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24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的设备,包括加 热板、用于沿一个在加热板上面导引的运输道输送所述元件的输送装 置、可垂直于加热板运动的上部、设在上部上的膜以及设在膜与加热 板之间可与输送装置同步运动的隔离薄膜。
背景技术
在由复合材料生产板状元件例如光电元件时,将多层和在多层下 面的玻璃通过加压和加热接合在一起。使用于此过程的机器设备通常 包括可加热的层合站、冷却站和用于间歇性输送元件的输送装置。其 中层合站具有加热板,以及,在可以下沉到加热板上的上部,存在一 个膜,在下沉状态该膜与加热板形成一个闭合的腔室。通过将此腔室 抽成真空而使元件除气,膜通过作用在其背对所述腔室那一侧的压力 压在加热板和元件上并将元件压在一起。
作为用于元件的输送装置,已知设备具有一条传送带,它同时保 护加热板防止例如被从元件流出的胶合剂所污染。为了也保护真空膜, 已知的是,元件在其上表面用隔离薄膜覆盖。不仅传送带而且隔离薄 膜均可设计为连续料幅。在这里的缺点是必须设置控制装置,以保证 这些料幅不会走向侧旁离开连续料幅输送或转向辊。为避免此缺点, 已知的是,使用分段而不是连续的料幅,这些分段借助设在运动轨道 侧旁的牵引元件,例如链条输送。在此,各分段通过弹性元件互相连 接成一个连续的环。分段通过弹性元件遭受沿输送方向的拉应力,这 样,对于处在隔离薄膜在上方的分段, 一旦压制力取消,便会导致元 件的抬起。与此同时,通过被挤出的进到隔离薄膜与元件之间的胶合 剂,在元件上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这尤其在层合站内是有害的,因为在那里元件的各分层之间的胶合剂尚未固化。
在许多已知的设备中,所述的膜夹紧在一个框架内,框架本身在 压力机闭合时借助环绕的密封件相对于加热板或其边缘密封。在这里 的缺点除了需要昂贵地制造框架和密封件外还在于下述状况,即,在 压制过程中,膜在框架的区域内受到巨大的拉力。在压制过程中膜撕 裂会导致破坏要层合的元件。膜在工作中遭遇大的温度变化,其结果 是,它随着每个工作循环膨胀并重新收缩。若膜过松地保持在框架内, 则它倾向于起皱和必须被再张紧。其中再张紧过程是非常麻烦的,因 为必须拆卸框架并且在张紧后重新用螺钉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没有所述缺点的层合设备。 按照本发明,为达到此目的采取的措施是,隔离薄膜分成一些分
段;每一个分段仅在单独一个横向于运输道定向的边缘上通过固定装 置固定;各分段互不连接;以及,固定装置可通过驱动装置沿运输道 运动。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隔离薄膜与要层合的元件的形状良好匹配, 因为它松弛地放在元件上,以及,在压力机打开时未拉伸隔离薄膜并 因而不通过隔离薄膜在元件上施加任何力。此外,采用本发明还省去 了一些在已知的设备中存在的用于互相连接隔离薄膜分段的构件及加 工费用。
按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驱动装置具有循环的牵引件,尤其是 链条。这些牵引件可以在加热板旁导引并能方便地与输送装置同步化。
另一种实施形式规定,各分段经转向装置在一环路中导引,在一 个在其中所述分段基本上垂直向下导引的区域内,设计为刷子的导引 装置配置有朝分段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定向的刷毛。若没有此导 引装置,隔离薄膜沿输送方向看在后面的、只在其前端借助固定装置 固定的分段在上述区域内将向下跌落并妨碍元件往设备内的导入。
按另一种实施形式,固定装置具有C形型材,分段的一个闭合的环伸入其纵侧的开口内,在此闭合的环内置入一根锚定杆,它的直径 大于开口的宽度,这种固定装置能特别简单和经济地制造,而且除此 之外还保证了隔离薄膜各分段无褶皱地固定。
按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所述目的采取以下措施达到膜贴靠在上 部的面朝加热板的环绕的边缘面上,膜可克服外部过压以其与所述边 缘面对置的表面区紧密地置于加热板表面或其边缘上,以及,膜与设 在上部上的张紧装置连接。
该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膜本身在隔离薄膜和必要时输送装置作 为中间层但没有框架和附加的密封件的情况下密封在加热板上并与加 热板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因此,在压制过程中膜上作用较小的拉力, 因为膜在其中被夹紧的区域是处于加热板的平面上,而不是如在现有 技术中那样在加热板上方。因此膜内的最大拉力只是在压力机打开时 才产生,从而膜可能产生的断裂不会导致损坏层合的元件。此外通过 张紧装置可以调整并保持膜内预定的张力,从而避免膜内应力过大和 起皱。
