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聚酯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90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叠层聚酯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层聚酯膜,例如,涉及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单元等中作为必须具有与光扩散层、防粘附层等良好的附着力的各种光学用部件合适地使用的叠层聚酯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作为电视机、个人电脑、数码相机、便携电话等的显示装置而被广泛使用。这些液晶显示器中,由于在液晶显示单元不单独具有发光功能,因此,普遍使用通过从内侧使用背光源照射光从而使之显示的方式。在背光源方式中,有称为边光型或直下型的结构。最近,存在使液晶显示器薄型化的倾向,采用边光型的情况变多。一般而言,边光型以反射片、导光板、光扩散片、棱镜片的顺序构成。作为光线的通路,从背光源向导光板入射的光线被反射片反射,从导光板的表面被射出。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线向光扩散片入射,被光扩散片扩散、射出,接着向存在的棱镜片入射。棱镜片中光线在法线方向被聚光、向液晶层射出。在本结构中使用的光扩散片用于使透射光在多方向均勻地扩散,必须是光扩散性大的物质和光透射性高的物质。作为光扩散片,已知有在精加工时由加热、加压而在表面施加凹凸的片材、即施加所谓压花加工的片材,和在透明基材包膜上涂覆由含有颗粒的透明树脂形成的光扩散层而制成的片材。另外,还提出了在光扩散片中,在与透明基材膜的光扩散层相反侧的面上,为了防止光扩散片和导光板的粘附(部分附着)等,形成含有粘合剂和少量微珠的防粘附层(专利文献1 3)。作为形成光扩散片的透明基材膜,考虑透明性、机械特性,一般使用聚酯膜,为了提高基材的聚酯膜和光扩散层或防粘附层的附着力,作为它们的中间层一般设置易粘接性的涂布层。作为易粘接性的涂布层,例如,已知有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专利文献4、5)。近年来,在液晶显示器领域中,要求更大的画面和高质量画面。另外,由于液晶显示器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要求在光扩散层和防粘附层等的加工工序中大幅度降低成本。出于这些理由,光扩散层和防粘附层等的构成变化剧烈,要求具有与各种层的附着力良好的易粘接性能的聚酯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8900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459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286166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平8481890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0-2^3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对各种光扩散层、防粘附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且能够在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单元等中合适地使用的聚酯膜。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的发明人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使用具有特定构成的叠层聚酯膜,能够容易地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S卩,本发明的要点为一种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在聚酯膜的至少单面具有涂布层,该涂布层通过涂布含有丙烯酸树脂、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的涂布液而形成。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叠层聚酯膜,能够提供在形成光扩散层、防粘附层等时附着力优异的叠层聚酯膜,其工业价值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构成本发明中的叠层聚酯膜的聚酯膜既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除了 2层、3层结构以外,只要不超越本发明的要点,也可以是4层或其以上的多层,不受特别限定。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既可以是均聚酯,也可以是共聚聚酯。由均聚酯构成时,优选使芳香族二元羧酸和脂肪族二元醇缩聚得到的聚酯。作为芳香族二元羧酸,可以列举对苯二甲酸、2,6_萘二甲酸等,作为脂肪族二元醇,可以列举乙二醇、二乙二醇、1,4_环己烷二甲醇等。