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73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贴附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贴附治具,尤指可快速准确平整贴附软质片材于对象的贴合面
者O
背景技术
人们于日常生活中常会使用许多电子或机械产品,而除了产品的本体之外,人们常会因不同的需求而在产品不同部位的表面贴附不同的片材,例如在产品的贴合面贴附有色片材以增加产品整体的美感,又如在产品的贴合面贴附保护片材以防止产品的贴合面遭到外力的破坏,再如在产品的贴合面贴附橡胶片材以增加贴合面的摩擦力,或改变贴合面的触感...等。图1及图2分别为公知贴附软质片材于产品的对象贴合面的示意图一及二,如图所示,公知贴附软质片材1于物件2的贴合面21时,以人工拿取对象2及软质片材1,再利用人工对准的方式将软质片材1贴附于对象2的贴合面21。然而,以人工将软质片材1贴附于对象2的贴合面21时,首先,由于贴附过程利用人工拿取对象2及软质片材1,因此有时会因对象2形状特殊而造成手持不易;另外,由于贴附过程以人工对准定位,因此有时会造成失准而必须重贴,费时费力;再者,由于贴附过程利用人工,因此有时会造成贴附不均或气泡产生,而影响对象2的美观或甚至降低良率;再者,由于贴附过程利用人工,因此有时会因人工施力不均造成软质片材1过度拉伸或缩减,而使软质片材1超过或不足贴附面积,影响对象2的美观或甚至降低良率。因此,如何发明出一种治具,以使其可便于置放对象与软质片材,且可快速准确平整贴附软质片材于对象的贴合面,将是本发明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公知技术的缺失,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贴附治具,其可快速准确平整贴附软质片材于对象的贴合面。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贴附治具用以贴附软质片材于对象的贴合面上,该贴附治具包含基台;第一承载单元,设置于该基台上,该第一承载单元能于该基台上沿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一承载单元于该第一方向上的侧边上设有第一滚轮;第二承载单元,相对于该第一承载单元而设置于该基台上并邻近该第一滚轮,且该第二承载单元设有相对于该第一滚轮的第二滚轮,该第二承载单元能于该基台上沿该第一方向移动,并用以协同该第一承载单元共同承载该软质片材;弹性单元,连接该第一承载单元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用以沿该第一方向分别提供弹性恢复力至该第一承载单元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以及制动单元, 设置于该基台上,该制动单元能以该贴合面朝向该第一滚轮及该第二滚轮的方式固持该对象于该第一滚轮及该第二滚轮的上方,并用以控制该对象朝向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之间移动以令该贴合面挤入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之间,致使该第一承载单元与该第二承载单元受到该对象施力以及该弹性单元产生的弹性恢复力而沿该第一方向相对移动,同时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将该软质片材抹平贴附于该贴合面上。借此,本发明的贴附治具可达到便于置放对象与软质片材,及快速准确平整贴附软质片材于对象的贴合面的目的。


图1为公知贴附软质片材于物件贴合面的示意图一。图2为公知贴附软质片材于物件贴合面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一。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二。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组合图。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置放物件与软质片材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固定物件与软质片材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动的示意图一。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动的示意图二。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软质片材2 物件21贴合面3 基台31第一挡块32第二挡块4第一承载单元41第一滚轮42吸气孔43第一导引杆5第二承载单元51第二滚轮52吸气孔53第二导引杆6弹性单元61第一弹性件62第二弹性件7制动单元71制动组件711制动部7111伸缩紅体7112设置平台7113 驱动端7114 导引柱