按一种实施形式,张紧装置借助夹紧装置与膜连接。这些夹紧装 置允许将膜固定和张紧,无需在其边缘内加工孔,众所周知,这种孔 倾向于导致撕裂。
按另 一种实施形式,每个夹紧装置由两块可通过螺钉彼此夹紧的 夹板组成,夹板具有沿纵向设置的槽并将膜夹紧在它们之间,其中在 至少一个槽内嵌入一个使膜转向的型材。釆取这些经济的措施,可实 现特别可靠的固定,而不会例如由于严重挤压造成膜的应力过大。
另一种实施形式规定,张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产生力的装置。与 蓄力装置如弹簧不同,产生力的装置,如伺服电动机,即使在膜的长 度改变很大时仍能始终保持膜内相同的张力。
按另一种实施形式,产生力的装置是活塞-缸单元。这种单元是节 省位置的并可以特别简单地工作。
最后,另一种实施形式规定,产生力的装置通过牵引件与膜连接。 这项措施允许产生力的装置根据现实存在的位置状况定位在设备上。


下面借助附图表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其中
图1 按本发明设备的一种实施形式的示意纵剖面图2 图1中的局部的与图l相比尺寸放大的图3 与图2相应的局部在另一个工作状态时;
图4 隔离薄膜固定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
图5 膜张紧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以及
图6 按现有技术的设备的局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规定,在不同的实施形式中,相同部分采用同样的附图标记 或同样的构件符号,其中,包含在全部说明内的公开内容可以按意义 转移给有同样附图标记或同样构件符号的相同部分。在本说明内所选 择的位置说法,例如上方、下方、侧面等,是针对直接说明和描述的 图而言的,在位置改变时可按意义转移到新的位置。
这些实施例表示设备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在这里应当指出, 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具体描述的发明实施方案,而是确切地说还可以将 各种实施方案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以及,基于技术手段的教导,通 过具体的发明,这种改变可能性是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能力范 围之内。也就是说,所有可以想到的可以通过组合所图示及所描述的 实施方案的各种细节得出的实施方案均包含于保护范围内。
最后为规范起见还应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设备的结构,该设备 或其组成部分局部上并未按比例和/或放大和/或缩小表示。
图l表示通过按本发明的设备l的一种实施形式纵轴线剖切的大 大简化后的示意图。当然,该设备安装在机架内,但为了视图更清楚 起见没有示出机架。板状元件4,例如光电元件,在设备内通过输送 装置6输送到层合站2内,元件4在那里通过加压和加热进行层合。接着,元件4通过输送装置6沿箭头31的方向输送到冷却站3内,它 在那里在加压的条件下停留一定的时间。层合站2主要由加热板5和 可垂直于它运动的上部8组成。用数字12表示升降驱动器,上部8 可借助它相对于加热板5下降和提升。上部8在其下侧带一个膜9, 在上部8的下沉状态膜9与加热板5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可以抽成真 空的腔。在腔抽成真空时应层合的元件4被膜9压靠在加热板5上, 去除可能还存在于元件4分层之间的空气夹杂,以及存在于元件4分 层之间的胶粘剂通过加压和/或加热活化。在上部8中膜9与隔板14 之间形成一个腔室16,它在需要时可施加负压或过压,以便将膜9或 提升或向下压。 一个存在于上部内的空腔13通过设在隔板14上的孔 15与腔室16连通。
冷却站3主要由冷却板21和一个可借助升降驱动器22朝它运动 的上部28组成,它如层合站2的上部8—样同样带有一个膜29。
在本例中输送装置6通过一种扁平的柔性材料制的矩形段7构成, 它不仅在沿输送方向31的前边缘,而且在沿输送方向的后边缘通过固 定装置23固定。输送装置6两个相邻段7的固定装置23通过弹簧24 互相连接,所以输送装置6形成一个连续的经转向辊18导引的环,环 的返回段经由冷却板21和加热板5的下方延伸。
