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007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净面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保健用品,具体说是一种空气净面罩。
目前,人们为了防止空气中灰沙尘埃和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微粒及病毒、病菌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通常采用由消毒纱布缝制的口罩,置于口鼻部,起到保护呼吸道清洁的作用,但现行的口罩只能是一种单功能的,且还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如厚厚的纱布口罩使呼吸有受阻感,紧贴面部使说话不方便,呼出气体使口罩变得湿润,冬季使用时使戴眼镜者的镜片结霜或形成一层雾状使视线模糊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贮液槽的多层网罩构成的空气净面罩。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由网罩、耳带环构成的空气净面罩,其特征在于主体框架上的外层网罩周边为贮液槽,其上部有1至2个注液孔,下部有一凹处,贮液槽位于外层网罩与内层网罩之间,垫层下部凸处与贮液槽凹处连接吻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公共场合使用,可大大改善佩戴者的呼吸小环境,使每个佩戴者呼吸进的空气都得到净化、香化。本实用新型在呼吸液的帮助下,不仅能杀灭滞留在空气中的病毒、病菌,避免流行病的相互传染,而且可免受飞场的花粉、梧桐果毛及粉尘、灰尘感染,刺激呼吸道,改变空气中的怪味、异味,本实用新型的网罩、垫衬、耳带、注液孔都可轻易的拆卸、洗刷,能保证空气净面罩的清洁与反复使用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垫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网罩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框架1应有30°~35°圆弧,主体框架的长×宽比例约为1.5比1,主体框架贮液槽2上部有1至2个注液孔5,孔径为6mm,并配有孔塞,防止呼吸液外流并隔绝不需要的上部空气压力。本实用新型上部还有两个凸处和一个凹处(如图所示),它是为鼻梁与鼻夹所留用的,它从上往下为坡型。空气净面罩的主体框架贮液槽应与外层网罩3一次成型,网罩3的网眼密度为1·5mm孔径,2mm间隔,贮液槽框架上耳带环4由左右耳,上下两环组成。
如图2所示,主体框架贮液槽下部有凹处,它位于塑料外层网罩3与内层网罩7中间,贮液槽凹处内档应为上孔大,下孔小的圆锥型。
如图3所示,海棉垫层6(或无纺布)有孔径为1mm,孔距为2mm微孔组成呼吸眼及灭菌过滤层、香化阻隔层,下部凸处与贮液槽凹处连接吻合。
如图4所示,空气净面罩的塑料内层网罩比例大小与外层网罩相同,网眼密度与孔径也与外层网罩相同,同样应有30°-35°圆弧,内层网罩与主体框架贮液槽相连接的方法可用内层网罩与贮液槽一次成型的阴阳栓连接,也可用尼龙阴阳扣事先用专用胶分别在内层网罩、贮液槽上涂沫贴粘。
空气净面罩如遇专业用途,可在隔离垫层中加进活性碳衬、过滤其它化学气体。
权利要求1.一种由网罩、耳带环构成的空气净面罩,其特征在于主体框架上的外层网罩周边为贮液槽,其上部有1至2个注液孔,下部有一凹处,贮液槽位于外层网罩与内层网罩之间,垫层下部凸处与贮液槽凹处连接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面罩,其特征在于主体框架和内层网罩有30°~35°圆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面罩,其特征在于贮液槽凹处内档为上孔大,下孔小的圆锥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面罩,其特征在于外层网罩和内层网罩材料为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面罩,其特征在于垫层材料为海棉或无纺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带有贮液槽的多层网罩构成的空气净面罩,其特征在于主体框架上的外层网罩周边为贮液槽,其上部有1至2个注液孔,下部有一凹处,贮液槽位于外层网罩与内层网罩之间,垫层下部凸处与贮液槽凹处连接吻合。使用本实用新型能杀灭滞留在空气中的病毒、病菌、避免流行病的相互传染,大大改善了佩戴者的呼吸小环境,使每个佩戴者呼吸进的空气都得到净化、香化。
文档编号A62B18/00GK2131547SQ9221865
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3日
发明者杜微 申请人:杜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