作为代表性的聚酯,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另一方面,作为共聚聚酯的二元羧酸成分,可以列举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2,6_萘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羟基羧酸(例如对羟基苯甲酸等)等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二元醇成分,可以列举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4-环己烷二甲醇、季戊二醇等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本发明的聚酯膜中,为了防止液晶显示器的液晶等由紫外线引起的劣化,也能够使之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只要是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的化合物且能够耐受在聚酯膜制造工序中施加的热的紫外线吸收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紫外线吸收剂,有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和无机类紫外线吸收剂,但从透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环状亚氨酸酯类、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从耐久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环状亚氨酸酯类、苯并三唑类。另外,也能够将紫外线吸收剂并用2种以上使用。在本发明的膜的聚酯层中,以赋予滑动性和防止在各工序发生擦伤为主要目的, 优选配合颗粒。配合的颗粒的种类只要是能够赋予滑动性的颗粒即可,不受特别限定,作为具体例子,例如,可以列举二氧化硅、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硫酸钙、磷酸钙、磷酸镁、 高岭土、氧化铝、氧化钛等颗粒。另外,也可以使用在日本特公昭59-5216号公报、特开昭 59-217755号公报等中记载的耐热性有机颗粒。作为其它耐热性有机颗粒的例子,可以列举热固化性脲醛树脂、热固化性酚醛树脂、热固化性环氧树脂、苯基胍胺树脂等。还可以在聚酯制造工序中,使用使催化剂等一部分金属化合物沉淀、微分散的析出颗粒。
另一方面,关于使用的颗粒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球状、块状、棒状、扁平状等任意一种形状。另外,关于其硬度、比重、色泽等也没有特别限制。这一系列颗粒可以根据需要并用2种以上。另夕卜,使用的颗粒的平均粒径通常为0.01 3μπι,优选为0. 1 2μπι的范围。平均粒径小于0. 01 μ m时,有时不能充分赋予滑动性,或颗粒凝集,分散性变得不充分,使膜的透明性下降。另一方面,在大于3μπι时,膜的表面粗度变得过粗,在后工序中形成光扩散层和防粘附层等时等有时发生不妥。另外,聚酯层中的颗粒含量通常为0. 001 5重量%,优选为0. 005 3重量%的范围。在颗粒含量小于0. 001重量%时,有时膜的滑动性不充分,另一方面,在大于5重量% 地添加时,有时膜的透明性不充分。作为在聚酯层中添加颗粒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采用现有公知的方法。例如,能够在制造构成各层的聚酯的任意阶段中添加,但优选在酯化或酯交换反应结束后添加。另外,可以通过使用带有通风口的混炼挤出机,混合在乙二醇或水等中分散的颗粒浆料与聚酯原料的方法,或使用混炼挤出机,混合干燥的颗粒与聚酯原料的方法等进行。此外,在本发明的聚酯膜中,除了上述颗粒以外,能够根据需要添加现有公知的抗氧化剂、抗静电剂、热稳定剂、润滑剂、染料、颜料等。发明中的聚酯膜厚度,只要是能够作为膜进行制膜的范围即可,不受特别限定,通常为10 350 μ m,优选为50 250 μ m的范围。接着,具体说明本发明中的聚酯膜的制造例,但不受以下的制造例任何限定。艮口, 优选使用先前叙述的聚酯原料,以冷却辊冷却固化从模头挤出的熔融片材,得到未拉伸片材的方法。此时,为了使片材的平面性提高,优选提高片材和旋转冷却鼓的附着力,优选采用静电施加附着法和/或液体涂布附着法。接着,所得到的未拉伸片材向二轴方向被拉伸。 此时,首先,利用辊或拉幅机方式的拉伸机向一个方向拉伸上述的未拉伸片材。拉伸温度通常为70 120°C,优选为80 110°C,拉伸倍率通常为2. 5 7倍,优选为3.0 6倍。接着,向与第一阶段拉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拉伸,此时拉伸温度通常为70 170°C,拉伸倍率通常为3. 0 7倍,优选为3. 5 6倍。然后,继续以180 270°C温度在紧拉下或松弛30% 以内进行热处理,得到二轴取向膜。在上述拉伸中,也能够采用将一个方向的拉伸以2阶段以上进行的方法。此时,优选最终在二个方向的拉伸倍率分别成为上述范围地进行。另外,在本发明中,关于构成叠层聚酯膜的聚酯膜制造,也能够采用同时二轴拉伸法。同时二轴拉伸法是以通常70 120°C、优选80 110°C的被控制温度的状态、在机械方向和宽度方向使上述未拉伸片同时被拉伸取向的方法,作为拉伸倍率,以面积倍率计为 4 50倍、优选为7 35倍、更优选为10 25倍。然后,继续在170 250°C温度紧拉或 30%以内的松弛的状态下进行热处理,得到拉伸取向膜。关于采用上述拉伸方式的同时二轴拉伸装置,可以采用螺旋方式、缩放方式、线性驱动方式等现有公知的拉伸方式。接着,说明构成本发明中的叠层聚酯膜的涂布层的形成。关于涂布层,既可以通过在聚酯膜的拉伸工序中对膜表面进行处理的联线涂布而设置,也可以在暂时制造的膜上、 在系统外采用离线涂布,也可以并用两者。由于能够与制膜同时进行涂布,因此,能够相对廉价地制造,能够通过拉伸倍率使涂布层的厚度变化,从该点出发,优选使用联线涂布。
