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纺织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纤维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纺织品材料,具体为一种纺织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材料已经成为人们家居、纺织等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伴随着人们对纺织材料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纺织材料表面结构比较单一,在外形方面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而且随着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不断被提出,例如来自自然界和人为产生的电磁波辐射,会对危害人体的健康,人体长期受电磁波的辐射可导致各种疾病甚至致癌;衣物产生的静电给人命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各类有害细菌通过纺织产品的传播促进了流行疾病的扩散蔓延。衣物、被褥等家居纺织品作为人们与外界环境的直接屏障,现有功能单一的面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材料已经成为纺织材料研究的主流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纺织材料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外形美观、舒适保暖、可有效屏蔽电磁波的纺织复合材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纺织复合材料,包括纺织面料层,所述纺织面料层表面均匀设置有加强筋和金属纤维网格,所述加强筋呈平行分布,所述金属纤维网格设置在三条加强筋之间,加强筋与金属纤维网格的交叉点相互连接。通过在舒适保暖的纺织面料上增加加强筋和金属纤维网格,结构简单,同时使纺织面料的外形更加美观;加强筋使得面料整体结构牢固,不易变形,经久耐用;金属纤维网格在纺织面料表面形成一个屏蔽网,增强面料的屏蔽性能,减少电磁波的辐射和静电带来的影响。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纺织面料层为呢绒面料层或者针织面料层。所述加强筋为竹炭纤维、大豆纤维、黄麻或者涤纶、锦纶化学纤维织物。所述金属纤维网格由相互交错的金属纤维纺线构成。所述金属纤维为银纤维、镍纤维、铜纤维或锌纤维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复合金属纤维构成。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纺织面料层表面均匀设置有加强筋和金属纤维网格,结构简单,舒适保暖,外形美观;通过加强筋使得面料整体结构牢固,不易变形,经久耐用;金属纤维网格在纺织面料表面形成一个屏蔽网,增强面料的屏蔽性能,减少电磁波的辐射和静电带来的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纺织复合材料,包括纺织面料层I,所述纺织面料层I表面均匀设置有加强筋3和金属纤维网格2,所述加强筋3呈平行分布,所述金属纤维网格2设置在三条加强筋3之间,加强筋3与金属纤维网格2的交叉点相互连接。具体地:所述纺织面料层I为呢绒面料层或者针织面料层。所述加强筋3为竹炭纤维、大豆纤维、黄麻或者涤纶、锦纶化学纤维织物。所述金属纤维网格2由相互交错的金属纤维纺线构成。所述金属纤维为银纤维、镍纤维、铜纤维或锌纤维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复合金属纤维构成。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面料层,所述纺织面料层表面均匀设置有加强筋和金属纤维网格,所述加强筋呈平行分布,所述金属纤维网格设置在三条加强筋之间,加强筋与金属纤维网格的交叉点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面料层为呢绒面料层或者针织面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竹炭纤维、大豆纤维、黄麻或者涤纶、锦纶化学纤维织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纤维网格由相互交错的金属纤维纺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纤维为银纤维、镍纤维、铜纤维或锌纤维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复合金属纤维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面料层,所述纺织面料层表面均匀设置有加强筋和金属纤维网格,所述加强筋呈平行分布,所述金属纤维网格设置在三条加强筋之间,加强筋与金属纤维网格的交叉点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纺织面料层表面均匀设置有加强筋和金属纤维网格,结构简单,舒适保暖,外形美观;通过加强筋使得面料整体结构牢固,不易变形,经久耐用;金属纤维网格在纺织面料表面形成一个屏蔽网,增强面料的屏蔽性能,减少电磁波的辐射和静电带来的影响。
文档编号B32B15/02GK203046353SQ2013200415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游秀洪 申请人:广东睡冬宝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