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磨机的精磨表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65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磨机的精磨表面的制作方法
精磨机的精磨表面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离解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的精磨机(refiner)的精磨机精磨表面(refining surface),该精磨表面具有指向待精磨材料的供给流的方向的供 给边缘和指向精磨后的材料的排出流的方向的排出边缘,精磨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刮刀杆和至少一个第二刮刀杆,它们之间有刮刀槽,第一刮刀杆和第二刮刀杆均具有指向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和指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精磨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刮刀杆,该第三刮刀杆具有指向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和指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并且第三刮刀杆的第一端具有引导表面,该引导表面从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沿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上升,用于将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引导至第三刮刀杆的上表面,该引导表面具有指向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和指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离解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的精磨机的精磨表面的刮刀段,该刮刀段可设置成形成精磨机的精磨表面的一部分,并且该刮刀段具有刮刀段的精磨表面,该精磨表面具有指向待精磨的材料的供给流的方向的供给边缘和指向精磨后的材料的排出流的方向的排出边缘,刮刀段的精磨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刮刀杆和至少一个第二刮刀杆,它们之间有刮刀槽,第一刮刀杆和第二刮刀杆均具有指向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和指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精磨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刮刀杆,该第三刮刀杆具有指向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和指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第三刮刀杆的第一端具有引导表面,该引导表面从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沿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上升,用于将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引导至第三刮刀杆的上表面,该引导表面具有指向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和指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离解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的精磨机。用于生产机械纸浆的精磨机通常包括相对地定位并彼此相对旋转的两个或多个精磨机元件。固定的(即,静止的)精磨机元件称为精磨机的定子,旋转的或可旋转的精磨机元件称为精磨机的转子。在盘形精磨机中,精磨机元件是盘形,在锥形精磨机中,精磨机元件呈锥形。除盘形精磨机和锥形精磨机之外,还有所谓的盘形-锥形精磨机,沿待离解的材料的流向首先到达盘形精磨机元件,此后待离解的材料在锥形精磨机元件之间进一步精磨。此外,还有圆柱形精磨机,其中精磨机的定子和转子都是圆柱形精磨机元件。精磨机元件的精磨表面由刮刀杆(即,杆)和位于刮刀杆之间的刮刀槽(即,槽)构成。刮刀杆的任务是离解木质纤维素的材料,刮刀槽的任务是在精磨表面上输送待离解的材料和已经离解后的材料。在盘形精磨机(其代表了最普遍的精磨机类型)中,待精磨材料通常是通过定子的中部(即,定子的精磨表面的内周)的开口供给到盘的精磨表面之间的空间(即,刮刀间隙)。精磨后的材料从刮刀间隙、从精磨机盘的精磨表面的外周排出,进而在纸浆生产过程中向前供给。精磨机盘的精磨表面可以是在精磨机盘上直接形成的表面,或者它们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为接近彼此而定位的单独的刮刀段,该方式为每个刮刀段都形成连续的精磨表面的一部分。 通常,使两个相邻的刮刀杆彼此连接的挡板(dams)定位在精磨机的定子和转子的精磨表面的刮刀槽的底部。挡板的任务是将待精磨材料和精磨后的材料引导至相对的精磨表面的刮刀杆之间的空间以进一步精磨。由于挡板将待精磨材料引导至相对的刮刀杆之间的空间,所以挡板能够促进对材料的精磨。然而,同时地,挡板造成刮刀槽中的带动待精磨材料向前的蒸汽流减少,而且因限制刮刀槽的横截面流动区域而阻止了待精磨材料和精磨后的材料在精磨表面上通行。这进而导致精磨表面上发生堵塞,于是导致精磨机产量降低、精磨后的材料的质量不均以及精磨耗能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精磨机的精磨表面。根据本发明的精磨表面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沿第一刮刀杆和第二刮刀杆的行进方向设置成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刮刀杆与第二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二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一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一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一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之间;第三刮刀杆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同时接触到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和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或同时接触到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和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或同时接触到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和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或同时接触到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和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根据本发明的刮刀段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沿第一刮刀杆和第二刮刀杆的行进方向设置成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刮刀杆与第二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二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一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一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一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之间。