72固持组件721固定平台7211 贯孔722副伸缩缸体7221 伸缩端723固定柱体7231 容置槽8 滑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图及图6分别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一及置放对象与软质片材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贴附治具用以贴附如图ι的软质片材1于物件2的贴合面21上,该软质片材1可为橡胶片材、保护膜或有色片材等,而贴附用的胶材可预先涂抹于该软质片材1 或该物件2的贴合面21,本发明的贴附治具包含基台3、第一承载单元4、第二承载单元5、 弹性单元6及制动单元7。其中,该第一承载单元4设置于该基台3上,该第一承载单元4 能于该基台3上沿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一承载单元4于该第一方向上的侧边上设有第一滚轮41 ;该第二承载单元5相对于该第一承载单元4而设置于该基台3上并邻近该第一滚轮 41,且该第二承载单元5设有相对于该第一滚轮41的第二滚轮51,该第二承载单元5能于该基台3上沿该第一方向移动,并用以协同该第一承载单元4共同承载该软质片材1的一面;该弹性单元6连接该第一承载单元4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5,用以沿该第一方向分别提供弹性恢复力至该第一承载单元4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5,该二承载单元4、5作动时朝第一方向相反移动,例如该二承载单元4、5相互远离并同时使该弹性单元6累积弹性能,或释放该弹性能以使该二承载单元4、5相互靠近;该制动单元7设置于该基台3上,该制动单元7 能以该贴合面21朝向该第一滚轮41及该第二滚轮51的方式固持该对象2于该第一滚轮 41及该第二滚轮51的上方,并用以控制该对象2朝向该第一滚轮41与该第二滚轮51之间移动以令该贴合面21挤入该第一滚轮41与该第二滚轮51之间,致使该第一承载单元4与该第二承载单元5受到该对象2施力以及该弹性单元6产生的弹性恢复力而沿该第一方向相对移动,同时该第一滚轮41与该第二滚轮51将该软质片材1抹平贴附于该物件2的贴合面21上。由于该弹性恢复力的辅助,可使该第一承载单元4以及第二承载单元5相对缓慢移动,故该第二滚轮41、51可平贴在贴合面上滚动,进而将软质片材1抹平贴附于贴合面 21上,并借由滚动将进入该贴合面21与该软质片材1之间的气体挤出,以避免气泡产生。 另外,当该对象2接触该软质片材1后移入该二滚轮41、51之间时,该软质片材1便会经过该二滚轮41、51,借由该二滚轮41、51的圆弧型表面,该软质片材1移入该二滚轮41、51之间时可较为平顺。再者,当该物件2与该软质片材1移入该二滚轮41、51之间时,该二承载单元4、5亦可借由该二滚轮41、51的圆弧型表面平滑地顶推该软质片材1,以使该软质片材 1可平顺地贴附于该物件2的贴合面21。上述二承载单元4、5分别具有吸气孔42、52以吸附该软质片材1,以稳固地承载该
5软质片材1,该吸气孔42、52的数量可为复数,以使其可平均分布于该二承载单元4、5上,且亦可产生平均的吸附力,该吸气孔42、52可借由该二承载单元4、5内的通道(图未示)及外部的管体(图未示)连通吸气帮浦(图未示)以达到吸气的目的。由于该吸气孔42、52 所产生的吸附力属于垂直向,因此该软质片材1移动时仅需克服该软质片材1与该二承载单元4、5之间的摩擦力,便可使该软质片材1在水平向平移后同时与该对象2垂直向移入该二承载单元4、5的二滚轮41、51之间,另外该摩擦力可些微拉紧该软质片材1,以使该软质片材1在贴附的过程中保持平整。上述弹性单元6包含第一弹性件61以及第二弹性件62,该第一弹性件61连接该基台3与该第一承载单元4,用以沿该第一方向提供弹性恢复力至该第一承载单元4,该第二弹性件62连接该基台3与该第二承载单元5,用以沿该第一方向提供弹性恢复力至该第二承载单元5,当该二承载单元4、5相互远离时会压缩该二弹性件61、62并累积弹性能,当释放该弹性能时会使该二弹性件61、62顶推该二承载单元4、5相互靠近,该二承载单元4、 5的承载面用以承载该软质片材1的一面,且该吸气孔42、52设于该二承载单元4、5的承载面以吸附该软质片材1的一面。上述基台3包含第一挡块31以及第二挡块32,该第一弹性件61连接该第一挡块 31以及该第一承载单元4,并且该第二弹性件62连接该第二挡块32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 5。