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构)筑物应急逃生装置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953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构)筑物应急逃生技术范畴,涉及一种建(构)筑物发生火灾、地震、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恐怖袭击等特定情况,应急通道不能正常使用、应急救援云梯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背景下的应急逃生,为我国目前建(构)筑物应急救援补充和配套的逃生装置和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自然灾害频发、人为灾难多发的时代,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火灾、恐怖袭击、战争等灾难事故直接威胁着数百万人的生命安全,房屋等建(构)筑物这个让人遮风挡雨的地方,由此变得那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应急逃生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房屋等建(构)筑物虽然在设计过程中,国内外的建(构)筑物设计规范普遍都对应急疏散通道的建设有强制性规定,但在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恐怖袭击、战争等灾难事故突发的情况下,事先通过电梯、步梯有序疏散撤离往往成为不可能,而应急疏散通道常常由于损坏、封锁、有毒有害气体蔓延等各种原因失用,不能正常发挥疏散撤离功能。

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的消防部门,其应急救援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严重失衡,一是举高和远射能力远远落后于高层建筑的救援要求,最高的云梯车举高能力也只有15层左右,对于更高的高层建筑火灾来说“供给不足”;二是装备的体积庞大、机动性差,受道路交通、建筑周边环境影响严重,经常因复杂的地形、障碍阻挡而延误时机,不能第一时间实施有效的现场救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三是装备的救援能力差,现有云梯车一次升降只能营救2至3人,救援效率较低。

以火灾救援为例,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一万起左右,两千多人因此而丧命,三、四千人因此而受伤,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十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重大火灾不断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2004年发生的2.11吉林市中百商厦大火共造成54人死亡、2010年发生的11.5吉林商业大厦火灾致19死24伤……造成火灾大量死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应急逃生通道失效,应急救援低效,应急逃生装置匮乏。在许多情况下,建(构)筑物的应急逃生就成为维护生命安全的唯一途径。

目前,世界各国建(构)筑物应急逃生,主要还是依赖高空救援绳,通过单人徒手操作而逃生,其主要问题是:适用人群有限制,通常对中青年人群较为适宜,而对自救能力较差的儿童和老年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发明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一是适用人群广泛,老弱妇孺皆宜;二是电人合一,救援快速,从启动应急逃生装置,到平稳下到地面,几分钟就能解决;三是下降过程平稳,安全可控;四是事先设置,从容不迫。面对囧境,所有人都有应急逃生的需求,有备才能无患,本发明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在应急状态下,建(构)筑物的应急逃生而研制的应急逃生装置及逃生方法。

一种建(构)筑物应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滚筒(2)、支座(3)、差速器(4)、布绳器(5)、链轮(6)、安全绳(7)、安全带(8)、电源(9)及箱体(10)。

采用上述一种建(构)筑物应急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生火灾、地震、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恐怖袭击等特定情况时,打开箱体(10)窗口,取出电机(1)有线及无线遥控控制器,操作有线或无线遥控控制器,转动滚筒(2)放下安全绳(7)与安全带(8),系好安全带(8),将无线遥控控制器连接在安全带(8)前锁扣上;在交直流电源供应正常情况下,通过有线手动控制器的互助式操作或无线遥控控制器的自主式操作,将被困者从建(构)筑物中按照事先设定的1.5-3.0米/秒速度下放至安全地点;通过有线手动控制器或无线遥控控制器的向上方向操作,滚筒(2)将安全绳(7)与安全带(8)收回,供其他被困者再次使用;在交直流电源供应中断情况下,通过链轮(6)人工提供动能,转动滚筒(2)将安全绳(7)与安全带(8)放下,使被困者应急逃离至安全地点;应急逃离过程结束后,操作滚筒(2),将安全绳(7)归位,收起有线与无线遥控控制器,将安全带(8)放入箱体(10),关闭箱体(10)窗口,以便不时之需。

本发明在动力方面,家庭常规220v电源即可,无需特别提供380v电源。

本发明在安全方面,具有多重保障,可以有效保证被困者在逃离过程中的生命安全。电机(1)定速,具有失速、失电即停设置;当逃生者发现下降速度过快时,既可以通过通知有线手动控制器操作人,还可以通过逃生者本人操作无线遥控控制器的“停止”按钮,实现空中临时停车;本发明具有随时控制下放高度和限制下降速度设置安排,同时还有防坠落摔伤安全设置。

本发明在应急逃生能力方面,可对100米以下的建(构)筑物进行应急逃生,速度快、高度可控,且能多次反复使用,足以满足家庭逃生需求。

本发明应急逃生装置组成见附图,由电机、滚筒、支座、差速器、布绳器、链轮、安全绳、安全带、电源及箱体组成。

本发明较好的解决了高空应急逃生的难题,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具有结构合理、可靠性强、适应范围广、安装便利、占用空间小、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逃生装置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应急逃生装置见图。

2)打开箱体(10),分别在相应的侧板支架安装好电机(1)、滚筒(2)、支座(3)、差速器(4)、布绳器(5)、链轮(6)及电源(9);

3)将安全绳(7)与滚筒(2)连接,锁好保险扣;

4)将安全带(8)与安全绳(7)连接,锁好保险扣;

5)将电机(1)的无线遥控控制器与安全带(8)的前锁扣进行连接;

6)调整电机(1)行程开关上下止点位置,调节安全绳(7)长度,使其小于箱体(10)至地面的高度0.6米,以有效防止人体坠落摔伤;

7)接通电源,分别通过有线和无线操作应急逃生装置,反复检验有线和无线操作控制器的可靠性;断开电源,通过链轮(6)人工提供动能,转动滚筒(2)将安全绳(7)与安全带(8)放下,使被困者应急逃离至安全地点;

8)应急逃离过程结束后,操作滚筒(2),将安全绳(7)归位,收起有线与无线遥控控制器,将安全带(8)放入箱体(10),关闭箱体(10)窗口,以便不时之需。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当今世界自然灾害频发、灾难多发,地震、飓风、火灾、恐击、战争等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房屋等建(构)筑物这个让人遮风挡雨的地方,由此变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应急逃生迫在眉睫。本发明属于建(构)筑物应急逃生技术范畴,涉及一种建(构)筑物发生火灾、地震、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恐击等不利情况,应急通道不能正常使用、应急救援云梯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背景下的应急逃生,为我国目前建(构)筑物应急救援开发和配套的逃生装置和技术方法。本发明由电机、滚筒、支座、差速器、布绳器、链轮、安全绳、安全带、电源及箱体组成。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可靠性强、适应范围广、市场需求量大、安装便利、占用空间小、可反复使用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顾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顾新华
技术研发日:2017.07.26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