第三刮刀杆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同时接触到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和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或同时接触到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和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或同时接触到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和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或同时接触到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和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根据本发明的精磨机的特征在于,精磨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精磨表面,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刮刀段。离解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的精磨机的精磨表面包括指向待精磨材料的供给流的方向的供给边缘,和指向精磨后的材料的排出流的方向的排出边缘。精磨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刮刀杆和至少一个第二刮刀杆,它们之间有刮刀槽,第一刮刀杆和第二刮刀杆包括指向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和指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 精磨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刮刀杆,该第三刮刀杆具有指向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和指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第三刮刀杆的第一端具有引导表面,该引导表面从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朝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上升,用于将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引导至第三刮刀杆的上表面,该引导表面具有指向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和指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所述引导表面进一步沿第一刮刀杆和第二刮刀杆的行进方向设置成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刮刀杆与第二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二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一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一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一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之间。进一步,第三刮刀杆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同时接触到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和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或同时接触到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和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或同时接触到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和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或同时接触到第一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和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根据上述那样定位刮刀杆允许设置这样的精磨表 面,其没有实际的挡板,但是其中,处于精磨中的材料能够在引导表面的作用下被引导至精磨机的刮刀间隙,而且在精磨中产生、在刮刀槽中行进并同时推动处于精磨中的材料向前的蒸汽仍然能够部分地从第一刮刀杆与第二刮刀杆之间的刮刀槽行进经过引导表面进入靠近第三刮刀杆的刮刀槽中。因此,有利于待精磨材料和蒸汽的流动,由此浪费的能量更少且刮刀槽中的阻塞得以减少。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附图中得到更详细地公开,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传统盘形精磨机的侧向剖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传统锥形精磨机的侧向剖视图;图3示意性示出从上方沿对角线看到的刮刀段;图4示意性示出刮刀段中的刮刀杆的可能定位;图5示意性示出根据图4的刮刀段中的刮刀杆的定位的侧视图;图6示意性示出沿精磨表面的方向从上方看到的根据图4的刮刀段中的刮刀杆的定位;图7示意性示出从上方沿对角线看到的刮刀段中的刮刀杆的第二种可能定位;图8示意性示出沿精磨表面的方向从上方看到的根据图7的刮刀段中的刮刀杆的定位;图9示意性示出从上方沿对角线看到的刮刀段中的刮刀杆的第三种可能定位;图10示意性示出沿精磨表面的方向从上方看到的根据图9的刮刀段中的刮刀杆的定位;图11示意性示出从上方沿对角线看到的刮刀杆相对于彼此的第四种可能定位;图12示意性示出从上方沿对角线看到的刮刀杆相对于彼此的第五种可能定位;图13示意性示出从上方沿对角线看到的刮刀杆相对于彼此的第六种可能定位; 以及图14至17示出刮刀杆相对于彼此的定位的一些其它方式。为清楚起见,图中简化示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意性示出传统盘形精磨机的侧向剖视图。根据图1的盘形精磨机包括两个相对于彼此同轴布置的盘形精磨表面1和2。第一精磨表面1是在旋转的精磨机元件3(即精磨机的转子3)上,第二精磨表面2在固定的精磨机元件4 (即精磨机的定子4)上。精磨机元件3和4的精磨表面1和2可直接在其中形成,或者它们可按本身公知的方式由单独的刮刀段构成。精磨机的转子3借助马达(为清楚起见,未图示)按本身公知的方式经由轴5而旋转。与轴5相连的,还设置有专用加载器(special loader) 6,该加载器6连接成以这样的方式经由轴5来作用于转子3,该方式为能够将转子3推向定子4以调整转子3与定子4之间的间隙10 (即精磨机嘴10,即刮刀间隙10)。待离解的含木质纤维素材料经由第二精磨表面2中部的开口 7供给到精磨表面1 与2之间的精磨机嘴,在该处含木质纤维素材料被离解和精磨。待离解的含木质纤维素材料也可经由第二精磨表面2上的开口(为清楚起见,未图示)供给到精磨机嘴。经离解的含木质纤维素材料从精磨表面3与4之间的刮刀间隙10的外边缘排出到精磨机腔8的内部,并进 一步沿排出通道9排出到精磨机腔8之外。图2示意性示出传统锥形精磨机的侧向剖视图。根据图2的锥形精磨机包括两个在彼此内部同轴设置的锥形精磨表面1和2。第一精磨表面1在锥形精磨机元件3 (即精磨机的转子3)上,第二精磨表面2在固定的锥形精磨机元件4 (即精磨机的定子4)上。精磨机元件3和4的精磨表面1和2可直接在其中形成,或者它们可按本身公知的方式由单独的刮刀段构成。精磨机的转子3借助马达(为清楚起见,未图示)按本身公知的方式经由轴5而旋转。与轴5相连的,还设置有专用加载器6,该加载器6连接成以这样的方式经由轴5作用于转子3,该方式为能够将转子3推向定子4以调整转子3与定子4之间的刮刀间隙10。待离解的含木质纤维素材料经由第二精磨表面2中部的开口 7供给到精磨表面1 与2之间的精磨机嘴中,在该处含木质纤维素材料被离解和精磨。经离解的含木质纤维素材料从精磨机元件3与4之间的精磨机嘴的外边缘排出到精磨机腔8内,并进一步沿排出通道9排出到精磨机腔8之外。