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31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热封薄膜,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基础膜上涂抹树脂的薄膜层转移到被压膜物表面、分离基础膜,并用树脂薄膜给被压膜物压膜的热封薄膜。更详细地说,在基础膜上涂上树脂的薄膜层,向卡片、文件等被压膜物的表面转移,分离基础膜,用树脂薄膜给被压膜物压膜的塑封薄膜;也就是为压膜文件、广告物、卡片等印刷物,或实事物的耐候性、耐久性、耐光性等考虑以抵御外敌的侵犯,于这些物品表面合成树脂膜等薄膜。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封方法是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聚烯烃系列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等,保护内容物,在被压膜物两面融接后,一定大小的内容物的主延部留出一定距离把膜截断。
这样,上述合成树脂膜的缺点是,因厚度的原因,外观粗糙,合成树脂的消耗量大,和被压膜物的表面贴紧性降低而翘起,膜的厚度弯曲,被压膜物表面的文件或图片等不鲜明,或者塑封结束后,被压膜物的主要部位留出一定位置,需要一一截断。
还有,和食品包装用膜,广告用塑封膜一样,由蒸铝膜或聚丙烯PP树脂,聚丙烯PP膜或聚乙烯PE树脂,聚酯膜或聚乙烯树脂或乙基尼龙醋酸纤维素树脂等共同加工构成。
为使这些材料的耐水性、耐气孔性、耐久性等要件充足,树脂皮膜自身用强硬的原材料,大部分成型的膜以热固化(T-die)方式或干塑封等压出方式,进入热熔性接合剂层使用。原材料具备低的微米级厚度,但物性强化,以热封方式压膜后,不能利用切割刀具等工具将被压膜物余面截断。
还有,用合成树脂溶液把被压膜物用辊子压膜后干燥的方法,利用此方法的合成树脂溶液因为有机溶剂溶解合成树脂,当被压膜物印刷的文字和图片等情况,印刷墨接触有机溶剂,印刷物被浸湿,有机溶剂的蒸发,发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等问题发生。
韩国专利号10-1998-2504压膜方法,为了克服以上的问题,聚乙烯(PE)在有机溶媒里溶解,聚乙烯(PE)溶液离型处理的纸及合成树脂膜或具备此形成的合成树脂膜的面,在压膜后的干燥过程中,通过使面上压膜皮膜的有机溶剂完全蒸发,转移到压膜纸的聚乙烯(PE)压膜皮膜(薄膜)层向被压膜物表面的方法,缺点是塑封的表面热低,防水性、耐溶解性不足,表面阴晦,薄膜层易坏,被压物和薄膜的接合力小。
此外,在利用上述方法使用薄膜的情况下,被压物的主要部分不需要截断,使用的膜片比被压物的各主要部分有5-10mm程度的余裕,但是余面的接合层必须有配面纸,使得生产成本提高,同时操作过程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以上方法的问题点而提出的薄膜,不论是否包括强化机能用的添加剂,目的是提供强化压膜的表面耐划性、耐溶解性、耐药品性、耐水性等功能的压膜薄膜。
而被压物的压膜面和薄膜的未被压膜面的界限部分,容易折断,不需要另外截断,只用张引力就可以把薄膜与被压物的面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是在膜片上压膜薄膜层向被压物表面转移方式的压膜薄膜,为了在压膜后可以与被压物很容易地分离,其构成是基础膜,基础膜上层强化功能的包括添加剂的薄膜层,薄膜层上层添加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热封树脂的结合层,可以很容易地把压膜体于最佳位置截断。
还有,为达成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功能性热封薄膜,特征是接合层是共聚体的聚脂和松脂变形石炭酸树脂和石墨混合后,添加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热封性树脂或醋酸尼龙纤维素树脂,添加增粘剂松脂,反应后添加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热封性树脂。
所述热熔性接合层,强化压膜薄膜与被压膜的接合力,压膜后表面形成空气层,防止表面晦暗。
所述接合层是添加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热封树脂,4-10微米厚的压膜用薄膜。
所述薄膜层是包括添加剂的聚尼龙及丙烯酰酸树脂的综合体,氨基甲酸酯及丙烯酰酸的石墨综合体,或聚酯及丙烯酰酸综合体中选择任一个,1-5微米厚度压膜用薄膜。