关于联线涂布,不受以下所限定,例如,在依次二轴拉伸中,能够特别在纵向拉伸结束后、横向拉伸前实施涂布处理。通过联线涂布在聚酯膜上设置涂布层时,能够与制膜同时进行涂布,并且能够以高温处理涂布层,作为聚酯膜,能够制造良好的膜。在本发明中,以在聚酯膜的至少一面具有涂布含有丙烯酸树脂、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的涂布液而形成的涂布层为必须条件。本发明中的涂布层是可以使与光扩散层、防粘附层等各种热固化性层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层的附着力提高的涂布层。进行了各种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形成并用丙烯酸树脂和环氧化合物、或噁唑啉化合物的1种交联剂的涂布层,与光扩散层、防粘附层等的附着力提高。还继续研究的结果表明丙烯酸树脂、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的涂布层显示非常良好的附着力。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是指含有以丙烯酸类、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所代表那样的、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物。它们可以是均聚物或共聚物的任意一种。另夕卜,也包括这些聚合物与其它聚合物(例如,聚酯、聚氨酯)的共聚物。例如,是嵌段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另外,也包括在聚酯溶液或聚酯分散液中由聚合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性单体而得到的聚合物(根据情况,也包括聚合物的混合物)。同样地,也包括在聚氨酯溶液或聚氨酯分散液中由聚合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性单体而得到的聚合物(根据情况,也包括聚合物的混合物)。同样地,也包括在其它的聚合物溶液或分散液中由聚合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性单体而得到的聚合物(根据情况,也包括聚合物的混合物)。作为具有上述碳-碳双键的聚合性单体,没有特别限定,特别作为代表性的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衣康酸、富马酸、马来酸、柠康酸那样的各种含有羧基的单体类及其盐;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4-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一丁羟基富马酸酯、一丁羟基衣康酸酯那样的各种含有羟基的单体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那样的各种(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腈等那样的各种含氮乙烯基类单体类;苯乙烯、 α -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甲苯那样的各种苯乙烯衍生物、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那样的各种乙烯基酯类;Y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那样的各种含硅聚合性单体类;含磷乙烯基类单体类;氯乙烯、偏氯乙烯、氟乙烯、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六氟丙烷那样的各种卤化乙烯类;丁二烯那样的各种共轭二烯类等。为了使与光扩散层、防粘附层等的附着力提高,也能够使用含有羟基、氨基、酰胺基等官能基的丙烯酸树脂。在本发明的膜中的涂布层形成中,为了使涂布层的涂膜强固、具有与各种光扩散层、防粘附层等的充分的附着力,使形成这些层后的耐湿热性等提高,作为交联剂,使用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作为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在分子内含有环氧基的化合物、其预聚物和固化物。例如,可以列举表氯醇与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三醇、聚甘油、双酚A等羟基、氨基的缩合物,有聚环氧化合物、二环氧化合物、一环氧化合物、缩水甘油胺型化合物等。作为聚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季戊四醇聚缩水甘油醚、二甘油聚缩水甘油醚、三缩水甘油基三(2-羟乙基)异氰酸酯、甘油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聚缩水甘油醚等,作为二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季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 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四亚甲基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等,作为一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烯丙基缩水甘油醚、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等,作为缩水甘油胺型化合物,可以列举N,N,N' ,N'-四环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基二胺、1,3_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环己烷等。