除盘形精磨机和锥形精磨机之外,还有所谓的盘形-锥形精磨机,在待离解的材料的流向上首先到达盘形精磨机元件,此后待离解的材料在锥形精磨机元件之间进一步精磨。此外,还有筒形精磨机,其中精磨机的定子和转子都是筒形的精磨机元件。不同的精磨机的大体结构和操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身是公知的,所以在本文中将不再加以详细描述。图3示意性示出从上方沿对角线看到的精磨机的精磨表面的刮刀段11的总图,该刮刀段能够用来构成定子或转子的整个精磨表面的一部分。根据图3的刮刀段11包括指向待精磨材料的供给流的方向的供给边缘12和指向精磨后的材料的排出流的方向的排出边缘13。当沿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 (包括刮刀杆14及刮刀杆之间的刮刀槽15)从供给边缘12的方向沿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移向排出边缘13的方向时,根据图3的刮刀段11 包括四个精磨表面区最靠近供给边缘12的第一精磨表面区17、紧随其后的第二精磨表面区18、紧随第二精磨表面18之后的第三精磨表面区19和最靠近排出边缘13的第四精磨表面区20。通常,精磨机的整个精磨表面或者单独刮刀段的精磨表面可按这样的方式包括一个或多个精磨表面区,该方式为在一个特定的精磨表面区中,精磨表面的刮刀杆14和刮刀槽15的结构在整个精磨表面区的范围都基本相似,然而精磨表面的刮刀杆14和刮刀槽15 的结构典型地在不同的精磨表面区之间可呈现不同。图4示意性示出从上方沿对角线看到的刮刀段的刮刀杆的可能定位;图5示意性示出从一侧看到的根据图4的刮刀段的刮刀杆的定位;以及图6示意性示出沿精磨表面16 的方向从上方看到的根据图4的刮刀段的刮刀杆的定位。为清楚起见,图4至图6未示出刮刀段的底部。刮刀段11包括指向待精磨材料的供给流的方向的供给边缘12和指向精磨后的材料的排出流的方向的排出边缘13。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包括刮刀杆14和刮刀杆之间的刮刀槽15。每个刮刀杆14包括第一端14a和第二端14b,第一端14a指向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方向,第二端14b指向精磨表面16的排出边缘13的方向。精磨表面16的刮刀杆14按这样的方式相对于彼此交错布置,该方式为当沿两个相邻刮刀杆14之间的刮刀槽15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方向移向排出边缘13的方向时,刮刀槽15 终止于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端,在该处刮刀杆14以斜面状的方式从刮刀槽15的底部开始向上升高。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因此包括从刮刀槽15的底部向上升高的引导表面21 或表面21。引导表面21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方向沿排出边缘13的方向上升, 并且引导表面21包括指向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方向的第一端21a(即引导表面从刮刀槽15的底部开始上升的端部),以及指向精磨表面16的排出边缘13的方向的第二端 21b (即引导表面21终止于刮刀杆14的上表面14c的端部)。在根据图4至图6的实施例中,引导表面21是以线性方式上升的斜面状引导表面,但是其也可以是以凸面或凹面方式上升的引导表面,或者可以是根据所述形状的组合而上升的引导表面,由此引导表面21具有至少一个按线性、凸面或凹面方式上升的引导表面21的部分。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 的第一端21a(其表面从槽的底部开始沿刮刀杆14和刮刀槽15的行进方向上升)按这样的方式位于两个相邻的刮刀杆14之间,该方式为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第一端21a(其表面沿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开始)位于沿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结束的两个相邻刮刀杆14 的第二端14b之间。根据图4至图6的精磨表面16因此包括这样的刮刀杆14,这些刮刀杆 14布置为其长度的至少超出部分(over part)位于相邻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之间。因此,沿大致横切于两个相邻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的方向,具有第三刮刀杆14的一部分,其终止于前面提及的两个刮刀杆14之间的刮刀槽15。 根据图4至图6的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因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刮刀杆14’和至少一个第二刮刀杆14”,它们之间有刮刀槽15。进一步,精磨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刮刀杆14”’,该第三刮刀杆的上升引导表面2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刮刀杆14’与第二刮刀杆 14”之间,实践中设置在第一刮刀杆14’与第二刮刀杆14”的最终端或第二端14b之间。第三刮刀杆14”’的上升引导表面因此沿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刮刀杆14’与第二刮刀杆14”之间,由此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沿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的方向设置成与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及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相距一定距离。换言之,在根据图4的实施例中,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 及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相距的距离相等,并且第三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相距的距离大于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及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相距的距离。然而, 同时,在根据图4的实施例中,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 相距的距离小于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及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 16的供给边缘12相距的距离。根据图4至图6的精磨表面16根本没有挡板(dams),而是通过按这样的方式使刮刀杆14相对于彼此定位来取代挡板,该方式为使两个相邻刮刀杆14之间的刮刀槽15终止于新开始的刮刀杆14,在该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处,引导表面从形成刮刀槽15的底部的方向向上升高,该引导表面终止于所讨论的刮刀杆14的上表面14c。由于该引导表面21,在刮刀槽15中行进的材料和待精磨的材料或者已经经历精磨的材料被引回到刮刀杆14的上表面,进入精磨机的刮刀间隙中。因此,所讨论的刮刀杆14的第一端起到挡板的作用,引导处于精磨过程中的材料进入精磨机的刮刀间隙中。优选地,上升的引导表面21从刮刀槽15 的底部开始,并终止于刮刀杆的上表面14c,但是引导表面的第一端21a和/或第二端21b 具有小的竖直部或近 似的竖直部也是可行的。新的刮刀杆14”,(即第三刮刀杆14”,)从两个相邻的刮刀杆(即第一刮刀杆14’ 和第二刮刀杆14”)之间开始,能够相对于其引导表面21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沿第一刮刀杆 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定位。在图4至图6的实施例中,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仅一部分沿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设置在它们之间,由此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终端部分在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已经沿它们的行进方向结束之后延续。