还有,为达成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功能性压膜薄膜,为加强耐划性及耐药性性,可以添加使用蜡或硅油及热硬化促进剂的混合物,和为了赋予特殊保护要素,可以添加可视或非可视荧光颜料或染料或蓄光颜料,还可以添加发现药品变色性的特殊药剂,除此之外,珍珠颜料系,传导性材料或紫外线UV遮断剂单独或混合,强化保护被压膜物的表面机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述的功能性热封薄膜,不论薄膜多薄,为强化功能,混合添加剂,强化保护被压物不使其产生缺陷或被药品、湿气、热、紫外线等损坏的功能。特别是,因为薄膜体具备粘接性,好几层重叠使用,赋予层别保护要素,有更坚固的保护功能。
其次,被压物的压膜面和薄膜的未压膜的余面的界限部分,可以容易的折断,不需要特别的截断,只用张引力就可以与被压物面分离。此外,这种薄膜具有柔软薄膜层,压膜后与被压膜体的质感对等,压膜体是纸时,和膜一起可以撕,对环境有好处,一般塑封机都可以利用本发明所述的热封薄膜,作业性好。
以下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压膜薄膜详细描述。


附图1是图示本发明的功能强化性压膜用薄膜的截面图;附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功能强化性压膜用薄膜中接合层的压膜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附图1所示,是图示本发明的功能强化性压膜用薄膜的截面图,包括基础膜10,和基础膜上被压物表面的强化功能的混合添加剂的树脂压膜的薄膜层20,强化性薄膜层20上压膜的接合层30。
如附图2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功能情话性压膜用薄膜中接合层30压膜方法,与要压膜保护的被压物40对立接触,和基础膜一起通过压膜机后,把被压物40与基础膜10分开,接合层30及功能性薄膜层20很干净地断开,给被压物压膜。
基础膜10是表面所在1次功能性薄膜树脂的构成,可以使用能处理的纸(剥离纸)是高分子合成树脂膜或不能处理的高分子合成树脂膜。这时,基础膜厚度11-15微米。
功能性薄膜层20包括形成薄膜层的树脂和强化薄的薄膜的功能的添加剂。形成功能性薄膜层的树脂的构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本发明使用的树脂是好几种添加剂混合使用。树脂膜自身基本的一定水准的耐溶解性、耐水性、防水性等特性。为了解决原来技术上的指出的缺点,压膜表面的耐热性、防水性、耐溶解性等的不足,按照本发明的压膜薄膜功能强化,混合添加剂混合使用。
为了充分满足以上事项,可以使用聚尼龙及丙烯酰基综合体,氨基甲酸酯树脂及丙烯酰基综合体或聚酯及变性丙烯酰基综合体等。
第二,本发明使用的树脂是压膜完了后,功能性薄膜层20和接合层30没有剥离分离,2次薄膜要求用接合剂材质强化粘接亲和力。为此,可以使用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酯树脂,尼龙树脂,丙烯酰基树脂或其混合树脂综合制作,综合性高分子的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或UV强化型树脂。
第三,功能性薄膜层20和接合层30组合状态,压膜接合层和余面的折线Z方向,容易截断的构成条件。
这样,按照本发明的功能性压膜薄膜,除了树脂外,添加添加剂,强化要保护的被压物压膜表面的功能。本发明使用的添加剂强化为了耐划性、耐药性,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蜡或硅油及热硬化促进剂的混合物,和赋予特殊保护要素的可视或非可视荧光颜料或或染料或蓄光颜料,和发现药品变色性的特殊药材,除此之外,珍珠颜料为,传导性材料或UV截断剂等。
接合层30在功能性薄膜层20上用热封性树脂压膜形成,强化功能性薄膜层20和被压体40之间的接合力,热熔接压膜后,形成被压物的表面空气层,防止晦暗。
一般使用的热封热熔性树脂是乙基尼龙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低分子的聚乙烯PE,聚脂,聚丙烯PP等,热固化(T-die)压出或干压膜方法压膜,形成接合层。
干压膜方法具体实施时,粘性剂松脂,松脂诱导剂,或三联苯综合体,石油为水碳树脂,碳酸树脂等混合使用。乙基尼龙丙烯酰基树脂氯丁(二烯)橡胶或腈接触接合剂使用,这时增进浸湿性和接合性。
特别是,本发明在压膜后,不需要用刀或截断,被压体与基础膜容易分离,薄膜层容易截断,接合层热封性合成树脂以外,丙烯酰基树脂混合。相对地,高分子丙烯酰基树脂的综合链之间,微弱的分子结合力,加力,被压体主要部分的因为Z强度,容易分离,截断分子间结合力,接合层的X方向连接强度人为地降低。
