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废渣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1266阅读:1272来源:国知局
含氰废渣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固废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金工业含氰废渣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我国大多数黄金矿山一直采用氰化提金工艺,在黄金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氰尾矿浆,这些含氰尾矿浆以干排或湿排的方式堆积在尾矿库内,随着黄金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开采历史的延长,含氰废渣的堆积量在逐年增加,占用大量土地,这些废渣由于含有氰化物和重金属,成为黄金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的危险废物,在尾矿库防渗处理不当或者维护管理不及时时,含氰废渣中氰化物将会因雨淋下渗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水产生污染。目前,国内外针对含氰废水治理的文献资料和工程案例较多,对含氰废渣治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至今还没有含氰废渣工业化治理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的含氰废渣处理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是由筛分机、一段给料机、废渣处理器、二段给料机和混料槽组成,其中筛分机上方一侧设有进料口,另一侧下方设有筛下出料口,筛下出料口与一段给料机的皮带传输系统相连,置于皮带传输系统上方,筛分机内部设有筛网和电动装置;一段给料机由支架和皮带传输系统组成,支架置于皮带传输系统底部,皮带传输系统下端置于筛分机筛下出料口下方,上端置于废渣处理器进料口 ;废渣处理器由圆筒形外壳、底座、排气管、进料口、电磁振动出料机、臭氧曝气管、臭氧发生器和检修孔构成,其中圆筒形外壳和底座相互焊接在一起构成反应器的外壳,圆筒形外壳的上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下端设有进料口,圆筒形外壳的下端设有电磁振动出料机,电磁振动出料机由出料槽、电磁系统、板弹簧和机座构成,圆筒形外壳的侧身下端设有臭氧曝气管和检修孔,臭氧曝气管前端深入到圆筒形外壳内部,末端与臭氧发生器相连,臭氧曝气管前端水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等间距设有曝气支管,每支曝气支管上等间距垂直朝上设有穿孔曝气管;二段给料机由支架和皮带传输系统组成,支架置于皮带传输系统底部,皮带传输系统下端置于电磁振动出料机出料槽下方,上端置于混料槽进料口 ;混料槽由圆筒形槽体和基座组成,圆筒形槽体上方设有混料槽进料口和重金属固定剂加药管,圆筒形槽体侧身下方设有混料槽出料口,圆筒形槽体正下方设有动力系统,圆筒形槽体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与动力系统相连。
[0005]所述穿孔曝气管均匀的布设在圆筒形外壳的内部,穿孔曝气管的高度为圆筒形外壳高度的1/2?4/5。
[0006]所述圆筒形外壳、底座、排气管、出料槽、臭氧曝气管、臭氧曝气支管、穿孔曝气管全为不锈钢材质。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对含氰废渣筛分后采用臭氧氧化法直接对含氰废渣进行氧化处理,然后添加重金属固定剂进行固定,避免湿式处理造成可能造成的水污染,并可实现废渣中的氰化物和重金属的有效处理,具有处理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运行成本低、工程投资少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臭氧曝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I—筛分机;11—筛分机进料口 ;12—筛下出料口 ;13—筛网;14 —电动装置;2—一段给料机;21—支架;22—皮带传输系统;3—废渣处理器;31—圆筒形外壳;32—底座;33—排气管;34—进料口 ;35—电磁振动出料机;351—出料槽;36—臭氧曝气管;361—臭氧曝气支管;362—穿孔曝气管;37—检修孔;38—臭氧发生器;4一二段给料机;5—混料槽;51—圆筒形槽体;52—基座;53—混料槽进料口 ;54—重金属固定剂加药管;55—混料槽出料口 ;56—动力系统;57—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由筛分机1、一段给料机2、废渣处理器3、二段给料机4和混料槽5组成,其中筛分机I上方一侧设有筛分机进料口 11,另一侧下方设有筛下出料口 12,筛下出料口 12与一段给料机2的皮带传输系统22相连,置于皮带传输系统22上方,筛分机I内部设有筛网13和电动装置14 ;一段给料机2由支架21和皮带传输系统22组成,支架21置于皮带传输系统22的底部,皮带传输系统22下端置于筛分机I筛下出料口 12的下方,上端置于废渣处理器进料口 34 ;废渣处理器3由圆筒形外壳31、底座32、排气管33、进料口 34、电磁振动出料机35、臭氧曝气管36、检修孔37和臭氧发生器38构成,其中圆筒形外壳31和底座32相互焊接在一起构成反应器的外壳,圆筒形外壳31的上端设有排气管33,排气管33下端设有进料口 