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75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包装,尤其是一种用于食品、餐具、卫生用品等包装用的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
技术背景一般市场上用于食品、餐具、卫生用品等包装的的薄膜,大多采用珠光膜和塑-塑复合膜,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珠光膜的不透明度较低,无法达到较好的珠光视觉效果,为了提高珠光膜的不透明度,普遍采用塑-塑工艺,即以塑料薄膜为内层结构,珠光膜作为外层,两者经涂覆溶剂与内层复合制得上述产品,这种塑-塑复合袋提高了珠光膜的不透明性,但是在复合生产过程中水、电的消耗较大,成本过高,并且生产过程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观美观、成本低、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包括珠光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泡层、非热封层和热封层,所述发泡层位于非热封层和热封层之间,所述珠光层分别设置于发泡层与非热封层之间以及发泡层与热封层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珠光层和热封层之间还设有不透明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不透明层的厚度为所述珠光层的25-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热封层由聚乙烯经吸塑工艺加工而成。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泡层的两侧增加珠光层的厚度,在珠光层与热封性层之间增加不透明层增强珠光膜的不透明度,改善薄膜的珠光视觉效果,上述珠光层、发泡层、非热塑性层和热塑性层以及不透明层可以经一次挤出成型得到,不用再经过复合而成,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I所示的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包括珠光层12、发泡层11、非热封层14和热封层15,发泡层11位于非热封层14和热封层15之间,珠光层12分别设置于发泡层11与非热封层14之间以及发泡层11与热封层15之间。珠光层12和热封层15之间还设有不透明层13,该不透明层13的厚度为珠光层12的25-30%。热封层15由聚乙烯经吸塑工艺加工而成。上述珠光层12、发泡层11、非热塑性层14和热塑性层15以及不透明层13可以经一次挤出成型得到,不用再经过复合而成,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泡层11的两侧增加珠光层12的厚度,在珠光层12与热封性层15之间增加不透明层13增强珠光膜的不透明度,改善薄膜的珠光视觉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包括珠光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泡层、非热封层和热封层,所述发泡层位于非热封层和热封层之间,所述珠光层分别设置于发泡层与非热封层之间以及发泡层与热封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光层和热封层之间还设有不透明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明层的厚度为所述珠光层的25-30%。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由聚乙烯经吸塑工艺加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不透明的变色珠光薄膜,包括珠光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泡层、非热封层和热封层,所述发泡层位于非热封层和热封层之间,所述珠光层分别设置于发泡层与非热封层之间以及发泡层与热封层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视觉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32B27/32GK202764314SQ20122048632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潘光寿, 李明发, 何仁可, 周飞 申请人:浙江建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