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62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作为屋顶底材使用的透湿性和防水性优良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房屋的屋顶底材,多使用含浸有浙青的布帛。该含浸有浙青的布帛具有防水性、尺寸稳定性好、物理强度大、敲设钉时在钉轴周围的钉孔的密封性好这些方面有着优势。但是,上述含浸有浙青的布帛由于含有浙青,20m左右的卷材就具有超30kg的重量,因此存在施工时的操作性非常差的问题。另外,上述浙青含浸布帛几乎没有透湿性,施工后屋顶下的湿气不散发,还存在由于望板(日文原文野地板)所含水分而易于发生腐蚀的问题。另外,施工后,由于冷暖温差,浙青含浸布帛易于发生劣化、伸缩,因此,经过一定时间后,钉轴周围、敲钉部分的钉孔密封性容易降低。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中,代替上述以往的浙青含浸布帛,作为屋顶底材,提出了在布帛的表面层叠具有伸缩性和粘合性的树脂层,进一步在其上层叠粘合性小的树脂层而成的屋顶底材。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聚乙烯膜的上面粘接上面具有防滑层的无纺布,在上述聚乙烯膜的下面粘接上面具有由高吸水性聚合物构成的溶胀层的无纺布,由此而成的建筑用防水片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46927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63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对于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屋顶底材,敲设有钉时的钉孔密封性不充分。另外,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建筑用防水片材,虽然敲设有钉的状态下的透水试验中,经过M小时后没有发生水浸透而维持良好的防水性,但是在冷暖温差或湿度的高低差等更严酷环境条件的负荷之后,钉孔密封性未必能维持充分的水平,因此,期望开发出一种即使在更严酷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维持充分的钉孔密封性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而开始研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即使经历严酷环境条件也能维持优良的钉孔密封性、可充分地防水并且透湿性也优良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手段。[1] 一种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特征在于,具备容积密度为0. 01g/cm3以上的无纺布层;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的上侧的、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多孔性聚烯烃膜层;以及将上述无纺布层和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粘接的、俯视条件下为多根线状的树脂大致平行状地配置而形成的通气性粘接树脂层,其中,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中的线状树脂的宽度是0. 5 3mm,相邻的线状树脂之间的隙间的宽度是0. 1 1mm。[2]如上述1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特征在于,上述线状树脂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含浸于上述无纺布层。[3]如上述1或2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中,相邻的线状树脂彼此沿其长度方向部分地熔合。[4]如上述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是使用通过挤出机将热塑性树脂熔融挤出为丝状的材料而形成的树脂层。[5]如上述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上述无纺布层由纺粘型无纺布或熔喷型无纺布形成。[6]如上述5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上述纺粘型无纺布是聚烯烃制。[7]如上述1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在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的上侧,层叠在合成树脂膜上蒸镀金属蒸镀膜而成的多孔性隔热层。[8]如上述7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在上述多孔性隔热层的上侧层叠有合成树脂保护层。[9]如上述1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在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的上侧层叠有热塑性树脂膜,在该热塑性树脂膜的上侧设置有蒸镀光泽金属材料而成的金属蒸镀膜,在该金属蒸镀膜的上侧层叠有在透明的热塑性树脂中混合遮光粒子而成的表面保护层,在这些热塑性树脂膜、金属蒸镀膜和表面保护层所构成的隔热 防眩功能层中,形成有多个贯通厚度方向的贯通孔。[10]如上述9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上述遮光粒子的平均粒径为 5 300nmo[11]如上述9或10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上述遮光粒子是氧化钛粒子。[12]如上述9 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上述表面保护层是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混合0. 1 1. 5质量份的上述遮光粒子而成。[13]如上述9 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上述贯通孔的孔径(直径)为0. 3 0. 7mm,上述贯通孔以50 100万个/m2的比例分布。发明的效果对于[1]的发明,由于不使用有重量的浙青,因此轻量性好。另外,由于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多孔性聚烯烃膜层配置于无纺布层的上侧,因此可以作为确保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的充分的防水性和透湿性。另外,由于设有无纺布层,施工时由于多孔性聚烯烃膜层与望板的接触等而受伤的情况可以得到充分地防止。