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膜层叠体、该层叠体的玻璃辊、玻璃膜的端面保护方法及玻璃辊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7160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膜层叠体、该层叠体的玻璃辊、玻璃膜的端面保护方法及玻璃辊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支承片支承玻璃膜而得到的玻璃膜层叠体、该层叠体的玻璃辊、 玻璃膜的端面保护方法及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玻璃膜在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所使用的玻璃基板或太阳电池的玻璃基板等设备的玻璃基板、以及有机EL 照明的玻璃盖片等中使用。
背景技术
从省空间化的观点出发,代替现有普及的CRT型显示器,近些年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场致发射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正在普及。对这些平板显示器要求进一步的薄型化。特别在有机EL显示器中,要求通过折叠或卷绕而容易搬运,并且要求能够不仅用于平面还可以用于曲面。而且,不仅用于平面还可以用于曲面的要求不局限于显示器,例如,若能够在机动车的车身表面或建筑物的屋顶、柱或外壁等具有曲面的物体的表面形成太阳电池或形成有机EL照明,则其用途变得广泛。因此,对于使用于上述设备的基板、玻璃盖片,要求更加薄板化和高的挠性。在有机EL显示器中使用的发光体由于接触氧等气体而劣化。因此,在有机EL显示器中使用的基板要求有高的阻气性,因而期待使用玻璃基板。然而,使用于基板的玻璃与树脂膜不同,拉伸应力弱,因而挠性低,当因折弯玻璃基板而对玻璃基板表面施加拉伸应力时,会导致破损。为了对玻璃基板赋予挠性,需要进行超薄板化,提出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的厚度为200 μ m以下的玻璃膜。对在平板显示器或太阳电池等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玻璃基板进行透明导电膜等的贴膜处理、清洗处理等各种电子设备制造的关联处理。然而,当进行在上述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玻璃基板的膜化时,由于玻璃为脆性材料,因此由于某种程度的应力变化而导致破损,在进行上述的各种电子设备制造关联处理时,存在操作非常困难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玻璃膜的操作性,提出有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的玻璃片与树脂层的层叠体。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树脂层上设置由粘结剂等形成的粘结层后,层叠玻璃膜而得到的层叠体。在这样的层叠体中,由于玻璃膜被韧性材料即树脂膜支承,因此在进行上述的各种制造关联处理时,玻璃膜层叠体的操作比玻璃膜单独的情况容易。然而,在处理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层叠体时,存在裂纹从玻璃膜缘部进入,产生破裂或缺欠等问题。由于切断除去玻璃膜成形时的不需要部分,因此在玻璃膜缘部残留有不需要部分的切断、除去时的微细的损伤。在玻璃膜的处理时,若对玻璃膜的缘部施加应力, 则会以该微细的损伤为起始而产生破裂或缺欠等。对于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仅在玻璃膜的单面层叠有树脂层的结构来说,不能防止该破裂或缺欠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317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977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从玻璃膜缘部产生破裂或缺欠等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玻璃膜进行制造关联处理时的操作性的玻璃膜层叠体、该层叠体的玻璃辊、玻璃膜的端面保护方法及玻璃辊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玻璃膜层叠体,其具有玻璃膜;支承片,其从所述玻璃膜突出而层叠在该玻璃膜的一方的面上;保护片,其以覆盖所述玻璃膜的缘部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在所述玻璃膜的另一方的面上。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第一方面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膜的厚度为300 μ m以下。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片的粘合力为0. 002 2. 00N/25mm。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第一 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片的厚度为3 250 μ m。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第一 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的厚度为3 250 μ m。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第一 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完全覆盖所述支承片的粘合部分。