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433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外墙体的内、外保温复合板,属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物外墙体保温板主要是将聚苯乙烯保温板固定于建筑物外墙体上,再进行外表面装饰处理,这样的保温措施拼缝较多,比较容易出现表面开裂、脱落及空鼓的现象。另外为保证保温层较低的导热系数,该保温层的厚度也较大,通常为30毫米左右,因此尤其是对外墙体进行内保温施工时,占用室内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使外墙体表面连续完整,不易开裂、脱落、空鼓的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板。同时,该保温层的厚度不大,导热系数较低。
为解决所提出的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板的构成为,自建筑外墙体由内至外分别是水泥砂浆层1、硬泡聚氨酯保温层2、聚合物腻子涂层3。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厚度为3~5毫米,硬泡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为12~17毫米,聚合物腻子涂层厚度为5~8毫米,整个墙体保温层的厚度为20~30毫米。在此厚度范围内,可进一步保证该保温复合板的牢固性。
因该复合保温层可以直接在建筑物外墙体表面连续施工,而不需进行预制板块安装,保证了建筑外墙体保温层的连续完整性,同时最外层的聚合物腻子涂层3本身所具有的抗裂性能以及所具有的一定的延伸性,也可使该保温板不易出现开裂、脱落、空鼓等现象。另外,硬泡聚氨酯保温层本身具有的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其导热系数为0.022,因此,使用该种材料作为保温层,仅需12~17毫米的厚度即可符合建筑保温标准。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技术解决方案。
实施例,参考图1。由图1看出,这种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板的构成为,自建筑外墙体由内至外分别是厚度为5毫米的水泥砂浆层1、厚度为12毫米的硬泡聚氨酯保温层2和厚度为5毫米的聚合物腻子涂层3。该复合保温板可以直接在建筑物外墙体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连续施工安装,而不需进行预制板块安装,保证了建筑外墙体保温层的连续完整性,同时最外层的聚合物腻子涂层3本身所具有的抗裂性能以及所具有的一定的延伸性,也可使该保温板不易出现开裂、脱落、空鼓等现象。保温性能也非常优异。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板,其特征是,该保温板的构成为,自建筑外墙体由内至外分别是水泥砂浆层(1)、硬泡聚氨酯保温层(2)、聚合物腻子涂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水泥砂浆找平层(1)的厚度为3~5毫米,硬泡聚氨酯保温层(2)的厚度为12~17毫米,聚合物腻子涂层(3)的厚度为5~8毫米,整个外墙体保温复合板的厚度为20~30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物外墙体的内、外保温复合板,构成为自建筑外墙体由内至外分别是水泥砂浆层1、硬泡聚氨酯保温层2、聚合物腻子涂层3。可使外墙体表面连续完整,不易开裂、脱落、空鼓,而且该保温复合板的厚度小,导热系数较低,保温性能好。
文档编号B32B5/18GK2615221SQ03216520
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5日
发明者赵太峰, 张彬 申请人:赵太峰, 张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