因此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之间以及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与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之间,留有槽22或开口部22。刮刀杆的这种定位方式提供了一种方案,处于精磨过程中的材料因引导表面21的作用上升到精磨机的刮刀间隙中,而精磨中产生的蒸汽(其在刮刀槽15中行进并同时向前推动处于精磨过程中的材料)能够部分地流经引导表面21进入靠近第三刮刀杆14”’的刮刀槽15中。因此,精磨中产生的少量蒸汽被引导至刮刀间隙中,但是蒸汽能够比使用传统挡板时更自由地流动。与有利于蒸汽流动且上表面的高度低于刮刀杆14的上表面14c的传统半挡板相比,不管怎样,本方案提供的效果在于以改进的方式引导处于精磨过程中的材料进入刮刀间隙,因为当处于精磨过程中的材料比蒸汽重时,处于精磨过程中的材料从刮刀槽15沿引导表面21直接向前流入精磨表面之间的刮刀间隙中。在图5和图6中,通过附图标记M所表示的箭头示意性示出在精磨表面上处于精磨过程中的材料的流动,通过附图标记S所表示的箭头示意性示出精磨表面上的蒸汽的流动。图13从上方沿对角线示出刮刀杆14的这种交互定位,其中,槽22保持在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的两侧上的方式类似于根据图4的方案,但是在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不同侧上的槽22的大小彼此不同的方式又不同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该方案通过使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相对于彼此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来实现,该方式为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及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相距不同的距离。例如当在内精磨表面区(即,更靠近待精磨材料的供给源的精磨表面区)中精磨木片时,可采用所谓刮刀杆14的“开放交错”,即,如上所述那样在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两侧上有槽22的地方交错。在该区域中,刮刀杆无需密集定位,因为待精磨材料仍处于较大块的状态。然而,重要的是确保待精磨材料无限制地流动到更远而进入刮刀间隙,这由作为便于蒸汽流动的结构的开放交错来促进。改变刮刀杆14的交错深度(即,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延伸到第一刮刀杆14’与第二刮刀杆14”之间的空间有多远),以及改变引导表面21在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的升角,使得刮刀杆14的端部之间的槽22的大小受到影响,因此精磨表面16上的蒸汽流也受到影响。引导表面21相对于刮刀杆14的上表面14c的升角可在20°与55° 之间变化,例如优选地在30°与45°之间变化。引导表面21的升角越小,在刮刀槽中行进的蒸汽流移动到靠近刮刀杆的刮刀槽中的部分越多。在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一侧上的部分中,引导表面能够使用更平缓的升角,而在其后的精磨表面区(即,在执行更强精磨的区域)中,引导表面优选使用更陡的升角。在执行更强精磨的区域中,刮刀杆紧密或几乎紧密交错地排布(将在以下描述)以及引导表面的平缓升角的排布会占据过多的空间,而且会产生蒸汽的流动问题。

进一步,与图4至图6不同,起始刮刀杆(S卩,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也可完全位于两个终止刮刀杆14之间(即,第一刮刀杆14’与第二刮刀杆14”之间),由此在引导表面21的任一侧上都未保留槽22。这样的应用方案可用在例如盘形精磨机中,也可用在接近刮刀段或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其它精磨机类型中,在此可期望限制处于精磨过程中的材料向前流动,从而促进材料的精磨,并确保所有的材料将从刮刀槽15的底部上升到刮刀间隙10中。在图11中从上方沿对角线示意性地示出了刮刀杆14的这种交互定位。在精磨机的刮刀间隙10中产生大量蒸汽的精磨机应用方案中,使第三刮刀杆 14”’的第一端14a以这样的方式相对于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及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设置,该方式为使刮刀杆的端部之间的槽22变得较大,结果促使蒸汽流经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因此,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第一端21a能够沿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定位在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终端的位置处,或者甚至沿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定位在与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及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处,由此第三刮刀杆14”’沿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设置在第一刮刀杆14’与第二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之间。因此,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表示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在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和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处的切线方向。根据图4至图6的实施例示出所谓的“笔直交错”,两个相邻的刮刀杆14的第一端 14a和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致相等。根据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进而示出所谓的“倾斜交错”,两个相邻的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和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不同。这在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例如以这样的方式实现,该方式为第一刮刀杆14’设置成使其端部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于第二刮刀杆14”的端部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换言之,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于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如图7所示,当在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上所用的角度恒定时,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之间的槽22变得小于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端14a之间的槽22。利用这样的方案,可以避免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距离相同的精磨表面16的所有刮刀槽 15中的开放流动区域减少。因此,在起始刮刀杆(即,第三刮刀杆14”’ )的一侧形成的槽 22大于在另一侧形成的槽22。因此,这种第三刮刀杆14”’的一侧不必有任何槽22的实施例也是可行的。