特别优选多官能环氧化合物,更加优选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缩水甘油醚结构的多官能环氧化合物。作为市售品的1个例子,可以列举是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的“Denacol EX-521” (Nagase Chemtex 生产)等。噁唑啉化合物是指在分子内具有噁唑啉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能够通过加聚性含噁唑啉基的单体单独或和其它单体的聚合制成。加聚性含噁唑啉基的单体,能够列举2-乙烯基-2-噁唑啉、2-乙烯基-4-甲基-2-噁唑啉、2-乙烯基-5-甲基-2-噁唑啉、2-异丙烯基-2-噁唑啉、2-异丙烯基-4-甲基-2-噁唑啉、2-异丙烯基-5-乙基-2-噁唑啉等,能够使用这些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2-异丙烯基-2-噁唑啉在工业上也容易购入,是适合的。其它单体只要是能够与加聚性含噁唑啉基的单体共聚的单体即可,没有限制,例如,能够使用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作为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2-乙基己基、环己基)等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丁烯酸、苯乙烯磺酸及其盐(钠盐、钾盐、铵盐、 叔胺盐等)等不饱和羧酸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类;(甲基)丙烯酰胺、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烷基(甲基)丙烯酰胺(作为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2-乙基己基、环己基等)等不饱和酰胺类;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类;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乙烯、丙烯等α-烯烃类;氯乙烯、偏氯乙烯、氟化乙烯等含卤素的α,ρ-不饱和单体类;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等α,β -不饱和芳香族单体等,能够使用这些的1种或2种以上的单体。特别优选在侧链具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这样的聚合物容易通过加聚性含噁唑啉基的单体和其它单体的聚合得到。作为使用丙烯酸类单体作为其它单体的噁唑啉化合物商品的1个例子,可以列举噁唑啉基在丙烯酸类树脂中分支的聚合物型交联剂的“Epocross WS-500'\"Epocross WS-300” (日本触媒公司生产)等。发现由丙烯酸树脂、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得到的涂布层显示非常良好的附着力,但进行更严格的耐久试验时,判断有附着力下降的情况。因此,作为其解决对策,发现通过也并用三聚氰胺化合物,即使在耐久试验后附着力也高度稳定。本发明所说的三聚氰胺化合物是指在化合物中具有三聚氰胺骨架的化合物。例如,能够使用使醇与烷醇化三聚氰胺衍生物、羟基化三聚氰胺衍生物反应而部分地或完全地醚化的化合物和这些的混合物。作为在醚化中使用的醇,可以合适地使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等。另外,作为三聚氰胺化合物,可以是单体或二聚体以上的多聚体的任意一种,或者也可以使用这些的混合物。另外,能够使用在三聚氰胺的一部分中缩聚尿素等得到的缩合物,也能够使用用于提高三聚氰胺化合物反应性的催化剂。特别优选烷基化三聚氰胺化合物,更优选完全烷基型三聚氰胺化合物,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等。在本发明中的叠层聚酯膜中,为了提高涂布面状、提高在涂布面上形成各种光扩散层、防粘附层时的视认性、提高透明性,也能够并用丙烯酸树脂以外的各种粘合剂聚合物。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聚合物”是根据高分子化合物安全性评价流程方案(昭和60年11月,化学物质评审会主办),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得的数均分子量(Mn)为 1000以上的高分子化合物,而且定义为具有成膜性的物质。作为粘合剂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等)、聚亚烷基二醇、聚亚烷基亚胺、甲基纤维素、羟基纤维素、淀粉类等。上述粘合剂聚合物中,特别是从提高涂布面状、附着力的观点出发,优选并用聚酯树脂。另外,特别是在形成透明性高的光扩散层、防粘附层时,有时干涉斑显著出现。为了使形成透明性高的光扩散层、防粘附层时的干涉斑减轻,也能够调整涂布层的折射率。一般而言,干涉斑多由于涂布层的折射率低而发生。因此,通过在涂布层中并用高折射率材料,减轻干涉斑。作为高折射率材料,能够使用现有公知的高折射率材料。在能够防止附着力降低方面,例如,可以列举在上述粘合剂聚合物中含有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化合物的方法。 在粘合剂聚合物中,特别是在聚酯树脂中能够导入大量的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调整折射率。作为在聚酯树脂中组合入缩合多环式芳香族的方法,例如,有在缩合多环式芳香族结构中导入2个或其以上的羟基作为取代基而形成二醇成分或多羟基成分的方法,或者导入2个或以上羧酸基而形成二羧酸成分或多羧酸成分的方法。