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棚用pu复合基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00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顶棚用pu复合基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汽车顶棚用复合基材,适用于生产乘用车的内饰顶棚。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顶棚的前头(通称A柱)、后尾(通称C柱)普遍比中间部分(通称B柱)宽呈现哑铃型结构,而传统汽车顶棚用的复合基材均为长方形结构,经过顶棚模压成型切割后宽度方向废边角料较大,按照2011年中国的汽车产量1841万辆计算仅汽车顶棚所产生的废边角料就能够达到20000吨以上,废边角料的产生不仅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给环境带来了极大污染危害;由于汽车内饰顶棚所用基材绝大多数为不可降解的有机和无机物质构成,只能委托垃圾处理部门进行打包掩埋处理,成本高,并且此种处理方式给环境带来巨大污染,此类废料在地下将会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制作汽车顶棚产生如此数量惊人废边角料的主要原因是基材宽度尺寸定义主要是考虑到汽车内饰顶棚变形深度以及顶棚最宽位置尺寸要求,内饰顶棚A柱与C柱(即基材前后两端部位)弧度变形最大需要延伸与汽车内饰护板配合,因此宽度必须满足顶棚最大变形量模压成型要求宽度。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顶棚用PU复合基材,主要解决现有的汽车顶棚的制作基材浪费严重、成本高及污染环境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顶棚用复合基材,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上高分子热熔胶膜层、上胶粉层、上玻璃纤维层、PU泡沫板、下高分子热熔胶膜层、下胶粉层、下玻璃纤维层和无纺布层组成,所述PU泡沫板为哑铃型,由上高分子热熔胶膜层、上胶粉层、上玻璃纤维层、PU泡沫板、下高分子热熔胶膜层、下胶粉层、下玻璃纤维层和无纺布层加热复合制成的I3U复合基材为哑铃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顶棚用复合基材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有效节省原材料,降低了顶棚制作成本;2、大大降低了不可降解泡沫、玻璃纤维等边角料的产生,降低了废物处理成本;3、低碳环保减少了汽车内饰顶棚废边角料对于环境的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棚用
复合基材。实施例1,参见图1,根据不同产品要求制作不同形状的哑铃型发泡箱进行发泡,生产出哑铃型I3U大泡块,按照要求的厚度将泡块进行切片,制成哑铃型PU泡沫板4,将哑铃型泡沫板4、一定幅宽与克重的无纺布层8、上下玻璃纤维层3和7、以及起粘结作用的上下高分子热熔胶膜层I和5、上下胶粉层2和6,按照常规工艺要求叠加进入复合机进行加热复合,复合时温度为180°C,复合完毕后制成哑铃型I3U复合基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顶棚用I3U复合基材,适用于乘用车的内饰顶棚,使用时,将哑铃型I3U复合基材加热到软化程度保证表层胶膜充分熔融,然后将哑铃型PU复合基材传出与面料进行模压即可制成汽车顶棚。
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顶棚用PU复合基材,其特征在于由上高分子热熔胶膜层(I)、上胶粉层(2)、上玻璃纤维层(3)、PU泡沫板(4)、下高分子热熔胶膜层(5)、下胶粉层(6)、下玻璃纤维层(7 )和无纺布层(8 )组成,所述PU泡沫板(4 )为哑铃型,由上高分子热熔胶膜层(I)、上胶粉层(2)、上玻璃纤维层(3)、PU泡沫板(4)、下高分子热熔胶膜层(5)、下胶粉层(6)、下玻璃纤维层(7)和无纺布层(8)加热复合制成的I3U复合基材为哑铃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顶棚用PU复合基材,其特点是由上高分子热熔胶膜层(1)、上胶粉层(2)、上玻璃纤维层(3)、PU泡沫板(4)、下高分子热熔胶膜层(5)、下胶粉层(6)、下玻璃纤维层(7)和无纺布层(8)加热复合制成的PU复合基材为哑铃型;根据不同车型不同汽车顶棚形状要求制作,适应汽车顶棚热塑模压成型要求;在有效节省原材料节约成本同时,减少废边角料的产生,减少了不可降解物质PU泡沫的量,达到绿色低碳环保效果。
文档编号B32B27/12GK202827381SQ2012205142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姜宗凯, 周洪涛, 朱维珍, 张卫红, 王晓刚 申请人:烟台正海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