进而,上述无纺布层的容积密度为0. 01g/cm3以上,而且粘接树脂层是由俯视状态下为多根线状的树脂大致平行状地配置而形成的通气性粘接树脂层形成的构成,线状树脂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易于含浸于无纺布层中,因此这些树脂含浸无纺布与被敲设的钉充分地密合,由于强力地压迫敲设钉,所以可以充分地止水(可以得到优良的钉孔密封性)。进而,通气性粘接树脂层中的线状树脂的宽度是0. 5 3mm,相邻的线状树脂之间的隙间的宽度是0. 1 1mm,因此可以更强力地压迫敲设钉,可以进一步提高止水效果的可靠性并确保更优良的透湿性。对于[2]的发明,由于线状树脂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含浸于无纺布层中,因此这些树脂含浸无纺布与敲设的钉充分地密合,变得更强力地压迫敲设钉,因此可以可靠地止水。对于[3]的发明,在通气性粘接树脂层中,相邻的线状树脂彼此沿其长度方向部分地熔合,因此可以进一步强力地压迫敲设钉,可以进一步提高止水效果的可靠性。对于W]的发明,通气性粘接树脂层是使用利用挤出机将热塑性树脂熔融挤出为丝状的材料形成的,因此作为线状树脂可以形成更均勻的树脂,由此可以确保充分的粘接强度。对于[5]的发明,由于无纺布层由纺粘型无纺布或熔喷型无纺布形成,因此止水效果的可靠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W]的发明,纺粘型无纺布是聚烯烃制,聚烯烃为疏水性,因此止水效果的可靠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7]的发明,在多孔性聚烯烃膜层的上侧层叠有在合成树脂膜上蒸镀金属蒸镀膜而成的多孔性隔热层,因此可以得到充分的隔热性。对于[8]的发明,由于在多孔性隔热层的上侧层叠合成树脂保护层,因此可充分地防止隔热层的损伤,可以长期间确保充分的隔热性。对于[9]的发明,在隔热 防眩功能层的金属蒸镀膜上可以充分地反射红外线,并且可以使被金属蒸镀膜反射的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在通过表面保护层期间由于该表面保护层的遮光粒子和贯通孔的存在而扩散,可以减少从金属蒸镀膜射出的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即,根据该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确保透湿防水性以往,还可以充分地反射红外线,并能降低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的射出。由此,由于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的射出能够得到降低,充分地抑制太阳光线反射对工作者造成的炫目,可以充分地提高工作者的操作安全性。对于[10]的发明,由于遮光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 300nm,所以可充分地抑制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的射出,能够更充分地抑制太阳光线反射造成的炫目。对于[11]的发明,由于遮光粒子是氧化钛粒子,因此能进一步抑制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的射出。对于[12]的发明,表面保护层是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混合0. 1 1. 5质量份的遮光粒子而成的构成,通过为0.1质量份以上可以充分地抑制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的射出,同时,通过为1.5质量份以下,可以充分地反射红外线。对于[13]的发明,贯通孔的孔径(直径)为0. 3 0. 7mm,贯通孔以50 100万个/m2的比例分布,因此可以得到充分的透湿性能,还能得到十分优良的红外线反射性能。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图1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中的通气性粘接树脂层的示意性的平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剖面图。图4是分解地表示图3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的立体图(省略通气性粘接树脂层 4的记载)。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的一个实施方式示于图1。本实施方式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是特别适用于作为屋顶底材的片材。该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包含在容积密度为O.Olg/cm3以上的无纺布层( 的上面借助通气性粘接树脂层G),层叠有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多孔性聚烯烃膜层(3)的层叠片材体。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4)如图2所示,是俯视状态下为多根线状的树脂(11)大致平行状地排列而形成的通气性粘接树脂层。上述线状树脂(11)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含浸于上述无纺布层O)中。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4)的相邻的线状树脂(11) 彼此沿着其长度方向部分地熔合,俯视状态下该熔合部(1 呈现以散在状态进行配置的构成。即,上述粘接树脂层(4)在俯视状态下形成大致网格状。虽然线状树脂(11)以大致平行状介于其之间存在,但是由于在上述无纺布层( 表面的该树脂的含浸程度的微妙差异,因而产生这样的大致网格状。进而,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3)的上面,层叠有在合成树脂膜上蒸镀金属蒸镀膜而成的多孔性隔热层(5)。此外,该隔热层(5)的多孔性是通过对上述构成隔热层(5)的片材(金属蒸镀合成树脂膜)实施物理性穿设多数微小孔的操作而实现的。进而,该多孔性隔热层(5)的上面层叠有合成树脂保护层(6)。即,在存在于上述多孔性隔热层(5)的表层的金属蒸镀膜的上面,层叠合成树脂保护层(6)。本发明中,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 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是在体现作为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的防水性和透湿性方面起主要作用的部分。作为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3),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由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多孔性聚乙烯膜或者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多孔性聚丙烯膜构成。