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灭火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098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野外灭火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灭火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山林、草原火灾人工使用的灭火拍。
背景技术
山林、草原发生火灾时,除了大范围火灾使用飞机喷洒灭火剂外,大量使用的是人员近火范围内的扑打灭火。目前专业灭火常规使用的是风力灭火机,风力灭火机笨重,消耗燃料,在一些不具备专业林业灭火队的地方发生山林火灾时在火场往往是就近取材,使用树叉或铁锹扑打灭火,树叉经短时间使用,便会被引燃,铁锹柄短,压火范围小,易使灭火人员高温灼伤。所以目前尚无专门的以扑打灭火的工具。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便,便于携带,安全有效扑打林地、草原火场明火的野外灭火拍。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野外灭火拍,包括柔性拍板和与拍板活动连接的手柄,分割成非贯通条状的柔性拍板,拍板非贯通边夹紧在金属铁夹内,金属铁夹上的套筒,定位销连接手柄;所述的柔性拍板为长方形、弧面形、倒梯形、蛋形的阻燃橡胶板、薄钢板;所述的手柄,分2-4节接插活动连接拍板,每节手柄的尾端固定套筒,套筒壁置定位孔,手柄的另一端置嵌入的弹性定位销;所述的柔性拍板长宽为A×BA=30-70cm,B=30-60cm。柔性柏板分割的非贯通条为8-25条。
本实用新型的野外灭火拍,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重量轻,野外灭火时,阻燃橡胶板和薄钢板扑打明火的面积大,紧贴燃烧物,灭火效果显著。(2)拍板和手柄分段连接,收藏在拍板大小的包装袋内,携带十分方便,使用时接插连接的手柄能迅速安装投入使用。(3)成本低廉,可长期多次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用新型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时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所示,野外灭火拍,主要由拍板1,金属铁夹2,手柄3等构成。
拍板1用长50cm,宽40cm,形状为弧面的有帘子布的阻燃橡胶板制成,阻燃橡胶板纵向分割成底部非贯通的条状,非贯通边以铁夹2夹紧固定,铁夹的底部中间以螺丝螺母,固定手柄套筒4,手柄套筒4的筒壁上有一定位孔,木制手柄3分为每节50cm的三节,每节的一端可插入手柄套筒4内,相对于手柄套筒定位孔处的手柄上置嵌入弹性定位销6,每节手柄的另一端固定内外径及定位孔与手柄套筒4相同的套筒5,使用时只要将手柄与套筒连接,使嵌入的定位销,定位在套筒的定位孔内,便完成安装可用于扑打林火。非使用状态时,拆卸手柄,灭火拍可收藏于50×40cm大小的包装袋内,携带十分轻便。
本实用新型的野外灭火拍的拍板还可以用0.1-0.4mm的薄钢板制成,其形状可为长方形,倒梯形、蛋形。
权利要求1.一种野外灭火拍,包括柔性拍板(1)和手柄(3),其特征在于分割成非贯通条状的柔性拍板(1),非贯通边夹紧在金属铁夹(2)内,金属铁夹上的套筒(4)连接手柄(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灭火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拍板(1)为长方形状、弧面形、蛋形、倒梯形的阻燃橡胶板、薄钢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灭火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分为2-4节活动连接,每节手柄的尾端固定套筒(5),套筒筒壁上置定位孔,每节手柄的另一端置嵌入的弹性定位销(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灭火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拍板(1)长宽分别为A×B,A=30-70cm,B=30-6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灭火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柏板分割的非贯通条为8-25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扑灭山林,草地火灾的灭火工具野外灭火拍,它包括弧面形、长方形、倒梯形、蛋形的阻燃橡板、薄钢板的拍板(1),纵向分割成不贯通条状,不贯通边夹紧在带有手柄套筒(4)的金属铁夹(2)上,分为2-4节的手柄(3)活动套筒插接后,连接在手柄套筒(4)上。本实用新型的野外灭火拍,有轻巧,便于携带、收藏,成本低,用于山林灭火,灭火效果好,使用者不易被高温灼伤的优点。
文档编号A62C8/04GK2587445SQ0229438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李明星 申请人:李明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