加热,只用金箔等压膜文字或图片,与冲压银箔的基本原理相似,即,冲压银箔铝蒸着面热封树脂压膜,蒸着的铝粒子X,Y方向结合力显著降低,热熔性接合树脂在文字或图案上热传递,只在文字图案上蒸铝粒子粘接在被压物表面。
这样,合成树脂为薄膜上X结合力降低,和热封性树脂相对的性质的树脂混合,采用化学方法,和本发明存在相当技术差异。
考虑上述事项,形成接合层的热封性树脂最好采用共聚体聚酯树脂和增粘剂混合松脂变型碳酸树脂,以及丙烯酰基树脂粘接使用。
这时,醋酸尼龙丙烯酰基树脂,添加增粘剂混合松脂后,能和丙烯酰基树脂达到同样效果。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功能性薄膜的制作过程简单介绍如下。
在基础膜上微凹版滚动(micro gravure roll)覆膜,贴合滚动(kissing roll)覆膜,逗号式(comma coater)覆膜,反转(reverseroll)覆膜,刀式覆膜等覆膜方法,功能性薄膜层1-5微米的厚度压膜。考虑到2次接合层和功能性薄膜层接合亲和力的需要,涂胶器(coater)按照合理的溶剂稀释率作成相应强度的组成,在薄膜层上4-10微米厚度压膜。这时,为了接合层的均匀厚度的面,最好用微逗号覆膜(micro comma coater)方法。特别是,为了压膜后的裁断效果,最好功能性薄膜层3-5微米,接合层5-7微米。
下列表格是本发明所述的功能强化性压膜用薄膜中皮膜剂的组成及各种强化功能添加剂的组成,下面根据皮膜剂各种具体添加剂组成和比例进行说明。


配方实施例1中,具体的组成成分及其比率为氨基甲酸酯树脂系占85%,丙烯酰基系占5%,微量的添加剂(触媒剂,硬化剂等)综合石墨。为了强化功能混合添加剂制作,用油性漆把聚酯膜上5微米厚度的区域涂上,形成功能性薄膜层。干燥的功能性薄膜层上,用聚合体聚酯树脂,定量的松脂增粘剂,氨基甲酸酯树脂混合的热封性接合剂7微米的厚度,这样的压膜比较干燥。
这时,为了强化功能,添加剂在非可视荧光颜料,透明有机传导性剂,溶剂变色型或热变色型变色剂,有色染料,非可视荧光颜料剂UV截断剂的混合物,透明有机传导性剂及紫外线UV遮挡剂的混合物,硅油及硬化剂的混合物中择一。
配方实施例2中,具体的组成成分及其比率为氨基甲酸酯树脂系占10%,丙烯酰基系占60%,微量添加剂(触媒剂,硬化剂等)综合石墨,为了强化功能混合添加剂制作,用油性漆把聚酯膜上5微米厚度的区域涂上,形成功能性薄膜层。干燥的薄膜层上,用聚合体聚酯树脂,定量的松脂增粘剂,氨基甲酸酯树脂混合的热封性接合剂7微米的厚度,压膜干燥。
这时,为了强化功能,添加剂在非可视荧光颜料,透明有机传导性剂,溶剂变色型或热变色型变色剂,有色染料,非可视荧光颜料剂紫外线UV遮档剂的混合物,透明有机传导性剂及紫外线UV的遮档剂的混合物,硅油及硬化剂的混合物中择一。
配方实施例3中,具体的组成成分及其比率为氨基甲酸酯树脂系占10%,丙烯酰基系占60%,微量的添加剂(触媒剂,硬化剂等)综合石墨,为了强化功能混合添加剂制作,用油性漆把聚酯膜上5微米厚度的区域涂上,形成功能性薄膜层。干燥的薄膜层上,用变性聚乙烯PE醋酸纤维素树脂,定量的松脂为增粘剂,氨基甲酸酯树脂混合的热封性接合剂7微米的厚度,压膜干燥。
这时,为了强化功能,添加剂在非可视荧光颜料,透明有机传导性剂,溶剂变色型或热变色型变色剂,有色染料,非可视荧光颜料剂紫外线UV的遮断剂的混合物,透明有机传导性剂及紫外线UV的遮断剂的混合物,硅油及硬化剂的混合物中择一。
配方实施例4中,具体的组成成分及其比率为聚尼龙树脂系占10%,丙烯酰基系占20%,微量的添加剂(触媒剂,硬化剂等)综合石墨,为了强化功能混合添加剂制作,用油性漆把聚酯膜上5微米厚度的涂上,形成功能性薄膜层。干燥的薄膜层上,用变性聚乙烯PE醋酸纤维素树脂,定量的碳酸为增粘剂,氨基甲酸酯树脂混合的热封性接合剂7微米的厚度,压膜干燥。
这时,为了强化功能,添加剂在非可视荧光颜料,透明有机传导性剂,溶剂变色型或热变色型变色剂,有色染料,非可视荧光颜料剂紫外线UV的遮断剂的混合物,透明有机传导性剂及紫外线UV的遮断剂的混合物,硅油及硬化剂的混合物中择一。
配方实施例5中,具体的组成成分及其比率为聚尼龙树脂系占10%,聚酯树脂系占20%,微量的添加剂(触媒剂,硬化剂等)综合石墨,为了强化功能混合添加剂制作,用油性漆把聚酯膜上5微米厚度的涂上,形成功能性薄膜层。干燥的薄膜层上,用变性聚乙烯PE醋酸纤维素树脂,定量的碳酸为增粘剂,氨基甲酸酯树脂混合的热封性接合剂7微米的厚度,压膜干燥。
