形挡块,3、垫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0]如图所示,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耳板1以及可将两个耳板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由轴体202以及设置在轴体两端的圆盘形挡帽201和矩形挡块203组成,所述两个耳板1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轴2的矩形挡块203相配合的通孔,两个耳板1与该通孔轴线相垂直的侧面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两个耳板1的弧形凹槽对接后形成可供支架套筒穿过的圆形通道,所述连接轴2依次穿过两个耳板1的通孔将两者固定连接。位于两个耳板1之间的连接轴2上套设有垫环3,所述垫环3为橡胶垫环,橡胶垫环带有弹性,通过两个耳板1挤压垫环3,能够调节定位工装的尺寸。所述定位工装使用前先组装好,紧贴液压支架顶梁或掩护梁的主筋,划线保证定位工装前后位置。拼装过程中,套筒穿到定位工装即可保证套筒的中心高,然后微调至划线位置即可保证套筒的拼装位置。考虑到拆卸,所述定位工装只能从套筒两侧取出,将连接轴2旋转90°后取出,拆下两个耳板1及垫环3,定位工装重复使用。
[0011 ]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轴2固定连接两个耳板1及垫环3,在套筒穿到定位工装时保证了套筒端部不倾斜且中心高度固定,使套筒在拼装时位置更加精确,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权项】
1.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耳板(1)以及可将两个耳板(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由轴体(202)以及设置在轴体两端的圆盘形挡帽(201)和矩形挡块(203 )组成,所述两个耳板(1)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轴(2)的矩形挡块(203)相配合的通孔,两个耳板(1)与该通孔轴线相垂直的侧面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两个耳板(1)的弧形凹槽对接后形成可供支架套筒穿过的圆形通道,所述连接轴(2)依次穿过两个耳板(1)的通孔将两者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耳板(1)之间的连接轴(2 )上套设有垫环(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环(3)为橡胶垫环。
【专利摘要】一种防止液压支架套筒端部倾斜的定位工装,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耳板以及可将两个耳板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由轴体以及设置在轴体两端的圆盘形挡帽和矩形挡块组成,所述两个耳板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轴的矩形挡块相配合的通孔,两个耳板与该通孔轴线相垂直的侧面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两个耳板的弧形凹槽对接后形成可供支架套筒穿过的圆形通道,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两个耳板的通孔将两者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两个耳板及垫环,在套筒穿到定位工装时保证了套筒端部不倾斜且中心高度固定,使套筒在拼装时位置更加精确,提高了工作效率。
【IPC分类】B25B11/00
【公开号】CN205057848
【申请号】CN201520732786
【发明人】杜尚增, 周豹, 李恒乾, 李奎, 张衡, 戚霞, 吴静, 贾涛
【申请人】平顶山平煤机煤矿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