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压通用水炮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131发布日期:2018-06-08 18:0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水炮技术领域,是移动消防水炮使用的一种水炮喷头,具体涉及一种高低压通用水炮喷头。



背景技术:

消防水炮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消防器材,消防水炮是远距离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备,而消防水炮的炮头是控制消防水炮水流喷射距离、面积的重要部件。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移动消防水炮供水一般为泵车加压供水,实际使用时,有时候由于环境限制无法使用泵车加压,从而水炮喷头达不到一个好的喷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满足我们目前市政自来水管网压力,有能适应泵车加压供水的喷头的高低压通用水炮喷头。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低压通用水炮喷头,包括炮头主体,连接接头,滑阀,低压直流通道和高压直流/喷雾通道;所述炮头主体内部形成圆柱型空腔,所述低压直流通道位于圆柱型空腔中央位置,所述高压直流/喷雾通道环绕于低压直流通道外周呈环状,在所述高压直流/喷雾通道进水口处固定设置有阀体顶塞,所述阀体顶塞外周设置有高压直流/喷雾通道与滑阀连通的流道,所述滑阀设置在接头与低压直流通道和高压直流/喷雾通道之间,所述滑阀左右滑动控制流道的开闭。

进一步地,在所述低压直流通道的前端设置有直流喷嘴,在所述圆柱型内腔的内壁上前端设置有出水嘴。

进一步地,在所述直流喷嘴的外侧设置有凸肩,所述直流喷嘴、出水嘴和凸肩之间形成导流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炮头主体的前端设置有调节套。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顶塞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阀体顶塞。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顶塞靠近滑阀的一端设置有斜肩,所述滑阀上设置有与斜肩相配合的凸起。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流道设计,当压力较低时喷射的水柱为实心水柱,低压情况下实心水柱喷射效果较好,当有泵车加压供水后打开滑阀使水流部分进入到侧面高压水道成为环状出水,环状出水时可以调节直流和喷雾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为高低压两用,根据水压的高低不同,选择不同的水流通道,在有无加压泵车的环境下都能达到较好的喷射效果,提高灭火效率,使用范围广,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高低压通用水炮喷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高低压通用水炮喷头,包括炮头主体1,连接接头2,滑阀3,低压直流通道4和高压直流/喷雾通道5;所述炮头主体1内部形成圆柱型空腔,所述低压直流通道4位于圆柱型空腔中央位置,所述高压直流/喷雾通道5环绕于低压直流通道4外周呈环状通道,在所述高压直流/喷雾通道5进水口处固定设置有阀体顶塞6,所述阀体顶塞6外周设置有高压直流/喷雾通道5与滑阀3连通的流道7,所述滑阀3设置在接头6与低压直流通道4和高压直流/喷雾通道5之间,所述滑阀3左右滑动控制流道7的开闭。

在所述低压直流通道4的前端设置有直流喷嘴8,在圆柱型内腔的内壁上前端设置有出水嘴9。在所述直流喷嘴8的外侧设置有凸肩11,所述直流喷嘴8、出水嘴9和凸肩11之间形成导流口10。

炮头主体的前端设置有调节套12,旋动调节套12可以调节出水嘴9的前后位置,当调节套12带动出水嘴9向喷水口方向移动时,出水嘴9与凸肩11之间的距离减小,导流口10变窄,高压直流/喷雾通道5的水流经过导流口10得到二次的加压导流后,形成更高速高压的水流喷射出去,形成射程远、水柱扩散面积适度集中的灭火水雾。

阀体顶塞6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阀体顶塞。阀体顶塞6靠近滑阀3的一端设置有斜肩61,滑阀3上设置有与斜肩61相配合的凸起31。

当水压较低时,滑阀向阀体顶塞方向滑动,滑阀3上的凸起31与阀体顶塞6上的斜肩61密封连接,关闭流道7,从而关闭高压直流/喷雾通道5,使水柱形态变为实心直流水柱从低压直流通道4内喷射出。当水流压力为高压时,滑阀3向进水口方向滑动,打开流道7,从而打开高压直流/喷雾通道5,水柱形态为环状出水+直流,此时可以通过调节套12调节射水状态时直流或者喷雾。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流道设计,当压力较低时喷射的水柱为实心水柱,低压情况下实心水柱喷射效果较好,当有泵车加压供水后打开滑阀使水流部分进入到侧面高压水道成为环状出水,环状出水时可以调节直流和喷雾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为高低压两用,根据水压的高低不同,选择不同的水流通道,在有无加压泵车的环境下都能达到较好的喷射效果,提高灭火效率,使用范围广,适合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