这时,为了强化功能,添加剂在非可视荧光颜料,透明有机传导性剂,溶剂变色型或热变色型变色剂,有色染料,非可视荧光颜料剂紫外线UV的遮断剂的混合物,透明有机传导性剂及紫外线UV的遮断剂的混合物,硅油及硬化剂的混合物中择一。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使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之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进行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性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装置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基础膜,一个置于基础层之上的薄膜层和一个置于薄膜层之上的接合层;所述薄膜层是包括添加剂的用树脂压膜的功能强化性薄膜层;所述接合层是添加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热封树脂接合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层是聚酯树脂和松脂变形石炭酸树脂结合石墨后,添加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热封树脂塑封膜,且于被压膜物的最佳位置容易截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层是尼龙醋酸纤维素树脂里添加增粘剂松脂,反应后添加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热封树脂,压膜后使被压膜物的最佳位置容易截断。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层是添加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热封树脂,4-10微米厚的压膜用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包括用于强化功能的添加剂聚尼龙及丙烯酰酸树脂的综合体,氨基甲酸酯及丙烯酰酸的石墨综合体,或聚酯及丙烯酰酸综合体中选择任一个,1-5微米厚度压膜用薄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包括用于强化耐划性和耐药性的腊或硅石油及热硬化促进剂的混合体添加剂的树脂塑封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是包括荧光颜料、荧光染料或蓄光颜料、以赋予特殊保护要素的树脂塑封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添加用于发现药品变色性特殊药材或珍珠染料的树脂塑封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添加传导性物质以赋予所述功能性热封薄膜传导性的树脂塑封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是添加紫外线UV遮断剂的树脂塑封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是3-5微米厚度的膜,所述接合层是5-7微米厚度的膜。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热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是5微米厚度的膜,接合层是7微米厚度的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在基础膜上涂上树脂的薄膜层转移到被压膜物表面,分离基础膜,用树脂薄膜给被压膜物压膜的热封薄膜。包括容易与被压膜物分离的离型基础膜;为了强化基础膜的机能,在基础层的上层,含添加剂的用树脂压膜的功能性的薄膜层;在薄膜层上层,和相对热封性的添加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热封性的树脂的压膜接合层,使压膜的被压膜物在最佳位置容易切断。本发明的功能性热封薄膜,为了增强耐划性和耐压性,可以添加蜡(Wax)或硅油(Silicon oil)及热硬化促进剂混合物;和赋予特殊保护要素,可以添加可视或非可视荧光颜料,或可视或非可视荧光染料或蓄光颜料;还可以添加发现药品变色性的特殊药剂,除此之外,可以添加珍珠颜料剂,传导性材料或UV截断剂等。以上可以单独或混合添加,强化保护被压膜物的压膜表面的功能的优点。还有,被压膜物压膜面,和薄膜的未压膜端面的界限部分,容易折断,不需要特别截断,只用引张力,达到容易与被压膜面分离的效果。
文档编号B32B27/08GK1546316SQ200310121219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5日
发明者林承夏, 吕相旭 申请人:韩国皇冠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