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第一 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实质上与所述支承片为相同的尺寸。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涉及玻璃辊,其卷绕有第六或第七方面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涉及玻璃膜的端面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玻璃膜的一方的面上层叠从所述玻璃膜突出的粘合性的支承片,在所述玻璃膜的另一方的面上以覆盖所述玻璃膜的缘部和所述支承片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保护片。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涉及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绕玻璃膜层叠体,该玻璃膜层叠体通过在玻璃膜的一方的面上层叠从所述玻璃膜突出的粘合性的支承片,且在所述玻璃膜的另一方的面上以覆盖所述玻璃膜的缘部与所述支承片的粘合部分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保护片来制作。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形成具有玻璃膜、从玻璃膜突出而层叠在玻璃膜的一方的面上的支承片、以覆盖玻璃膜的缘部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在玻璃膜的另一方的面上的保护片的玻璃膜层叠体,因此能够通过支承片和保护片夹着玻璃膜缘部而对其进行保护。由此,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在玻璃膜缘部,能够有效地防止以残留在玻璃膜端面的微细的损伤等为起始而在玻璃膜上产生破裂或缺欠等的情况,能够提高玻璃膜的操作性。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玻璃膜的厚度为300 μ m以下,因此即使在处理更困难且容易产生破裂或缺欠等问题的超薄壁的玻璃膜中,也能够容易进行制造关联处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支承片的粘合力为0. 002 2. 00N/25mm,因此支承片为弱粘合性,从而在剥离保护片后能够容易将支承片从玻璃膜剥离。由此,在制造关联处理后,能够容易将支承片从玻璃膜层叠体剥离,能够容易仅将玻璃膜组装于各种设备等。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支承片的厚度为3 250 μ m,因此能够可靠地支承玻璃膜。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由于保护片的厚度为3 250 μ m,因此能够适当地保护玻璃膜和支承片。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由于保护片覆盖支承片的粘合部分,因此能够防止在支承片的粘合部分附着杂质等或在玻璃膜的处理时与支承片粘合。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由于保护片实质上与支承片为相同的尺寸,因此能够通过保护片完全覆盖玻璃膜和支承片的粘合面这两方。由此,能够防止在支承片的粘合部分附着杂质等或在玻璃膜的处理时与支承片粘合,能够更容易进行玻璃膜的处理,并且能够保护玻璃膜。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由于形成为卷绕有第六或第七方面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的玻璃辊,因此即使制作应力特别容易集中在玻璃膜缘部的玻璃辊,也能够在防止对玻璃膜产生破裂或缺欠等并同时进行卷绕。由于支承片的粘合面被保护片覆盖,因此即使卷绕玻璃膜层叠体而形成玻璃辊,也能够防止内层和外层的支承片彼此重合而粘结的情况,能够消除卷绕时的挠曲的原因。由此,由于在卷绕玻璃膜层叠体而形成玻璃辊时能够吸收挠曲,因此容易卷绕,即使产生错动也能够容易进行修正。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由于是以在玻璃膜的一方的面上层叠从玻璃膜突出的粘合性的支承片,且在玻璃膜的另一方的面上以覆盖玻璃膜的缘部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保护片的情况为特征的玻璃膜的端面保护方法,因此能够适当地保护特别容易产生破裂或裂纹等的玻璃膜的端面。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由于是以卷绕玻璃膜层叠体的情况为特征的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并且该玻璃膜层叠体通过在玻璃膜的一方的面上层叠从玻璃膜突出的粘合性的支承片,且在玻璃膜的另一方的面上以覆盖玻璃膜的缘部与支承片的粘合部分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保护片来制作,因此能够制造在玻璃膜上没有破裂和缺欠,也不产生卷绕时的错动的漂亮地卷绕的玻璃辊。