上述第一承载单元4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5分别具有第一导引杆43以及第二导引杆53,该第一导引杆43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承载单元4而另一端贯穿该第一弹性件61 及该第一挡块31,并且该第二导引杆53的一端连接该第二承载单元5而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弹性件62及该第二挡块32。当该二承载单元4、5相互远离或靠近时,该二导引杆43、53 可避免该二弹性件61、62在非直线方向上的变形,以确保该二弹性件61、62可提供线性的力量。上述贴附治具可进一步包含沿该第一方向设置于该基台3上的滑轨8,该第一承载单元4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5能透过该滑轨8于该基台3上沿该第一方向移动。上述制动单元7具有固持组件72以及制动组件71,该制动组件71设置于该基台 3上并借由导引柱7114自该基台3向该第一滚轮42以及该第二滚轮51的上方延伸形成制动部711,该固持组件72连接该制动部711并以该贴合面21朝向该第一滚轮41以及该第二滚轮51的方式固持该对象2于该第一滚轮41及该第二滚轮51的上方,该制动部711用以控制该固持组件72连同该对象2朝向该第一滚轮41与该第二滚轮51之间移动。上述制动部711具有伸缩缸体7111以及设置平台7112,该伸缩缸体7111连接于该设置平台7112之上并贯穿该设置平台7112而形成驱动端7113以连接该固持组件72,该伸缩缸体7111用以控制驱动端7113以及固持组件72移动以使该对象2的贴合面21挤入该第一滚轮41与该第二滚轮51之间。上述固持组件72可具有固定平台721、副伸缩缸体722及二固定柱体723,该制动部711的伸缩缸体7111的驱动端7113锁固或焊接于该固定平台721之上,该导引柱7114 贯穿该固定平台721的贯孔7211,该副伸缩缸体722及该二固定柱体723锁固或焊接于该固定平台721之下,且该副伸缩缸体722位于该二固定柱体723之间,该二固定柱体723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容置槽7231,该二容置槽7231用以容置该对象2的两侧,该副伸缩缸体722的伸缩端7221用以顶抵该对象2。该二固定柱体723之间的间隔在上半部较宽,以使该物件2可经由较宽的间隔处置入该二容置槽7231之间。另外,该二容置槽7231的底端可设计成符合该对象2侧面的形状,以使该对象2可确实固定在该固持组件72中,以避免贴附过程中造成该对象2晃动降低良率。再者,该二固定柱体723为可替换以变换不同形状的该二容置槽7231,以使该固持组件72可夹制不同形状的对象2。图6至图9分别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置放与固定物件与软质片材的示意图,及作动的示意图一及二,请同时参考图4,如图所示,本发明应用时将软质片材1跨设于二承载单元4、5之间,之后将对象2经由二固定柱体723之间的上半部间隔较宽之处置入二容置槽7231之间,此实施例中该对象2的侧面呈V形,而该二容置槽7231的底端亦呈V形。置放完该对象2及该软质片材1之后,副伸缩缸体722的伸缩端7221伸出以顶推该对象2,使该对象2夹制固定在固持组件72中,而吸气帮浦(图未示)亦启动以使该等吸气孔42、52 吸气以吸附该软质片材1。之后,伸缩缸体7111的驱动端7113伸出以顶推该固持组件72 使该对象2朝向该软质片材1接近,该对象2与该软质片材1相互接近的过程中该对象2会顶推该软质片材1,且由于该等吸气孔42、52所产生的吸附力属于垂直向,因此该软质片材 1仅需克服该软质片材1与该二承载单元4、5之间的摩擦力,便可使该软质片材1在水平向平移后同时与该对象2垂直向移入该二滚轮41、51之间,另外该摩擦力可些微拉紧该软质片材1,以使该软质片材1在贴附的过程中保持平整。另外,该对象2与该软质片材1在移入该二滚轮41、51之间时会顶推该二承载单元4、5的二滚轮41、51以使该二承载单元4、5 远离,而该二承载单元4、5在远离时,二弹性件61、62所累积的弹性能会使二滚轮41、51平滑地推压该软质片材1,以使该软质片材1可平整贴附于该物件2的贴合面21,且推压的过程中亦可将进入该对象2的贴合面21与该软质片材1之间的气体挤出,避免气泡产生。