其中,更优选用多孔性聚乙烯膜构成,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增大透湿性。此外,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C3)的多孔性可以通过例如含有无机粒子(碳酸钙等)来赋予。即,例如多孔性聚烯烃膜的制造时,可以在无机粒子(碳酸钙等)的存在位置产生微小的龟裂而形成微小孔,通过这样的微小孔的形成,不仅能维持防水性还能赋予透湿性。上述无机粒子的粒径优选为5 μ m以下。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 的厚度优选为20 100 μ m。通过为20 μ m以上,通过施工时的钉的敲设,可以充分地得到将钉与膜之间产生的间隙(钉孔)填充的弹性力,可以充分地得到钉孔密封性,并且,通过为100 μ m以下可以确保足够的轻量性。另外,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3) (5)的透湿度优选为1000g/m2 · 24hr以上,这种情况下可以确保作为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的充分的透湿性,可以充分地防止由于望板所含水分导致的腐蚀。作为构成上述无纺布层O)的无纺布,使用容积密度O.Olg/cm3以上的无纺布。不足0. 01g/cm3时,不能充分地压迫敲设钉而不能充分地止水。其中,优选使用容积密度 0. 01 0. 05g/cm3的无纺布,进而,特别优选使用容积密度0. 02 0. 03g/cm3的无纺布。上述无纺布层(2)的厚度优选设定为0. 5 3mm。通过将厚度设为0. 5mm以上,可以充分地压迫敲设钉,通过将厚度设为3mm以下,可以降低成本,可以更加轻量化。作为上述无纺布层O),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纺粘型无纺布,熔喷型无纺布、 针刺无纺布等。其中,从能进一步提高止水效果的可靠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纺粘型无纺布或熔喷型无纺布。其中,特别优选使用由聚丙烯构成的纺粘型无纺布。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⑷中的线状树脂(11)的宽度(W)设定为0. 5 3mm(参照图2、。小于0. 5mm时,不能充分地压迫敲设钉而不能得到充分的止水性,超过3mm时,不能得到充分的透湿性。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⑷中的相邻的线状树脂(11) (11)之间的间隙(13)的宽度⑶设定为0. 1 Imm(参照图2)。小于0. Imm时,不能得到充分的透湿性,超过Imm时, 不能充分地压迫敲设钉,而不能得到充分的止水性。其中,相邻的线状树脂(11) (11)之间的间隙(13)的宽度(S)优选设为0. 2 0. 7mm。另外,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4)的赋予量(涂布量)优选设定为30 150g/m2。 通过设为30g/m2以上,该树脂变得易于含浸于无纺布(2),同时,通过设为150g/m2以下,可以确保充分的透湿性。其中,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4)的赋予量(涂布量)特别优选设定为 30 130g/m2。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4)优选是使用通过挤出机将热塑性树脂熔融挤出为丝状的树脂来形成的树脂层。这种情况下作为线状树脂(11)可形成更均勻的树脂,因此能确保充分的粘接强度。例如,将通过挤出机将热塑性树脂熔融挤出为丝状的树脂涂布于无纺布层( 上之后,在其上再重叠多孔性聚烯烃膜层(3),接下来将他们在辊间进行挟压,由此可以制造本发明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作为构成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4)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聚乙烯、 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烯烃系树脂等。作为上述多孔性隔热层(5),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在合成树脂膜上蒸镀金属蒸镀膜而成的多孔性膜等。作为上述金属蒸镀膜的金属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铝等。作为上述合成树脂膜,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酯膜等。作为上述合成树脂保护层(6),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聚乙烯层、聚丙烯层等。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 与上述多孔性隔热层(5)的层叠一体化、上述多孔性隔热层( 与上述合成树脂保护层(6)的层叠一体化都优选通过粘接进行,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其粘接方法,只要是既确保通气性又能粘接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干层压法、湿层压法、热层压法等。粘接剂的种类也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是代替图1所示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⑴中的多孔性隔热层(5)和合成树脂保护层(6),而继续层叠隔热·防眩功能层OO)的构成(参照图3)。此外,在该图3 所示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中,无纺布层O)、多孔性聚烯烃膜层( 和通气性粘接树脂层的各构成与图1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上述隔热 防眩功能层OO)具备在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3)的上侧层叠的热塑性树脂基材膜(21)、在该膜的上侧蒸镀光泽金属材料而成的金属蒸镀膜(22)、以及层叠于该金属蒸镀膜0 的上侧的在透明的热塑性树脂03a)中混合遮光粒子(23b)而成的表面保护层(23),在该隔热·防眩功能层OO)中形成有多个贯通厚度方向的贯通孔 (对)(参照图3、4)。但是,在图3所示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中,在上述隔热·防眩功能层OO) 的金属蒸镀膜0 中可以充分地反射红外线,而且通过上述表面保护层的遮光粒子 (23b)和贯通孔04)的存在,可以减少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从上述金属蒸镀膜02)的射出。