图1(a)是本发明的玻璃膜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 (b)是图1 (a)的沿A-A线的剖视图。图2是玻璃膜的制造装置的说明图。图3是在支承片和保护片设有剥离开始部的图。图4(a)是本发明的玻璃膜层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b)是图4(a)的沿B-B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玻璃辊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玻璃膜层叠体及该玻璃膜层叠体的玻璃辊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玻璃膜层叠体1如图1所示那样,具有玻璃膜2、支承玻璃3和保护膜4。玻璃膜2使用硅酸盐玻璃,优选使用硅玻璃、硼硅玻璃,最优选使用无碱硼硅玻璃。当玻璃膜2中含有碱成分时,在表面发生阳离子的置换,产生所谓出碱的现象,结构性地变粗。在该情况下,使玻璃膜2弯曲而使用时,可能因时效劣化而从该变粗的部分开始破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无碱硼硅玻璃是指实质上不含有碱成分的玻璃,具体而言,是碱成分为IOOOppm以下的玻璃。对于本发明中的碱成分的含有量来说,优选碱成分为 500ppm以下,更优选碱成分为300ppm以下。 玻璃膜2的厚度优选为300 μ m以下,更优选为5 μ m 200 μ m,最优选为5 μ m
100 μ m。由此能够使玻璃膜2的厚度更薄,从而能够赋予适当的挠性,并且即使在容易产生破裂或缺欠等问题的超薄壁的玻璃膜中,也容易进行制造关联处理。当小于5 μ m时,玻璃膜2的强度容易变得不足,在从玻璃膜层叠体1剥离玻璃膜2而装入设备时容易引起破损。本发明中使用的玻璃膜2优选如图2所示那样,通过溢流下拉法成形。溢流下拉法是成形时玻璃片的两面不与成形部件接触的成形方法,得到的玻璃板的两面(透光面) 难以产生损伤,即使不研磨,也能够得到高的表面品质。从截面为楔形的成形体6的下端部61刚流下后的玻璃带G被冷却辊7限制宽度方向的收缩,并同时被向下方拉伸而变薄到规定的厚度。接着,将到达所述规定厚度的玻璃带G在缓冷炉(退火炉)中逐渐冷却,除去玻璃带G的热应变,并将玻璃带G切断成规定尺寸,而成形玻璃膜2。支承片3如图1所示那样,从玻璃膜2突出而进行层叠。突出量优选距玻璃膜2 的缘部21为0. Icm 50cm,更优选为0. 5 10cm。当突出量小于0. Icm时,缘部21的保护有可能容易变得不足,另一方面,当超过50cm时,可能变得难以处理。为了提高处理性,支承片3优选使用具有挠性的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聚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一乙烯醇共重合体、乙烯一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尼龙、玻璃纸、硅酮树脂等。其中,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另外,也可以使用独立气泡型发泡树脂。即,通过使支承片3为发泡树脂,能够对支承片3赋予高的挠性。 并且通过为独立气泡型发泡树脂,能够防止空气的尘埃通过支承片3而附着于玻璃膜2。将从玻璃膜层叠体1剥离了支承片3后的玻璃膜2使用于电子设备等时,层叠的支承片3的颜色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不进行着色而为无色,另外,为了能够判别是否将支承片3从玻璃膜层叠体1剥离,也可以将支承片3着色成白色、黑色、蓝色、绿色、黄色等。在该情况下,对支承片3的透光性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的任一种。作为支承片3的厚度,优选为3 250 μ m,更优选为10 100 μ m。由此,能够可靠地支承玻璃膜2。当支承片3的厚度小于3 μ m时,因支承片3的厚度过薄而可能难以处理玻璃膜层叠体1,另外,当支承片3超过250 μ m时,因玻璃膜层叠体1整体过厚而可能难以处理玻璃膜层叠体1。另外,在组装于设备时,在最终剥离支承片3的情况下,优选使支承片3含有导电性物质或在表面形成导电膜,而对支承片3赋予导电性。即,在从玻璃膜层叠体1剥离支承片3时,能够防止在玻璃膜2与支承片3之间产生的剥离带电,因此能够防止空气的尘埃等因库伦力等而附着于剥离后的玻璃膜2的情况。也可以对支承片3赋予粘合性,该情况下的支承片3的粘合力优选为0. 002 2. 00N/25mm,更优选为0. 002 1. 00N/25mm,最优选为0. 005 0. 9N/25mm。这是因为支承片3为弱粘合性,因此在剥离保护片4后能够容易从玻璃膜2剥离支承片3。由此,在制造关联处理后能够容易从玻璃膜层叠体1剥离支承片3,能够容易仅将玻璃膜2组装于各种设备等。当小于0. 002N/25mm时,支承片3的粘合力有可能容易变得不足,当超过2. 00N/25mm 时,可能难以剥离保护片4。并且,在该情况下,通常对支承片3的整面赋予粘合性,但对支承片3的整面赋予粘合性的情况未必需要,也可以仅对与玻璃膜2的贴着面赋予粘合性。此外,为了容易进行与保护片4的贴合,可以比与玻璃膜2的粘贴面大一圈地对支承片3赋予粘合性。保护片4以覆盖玻璃膜2的缘部21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于玻璃膜2的另一方的面(支承片3未接触的面)上。由此,能够通过支承片3和保护片4夹着玻璃膜缘部21而对其进行保护。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在玻璃膜缘部21上,并能够有效地防止以残留在玻璃膜端面上的微细的损伤等为起始而在玻璃膜2上产生破裂或缺欠等情况,能够提高玻璃膜2 的操作性。为了提高处理性,保护片4优选使用具有挠性的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聚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一乙烯醇共重合体、乙烯一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尼龙、玻璃纸、硅酮树脂等。其中,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另外,也可以使用独立气泡型发泡树脂。即,通过使保护片4为发泡树脂,能够对保护片4赋予高的挠性。另外,通过使其为独立气泡型发泡树脂,能够防止空气的尘埃通过保护片4而附着于玻璃膜2。