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9568发布日期:2020-10-20 12:4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指的是集合微控技术、红外传感探测技术和图像传输技术的具有机械转动控制的消防水炮,可以自动寻找着火点精确定位并有效快速扑灭火源。其还可以根据着火点远近自动进行直流柱状或喷雾散花式射水,有效灭火同时保护到人身及财物安全。

目前,公告号为cn209302069u的中国实用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爆型电控消防水炮,包括底盘法兰、以及安装在底盘法兰上的由进水管、主回转节、过水管依次连接构成的消防管路,在消防管路的出水端安装有炮头;进水管通过第一转动部件与主回转节连接,第一转动部件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一转轴,在第一转动部件的侧方设有第一防爆电机,第一防爆电机提供动力来调整炮头的水平方向朝向;所述过水管通过第二转动部件与主回转节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转动部件包括第二转盘和第二转轴,在第二转动部件的侧方设有第二防爆电机,第二防爆电机提供动力来调整炮头的竖直方向朝向。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而为了实现炮头的转动,所以炮头需要通过过水管和主回转节从而与进水管连通,从而导致炮头与进水管的距离较远。同时消防水炮喷射出水流时,因为水流速度很快,冲击力很大,所以会消防水炮会产生振动,因为炮头距离底盘最远,所以振动幅度最大,从而影响消防炮头对准着火点喷射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减小喷嘴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幅度,达到提高喷嘴对准着火点喷射的准确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包括用于喷水的执行结构和用于检测着火点位置的检测结构,所述执行结构包括连接于消防管网的水平转动结构,所述水平转动结构的转动轴线呈竖直设置,所述水平转动结构远离消防管网的一端连接有垂直转动结构,所述垂直转动结构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所述垂直转动结构远离水平转动结构的一端连接有喷嘴,还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于水平转动结构,所述外壳下端呈以垂直转动结构的转动中心线为圆心的弧面,所述外壳侧壁靠下的位置开设有竖直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延伸至外壳的竖直下方,所述喷嘴穿过腰型孔延伸外壳外,所述喷嘴两侧连接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位于腰型孔处并且抵触于外壳的内外两侧壁,所述卡接结构与外壳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嘴振动产生的力通过外壳传递至水平转动结构,外壳通过卡接结构为喷嘴提供额外的支撑力,减小喷嘴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提高喷嘴对准着火点喷射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平转动结构包括呈竖直设置有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进水管下端通过设置旋转接头转动连接有进水弯管,所述进水弯管远离进水管一端弯曲呈水平并且与垂直转动结构连接,所述进水弯管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的进水弯管转动,实现了喷嘴的水平转动,使喷嘴对准不同位置的着火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垂直转动结构包括出水弯管,所述出水弯管两端出口呈垂直设置,其一端通过设置旋转接头转动连接于进水弯管,另一端与喷嘴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弯管连接有驱动其相对于进水弯管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的出水弯管转动,实现了喷嘴的垂直转动,使喷嘴对准不同远近的着火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平转动结构的转动轴线和垂直转动结构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所述外壳下端呈球面,所述外壳下端球面的圆心为平转动结构的转动轴线和垂直转动结构的转动轴线垂足,所述外壳抵触于法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转动结构转动时带动外壳相对于法兰盘同轴转动,外壳抵触于法兰盘,喷嘴振动产生的力通过外壳传递法兰,提高了外壳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喷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喷嘴两侧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外壳位于腰型孔两侧的部分置于卡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两个方向限定了喷嘴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喷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槽侧槽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分别抵触外壳内壁和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轮减小卡接结构和外壳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壳外壁位于腰型孔的两侧开设有于滚轮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外壳内壁位于腰型孔的两侧开设有于滚轮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沿着腰型孔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横截面呈弧形,所述滚轮为球形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限制滚路沿其轴向滑移,为喷嘴提供垂直于腰型孔长度方向支撑力,进一步提高喷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呈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槽口均为外壳冲压弯折成型的凹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加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并且凹痕形成加强筋,增加外壳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其一,喷嘴振动产生的力通过外壳传递至水平转动结构,外壳通过卡接结构为喷嘴提供额外的支撑力,减小喷嘴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提高喷嘴对准着火点喷射的准确性;

其二,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喷嘴两侧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外壳位于腰型孔两侧的部分至于卡接槽内,从两个方向限定了喷嘴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喷嘴的稳定性。

其三,卡接侧槽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分别抵触外壳内壁和外壁,利用滚轮减小卡接结构和外壳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水平转动结构和垂直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卡接结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00、执行结构;110、水平转动结构;111、进水管;112、法兰;113、进水弯管;114、第一减速机;115、第一驱动齿轮;116、第一齿圈;117、第一伺服电机;120、垂直转动结构;121、出水弯管;122、喷嘴;123、第二减速机;124、第二驱动齿轮;125、第二齿圈;126、第二伺服电机;200、检测结构;201、水平扫描定位探测仪;202、垂直扫描定位探测仪;300、外壳;301、腰型孔;302、第一凹槽;303、第二凹槽;400、卡接结构;401、卡接块;402、卡接槽;40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包括用于喷水的执行结构100和用于检测着火点位置的检测结构200。执行结构100外设置有外壳300。