在叠层聚酯膜制造工序中,从难以着色的观点出发,优选涂布层中含有的缩合多环式芳香族为萘骨架。另外,从在涂布层上形成的光扩散层或防粘附层的附着力、透明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作为聚酯结构成分,适宜使用组入萘骨架的树脂。作为该萘骨架,作为代表的物质,可以列举1,5_萘二甲酸和2,6_萘二甲酸、2,7_萘二甲酸。另外,为了改善涂布层的润滑性和改善粘附性,也能够含有颗粒。作为使用的颗粒,例如,能够列举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金属等无机颗粒或交联高分子颗粒等有机颗粒寸。另外,在不损害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在涂布层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消泡剂、涂布性改善剂、增粘剂、有机类润滑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发泡剂、染料等。在本发明中,上述丙烯酸树脂在涂布层中所占的含量通常为20 90重量%,优选为25 85重量%,更优选为30 80重量%。不足20重量%时,由于丙烯酸树脂成分少,有时附着力不充分,超过90重量%时,由于交联剂成分少,有时涂布层变脆,附着力不充分,有时耐湿热性不充分。在本发明中,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在涂布层中所占的量通常合计为10 80重量%,优选为15 75重量%,更优选为20 70重量%。不足10重量%时,有时涂布层变脆,对湿度和热不能充分耐受,超过80重量%时,有时附着力不充分。另外,优选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中的至少1个超过5重量%。均为5重量%以下时,在高温高湿度条件下长时间暴露时,有时与光扩散层、防粘附层等的附着力不稳定。另外,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的重量比通常为1 10 1 10,优选为1 3 1 3。在本发明中,相对于丙烯酸树脂、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在涂布层中所占的合计量,上述三聚氰胺化合物在涂布层中所占的含量通常为1 50重量%,优选为5 30重量%,更优选为8 20重量%。不足1重量%时,有时耐久试验后的附着力稳定效果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超过50重量%时,由于其它成分少,有时附着力不充分。在本发明的聚酯膜中,能够在与设置有上述涂布层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也设置涂布层。例如,在形成硬涂层等的表面功能层的相反侧形成防粘附层、棱镜层、显微透镜层、硬涂层等的功能层时,能够提高与该功能层的附着力。作为在相反侧面形成涂布层的成分,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成分。例如,可以列举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粘合剂聚合物、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三聚氰胺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等交联剂等,既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材料,也可以并用多种使用。另外,也可以是如上所述制成的涂布含有具有丙烯酸树脂、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的涂布液而形成的涂布层(在聚酯膜两面是相同的涂布层)。考虑制造和膜加工的便利性,优选涂布层是相同的。涂布层中的成分分析,例如,能够通过TOF-SIMS等的表面分析进行。在通过联线涂布设置涂布层时,优选使上述一系列化合物形成水溶液或水分散体,以在聚酯膜上涂布调整为固体成分浓度0. 1 50重量%左右基准的涂布液为要领,制造叠层聚酯膜。另外,在不损害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以改良对水的分散性、改良成膜性等为目的,可以在涂布液中含有少量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既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适当地使用 2种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叠层聚酯膜,在聚酯膜上设置的涂布层膜厚通常为0. 002 1. Og/ Hi2,优选为0. 01 0. 5g/m2,更优选为0. 02 0. 2g/m2的范围。膜厚不足0. 002g/m2时,有不能得到充分的附着力的可能性,超过1. Og/m2,有外观、透明性、膜的粘附性恶化的可能性。在本发明中,设置涂布层的方法能够使用反向凹版涂布、直接凹版涂布、辊涂、模具涂布、棒涂、幕帘式淋涂等现有公知的涂布方式。在本发明中,关于在聚酯膜上形成涂布层时的干燥和固化条件,不应该被特别限制,例如,在通过离线涂布设置涂布层时,通常可以以80 200°C、3 40秒、优选以100 180°C、3 40秒作为基准进行热处理。另一方面,在通过联线涂布设置涂布层时,通常可以以70 ^0°C、3 200秒作为基准进行热处理。另外,不论离线涂布或联线涂布,根据需要,也可以并用热处理和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照射。本发明中的构成叠层聚酯膜的聚酯膜中,也可以预先实施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处理。在本发明的叠层聚酯膜中,能够在涂布层上设置光扩散层、防粘附层。光扩散层是含有颗粒和粘合剂而形成的层。作为在光扩散层中含有的颗粒,只要是具有使光扩散那样性质的颗粒即可,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基树脂等有机颗粒和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硫酸钡等无机颗粒。其中,能够适当地使用透明性良好的丙烯酸树脂和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另外,这些颗粒的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平均粒径,优选为1 50 μ m, ^15 15 μ m。
