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循环氧解制浆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21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封闭式循环氧解制浆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造纸制浆领域的开拓性发明。
背景技术
国内外传统制浆法分为化学制浆法、半化学半机械制浆法,均是把原料切割成木片或2-4厘米的草段,放在蒸煮器中高温高压、强酸强碱蒸煮4-5个小时,用低浓盘磨机把2%--12%的浆液研磨、洗浆,需120吨水、300度电才能制一吨浆,而且造成严重的黑液污染,如果上马碱回收和治理水污染设备,则需上千万元投入,加大成本,使年利润在千万元左右的中小造纸厂没有利润甚至亏损。近年在国内示范的爆破制浆技术,在原料上只能用于稻、麦草,木浆尚在研制中未能投入生产,需用高温达170-200度,高压在25公斤以上,产量很低,浆料叩解度不匀,漂白、洗浆需大量用水,COD含量达到2万以上,污染问题仍不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特征是用搓磨分丝、浸润软化、高浓盘磨、同步漂白、浆液循环、全程加氧降解COD,改变了传统化学半化学工艺用水、用电、用汽、用碱、用时多、得浆少的“五多一少”缺陷,也改变了连续汽相(爆破)制浆汽温气压高、COD含量高、产品成本高、产量低的“三高一低”弊端,采用常压低温、循环氧解的方法使各种原料经过三次处理(分丝、软化、脱色),即成为可造各种高、中、低档纸张的绝干白浆,达到无污染、零排放、以废治废、变废为主的清洁制浆目标。
具体实施例方式
1、在大面积农田(麦田、稻田、棉田、林区等)用搓磨分丝机将各种原料(稻麦草、蔗渣、木片、竹片、木屑、棉杆、芦苇、麻杆、桑条等)分成纤维束,同时清除杂物、碎叶及泥土约10%,将纤维束打捆运往制浆厂。
2、将纤维束加水一比三浸入反映仓,加热至90-100度使纤维束软化,木素分离,每次投料5-10吨为宜,45分钟后送入高浓盘磨机中粗磨,再用螺旋挤浆机挤出木素和黑液,成为含水25%左右的本色草浆。
3、将本色草浆输送至反映仓中,按一比一加水并加特制氧化脱色药液,无须加温加压,用DFSP双盘双功能高效磨浆机研磨、脱色,而后用挤浆机挤出白液,成为含水25%左右、白度为75-90度的商品白浆。
4、将第一次所挤出黑液和第二次所挤出白液导入储量为300吨的储水池中中和,再投放一定数量的(1∶20)专用氧化絮凝液,使悬浮物结絮下沉,浆液变清,以供预浸使用,沉渣、木素等物定期取出,制作“生物地毯”及建材、燃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封闭式循环氧解制浆方法,是造纸制浆领域的开拓性技术发明。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先用搓磨分丝机将造纸原料分成纤维束;用低温常压、氧解方法使纤维束软化;用高浓盘磨机加氧化脱色剂进行磨浆、漂白;将挤出的浆液氧化澄清后导入浸润仓和反映仓中循环使用;絮凝悬浮物沉淀后做PH值中性处理用于“生物地毯”的有机基质;制浆全过程用氧解法降解CO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循环氧解制浆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用搓磨、分丝机将造纸原料制成长10-20mm、宽1.5-2.5mm、厚0.4-0.8mm的纤维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循环氧解制浆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将纤维束以1∶3加水,加热至90-100度,常温、加氧制剂浸润1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循环氧解制浆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用螺旋推进器将浆料送至高浓盘磨机中加氧化脱色剂进行高浓(35-40%)磨浆、漂白至70-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封闭式循环氧解制浆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用高浓挤浆机挤出的浆液加氧化絮凝剂澄清后循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封闭式循环氧解制浆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絮凝悬浮物沉淀后做PH值中性处理后做“生物地毯”的有机基质。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所述的封闭式循环氧解制浆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在完全封闭的软化仓、螺旋推进器、高浓盘磨机、反映仓中均加氧或氧化物运行,使COD降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造纸领域的开拓性发明。其技术特征是用搓磨分丝机将造纸原料分成纤维束;用低温常压、氧解法浸润软化;用高浓盘磨机加氧化脱色剂进行磨浆、漂白;用高浓挤浆机挤出浆液加氧化絮凝剂使悬浮物沉淀、浊水变清后循环使用;沉淀物做pH值中性处理做“生物地毯”的有机基质;全过程在封闭状态下加氧或氧化物运行,使COD降解。改变了传统工艺用水、用电、用汽、用碱、用时多、得浆少的弊端,达到无污染、零排放、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清洁生产。
文档编号D21H11/08GK1446977SQ021313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8日
发明者李克世, 李刚荣, 李朝旺 申请人:李克世, 李刚荣, 李朝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