在设备1入口侧30将隔离薄膜10无紧度地放在每个元件4或一 组元件4上, 一方面保护膜9防止例如被从元件4流出的胶合剂污染, 另一方面避免尤其在层合站2打开时产生任何可能导致元件4各分层 之间相对运动的力。隔离薄膜IO每个分段在其沿输送方向31走在前 面的、与输送方向成直角定向的边缘借助固定装置32固定,在本实施 例中固定装置设计为型材,它在运输道的两侧通过牵引件驱动器,例 如图中未表示的链式运输机,沿运输道运动。固定装置32在后面还要 借助图4详细说明。隔离薄膜10分段11的其余边缘是自由的,从而 使每个分段在通过设备1输送时松弛地放在元件4上面。这种情况对 于从层合站2到冷却站3的离去段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在那里元件4 还是热的,因此连接各分层的胶合剂还没有固化并因而是粘滞的并倾向于流动。若如在前言所述按现有技术的设备中那样隔离薄膜压紧在 此离去段上,则可能导致分层之间不希望的相对运动。此外在这里所
描述的结构与提及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显然是,隔离薄膜10
的每个分段在一侧取消了固定装置以及完全省去了连接分段的弹簧。
使固定装置32运动的牵引件驱动器循环运行以及使隔离薄膜10的分 段11经转向辊17导引,它在冷却站3和层合站2上部28或8的上方 重新向设备1在图1左边的入口侧30回输。在设备上方可设导引装置 (没有示出),隔离薄膜10每个分段的自由端19通过它拖曳。为了防 止分段11在它基本上沿垂直方向朝入口侧30回行的区域内简直跌落, 在那里设置沿输送方向31定向的细长刷子20结构形式的导引装置。 在隔离薄膜10两个表面设置刚性导引装置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它们彼 此间必须有一个距离,这一距离应使固定装置32能在它们之间通过。 依隔离薄膜IO的刚度情况,它可能在所述导引装置之间的距离内被来 回褶皱,并由此以不希望的方式弯折。而在隔离薄膜10两侧的刷子则 可以一直到达它的表面,因为刷子的刷毛可以挠曲避让,从而使固定 装置32可以顺利地通过。
在离去段,输送装置6和隔离薄膜10在离开冷却站3后向设备1 的入口侧30回引,在该离去段上可以设置没有表示出的清洗设备,借 助它为输送装置6和隔离薄膜IO去除污垢,例如胶粘剂残留物。由图 l可以清楚看出,输送装置6和隔离薄膜10长度必须不相等。例如, 隔离薄膜10当然可以比输送装置6多 一个或几个分段。
图2表示图1中处于打开位置的层合站2局部放大图,也就是说 上部8已升起。应将层合的元件4在输送装置的分段7作为中间层的 情况下定位在加热板5上并用隔离薄膜的分段11覆盖。由此图可见, 分段11的固定装置32、分段7的固定装置23和将分段23互相连接 起来的弹簧24定位为,当上部8下行时它们不被上部8夹紧。此外, 分段11的固定装置32和分段7的固定装置23沿输送方向彼此错开, 所以它们不彼此贴靠。膜9围绕上部8的边缘46导引,在这里,可在 膜9与上部8之间置入一个密封件34。膜9的边缘借助夹紧装置33夹住,它与张紧驱动器25配合作用。张紧驱动器25有利地设计为液 压或气动式工作的活塞-缸单元。出于空间位置的原因有利的是,张紧 驱动器25布置在上部8上方以及它的力通过牵引件26,例如经转向 轮27导引的钢丝绳,传递给夹紧装置33。张紧驱动器25允许在膜9 内保持预定的应力。为此目的张紧驱动器可以与设备的控制装置连接。 在图3中层合站是闭合的,也就是说,上部8借助升降驱动器12 下沉,直至环形的下边缘46、密封件34、膜9、隔离薄膜的分段ll 和输送装置6的分段7紧密地压靠在加热板5上或其位于相同高度的 边缘上。由此在加热板5与膜9之间形成一个应层合的元件4处于其 中的封闭腔35。现在将此封闭腔35抽成真空,从而使元件4除气并 使膜9紧贴在元件4上以及使隔离薄膜IO松弛地放在元件4上的分段 11上。
图4与前面的图相比放大尺寸地表示了隔离薄膜lO分段ll的固 定装置32实施例。隔离薄膜10的分段11在单个边缘制有一个环36, 它例如通过翻巻和焊接、粘合或缝制构成。所述的环36借助锚定杆 38固定在C形型材37的纵侧开口内,锚定杆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 宽度。有利地锚定杆是管状的。
图5与前面的图2和3相比再次放大尺寸地表示膜9的夹紧装置。 膜9夹紧在两块夹板39与40之间,其中,夹板39以未表示的方式与 牵引件26连接。此外为了改善膜9在夹紧装置33内的固定,夹板40 制有纵向延伸的槽,嵌入型材42配合在槽内。夹板39在嵌入型材的 区域内同样有槽,所以膜9在夹紧时被多次弯曲,由此显著提高了防 撕裂的摩擦阻力。螺钉41用来将夹板39和40夹紧在一起。
图6示意地表示了按现有技术的层合压力机的一部分。膜9是固 定的,为此它借助夹紧框43相对上部8固定。在这里,夹紧框43用 穿过加工在膜9中的孔的螺钉45固定在上部的凸缘上。为了实现夹紧 框43在加热板5上或在其边缘上的密封,需要一个设置于夹紧框43 内的密封件44。附图标记表
1设备3029膜
2层合站30入口侧
3冷却站31输送方向
4板状元件3211的固定装置
5力口热板33夹紧装置
6输送装置3534密封件
76的分段35腔室
82的上部36环
9膜37C形型材
10隔离薄膜38杆
