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器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灭火器支架。
背景技术:随着消防意识的加强,为保障消防安全,汽车及大部分公共场所都需配备灭火器。随着各种类型的灭火器出现,市面上出现了相应灭火器支架,固定于比较醒目的位置。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982999U、授权公告日2013年6月12日、名称为:《车用灭火器支架及汽车》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车用灭火器支架,包括支架主梁、灭火器绑带、顶部的卡环及底部的脱钩,支架固定于车体上,安放灭火器时,托钩勾住灭火器底部时,对灭火器底部的支撑力不够,不熟练的操作或者慌张可能会造成灭火器掉落造成严重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取放的灭火器支架,对灭火器底部有更好的支撑保护,更加稳固地固定灭火器于车体或墙壁上。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火器支架,该灭火器支架包括支架主梁和灭火器绑带,支架主梁的顶部设有夹持部、底部设有支撑部,顶部与底部之间设有至少两块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支撑部包括扇形底托及圆弧状的侧托,支撑部能够容纳灭火器底部放入,灭火器绑带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夹持部前端为弧形,弧形的开口向外翻起形成喇叭口形状的导向开口,夹持部所在平面与支梁主梁所在平面垂直。夹持部的弧形部分能夹住灭火器的颈部,喇叭口形状的开口的优点是能轻松地把灭火器从夹持部推进推出。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另一种结构为支架主梁顶端向下弯折锐角α形成,设计的角度α与灭火器肩部的弧度相匹配,使夹持部能紧凑地夹持住灭火器肩部从而固定灭火器。为了防止夹持部对灭火器主体的破坏划伤,夹持部前端包覆塑料套管。支架主梁上安装有圆弧形的托架,且位于靠近支撑部的连接板的下方。圆弧形的托架由一段圆弧及圆弧末端连接的两段垂直方向的短钢丝组成,对灭火器侧壁进一步提供支撑,防止灭火器晃动。支架主梁上安装有连接杆,且位于靠近支撑部的连接板的下方。连接杆对灭火器支 架主梁进一步固定,连接杆为直线,和圆弧状的托架配合,对灭火器的下端也有卡紧的作用。灭火器绑带采用金属带,灭火器绑带上至少设有一组卡扣。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支撑部既能支撑灭火器的底部,也能支撑灭火器的侧壁,通过和夹持部、托架、灭火器绑带的配合使得灭火器支架固定能力更强,取放灭火器更方便、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中,1为支架主梁,2为灭火器绑带,3为夹持部,4为支撑部,5为连接板,6为托架,7为连接杆,8为卡扣,31为塑料套管,41为底托,42为侧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如附图1至3所示,一种灭火器支架包括支架主梁1、灭火器绑带2,支架主梁1的顶部设有夹持部3、底部设有支撑部4,顶部与底部之间设有至少两块连接板5,连接板5上开设有安装孔,支撑部4包括扇形底托41及圆弧状的侧托42。灭火器绑带2通过半圆头铆钉与连接板5固定连接,灭火器支架通过连接板5与车体或墙壁固定。所述支架主梁1由两根圆钢丝构成,其底部设置的支撑部4用于支撑灭火器的底部和侧壁,支架主梁1顶端设置的夹持部3用于卡住灭火器颈部。两钢丝底部垂直弯折,并向外分开一个角度形成扇形底托41,扇形底托41末端向上弯折至与底托41成直角并与一段圆弧侧托42连接,侧托42的半径大于灭火器底部的半径,使灭火器能轻松取放。底托41扇形两边的夹角可根据灭火器底部半径的大小来设置,使底托41能稳定支撑灭火器底部。夹持部3前端为弧形,弧形的开口向外翻起形成喇叭口形状的导向开口, 当放置或取出灭火器时,只需轻轻将灭火器颈部沿导向方向轻轻向里推或往外拉,夹持部3前端包覆塑料套管31,有效防止夹持部3对灭火器主体的破坏划伤,夹持部3和支撑部4的垂直距离与灭火器底部至颈部的长度相适应。灭火器绑带2设计为金属带,灭火器绑带2上设有一组卡扣8。在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灭火器支架时,过程如下:首先将灭火器支架牢固固定在车体或墙壁上,即通过螺钉将连接板5固定连接于车体或墙壁上;然后将灭火器的底部倾斜放置于支撑部4中,再将灭火器的颈部对准灭火器支架的顶部夹持部3方向推,将灭火器颈部卡住;最后,将灭火器绑带2绕住灭火器并用卡扣8扣住,从而彻底牢固固定灭火器。使用本实施例时取出灭火器过程如下:首先将灭火器绑带2的卡扣8松开,握住灭后器把手,将灭火器从顶部夹持部3中拉出,即可倾斜拉出灭火器。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夹持部3的设计不同,另外新增了托架6,连接杆7。夹持部3设计为支架主梁1顶端向下弯折30°形成,设计的角度与灭火器肩部的弧形相匹配,夹持部3和支撑部4的垂直距离与灭火器底部至灭火器肩部的长度相适应,使夹持部3能紧凑地搭扣在灭火器肩部固定灭火器。托架6和连接杆7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架主梁1上,托架6位于靠近夹持部3的两块连接板5的中间,由一段圆弧及末端连接的两垂直方向的短钢丝组成,托架6对灭火器侧壁进一步提供支撑,防止灭火器晃动。连接杆7位于靠近支撑部4的连接板的下方,连接杆7对支架主梁1进一步固定,连接杆7为直线,和圆弧状的托架6配合,对灭火器的下端也有卡紧的作用。在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灭火器支架时,过程如下:将灭火器的底部倾斜放入支撑部4中,再将灭火器的肩部对准灭火器支架顶部夹持部3方向推,夹持部3夹紧灭火器肩部,托架6、连接杆7卡紧灭火器,将灭火器绑带2绕住灭火器并用卡扣8扣住。取灭火器时,首先将灭火器绑带2的卡扣8松开,握住灭后器把手,将灭火器从顶部夹持部3中拉出,即可从支撑部4中倾斜拉出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