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14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重板材,尤其是一种面积大但却具有较高强度的组合式承重板材,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叉车的托盘、较大的贵重物品的包装等场合。
目前应用于叉车托盘的板材,为了提高其强度,多为木制方木或板条纵横钉制而成所需的面积,该种结构的托盘存在以下缺点(1)其最大的缺点是易腐蚀,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劈裂,使用寿命短;(2)由于木材紧缺,使其价格较贵;(3)不利于环保;而采用全注塑的方形或板条纵横钉制而成的结构,由于使用的塑料较多,相对来说价格贵,而且一旦部分损坏则整体都将报废,在经济上也极不合算。
另外,目前用于包装较重的家用电器、摩托或大块的玻璃等场合,为了防止内部物品的损坏常常对其包装所使用材料的强度有一定的要求,也多采用木制方木或板条纵横钉制而成所需的面积,同样存在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价格较低、并且可进行折合组装的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在全塑的压塑板内衬放有衬板形成承重面板。
所述的衬板为木质或高密度聚乙烯板。
承重面板呈下竖上横叠落分布,并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纵横交错的栅栏板。
衬板的周围包容压注有废旧塑料构成的矩形条压塑板,在压塑板的螺栓的连接处均设有内凹的凹坑。
承重面板嵌入承重带的凹槽内,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形成板材。
板材四周通过螺栓连接成包装箱。
栅栏板四周通过螺栓连接成包装箱。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木质衬板的周围包容压注有废旧塑料构成的矩形条压塑板材,使之具有木质和塑料的共同的显著效果,如(1)不易劈裂、不易腐蚀,使用寿命长;(2)外形美观大方;(3)局部损坏后可方便地进行更换,节省修复成本;(4)由于结构的特点,可以采用废旧塑料,具有环保特性,减少城市白色污染,变废为宝,同时降低叉车托盘或包装箱的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承重面板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组合之一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承重带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组合之二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如
图1所示,在全塑的压塑板2内衬放有衬板1组合成承重面板4。
如图2、3所示,承重面板4呈下竖上横叠落分布,并通过螺栓3连接组成纵横交错的栅栏板,这样承重面板4可组合成叉车托盘。
栅栏板四周也可通过螺栓连接成箱,这样可用作包装箱。
衬板1的周围包容压注有废旧塑料构成的矩形条压塑板2,在压塑板2的螺栓3的连接处均设有内凹的凹坑21。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也可采用承重面板4与承重带5配合的方式,承重带的形状如图4所示,其上设有数个凹槽,凹槽的宽度与承重面板4的宽度一致,将若干承重面板4嵌入承重带5的凹槽中,并用螺栓将其固定,如图5、6所示,如此形成的板材,也可制成叉车托盘或包装箱。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废旧塑料挤出压注而成,在挤出压注过程中内衬放木质衬板,衬板的作用一是减少用塑料的量,降低成本;二是提高叉盘的强度,由于衬板周边包压有塑料板层,因而其具有很强的韧性,一旦某一根压塑板损坏,可及时更换。
所述的衬板1除了可为木质的,还可用高密度聚乙烯板。高密度聚乙烯衬板更适合用于承重的一面,相对于木质的,其厚度可略薄一些,而其外使用的废塑料就可多一些。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全塑的压塑板内衬放有衬板形成承重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板为木质或高密度聚乙烯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其特征在于承重面板呈下竖上横叠落分布,并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纵横交错的栅栏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其特征在于衬板的周围包容压注有废旧塑料构成的矩形条压塑板,在压塑板的螺栓的连接处均设有内凹的凹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其特征在于承重面板嵌入承重带的凹槽内,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形成板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其特征在于板材四周通过螺栓连接成包装箱。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其特征在于栅栏板四周通过螺栓连接成包装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内衬板的组合式板材,在全塑的压塑板内衬放有衬板形成承重面板。衬板的周围包容压注有废旧塑料构成的矩形条压塑板,在压塑板的螺栓的连接处均设有内凹的凹坑。承重面板嵌入承重带的凹槽内,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形成板材。板材四周可通过螺栓连接成包装箱。该组合式板材使用寿命长、价格较低,并且可进行折合组装。
文档编号B32B21/14GK2414908SQ0023171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4日
发明者刘种柏 申请人:刘种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