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1667发布日期:2020-09-29 17:5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各种仓库、工厂、园区、码头、商场、乡镇及居民楼火灾的频发,人们对消防安全越来越重视,国家对消防安全管控也越来越严格。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各项基础设施都在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城市中的车辆数量逐渐增加,导致道路交通环境拥挤不堪,一旦出现紧急火灾,消防救援很难及时达到,进而出现由于消防救援不及时导致火灾出现人员伤亡以及建筑损坏等火灾事故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和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传统的消防车及灭火设备已不能满足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的需求。如何机动灵活的实现“救早、灭小”的目标,将成为研究设计开发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移动,且功能多样的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包括牵引车、灭火组件和消毒组件;

所述牵引车包括一个车厢,所述灭火组件包括水箱、第一压力泵和喷枪;所述水箱安置于所述车厢内,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通过第一压力泵与所述喷枪相连通;

所述消毒组件包括消防药剂箱和混合管道;所述消防药剂箱通过药剂泵与所述混合管道相连通,所述水箱通过第二压力泵与所述混合管道相连通;所述混合管道连通水管与所述喷枪相连通。

优选的,与所述水箱和所述消防药剂箱相连的管道上均预设有阀门;

所述第一压力泵、第二压力泵和所述药剂泵均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

优选的,还包括一个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与所述阀门和所述伺服电机均实现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厢后端面和左右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面均设有卷帘门;所述车厢的前端面连接有牵引机构。

优选的,所述牵引车包括车厢和牵引机构;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支架、牵引环和底部支撑组件;所述牵引环焊接固定于所述牵引支架上;所述牵引支架与所述车厢可翻折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牵引支架的底端,当所述牵引支架处于收纳状态下,所述支撑组件支撑于所述牵引支架与地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牵引支架为三角形钢构支架;所述三角形钢构支架的中间排布有多根加强肋。

优选的,所述牵引支架的顶角与所述牵引环焊接固定;

所述牵引支架的两个底角处均通过旋转销与所述车厢相连接;

所述牵引支架上位于两个底角之间设有一根限位支架;所述车厢上设有一根固定支架;所述限位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上均预设有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异形孔;所述限位支架的异形孔和所述固定支架上的异形孔相对应布置,并且通过限位销插设于异形孔内,实现所述所述限位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的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组件上预设有用于搁置所述限位销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组件为一根金属支撑杆;所述金属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焊接与所述牵引支架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金属支撑杆与所述牵引支架平行设置;

当所述牵引支架处于牵引状态时,所述金属支撑杆延伸至所述车厢的下方;

当所述牵引支架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金属支撑杆支撑于所述牵引支架与地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车厢的底端设有车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之处在于:本发明的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与牵引车相互配合,实现可移动的消防站,提高消防设备的灵敏性,满足各种地方的消防要求。

本发明的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兼具灭火组件和消毒组件,其功能多样,在消防过程中可以实现多模式的使用,应用场所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牵引状态的图片;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收纳状态的图片;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智能移动微型消防站,包括牵引车、灭火组件和消毒组件;

牵引车包括一个车厢,灭火组件包括水箱10、第一压力泵和喷枪11;水箱10安置于车厢内,水箱10的出水口与通过第一压力泵与喷枪11相连通;

消毒组件包括消防药剂箱13和混合管道;消防药剂箱13通过药剂泵与混合管道相连通,水箱10通过第二压力泵与混合管道相连通;混合管道连通水管12与喷枪11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与水箱10和消防药剂箱13相连的管道上均预设有阀门;

第一压力泵、第二压力泵和药剂泵均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人员相应的打开第一压力泵的伺服电机,即可相应的从水箱10中将水压入至水管12,最后从喷枪11喷出,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喷枪11或者调解水箱10与水管12之间的阀门打开的大小,来调节水压的大小。

在需要进行消毒作业的时候,操作人员相应的打开药剂泵相连的伺服电机,以及第二压力泵相连的伺服电机,并且打开水箱10与药剂箱13与混合管道之间的阀门,从而将水箱10内的水,以及药剂箱13内的药剂输入至混合管道,操作人员可以相应的调节阀门的大小来调节混合比例;最后混合的消毒液被压入至水管12从喷枪11喷出。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与阀门和伺服电机均实现信号连接;阀门可以为电子阀门,便于智能控制系统控制阀门的开合以及伺服电机的启停。

在本实施例中,车厢后端面和左右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面均设有卷帘门;车厢的前端面连接有牵引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车厢1内还可以配备一些装备:如两卷65mm水带(30米)、一把消火栓扳手、断线钳、铁锹、撬棒、消防镐、消防腰斧、消防平斧、电动往复锯、消防轻型安全绳和救生绳索、急救医药箱、消防隔离带、防溜车限位块、led强光充电探照灯等。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车包括车厢和牵引机构;

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支架2、牵引环3和底部支撑组件4;牵引环3焊接固定于牵引支架2上;牵引支架2与车厢1可翻折连接;支撑组件固定连接于牵引支架2的底端,当牵引支架2处于收纳状态下,支撑组件支撑于牵引支架2与地面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支架2为三角形钢构支架;三角形钢构支架的中间排布有多根加强肋5,将强肋有效的加固了整体牵引支架2的牢固度。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支架2的顶角与牵引环3焊接固定;

牵引支架2的两个底角处均通过旋转销6与车厢1相连接;便于牵引支架2可以实现以旋转销6为轴心的翻折,从而便于牵引支架2的展开以及收纳。

牵引支架2上位于两个底角之间设有一根限位支架7;车厢1上设有一根固定支架8;限位支架7和固定支架8上均预设有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异形孔;限位支架7的异形孔和固定支架8上的异形孔相对应布置,并且通过限位销插设于异形孔内,实现限位支架7和固定支架8的限位固定;底部支撑组件4上预设有用于搁置限位销的插孔9。

当牵引支架2展开,处于牵引状态的时候,限位支架7和固定支架8均不起作用,限位销插设于底部支撑组件4的插孔9内;当牵引支架2收纳起来后,将限位销插从底部支撑组件4的插孔9内拔出,插设于限位支架7和固定支架8对应布置的异形孔内,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得牵引支架2翻折起来,避免因自身的重力而自行发生翻折。

在本实施例中,底部支撑组件4为一根金属支撑杆;金属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焊接与牵引支架2固定连接,并且金属支撑杆与牵引支架2平行设置;

如图1所示,当牵引支架2处于牵引状态时,牵引支架2处于与水平面相平行的状态,而金属支撑杆与牵引支架2也相互平行,此时金属支撑杆与延伸至车厢1的下方,不会对牵扯造成任何的影响。

如图2所示,当牵引支架2处于收纳状态时;牵引支架290度翻折,贴合于车厢的前端面,此时,金属支撑杆也相应的翻折90度,支撑于牵引支架2与地面之间,便于牵引车的停放。

在本实施例中,车厢1为一个车厢,车厢的底端设有车轮;车厢的表面设有多个卷帘门,便于厢内设备的取出。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