即,根据该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除了确保透湿防水性,还可以充分地反射红外线, 同时可以降低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的射出。由此,因为能减少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的射出, 所以可以抑制太阳光反射对工作者产生的炫目,可以充分地提高工作者的操作安全性。上述隔热·防眩功能层OO)例如可如以下方式形成。即,首先,在热塑性树脂制基材膜的一个面蒸镀光泽金属材料来层叠金属蒸镀膜0幻。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制基材膜(21),例如可举出拉伸聚丙烯(厚度例如20 μ m)等。作为上述光泽金属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反射性良好且蒸镀也容易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铝。作为上述金属蒸镀膜 (2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采用45nm。接着,在上述金属蒸镀膜0 的表面,层叠在无色透明的热塑性树脂(23a)中混合遮光粒子(23b)而成的表面保护层(23),得到隔热·防眩功能片材00)。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03a),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LLDPE(线状低密度聚乙烯)、LDPE(低密度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等。接着,在得到的隔热 防眩功能片材(20)上以规定间隔穿设多个贯通孔04)(参照图4)。然后,将前述的层叠片材体(即,容积密度为0. 01g/cm3以上的无纺布层O)的上面,借助前述的通气性粘接树脂层G),层叠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多孔性聚烯烃膜层(3) 而成的层叠体)的多孔性聚烯烃膜层(3)、以及上述隔热·防眩功能片材OO)的热塑性树脂制基材膜通过干层压法等,经由热熔系粘接剂(烯烃系、橡胶系、EVA系、丙烯酸系等)进行层叠一体化,由此得到本发明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参照图3、4)。作为上述遮光粒子0北),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氧化钛粒子、碳酸钙粒子等,其中优选使用氧化钛粒子。但是,上述表面保护层优选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 (23a) 100质量份混合0. 1 1. 5质量份(更优选0. 2 1. O质量份)的氧化钛粒子(23b) 来构成。通过为0. 1质量份以上,可充分地抑制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的射出,同时通过为 1.5质量份以下,可以充分地反射红外线。上述遮光粒子0 )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 300nm。这种情况下能充分地抑制可见光线的正反射光的射出。上述表面保护层03)的厚度优选为10 15 μ m。通过为IOym以上,可以充分地保护上述金属蒸镀膜(22),同时,通过为15μπι以下,可以充分地反射红外线。上述贯通孔04)的孔径(直径)优选为0. 3 0. 7mm,更优选为0. 4 0. 6mm。另外,上述贯通孔04)的配置比例优选设为50 100万个/m2的比例,更优选设定为50 90万个/m2的比例。另外,基于上述贯通孔04)的隔热 防眩功能层OO)的开口(面积) 率优选设为10 15%。此外,贯通孔的孔径小于0. 3mm或贯通孔的配置比例小于50万个/ m2时,难以得到充分的透湿性,贯通孔的孔径超过0. 7mm时或者贯通孔的配置比例超过100 万个/m2时,难以得到充分的红外线反射性能。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构成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4)的线状树脂(11) 沿着1个方向延伸的构成(参照图2),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沿着1个方向被延伸的线状树脂和沿着与该1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被延伸的线状树脂形成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4)的构成(交叉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包含上述的交叉型的实施方式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实施例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以按顺序重叠透湿度为7000g/m2 · 24hr的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厚度30 μ m的多孔性聚乙烯膜(3)、在厚度20 μ m的聚丙烯膜上蒸镀铝蒸镀膜而成的多孔性膜(多孔性隔热层)(5)、厚度12 μ m的含有耐候剂的聚乙烯膜(合成树脂保护层)(6)的方式,通过干层压法将各层间粘接一体化,得到表材。通过上述多孔性隔热层( 和上述合成树脂保护层 (6)构成隔热·防眩功能层。接着,利用挤出机将聚乙烯树脂熔融挤出为多根丝状的材料,将其在容积密度为 0.022g/m3、厚度0.7mm的聚丙烯制纺粘型无纺布O)的上面以涂布量70g/m2进行涂布之后,在其上,以多孔性聚乙烯膜C3)作为下侧的方式重合上述表材,接着,将它们在辊间进行挟压,由此得到图1所示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在得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⑴中,通气性粘接树脂层⑷的线状树脂(11)的宽度(W)为1. 5mm,相邻的线状树脂(11)之间的间隙⑶为0. 5mm,粘接树脂层(4)如图2 所示为相邻的线状树脂(11)彼此沿其长度方向部分地熔合的构成。<实施例2 3,比较例1、2>将材料设计等设定为表1所示的条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具备表 1所示的构成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对于上述得到的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根据下述试验法进行评价。这些结果示于表1。<透湿性评价法>根据JIS L1099的4. 1的A法(纤维制品的透湿度试验方法),求出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的透湿度(g/m2 · 24hr)。<钉孔密封性评价法>将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按顺序放置于80°C X20% RHX 15. 5小时、_40°C X0% RHX7. 5小时、80°C X95% RHX 15. 5小时、-40°C X0% RHX7. 5小时的各环境条件下,将
