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1591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手柄,手柄的顶端与外环套侧壁的底端固定相连,外环套的外侧壁为圆形,外环套内采用间隙配合套装有圆环形的内环套,外环套内孔中的前端设有阶梯孔,内环套的前端端面顶在外环套内孔中的阶梯孔段的端面上,内环套的后端端面顶在孔用卡圈上,孔用卡圈卡装在外环套内壁上的孔用卡圈安装槽内,外环套侧壁的中部沿圆周方向设有通槽,通槽沿径向贯穿外环套右半部分的侧壁,所述内环套侧壁的下部与连杆的顶端固定相连,连杆沿径向右下方延伸,连杆采用间隙配合穿过通槽。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效、快速拆、装坦克扭力轴卡环,避免发生弹簧伤人事故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
【专利说明】
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坦克制动带弹簧由于尺寸小、刚性大等原因,其拆装是长期困扰修理人员的一个难题,由于没有专用工具,只能利用钳子和起子等普通工具进行拆装,不但拆装困难,拆装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发生弹簧伤人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效、快速拆、装坦克扭力轴卡环,避免发生弹簧伤人事故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
[0004]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手柄,手柄的顶端与外环套侧壁的底端固定相连,外环套的外侧壁为圆形,外环套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外环套内采用间隙配合套装有圆环形的内环套,外环套内孔中的前端设有阶梯孔,内环套的前端端面顶在外环套内孔中的阶梯孔段的端面上,内环套的后端端面顶在孔用卡圈上,孔用卡圈卡装在外环套内壁上的孔用卡圈安装槽内,外环套侧壁的中部沿圆周方向设有通槽,通槽沿径向贯穿外环套右半部分的侧壁,所述内环套侧壁的下部与连杆的顶端固定相连,连杆沿径向右下方延伸,连杆采用间隙配合穿过通槽;
[0005]所述内环套位于朝前端面上部的右侧设有内环涨头,内环涨头在外环套的孔内沿前后方向向前伸出,所述外环套的孔内位于左侧的上部设有外环涨头,外环涨头的侧壁可与内环涨头的侧壁相贴。
[0006]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中所述外环套侧壁的底端焊接固定有螺纹套筒,所述手柄的顶端旋装在螺纹套筒的内孔中,手柄通过螺纹套筒与外环套侧壁的底端固定相连。
[0007]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中所述外环涨头和内环涨头为长方形体,外环涨头的外端与螺钉的螺钉头固定相连,螺钉旋装在外环套的侧壁上,螺钉上旋装有用于防松的压紧螺母。
[0008]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中所述连杆和手柄的长度相等。
[0009]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中所述连杆和手柄的横截面为圆形。
[0010]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中所述通槽沿圆周方向的弧度为331/4~3^/2ο
[0011]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中所述通槽沿圆周方向的弧度为531/6_4jt/3 ο
[0012]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中所述通槽沿圆周方向的弧度为π-53t/4o
[0013]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在用于拆卸扭力轴轴头上的卡环时,可用手分别握住连杆和手柄,通过连杆和手柄转动外环套和内环套,使得外环套上的外环涨头的侧壁与内环套上的内环涨头并拢在一起,然后将内环套套在扭力轴轴头上,将外环涨头与内环涨头置于卡环槽内,双手用力推连杆和手柄,让外环涨头的侧壁与内环套上的内环涨头相互分开,卡环即可在外环涨头与内环涨头的顶撑力的作用下向外张开,由此可将卡环从扭力轴轴头的卡环槽内取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具有可高效、快速拆、装坦克扭力轴卡环,避免发生弹簧伤人事故的特点。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0016]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主视图;
[0018]图4为图3的B-B截面剖视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手柄2,手柄2的顶端与外环套4侧壁的底端固定相连,外环套4的外侧壁为圆形,外环套4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外环套4内采用间隙配合套装有圆环形的内环套5,外环套4内孔中的前端设有阶梯孔,内环套5的前端端面顶在外环套4内孔中的阶梯孔段的端面上,内环套5的后端端面顶在孔用卡圈8上,孔用卡圈8卡装在外环套4内壁上的孔用卡圈安装槽内,外环套4侧壁的中部沿圆周方向设有通槽10,通槽10沿径向贯穿外环套4右半部分的侧壁,所述内环套5侧壁的下部与连杆I的顶端固定相连,连杆I沿径向右下方延伸,连杆I采用间隙配合穿过通槽10;