如图2所示,执行结构100包括连接于消防管网的水平转动结构110,水平转动结构110的转动轴线呈竖直设置,水平转动结构110远离消防管网的一端连接有垂直转动结构120。垂直转动结构120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垂直转动结构120远离水平转动结构110的一端连接有喷嘴122。水平转动结构110的转动轴线和垂直转动结构120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

如图2所示,检测结构200包括水平扫描定位探测仪201和垂直扫描定位探测仪202。

如图2所示,垂直扫描定位探测仪202固定连接于水平转动结构110上。垂直扫描定位探测仪202发生垂直的扇形面的探测扫描信号。当水平转动结构110转动带动垂直扫描定位探测仪202转动,从而垂直的扇形面的探测扫描信号可以检测空间内所有位置是否存在着火点。检测存在着火点时,水平转动结构110停至转动。

如图2所示,水平扫描定位探测仪201固定连接于喷嘴122上。水平扫描定位探测仪201发生平行与垂直转动结构120转动轴线平行的矩形的探测扫描信号,水平扫描定位探测仪201发射方向平行于喷嘴122。当垂直转动结构120转动带动水平扫描定位探测仪201转动,从而矩形的探测扫描信号可以检测此时垂直扫描定位探测仪202朝向上的所有位置是否存在着火点。检测存在着火点时,垂直转动结构120停至转动,使喷嘴122对准着火点。

如图2和图3所示,水平转动结构110包括呈竖直设置的进水管111,进水管111上端固定连接有法兰112,进水管111下端通过旋转接头转动连接有进水弯管113。进水弯管113远离进水管111一端弯曲呈水平并且与垂直转动结构120连接。进水弯管113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机114,第一减速机114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115,进水管111同轴固定套置有与第一驱动齿轮115啮合的第一齿圈116,第一减速机114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17,第一伺服电机117的主轴与第一减速机114的输入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17启动,通过第一减速机114驱动第一驱动齿轮115转动,从而带动进水弯管113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垂直转动结构120包括出水弯管121,出水弯管121两端出口呈垂直设置,其一端通过设置旋转接头转动连接于进水弯管113,另一端与喷嘴122固定连接。进水弯管113远离法兰1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机123,第二减速机123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124,出水弯管121同轴固定套置有与第二驱动齿轮124啮合的第二齿圈125,第二减速机123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26,第二伺服电机126的主轴与第二减速机123的输入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26启动,通过第二减速机123驱动第二驱动齿轮124转动,从而带动出水弯管121转动。

如图1所示,外壳300通过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转动连接于进水管111。外壳300上端通过平面轴承抵触于法兰112。外壳300上端呈圆柱状,其下端呈球面,外壳300下端球面的圆心为平转动结构的转动轴线和垂直转动结构120的转动轴线的垂足。

如图1所示,外壳300侧壁靠下的位置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腰型孔301,腰型孔301延伸至外壳300的竖直下方。喷嘴122穿过腰型孔301延伸外壳300外,喷嘴122两侧连接有卡接结构400,卡接结构400与外壳300滑移连接。喷嘴122振动产生的力通过外壳300传递至水平转动结构110,外壳300通过卡接结构400为喷嘴122提供额外的支撑力,减小喷嘴122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提高喷嘴122对准着火点喷射的准确性。

如图4所示,卡接结构400包括固定连接于喷嘴122两侧的卡接块401,两个卡接块40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卡接槽402,外壳300位于腰型孔301两侧的部分置于卡接槽402内。卡接槽402侧槽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403,两个滚轮403分别抵触外壳300内壁和外壁。

如图4所示,外壳300外壁位于腰型孔301的两侧开设有与滚轮403适配的第一凹槽302,外壳300内壁位于腰型孔301的两侧开设有与滚轮403适配的第二凹槽303,第一凹槽302和第二凹槽303沿着腰型孔301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凹槽302和第二凹槽303呈错位设置,第一凹槽302和第二凹槽303均为外壳300冲压弯折成型的凹痕。第一凹槽302和第二凹槽303横截面呈弧形,滚轮403为球形滚轮403,滚轮403置于第一凹槽302或第二凹槽303内,利用第一凹槽302和第二凹槽303限制滚轮403沿其轴向滑移,为喷嘴122提供垂直于腰型孔301长度方向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喷嘴122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启动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第一伺服电机117启动,通过第一减速机114驱动第一驱动齿轮115转动,从而带动进水弯管113转动。当进水弯管113转动带动垂直扫描定位探测仪202转动,从而垂直的扇形面的探测扫描信号可以检测空间内所有位置是否存在着火点。检测存在着火点时,水平转动结构110停至转动。

然后第二伺服电机126启动,通过第二减速机123驱动第二驱动齿轮124转动,从而带动出水弯管121转动。当出水弯管121转动带动水平扫描定位探测仪201转动,从而矩形的探测扫描信号可以检测垂直扫描定位探测仪202此时朝向上的所有位置是否存在着火点。检测存在着火点时,垂直转动结构120停至转动,使喷嘴122对准着火点。

出水弯管121转动过程中,利用滚轮403减小卡接结构400和外壳300之间的摩擦力。喷嘴122喷水时,振动产生的力通过外壳300传递至水平转动结构110,外壳300通过卡接结构400为喷嘴122提供额外的支撑力,减小喷嘴122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提高喷嘴122对准着火点喷射的准确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