上述的工序设为一个循环,重复5个循环。接着,在12mm厚度的合板的上,将经过上述5循环之后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以防滑层朝上的方式载置,敲入西洋瓦(日文原文二口二 7 >瓦)用钉(长度30mm,最大直径3. 3mm,最小直径2. 9mm,最大直径部与最大直径部之间隔1. 3mm),在其上竖立氯乙烯制的管,用密封剂将其底部密封为水密状态之后,在管内填充水,用橡胶栓封上端开口部,以施加150mm的水压的状态放置,测定经过M小时后的管内的水的减少量(mL)。水的减少量为1. OmL以下的试样设为“合格”。此外,对于各实施例、比较例,对各5个试样进行试验,其合格比例示于表1。例如,表中“5/5”的记载表示5试样全数为钉孔密封性试验合格。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1 3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得到良好的透湿性而且即使经过严酷环境条件,钉孔密封性也能得到良好充分的防水性。另外,这些实施例1 3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红外线反射率大,可充分地反射红外线,因而隔热性优良,而且可见光线正反射率非常小,能充分地抑制太阳光线反射对工作者造成的炫目。与此相对的是,相邻的线状树脂之间的间隙⑶小于本发明的规定范围的比较例 1中,不能得到充分的透湿性。另外,相邻的线状树脂之间的间隙⑶大于本发明的规定范围的比较例2中,经严酷环境条件后,钉孔密封性不充分。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特征在于,具备容积密度为0. 01g/cm3以上的无纺布层;层叠于所述无纺布层的上侧的、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多孔性聚烯烃膜层;以及将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粘接的、俯视条件下为多根线状的树脂大致平行状地配置而形成的通气性粘接树脂层,其中,所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中的线状树脂的宽度是0. 5 3mm,相邻的线状树脂之间的隙间的宽度是0. 1 1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树脂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含浸于所述无纺布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中,相邻的线状树脂彼此沿其长度方向部分地熔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所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是使用通过挤出机将热塑性树脂熔融挤出为丝状的材料而形成的树脂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所述无纺布层由纺粘型无纺布或熔喷型无纺布形成。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所述纺粘型无纺布是聚烯烃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在所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的上侧,层叠有在合成树脂膜上蒸镀金属蒸镀膜而成的多孔性隔热层。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在所述多孔性隔热层的上侧层叠有合成树脂保护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在所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的上侧层叠有热塑性树脂膜,在该热塑性树脂膜的上侧设置有蒸镀光泽金属材料而成的金属蒸镀膜,在该金属蒸镀膜的上侧层叠有在透明的热塑性树脂中混合遮光粒子而成的表面保护层,在包括这些热塑性树脂膜、金属蒸镀膜和表面保护层的隔热·防眩功能层中,形成有多个贯通厚度方向的贯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所述遮光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 300nmo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所述遮光粒子是氧化钛粒子。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所述表面保护层是相对于所述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混合0. 1 1. 5质量份的所述遮光粒子而成的。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所述贯通孔的孔径为0.3 0. 7mm,所述贯通孔以50 100万个/m2的比例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轻量且即使经过严酷环境条件也能维持优良的钉孔密封性的可以充分地防水且透湿性也优良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本发明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1)的特征在于,具备容积密度为0.01g/cm3以上的无纺布层(2);在无纺布层(2)的上侧层叠的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多孔性聚烯烃膜层(3);以及将无纺布层(2)和多孔性聚烯烃膜层(3)粘接的、俯视状态下为线状的树脂(11)多根大致平行状地配置而形成的通气性粘接树脂层(4),通气性粘接树脂层(4)中的线状树脂的宽度是0.5~3mm,相邻的线状树脂之间的间隙的宽度是0.1~1mm。
文档编号B32B27/32GK102317072SQ2010800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3日
发明者中江一浩, 信田政春, 浅子孝裕, 畑良彦 申请人:住江织物株式会社, 福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蝶理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