于是,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于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第二端21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可小于或等于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然而,进一步,第三刮刀杆14”’ 的引导表面21的第二端21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于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根据实施例,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第一端21a与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距离可进而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刮刀杆14” 的第二端14b与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距离。在这种“倾斜交错”中,可以使刮刀杆以这样的方式相对于彼此交错,该方式为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第一端21a可沿第一刮刀杆14’或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定位在第一刮刀杆14’或第二刮刀杆14”的终端的位置处,或者甚至沿第一刮刀杆14’ 或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定位在与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或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处,由此第三刮刀杆(至少在其部分长度上)沿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设置在第二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一刮刀杆 14’之间或者第一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14”之间。因此,第一刮刀杆14’ 或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表示第一刮刀杆14’或第二刮刀杆14”在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或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处的切线方向。图12还示意性且从上方沿对角线地示出刮刀杆的这样一种相互定位,其中在第一刮刀杆14’与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之间未形成槽,而在第二刮刀杆14”与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之间形成有槽22。在这种实施例中,刮刀杆14’、14”和14”’ 可形成半开的交错。在旋转精磨表面(即,精磨机的转子)的情况下,当期望实现最可能有效的精磨时,槽22较小或根本没有槽22的刮刀杆14”’的半部可定位成沿着与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在旋转方向之后更远)。至于静止的精磨表面(即,精磨机的定子),槽22较小或根本没有槽22的第三刮刀杆14”’的半部可定位成沿着与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 (即,在刮刀杆的最后遇到转子的那侧上)。因此,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槽22 较小或根本没有槽的半部将处于精磨过程中的材料从刮刀槽更有效地提升到精磨表面之间的刮刀间隙中。同时,在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槽22较大的那侧上,蒸汽能够从一个刮刀槽更顺畅地流向另一刮刀槽。至于定子的精磨表面,当使刮刀杆相对于彼此设置时,可以考虑定子的现象特性, 即在定子的精磨表面的特定区域中的蒸汽逆流。通过使刮刀杆相对于彼此交错以及设定刮刀杆的引导表面的升角来考虑蒸汽的这种逆流,从而使得蒸汽不能在精磨表面上从刮刀杆之间的槽回流,而是由于刮刀杆的第二端14b处的壁14d转而向上。在定子的精磨表面上实施的这种方案可以进一步促进精磨。图9和图10示 意性示出定位刮刀段的刮刀杆的又一种可能方式。图9和图10中的刮刀段示出一个刮刀段包括多个刮刀杆的方案,通过采取与先前提出的方式不同的方式来改变刮刀杆的不同侧上的刮刀杆之间的槽22的大小或范围(extensions),使这些刮刀杆相对于彼此以不同方式交错。可以用刮刀段11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精磨机的精磨表面的一部分,该方式为刮刀段11的供给边缘12对应于整个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并且刮刀段11的排出边缘13对应于整个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由此与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12距离相同的刮刀杆14和刮刀槽15属于相同的精磨表面区。然而,可以用刮刀段11只形成精磨表面的一个精磨表面区的一部分(即,精磨表面的第一精磨表面区17、第二精磨表面区18、第三精磨表面区19或第四精磨表面区20的一部分),其在图3中以示例性方式示出。在图中,通过用刮刀段的精磨表面作为示例来示出各种实施例,但是所有的各种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实施为连续精磨表面结构的精磨表面。在一些情况下,说明书中公开的特征可以在不考虑其它特征的情况下加以应用。 另一方面,如果需要的话,说明书中公开的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形成各种组合方案。附图及有关描述仅旨在揭示本发明的构思。本发明的细节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图中所示的刮刀杆14的结构是直的,但是刮刀杆14也可具有弯曲的纵向结构。进一步,刮刀杆可设置成泵送刮刀杆或供给刮刀杆(即,促进待精磨的材料在精磨表面上通行的刮刀杆),或者保持刮刀杆(retaining blade bar)(即,限制待精磨的材料在精磨表面上通行的刮刀杆),或者它们的组合。泵送刮刀杆是如下的用于待精磨的纸浆颗粒的刮刀杆,其既产生沿精磨表面的圆周方向(即,沿刮刀段半径的垂直方向)的速度分量,又产生沿精磨表面的半径方向(从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指向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的速度分量。保持刮刀杆表示生产待精磨的纸浆颗粒的刮刀杆,其既产生沿精磨表面的圆周方向(即,沿刮刀段半径的垂直方向)的速度分量,也产生沿精磨表面半径的方向(从精磨表面的排出边缘指向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的速度分量。例如,当从右侧向上观察图3的刮刀表面(即在通常竖直的位置观察附图标记的方式)时,最接近左边缘的刮刀杆沿着刮刀段的径向,由此它们既不是泵送刮刀杆也不是保持刮刀杆,而是径向刮刀杆。因此,图3中最接近右边缘的刮刀杆与刮刀段的径向形成从刮刀表面的供给边缘向刮刀表面的排出边缘张开的角度。因此,最接近右边缘的刮刀杆可以是泵送刮刀杆或保持刮刀杆。如果图3的刮刀段是定子刮刀段,而转子从右向左移动越过该刮刀段,那么最接近右边缘的刮刀杆就这样泵送、促使材料从供给边缘向排出边缘径向运动。相应地,如果图3的刮刀段是定子刮刀段,而转子从左向右移动越过该刮刀段,那么最接近右边缘的刮刀段就这样保持、限制材料从供给边缘向排出边缘径向运动。如果图3的刮刀段是转子刮刀段,并从左向右移动,那么最接近右边缘的刮刀杆就这样泵送、 促使材料从供给边缘向排出边缘径向运动。进一步,如果图3的刮刀段是转子刮刀段,并从右向左移动,那么最接近右边缘的刮刀杆就这样保持、限制材料从供给边缘向排出边缘径向运动。图3的刮刀段示出与公开的刮刀方案相关的刮刀杆的方向的一种示例。当转子和定子都具有泵送到一定程度的刮刀杆角时,公开的方案效果最佳。这是因为改善蒸汽流的槽此时更为向前地指向刮刀间隙,这个方向是希望蒸汽运动的方向,而且因为本发明的斜面式结构此时更靠近指向纸浆流实际行进的方向。因此,纸浆有效地上升到刮刀间隙中。当转子和定子的刮刀杆角在10°至45°之间泵送时,该方案效果最佳。进一步,当刮刀杆角在0°至10°之间泵送或者大于45°泵送或者在0°至15°制动(即,保持)时,该方案效果良好。当转子的刮刀杆角强力泵送时,换言之当转子的刮刀杆角例如在25°至45°之间泵送或者具有甚至更大的刮刀杆角时,例如在定子的刮刀杆角在15°至45°之间泵送的场合,这样的方案同样有效果。该方案不会对用于定子和转子的刮刀表面或它们的一部分刮刀表面的刮刀杆角强加其它限制,所以基本上能够在转子和定子的刮刀表面的不同组合中自由地选择刮刀角。