光扩散层中含有的粘合剂是用于固定颗粒、表现光扩散性的粘合剂,例如,可以列举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氟树脂、硅类树脂、环氧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 考虑加工性,适当地使用多元醇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等。作为粘合剂使用多元醇化合物时,作为固化剂,可以含有异氰酸酯。通过含有异氰酸酯,能够形成更强固的交联结构,作为光扩散层的物性提高。另外,作为粘合剂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时,优选丙烯酸酯类树脂,能够有助于光扩散层硬度的提高。在光扩散层中,在不损害光扩散性能的范围内,还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微小无机填充剂、增塑剂、固化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锈剂等。光扩散层中的粘合剂和颗粒的混合比例能够根据所要得到的光扩散性适当设定, 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以重量比计,粘合剂/颗粒在0. 1 50的范围,更优选在0. 5 20的范围。作为形成光扩散层的方法,可以列举配制包含粘合剂和颗粒的涂布液,使之涂布、 干燥的方法。作为涂布方法,可以列举使用反向凹版涂布、直接凹版涂布、辊涂、模具涂布、 棒涂、幕帘式淋涂、喷涂、旋涂等现有公知的涂布方式。光扩散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考虑光扩散性、膜强度等,优选1 100 μ m的范围,更优选3 30 μ m的范围。能够在与光扩散层相反侧的面也形成防粘附层。防粘附层是含有和光扩散层同样的粘合剂和颗粒的层,由于其不是以光扩散性为目的,因此,颗粒的含量一般是以更小的粒径、含有更少量的方法。形成方法也能够通过与光扩散层同样地涂布而形成,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1 IOym的范围。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只要不超越其要点,不受以下的实施例限定。另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测定法和评价方法如下所述。(1)聚酯的特征粘度的测定精确称量Ig在聚酯中除去非相溶的其它聚合物成分和颜料的聚酯,加入IOOml苯酚/四氯乙烷=50/50 (重量比)的混合溶剂使之溶解,以30°C进行测定。(2)平均粒径(d5(1 μ m)的测定以使用离心沉降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生产,SA-CP3型)测得的等值球形分布中的累计计算(重量基准)50%的值作为平均粒径。(3)附着力1的评价方法作为光扩散层用涂布液,配制100质量份树脂(日本触媒生产,Halfhybrid UV-G301)、10 质量份异氰酸酯(Sumika Bayer Urethane 生产,Desmodur N_3200)、30 质量份平均粒径15 μ m的丙烯酸树脂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生产,MBX-15)、100质量份甲苯、 100质量份甲乙酮,涂布并加热固化,形成厚度15g/m2的光扩散层。另外,在与光扩散层相反面一侧,作为防粘附层,除了将上述光扩散层用涂布液中使用的平均粒径15 μ m的丙烯酸树脂颗粒改变为7质量份平均粒径5 μ m的丙烯酸树脂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生产, MBX-幻、形成厚度3g/m2的层以外,以同样的方法制成两面加工品。此后,分别对光扩散层和防粘附层进行10X10的横切,在其上贴付18mm宽度的胶带(NICHIBAN株式会社生产的 CELL0TAPE (注册商标)CT-18),以180度的剥离角度急速剥离之后,观察剥离面,如果剥离面积小于5%,记为〇,超过5^^30%以下则记为Δ,超过30%则记为X。通常,防粘附层由于表面凹凸少,与进行剥离胶带的附着良好,与光扩散层相比,有剥离面积变大的倾向。(4)附着力2的评价方法作为光扩散层用涂布液,配制60质量份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6质量份2-羟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4质量份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Special Chemicals生产, IRGA⑶RE 184)、30质量份平均粒径12 μ m的丙烯酸树脂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生产, MBX-12) ,200质量份甲乙酮,进行涂布,照射紫外线使之固化,形成厚度10g/m2的光扩散层。 