34,圆筒形外壳31的下端设有电磁振动出料机35,电磁振动出料机35由出料槽351、电磁系统、板弹簧和机座构成,圆筒形外壳31的侧身下端设有臭氧曝气管36和检修孔37,臭氧曝气管36前端深入到圆筒形外壳31内部,末端与臭氧发生器38相连,臭氧曝气管36前端水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等间距设有曝气支管361,每支曝气支管361上等间距垂直朝上设有穿孔曝气管362 ;二段给料机4由支架21和皮带传输系统22组成,支架21置于皮带传输系统22底部,皮带传输系统22下端置于电磁振动出料机出料槽351下方,上端置于混料槽进料口 53 ;混料槽5由圆筒形槽体51和基座52组成,圆筒形槽体51上方设有混料槽进料口 53和重金属固定剂加药管54,圆筒形槽体51侧身下方设有混料槽出料口 55,圆筒形槽体51正下方设有动力系统56,圆筒形槽体51内部设有搅拌装置57,搅拌装置57与动力系统56相连。
[0013]所述穿孔曝气管362均匀的布设在圆筒形外壳31的内部,穿孔曝气管362的高度为圆筒形外壳31高度的1/2?4/5。
[0014]所述圆筒形外壳31、底座32、排气管33、出料槽351、臭氧曝气管36、臭氧曝气支管361、穿孔曝气管362全为不锈钢材质。
[0015]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处理含氰废渣时,含氰废渣首先在筛分机I中进行筛分,筛下部分从筛下出料口 13进入到皮带传输系统22上,被皮带传输系统22输送至废渣处理器3中,从穿孔曝气管362中通入臭氧对含氰废渣进行氧化处理,处理后的废渣采用电磁振动出料机35从出料槽351卸出,然后经二段给料机4输送至混料槽5中,通过重金属固定剂加药管54投加重金属固定剂,在搅拌状态下与废渣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由混料槽出料口55卸出,送至渣场堆存。
【主权项】
1.含氰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筛分机(I)、一段给料机(2)、废渣处理器(3)、二段给料机(4)和混料槽(5)组成,其中筛分机(I)上方一侧设有筛分机进料口(11),另一侧下方设有筛下出料口(12),筛下出料口(12)与一段给料机(2)的皮带传输系统(22)相连,置于皮带传输系统(22)上方,筛分机(I)内部设有筛网(13)和电动装置(14);一段给料机⑵由支架(21)和皮带传输系统(22)组成,支架(21)置于皮带传输系统(22)的底部,皮带传输系统(22)下端置于筛分机(I)筛下出料口(12)的下方,上端置于废渣处理器进料口(34);废渣处理器(3)由圆筒形外壳(31)、底座(32)、排气管(33)、进料口(34)、电磁振动出料机(35)、臭氧曝气管(36)、检修孔(37)和臭氧发生器(38)构成,其中圆筒形外壳(31)和底座(32)相互焊接在一起构成反应器的外壳,圆筒形外壳(31)的上端设有排气管(33),排气管(33)下端设有进料口(34),圆筒形外壳(31)的下端设有电磁振动出料机(35),电磁振动出料机(35)由出料槽(351)、电磁系统、板弹簧和机座构成,圆筒形外壳(31)的侧身下端设有臭氧曝气管(36)和检修孔(37),臭氧曝气管(36)前端深入到圆筒形外壳(31)内部,末端与臭氧发生器(38)相连,臭氧曝气管(36)前端水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等间距设有曝气支管(361),每支曝气支管(361)上等间距垂直朝上设有穿孔曝气管(362) ;二段给料机(4)由支架(21)和皮带传输系统(22)组成,支架(21)置于皮带传输系统(22)底部,皮带传输系统(22)下端置于电磁振动出料机出料槽(351)下方,上端置于混料槽进料口(53);混料槽(5)由圆筒形槽体(51)和基座(52)组成,圆筒形槽体(51)上方设有混料槽进料口(53)和重金属固定剂加药管(54),圆筒形槽体(51)侧身下方设有混料槽出料口(55),圆筒形槽体(51)正下方设有动力系统(56),圆筒形槽体(51)内部设有搅拌装置(57),搅拌装置(57)与动力系统(5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曝气管(362)均匀的布设在圆筒形外壳(31)的内部,穿孔曝气管(362)的高度为圆筒形外壳(31)高度的1/2 ?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外壳(31)、底座(32)、排气管(33)、出料槽(351)、臭氧曝气管(36)、臭氧曝气支管(361)、穿孔曝气管(362)均为不锈钢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氰废渣处理系统,它是由筛分机、一段给料机、废渣处理器、二段给料机和混料槽组成,其中,废渣处理器设有排气管、进料口和电磁振动出料机,内部设有臭氧曝气管和穿孔曝气管,混料槽设有重金属固定剂加药管和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对含氰废渣筛分后采用臭氧氧化法直接对含氰废渣进行氧化处理,然后添加重金属固定剂进行固定,避免湿式处理造成可能造成的水污染,并可实现废渣中的氰化物和重金属的有效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运行成本低、工程投资少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A62D101/45, A62D3/38
【公开号】CN204910590
【申请号】CN201520484841
【发明人】刘强
【申请人】长春黄金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