通过选择刮刀杆角,可以对刮刀结构消耗多少能量以及利用精磨而实现的精磨程度中的一些变化造成影响。强力的泵送刮刀方案导致材料在刮刀间隙中停留的时间很短, 由此精磨消耗的能量少。因此,待精磨的材料实现均勻的精磨处理,但是精磨程度中的变化保持较小。采取泵送较少的刮刀方案,则材料在刮刀间隙中停留的时间较长,由此精磨的能耗较大,而精磨程度中的变化较大。如果使用强力保持的刮刀方案,则精磨的停留时间长, 导致高能耗。因此,平均而言,精磨程度中的变化大,但是精磨后的材料的精磨程度可能不均勻,包括精磨程度大的材料和精磨程度小的材料。进一步,在根据图3至图13的所有实施例中,第三刮刀杆14”’的边缘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然而,这样的方案在下列情形也是可行的,即第一刮刀杆14’ 与第三刮刀杆14”’之间和/或第二刮刀杆14”与第三刮刀杆14”’之间以这样的方式具有小狭缝,该方式为第三刮刀杆14”’ (至少在其起始部)与被第三刮刀杆14”’终止的刮刀槽 15不是一样宽,由此蒸汽能够从一个刮刀槽流经该狭缝到另一刮刀槽。这样的方案在以下情况也是可行的,即第三刮刀杆的引导表面处于引导槽的底部,接触到邻接的刮刀杆,但是其上部离开相邻刮刀杆的任一侧表面或两侧表面,由此,第三刮刀杆14”’的上表面14c将比其引导表面21的起始部更窄。如以上所述,在根据图3至图13的实施例中,第三刮刀杆14”’的侧边缘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这在图14中进一步示出,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侧边缘 23a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的面向侧边缘23a的侧边缘24,第三刮刀杆14”’的第二侧边缘 23b进一步接触到第二刮刀杆14”的面向侧边缘23b的侧边缘25。进一步,如图15示意性示出的,当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沿第一刮刀杆 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设置在第二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一刮刀杆14’ 之间时,第一刮刀杆14’、第二刮刀杆14”和第三刮刀杆14”’能够相对于彼此以这样的方式设置,该方式为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侧边缘23a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的面向侧边缘 23a的侧边缘24,第三刮刀杆14”’的第二侧边缘23b接触到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5 的假想延长线25a,该假想延长线面向侧边缘23b。同样,如图16示意性示出的,当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沿第一刮刀杆14’ 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设置在第一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14”之间时,第一刮刀杆14’、第二刮刀杆14”和第三刮刀杆14”’能够相对于彼此以这样的方式设置,该方式为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侧边缘23a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的侧边缘24的假想延长线24a,该假想延长线面向侧边缘23a,并且第三刮刀杆14”’的第二侧边缘23b接触到第二刮刀杆14”的面向侧边缘23b的侧边缘25。进一步,如图17示意性示出的,当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沿第一刮刀杆 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设置在第一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14” 的假想延长线之间时,第一刮刀杆14’、第二刮刀杆14”和第三刮刀杆14”’能够相对于彼此以这样的方式设置,该方式为第三刮刀杆14”’的第一侧边缘23a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的侧边缘24的假想延长线24a,该假想延长线面向侧边缘23a,并且第三刮刀杆14”’的第二侧边缘23b接触到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5的假想延长线25a,该假想延长线面向侧边缘 23b。因此,这里第三刮刀杆14”,的侧边缘23a、23b与第一刮刀杆14,的侧边缘24和 /或第二刮刀杆的侧边缘25接触或者与它们的假想延长线接触表示第三刮刀杆14”’至少在其一部分纵向部上或在 其整个纵向部上与刮刀槽15或者被第三刮刀杆14”’终止的刮刀槽15的假想延长线一样宽。第三刮刀杆14”’的侧边缘23a、23b仅是在刮刀杆14’、14”、 14”’的下部、还是在它们的整个高度上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和/或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4、25或者它们的假想延长线,这取决于对例如待精磨的材料的流动和精磨期间产生的蒸汽的期望的控制比例。第三刮刀杆14”’的侧边缘23a、23b在高度方向上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4、25的部分越大,在刮刀间隙中行进的材料能够被优选地引导至刮刀间隙的比例越高。然而,虽然优选的方案是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4、25,但是第三刮刀杆14”’的侧边缘23a、23b不会完全切断蒸汽的通行,至少不会进入其中一个相邻的槽中。在方案中已经以这样的方式实施,该方式为第三刮刀杆的侧边缘23a、23b仅在下部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和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或者该方式为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在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和/或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的位置处仍未达到其完全高度,或者该方式为第三刮刀杆14”’的侧边缘23a、23b 中的至少一个只接触到第一刮刀杆14’或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的假想延长线24a、25a。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离解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的精磨机的精磨机精磨表面(1,2),所述精磨表面(1,幻具有指向待精磨的材料的供给流的方向的供给边缘(1 和指向精磨后的材料的排出流的方向的排出边缘(13),并且所述精磨表面(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刮刀杆(14’ ) 和至少一个第二刮刀杆(14”),在所述第一刮刀杆(14’)与所述第二刮刀杆(14”)之间有刮刀槽(15),所述第一刮刀杆(14’)和所述第二刮刀杆(14”)具有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 2)的供给边缘(12)的方向的第一端(14a)和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2)的排出边缘(13)的方向的第二端(14b);而且所述精磨表面(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刮刀杆(14”’),所述第三刮刀杆(14,,,)具有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方向的第一端(14a)和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2)的排出边缘(13)的方向的第二端(14b);所述第三刮刀杆(14,,,) 