[0021]所述内环套5位于朝前端面上部的右侧设有内环涨头7,内环涨头7在外环套4的孔内沿前后方向向前伸出,所述外环套4的孔内位于左侧的上部设有外环涨头6,外环涨头6的侧壁可与内环涨头7的侧壁相贴。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环套4侧壁的底端焊接固定有螺纹套筒3,所述手柄2的顶端旋装在螺纹套筒3的内孔中,手柄2通过螺纹套筒3与外环套4侧壁的底端固定相连。
[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环涨头6和内环涨头7为长方形体,外环涨头6的外端与螺钉9的螺钉头固定相连,螺钉9旋装在外环套4的侧壁上,螺钉9上旋装有用于防松的压紧螺母11。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连杆I和手柄2的长度相等。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连杆I和手柄2的横截面为圆形。
[00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通槽10沿圆周方向的弧度为3V4-3V2,也就是通槽10沿圆周方向的圆心角为135°-270°。
[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通槽10沿圆周方向的弧度为5V6-4V3,也就是通槽10沿圆周方向的圆心角为150°-240°。
[00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通槽10沿圆周方向的弧度为31-5V4,也就是通槽10沿圆周方向的圆心角为180°-225°。
[0029]本实用新型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在用于拆卸扭力轴轴头上的卡环时,可用手分别握住连杆I和手柄2,通过连杆I和手柄2转动外环套4和内环套5,使得外环套4上的外环涨头6的侧壁与内环套5上的内环涨头7并拢在一起,然后将内环套5套在扭力轴轴头上,将外环涨头6与内环涨头7置于卡环槽内,双手用力推连杆I和手柄2,让外环涨头6的侧壁与内环套5上的内环涨头7相互分开,卡环即可在外环涨头6与内环涨头7的顶撑力的作用下向外张开,由此可将卡环从扭力轴轴头的卡环槽内取出。
[0030]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手柄(2),手柄(2)的顶端与外环套(4)侧壁的底端固定相连,外环套(4)的外侧壁为圆形,外环套(4)的轴线位于前后水平方向,外环套(4)内采用间隙配合套装有圆环形的内环套(5),外环套(4)内孔中的前端设有阶梯孔,内环套(5)的前端端面顶在外环套(4)内孔中的阶梯孔段的端面上,内环套(5)的后端端面顶在孔用卡圈(8)上,孔用卡圈(8)卡装在外环套(4)内壁上的孔用卡圈安装槽内,外环套(4)侧壁的中部沿圆周方向设有通槽(10),通槽(10)沿径向贯穿外环套(4)右半部分的侧壁,所述内环套(5)侧壁的下部与连杆(I)的顶端固定相连,连杆(I)沿径向右下方延伸,连杆(I)采用间隙配合穿过通槽(10); 所述内环套(5)位于朝前端面上部的右侧设有内环涨头(7),内环涨头(7)在外环套(4)的孔内沿前后方向向前伸出,所述外环套(4)的孔内位于左侧的上部设有外环涨头(6),外环涨头(6)的侧壁可与内环涨头(7)的侧壁相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套(4)侧壁的底端焊接固定有螺纹套筒(3),所述手柄(2)的顶端旋装在螺纹套筒(3)的内孔中,手柄(2)通过螺纹套筒(3)与外环套(4)侧壁的底端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涨头(6)和内环涨头(7)为长方形体,外环涨头(6)的外端与螺钉(9)的螺钉头固定相连,螺钉(9)旋装在外环套(4)的侧壁上,螺钉(9)上旋装有用于防松的压紧螺母(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I)和手柄(2)的长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I)和手柄(2)的横截面为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0)沿圆周方向的弧度为3V4-3V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0)沿圆周方向的弧度为5π/6-4π/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坦克扭力轴卡环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0)沿圆周方向的弧度为π_5π/4。
【文档编号】B25B27/00GK205588216SQ201620340583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1日
【发明人】董原生, 张仕新, 李爱民, 罗九林, 陈杰翔, 何瑞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