另外,在与光扩散层相反面一侧,作为防粘附层,将上述光扩散层用涂布液中使用的平均粒径12 μ m的丙烯酸树脂颗粒改变为5质量份平均粒径5 μ m的丙烯酸树脂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生产,MBX-5)、形成厚度3g/m2的层以外,以同样的方法制成两面加工品。此后(初期),在80°C/90%RH的环境经过150小时(湿热试验)后,分别对光扩散层和防粘附层进行10 X 10的横切,在其上贴付18mm宽度的胶带(NICHIBAN株式会社生产的CELLOTAPE (注册商标)CT-18),以180度的剥离角度急速剥离之后,观察剥离面,如果剥离面积小于5%, 记为〇,超过5%、30%以下则记为Δ,超过30%则记为X。通常,防粘附层由于表面凹凸少,与进行剥离胶带的附着良好,与光扩散层相比,有剥离面积变大的倾向。(5)附着力3的评价方法作为光扩散层用涂布液,配制90质量份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0质量份2-羟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5质量份份光聚合引发剂(Ciba Special Chemicals生产, IRGA⑶RE 184)、30质量份平均粒径15 μ m的丙烯酸树脂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生产, MBX-15)、100质量份甲苯、100质量份甲乙酮,进行涂布,照射紫外线使之固化,形成厚度 10g/m2的光扩散层。另外,在与光扩散层相反面一侧,作为防粘附层,将上述光扩散层用涂布液中使用的平均粒径15 μ m的丙烯酸树脂颗粒改变为7质量份平均粒径5 μ m的丙烯酸树脂颗粒(积水化成品工业生产,MBX-5)、形成厚度3g/m2的层以外,以同样的方法制成两面加工品。此后(初期),在80°C /90% RH的环境下经过150小时(湿热试验)以及在沸腾热水中浸渍20分钟(热水试验)后,分别对光扩散层和防粘附层进行10X10的横切, 在其上贴付18mm宽度的胶带(NICHIBAN株式会社生产的CELLOTAPE (注册商标)CT-18), 以180度的剥离角度急速剥离之后,观察剥离面,如果剥离面积小于5%,记为〇,超过5%、 30%以下则记为Δ,超过30%则记为X。通常,防粘附层由于表面凹凸少,与进行剥离胶带的附着良好,与光扩散层相比,有剥离面积变大的倾向。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聚酯是如以下操作而准备的聚酯。〈聚酯(A)的制造方法〉以100重量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60重量份乙二醇为初始原料,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器中加入四丁氧基钛酸酯,反应开始温度为150°C,蒸馏除去甲醇的同时使反应温度慢慢上升,3小时后为230°C。4小时后,使酯交换反应实质结束后,进行4小时缩聚反应。S卩,使温度从230°C慢慢升温到^0°C。另一方面,压力由常压慢慢下降,最终为0. 3mmHg。反应开始后,根据反应槽搅拌动力的变化,在相当于特征粘度0. 63的时刻停止反应,在氮气加压下使聚合物排出,得到特征粘度0. 63的聚酯(A)。<聚酯⑶的制造方法>以100重量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60重量份乙二醇为初始原料,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器中加入乙酸镁·四水盐,反应开始温度为150°C,蒸馏除去甲醇的同时使反应温度慢慢上升,3小时后为230°C。4小时后,使酯交换反应实质结束。将该反应混合物移入缩聚槽,添加正磷酸后,加入二氧化锗,进行4小时的缩聚反应。即,将温度从230°C慢慢升温到 280°C。另一方面,压力由常压慢慢下降,最终为0.3mmHg。反应开始后,根据反应槽搅拌动力的变化,在相当于特征粘度0. 65时停止反应,在氮气加压下使聚合物排出。得到特征粘度0. 65的聚酯⑶。<聚酯(C)的制造方法>在聚酯(A)的制造方法中,加入0. 2份在乙二醇中分散的平均粒径2. 0 μ m的二氧化硅颗粒,在相当于特性粘度0. 66的时刻停止缩聚反应,除此以外,使用与聚酯(A)的制造方法同样的方法,得到特性粘度0. 66的聚酯(C)。构成涂布层的化合物例如下所述。(化合物例)·丙烯酸树脂(I A)以下述组成聚合得到的丙烯酸树脂的水分散体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 65/21/10/2/2(重量% )的乳化聚合物(乳化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丙烯酸树脂(I B)以下述组成聚合得到的丙烯酸树脂的水分散体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65/28/3/2/2(重量% )的乳化聚合物(乳化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酯树脂(IIA)以下述组成共聚得到的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单体组成(酸成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 二醇成分)乙二醇 Λ,4- 丁二醇 / 二乙二醇=56/40/4//70/20/10(mol% )·具有缩合多环式芳香族的聚酯树脂(IIB)以下述组成共聚得到的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单体组成(酸成分)2,6-萘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H ( 