的第一端(14a)具有从所述精磨表面(1, 的供给边缘(1 的方向沿所述精磨表面(1, 2)的排出边缘(13)的方向上升的引导表面(21),所述引导表面用于将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引导至所述第三刮刀杆(14”’ )的上表面(He),所述引导表面具有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方向的第一端(21a)和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2)的排出边缘(13)的方向的第二端Olb),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沿所述第一刮刀杆(14’ )和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设置成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与所述第二刮刀杆(14”)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与所述第一刮刀杆(14’ )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一刮刀杆 (14’)的假想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刮刀杆(14”)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之间;而且所述第三刮刀杆(14”’ )的第一侧边缘(23a)和第二侧边缘0 )同时接触到所述第一刮刀杆(14’ )的侧边缘04)和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5),或同时接触到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05)的假想延长线(25a)和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侧边缘(M),或同时接触到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侧边缘04)的假想延长线(Ma)和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5),或同时接触到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Ma) 和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O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 (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而且所述第三刮刀杆(14”’ ) 的引导表面的第二端Ol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 )的第二端(14b)及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 (21)的第一端(21a)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 )的第二端(14b)及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 (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 (21)的第一端(21a)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刮刀杆 (14,)的第二端(14b)及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 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 (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而且所述第三刮刀杆(14”’ ) 的引导表面的第二端Ol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 )的第二端(14b)及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 (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而且所述第三刮刀杆(14”’ )的引导表面的第二端(21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的第二端Ol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 (12)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 (21)的第一端(21a)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刮刀杆 (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 (21)的第一端(21a)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精磨表面(1,2)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精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包括至少一个以线性、凹面或凸面的方式上升的部分。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精磨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以线性方式上升,并且所述引导表面相对于所述刮刀槽(15)的底部的升角为20°至 55°,优选为30°至45°。
11.一种用于离解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的精磨机的精磨表面(1,2)的刮刀段(11),所述刮刀段(11)能够设置成形成所述精磨机的精磨表面(1,2)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刮刀段 (11)具有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所述精磨表面具有指向待精磨的材料的供给流的方向的供给边缘(12)和指向精磨后的材料的排出流的方向的排出边缘(13),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刮刀杆(14’)和至少一个第二刮刀杆(14”), 在所述第一刮刀杆(14’ )与所述第二刮刀杆(14”)之间有刮刀槽(15),所述第一刮刀杆 (14’)和所述第二刮刀杆(14”)具有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方向的第一端(14a)和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6)的排出边缘(13)的方向的第二端(14b);所述刮刀段 (11)的精磨表面(16)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刮刀杆(14”’),所述第三刮刀杆具有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方向的第一端(14a)和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6)的排出边缘(13)的方向的第二端(14b);所述第三刮刀杆(14”’ )的第一端(14a)具有从所述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方向沿所述精磨表面(16)的排出边缘(13)的方向上升的引导表面(21),所述引导表面用于将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引导至所述第三刮刀杆(14”’ )的上表面(He),所述引导表面位1)具有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 的方向的第一端(21a)和指向所述精磨表面(16)的排出边缘(13)的方向的第二端(21b),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21)沿所述第一刮刀杆(14’ )和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设置成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与所述第二刮刀杆(14”)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与所述第一刮刀杆(14’ )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一刮刀杆 (14’)的假想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刮刀杆(14”)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假想延长线之间;而且所述第三刮刀杆(14”’ )的第一侧边缘(23a)和第二侧边缘(23b)同时接触到所述第一刮刀杆(14’ )的侧边缘(24)和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5),或同时接触到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5)的假想延长线(25a)和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侧边缘(24),或同时接触到所述第一刮刀杆(14’ )的侧边缘(24)的假想延长线(24a)和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5),或同时接触到所述第一刮刀杆(14’ )的侧边缘(24)的假想延长线(24a)和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侧边缘(25)的假想延长线(25a)。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刮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 (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所述第三刮刀杆(14”’ )的引导表面(21)的第二端(21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 (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及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刮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 (21)的第一端(21a)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 )的第二端(14b)及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刮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 (21)的第一端(21a)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 )的第二端(14b)及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刮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 (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所述第三刮刀杆(14”’ )的引导表面(21)的第二端(21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 (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及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刮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的第二端 (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刮刀杆 (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的第二端(21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 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刮刀杆(14’ )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21) 的第二端(21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刮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 (21)的第一端(21a)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 的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刮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刮刀杆(14”’)的引导表面 (21)的第一端(21a)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刮刀杆(14”)的第二端(14b)与所述刮刀段(11)的精磨表面(16)的供给边缘(12)的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刮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21)包括至少一个以线性、凹面或凸面的方式上升的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刮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21)以线性方式上升,并且所述引导表面(21)相对于所述刮刀槽(15)的底部的升角为20°至 55°,优选为30°至45°。
21.一种离解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的精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磨机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精磨表面(1,2)或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刮刀段(11)。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离解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的精磨机的精磨机精磨表面(1,2)。精磨表面具有指向待精磨材料的供给流的方向的供给边缘(12)和指向精磨后的材料的排出流的方向的排出边缘(13)。精磨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刮刀杆(14’)和至少一个第二刮刀杆(14”),它们之间有刮刀槽(15)。第一刮刀杆和第二刮刀杆均具有指向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14a)和指向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14b)。精磨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指向供给边缘的方向的第一端和指向排出边缘的方向的第二端的第三刮刀杆。第三刮刀杆的第一端具有将含木质纤维素的材料引导至第三刮刀杆的上表面(14c)的上升引导表面(21)。所述引导表面沿第一刮刀杆和第二刮刀杆(14”)的行进方向设置成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刮刀杆与第二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二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一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一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之间,或位于第一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与第二刮刀杆的假想延长线之间。
文档编号D21D1/30GK102348849SQ201080011480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8日
发明者维莱·洛拉 申请人:美卓造纸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