本发明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发明,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下文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贴附治具,用以贴附软质片材于对象的贴合面上,其特征在于,该贴附治具包含基台;第一承载单元,设置于该基台上,该第一承载单元能于该基台上沿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一承载单元于该第一方向上的侧边上设有第一滚轮;第二承载单元,相对于该第一承载单元而设置于该基台上并邻近该第一滚轮,且该第二承载单元设有相对于该第一滚轮的第二滚轮,该第二承载单元能于该基台上沿该第一方向移动,并用以协同该第一承载单元共同承载该软质片材;弹性单元,连接该第一承载单元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用以沿该第一方向分别提供弹性恢复力至该第一承载单元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以及制动单元,设置于该基台上,该制动单元能以该贴合面朝向该第一滚轮及该第二滚轮的方式固持该对象于该第一滚轮及该第二滚轮的上方,并用以控制该对象朝向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之间移动以令该贴合面挤入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之间,致使该第一承载单元与该第二承载单元受到该对象施力以及该弹性单元产生的弹性恢复力而沿该第一方向相对移动,同时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将该软质片材抹平贴附于该贴合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该二承载单元分别具有吸气孔以吸附该软质片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单元包含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连接该基台与该第一承载单元,用以沿该第一方向提供弹性恢复力至该第一承载单元,该第二弹性件连接该基台与该第二承载单元,用以沿该第一方向提供弹性恢复力至该第二承载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该基台包含第一挡块以及第二挡块,该第一弹性件连接该第一挡块以及该第一承载单元,并且该第二弹性件连接该第二挡块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承载单元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分别具有第一导引杆以及第二导引杆,该第一导引杆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承载单元而另一端贯穿该第一弹性件及该第一挡块,并且该第二导引杆的一端连接该第二承载单元而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弹性件及该第二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沿该第一方向设置于该基台上的滑轨,该第一承载单元以及该第二承载单元能透过该滑轨于该基台上沿该第一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该制动单元具有固持组件以及制动组件,该制动组件设置于该基台上并自该基台向该第一滚轮以及该第二滚轮的上方延伸形成制动部,该固持组件连接该制动部并以该贴合面朝向该第一滚轮以及该第二滚轮的方式固持该对象于该第一滚轮及该第二滚轮的上方,该制动部用以控制该固持组件连同该对象朝向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之间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该制动部具有伸缩缸体以及设置平台,该伸缩缸体连接于该设置平台之上并贯穿该设置平台而形成驱动端以连接该固持组件,该伸缩缸体用以控制驱动端以及固持组件移动以使该贴合面挤入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附治具,可快速准确平整贴附软质片材于对象的贴合面,包含基台;第一承载单元设于基台且于第一方向的侧边设有第一滚轮;第二承载单元设于基台且设有相对于第一滚轮的第二滚轮,第二承载单元与第一承载单元承载软质片材;弹性单元连接第一承载单元及第二承载单元;制动单元设于基台且用以固持对象,并控制对象的贴合面朝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移动以令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将软质片材贴附于贴合面。借此,本发明的贴附治具可快速准确平整贴附软质片材于对象的贴合面,进而提升生产线的效率。
文档编号B32B38/00GK102452208SQ201010528298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
发明者何飞, 谢青峰 申请人: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