二元醇成分)乙二醇/ 二乙二醇=92/8//80/20(摩尔% )·环氧化合物(III)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Denacol EX-521” (NagaseChemtex公司生产)·噁唑啉化合物(IVA)具有噁唑啉基和聚氧化亚烷基链的丙烯酸酯聚合物“EpocrossWS-500” (日本触媒公司生产,含有1-甲氧基-2-丙醇溶剂约38重量%的类型)·噁唑啉化合物(IVB)含有噁唑啉基的丙烯酸酯聚合物“Epocross WS-300” (日本触媒公司生产)·三聚氰胺化合物(V)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颗粒(VI)平均粒径65nm的二氧化硅溶胶实施例1将分别以85^^5^^10%的比例混合聚酯(A)、(B)、(C)的混合原料作为最外层 (表层)的原料,将分别以95%、5%的比例混合聚酯(A)、⑶的混合原料作为中间层的原料,分别供给2台挤出机,分别以290°C熔融后,在设定为40°C的冷却辊上,以2种3层(表层/中间层/表层=1 18 1的排出量)的层结构共挤出,使之冷却固化,得到未拉伸片材。接着,利用辊转速差,以膜温度85°C在纵向拉伸3. 2倍后,在该纵向拉伸膜的两面涂布在下述表1中表示的涂布液1,导入拉幅机,在横向以120°C拉伸3.8倍,以2251进行热处理后,在横向松弛2%,得到具有涂布量(干燥后)如表2所示的涂布层、厚度188μπι的
聚酯膜。对得到的聚酯膜评价各种附着力,结果是任一评价均为良好。在下述表2中表示该膜的特性。实施例2 7在实施例1中,将涂布剂组成变更为如表1所示的涂布剂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造,得到聚酯膜。所得到的叠层聚酯膜如表2所示,附着力良好。比较例1 3在实施例1中,将涂布剂组成变更为如表1所示的涂布剂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造,得到聚酯膜。对所得到的叠层聚酯膜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附着力弱。[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在聚酯膜的至少单面具有涂布层,该涂布层通过涂布含有丙烯酸树脂、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的涂布液而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丙烯酸树脂在涂布层中所占的含量为20 90重量%,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在涂布层中所占的量合计为10 80重量%,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 10 1 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 环氧化合物是多官能环氧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多官能环氧化合物是具有至少2个缩水甘油醚结构的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2个缩水甘油醚结构的化合物是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 噁唑啉化合物是在侧链上具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是通过加聚性含噁唑啉基的单体与其它单体聚合得到的聚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 其它单体是丙烯酸类单体。
9.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 涂布液含有三聚氰胺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丙烯酸树脂、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在涂布层中所占的合计量,三聚氰胺化合物在涂布层中所占的含量为1 50重量%。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 三聚氰胺化合物是烷基化三聚氰胺化合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 烷基化三聚氰胺化合物是完全烷基型三聚氰胺化合物。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叠层聚酯膜,其特征在于 完全烷基型三聚氰胺化合物是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在形成光扩散层、防粘附层等时附着力优异的叠层聚酯膜。该叠层聚酯膜在聚酯膜的至少单面具有涂布层,该涂布层通过涂布含有具有丙烯酸树脂、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的涂布液而形成,丙烯酸树脂在涂布层中所占的含量为20~90重量%,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在涂布层中所占的量合计为10~80重量%,环氧化合物和噁唑啉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10∶1~10。
文档编号B32B27/36GK102470654SQ20108002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日
发明者川崎泰史, 藤田真人 申请人: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