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69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压榨脱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其结构包括设置于进纸端的上压榨辊和下压榨辊和穿过上压榨辊和下压榨辊之间的上毛布和下毛布,上毛布靠近进纸端的一侧设置有上吸水箱,下毛布靠近进纸端的一侧设置有下吸水箱,上吸水箱的顶部和下吸水箱的顶部均设置有孔式真空面板,上吸水箱和下吸水箱分别与真空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上吸水箱和下吸水箱的顶部均采用了孔式真空面板,该面板开孔率大,并且与上毛布和下毛布接触平整,能够及时地将毛布上的水吸走,提高脱水效率,而且显著降低能耗。
【专利说明】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压榨脱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造纸是高耗能高耗水行业,节能节水是该行业的基本要求。在造纸脱水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步骤是压榨脱水,而压榨脱出来的水很大一部分要靠真空带走。
[0003]传统的真空脱水系统采用的真空面板是槽式面板,该面板脱水率小,需要很大的真空栗才能带动,从而造成能耗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压榨脱水率高、能耗低的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提供一种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包括设置于进纸端的上压榨辊和下压榨辊和穿过所述上压榨辊和所述下压榨辊之间的上毛布和下毛布,所述上毛布和所述下毛布均通过多个张紧辊张紧形成循环的压榨区;
[0007]所述上毛布靠近所述进纸端的一侧设置有上吸水箱,所述上吸水箱的顶部与所述上毛布紧密接触,所述下毛布靠近所述进纸端的一侧设置有下吸水箱,所述下吸水箱的顶部与所述下毛布紧密接触;
[0008]所述上吸水箱的顶部和所述下吸水箱的顶部均设置有孔式真空面板,所述上吸水箱和所述下吸水箱分别与真空栗连接。
[0009]其中,所述孔式真空面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吸水孔,所述吸水孔成排设置。
[0010]其中,所述孔式真空面板的表面开孔率大于90%。
[0011]其中,所述上吸水箱和所述下吸水箱与所述真空栗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真空阀。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的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包括设置于进纸端的上压榨辊和下压榨辊和穿过上压榨辊和下压榨辊之间的上毛布和下毛布,上毛布和下毛布均通过多个张紧辊张紧形成循环的压榨区;上毛布靠近进纸端的一侧设置有上吸水箱,上吸水箱的顶部与上毛布紧密接触,下毛布靠近进纸端的一侧设置有下吸水箱,下吸水箱的顶部与下毛布紧密接触;上吸水箱的顶部和下吸水箱的顶部均设置有孔式真空面板,上吸水箱和下吸水箱分别与真空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真空脱水系统的上吸水箱和下吸水箱的顶部均采用了孔式真空面板,该面板开孔率大,并且与上毛布和下毛布接触平整,能够及时地将毛布上的水吸走,提高脱水效率,降低了出压部纸的水分,节省了蒸汽,同等情况下真空栗需要的动力可以减少一半,从而显著降低能耗。【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的孔式真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和图2中包括:
[0018]上压榨辊I;
[0019]下压榨辊2;
[0020]上毛布3 ;
[0021]下毛布4;
[0022]上吸水箱5 ;
[0023]下吸水箱6 ;
[0024]孔式真空面板7、吸水孔71 ;
[0025]张紧辊8 ;
[0026]真空栗9。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8]本实用新型的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于进纸端的上压榨辊I和下压榨辊2和穿过上压榨辊I和下压榨辊2之间的上毛布3和下毛布4,上毛布3和下毛布4均通过多个张紧辊8张紧形成循环的压榨区;上毛布3靠近进纸端的一侧设置有上吸水箱5,上吸水箱5的顶部与上毛布3紧密接触,下毛布4靠近进纸端的一侧设置有下吸水箱6,下吸水箱6的顶部与下毛布4紧密接触。
[0029]上吸水箱5的顶部和下吸水箱6的顶部均设置有孔式真空面板7,上吸水箱5和下吸水箱6分别与真空栗9连接,通过抽真空,将毛布上的水分通过孔式真空面板7进入吸水箱内,然后排出。
[0030]具体的,孔式真空面板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吸水孔71,该吸水孔71成排设置。
[0031]具体的,孔式真空面板7的表面开孔率大于90%,设置大的开孔率,而且该孔式真空面板I与上毛布3和下毛布4接触平整,能够及时地将毛布上的水吸走,从而提高脱水效率。
[0032]具体的,上吸水箱5和下吸水箱6与真空栗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真空阀,用于控制抽真空。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真空脱水系统的上吸水箱5和下吸水箱6的顶部均采用了孔式真空面板7,该面板开孔率大,并且与上毛布3和下毛布4接触平整,能够及时地将毛布上的水吸走,提高脱水效率,降低了出压部纸的水分,节省了蒸汽,同等情况下真空栗需要的动力可以减少一半,从而显著降低能耗。
[003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进纸端的上压榨辊和下压榨辊和穿过所述上压榨辊和所述下压榨辊之间的上毛布和下毛布,所述上毛布和所述下毛布均通过多个张紧辊张紧形成各自循环的压榨区; 所述上毛布靠近所述进纸端的一侧设置有上吸水箱,所述上吸水箱的顶部与所述上毛布紧密接触,所述下毛布靠近所述进纸端的一侧设置有下吸水箱,所述下吸水箱的顶部与所述下毛布紧密接触; 所述上吸水箱的顶部和所述下吸水箱的顶部均设置有孔式真空面板,所述上吸水箱和所述下吸水箱分别与真空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式真空面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吸水孔,所述吸水孔成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式真空面板的表面开孔率大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压榨部的真空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水箱和所述下吸水箱与所述真空栗连接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真空阀。
【文档编号】D21F3/04GK203602953SQ20132074193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李文斌 申请人:广东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