1110的分段4039夹板
128的升降驱动器40夹板
138内的空腔41螺钉
148的隔板42嵌入型材
1514内的孑L43夹紧框
16腔室4544密封件
1710的转向辎i45螺钉
186的转向辊46边缘面
1910的自由端
20刷子
21冷却板
2228的升降驱动器
236的固定装置
24弹簧
25张紧驱动器
26牵引件
27转向轮
283的上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4)的设备(1),包括加热板(5)、用于沿一个在加热板(5)上面导引的运输道输送所述元件(4)的输送装置(6)、可垂直于加热板(5)运动的上部(8)、设在上部(8)上的膜(9)以及设在所述膜(9)与加热板(5)之间可与输送装置(6)同步运动的隔离薄膜(10),其特征为,隔离薄膜(10)分成一些分段(11);每一个分段(11)仅在单独一个横向于运输道定向的边缘上通过固定装置(32)固定;各分段(11)互不连接;以及,固定装置(32)可通过驱动装置沿运输道运动。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驱动装置具有循环的 牵引件,尤其是链条。
3. 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各分段(ll) 经转向装置(17)在一环路中导引,在一个在其中所述分段(11)基 本上垂直向下导引的区域内,设计为刷子(20)的导引装置配置有朝 分段(11)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定向的刷毛。
4. 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固定装置 (32)具有C形型材(37),分段(11)的一个闭合的环(36)伸入其纵侧的开口内,在此闭合的环内置入一根锚定杆(38),它的直径大 于开口的宽度。
5. —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4)的设备(1),包括 加热板(5)、用于沿一个在加热板(5)上面导引的运输道输送所述元 件(4)的输送装置(6)、可垂直于加热板(5)运动的上部(8)、设 在上部(8)上的膜(9)以及设在所述膜(9)与加热板(5)之间可 与输送装置(6)同步运动的隔离薄膜(10),其特征为,所述膜(9) 贴靠在所述上部(8)的面朝加热板(5)的环绕的边缘面(46)上; 所述膜可克服外部过压以其与所述边缘面对置的表面区紧密地置于加 热板(5)表面或其边缘上;以及,所述膜(9)与设在所述上部(8) 上的张紧装置(25、 26、 27)连接。
6. 按照权利要求5至6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张紧装置(25、 26、 27)借助夹紧装置(33)与所述膜连接。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每个夹紧装置(33) 由两块可通过螺钉(41)彼此夹紧的夹板(39、 40)组成,夹板具有 沿纵向设置的槽并将膜夹紧在它们之间,其中在至少 一个槽内嵌入一 个使膜转向的型材。
8. 按照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张紧装置包 括至少一个产生力的装置(25)。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产生力的装置是 活塞-缸单元(25)。
10. 按照权利要求8至9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产生 力的装置(25)通过牵引件(26)与膜(9)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的设备,此设备(1)包括加热板(5)、用于沿一个在加热板(5)上面导引的运输道输送所述元件(4)的输送装置(6)、可垂直于加热板(5)运动的上部(8)、设在上部(8)上的膜(9)以及设在膜(9)与加热板(5)之间可与输送装置(6)同步运动的隔离薄膜(10)。隔离薄膜(10)分成一些分段(11)以及每一个分段(11)仅在单独一个横向于运输道定向的边缘上通过固定装置(32)固定。因此这些分段(11)松弛和无张紧度地置于所述的元件(4)上。膜(9)贴靠在上部(8)的面朝加热板(5)的环绕的边缘面(46)上并可直接置于加热板(5)表面的平面上,以便与它一起构或一个封闭的腔。最后,膜(9)与张紧装置(25、26、27)连接。
文档编号B32B37/10GK101291810SQ200680026023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日
发明者C·布斯, J·查恩德 申请人:3S瑞士太阳能系统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