保护片4由于最终剥离除去,因此颜色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不进行着色而为无色, 另外,为了能够判别保护片4是否从玻璃膜层叠体1剥离,保护片4也可以着色成白色、黑色、蓝色、绿色、黄色等。在该情况下,对于保护片4的透光性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的任一种。作为保护片4的厚度,优选为3 250 μ m,更优选为10 100 μ m。由此,能够适当地保护玻璃膜2和支承片3。当保护片4的厚度小于3 μ m时,因保护片4的厚度过薄而可能难以适当地保护玻璃膜层叠体1,另外,当保护片4超过250 μ m时,因玻璃膜层叠体1 整体过厚而可能难以适当地保护玻璃膜层叠体1。保护片4优选覆盖支承片3的粘合部分。由此,能够防止在支承片3的粘合部分附着杂质等或在玻璃膜2的处理时与支承片3粘合。在对支承片3的整面赋予粘合性的情况下,保护片4优选覆盖从玻璃膜2突出的支承片3的整面。另一方面,在对支承片3的局部赋予粘合性的情况下,保护片4优选至少覆盖该赋予了粘合性的部分。保护片4优选如图1所示那样实质上与支承片3为相同的尺寸。由此,能够利用保护片4完全覆盖玻璃膜2和支承片3的表面。能够防止因支承片3的粘合部分露出引起的在支承片3的粘合部分附着杂质等、或在玻璃膜2的处理时支承片3与其它部件粘合,能够更加容易进行玻璃膜2的处理,并且能够保护玻璃膜2。图3是在支承片和保护片设有剥离开始部的图。在支承片3和保护片4附近分别以距玻璃膜层叠体1最大部分突出Icm左右的方式设置剥离开始部31、41。由此,能够分别单独把持设置在支承片3上的剥离开始部31和设置在保护片4上的剥离开始部41,通过使它们分离而能够更容易地剥离支承片3和保护片4。
图4是本发明的玻璃膜层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a)是俯视图,(b)是B-B线剖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玻璃膜层叠体1如图4所示那样,保护片4仅覆盖支承片3的粘合面和玻璃膜缘部21的附近,玻璃膜2的有效面未被保护片4覆盖。由此,能够通过保护片4保护玻璃膜的缘部21,能够有效地防止玻璃膜2上产生破裂或缺欠等,能够提高玻璃膜 2的操作性,并同时能够对玻璃膜2的有效面进行贴膜或图案形成等制造关联处理。图5是本发明的玻璃辊的图。本发明的玻璃辊5通过卷绕上述的玻璃膜层叠体1而形成。由此,即使制作应力特别容易集中在玻璃膜缘部21的玻璃辊5,也能够防止对玻璃膜2产生破裂或缺欠等并同时进行卷绕。由于支承片3被保护片4覆盖粘合面,因此即使卷绕玻璃膜层叠体1而形成玻璃辊5,也能够防止因卷绕而形成为两层三层的支承片3彼此相互重叠粘合的情况,能够消除卷绕时的挠曲的原因。由此,由于在卷绕玻璃膜层叠体1时能够吸收挠曲,因此容易卷绕, 即使产生错动也容易进行修正,能够防止错动并同时进行卷绕。处理和卷绕变得容易,因此在进行制造关联处理时,能够容易组装于辊·对·辊工序中。工业实用性本发明能够适合使用于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或太阳电池等设备中使用的玻璃基板及有机EL照明的玻璃盖片。符号说明
1玻璃膜层叠体
2玻璃膜
21缘部
3支承片
4保护片
5玻璃辊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膜层叠体,其具有 玻璃膜;支承片,其从所述玻璃膜突出而层叠在该玻璃膜的一方的面上; 保护片,其以覆盖所述玻璃膜的缘部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在所述玻璃膜的另一方的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膜的厚度为300 μ 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片的粘合力为0. 002 2. 00N/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片的厚度为3 250 μ m。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片的厚度为3 250 μ m。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片覆盖所述支承片的粘合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片与所述支承片为相同的尺寸。
8.一种玻璃辊,其卷绕有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玻璃膜层叠体。
9.一种玻璃膜的端面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玻璃膜的一方的面上层叠从玻璃膜突出的粘合性的支承片,在所述玻璃膜的另一方的面上以覆盖所述玻璃膜的缘部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保护片。
10.一种玻璃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绕玻璃膜层叠体,该玻璃膜层叠体通过在玻璃膜的一方的面上层叠从所述玻璃膜突出的粘合性的支承片,且在所述玻璃膜的另一方的面上以覆盖所述玻璃膜的缘部与所述支承片的粘合部分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保护片来制作。
全文摘要
形成玻璃膜层叠体(1)及卷绕有该层叠体的玻璃辊(5),其中,玻璃膜层叠体(1)具有玻璃膜(2);支承片(3),其从所述玻璃膜突出而层叠在该玻璃膜的一方的面上;保护片(4),其以覆盖所述玻璃膜的缘部的方式可剥离地层叠在所述玻璃膜的另一方的面上。
文档编号B32B17/10GK102271909SQ201080003909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
发明者中村隆英, 森浩一 申请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