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30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包括粗纱层、短切纱层、非织造布层和缝编线圈;短切纱层设置在粗纱层和非织造布层之间,粗纱层、短切纱层和非织造布层由缝编线圈固定连接;非织造布层为玻纤表面毡或聚酯无纺布;所述粗纱层的厚度为0.01mm~2mm;短切纱层的厚度为0.1mm~1mm;非织造布层的厚度为0.05mm~0.5mm。本实用新型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表面平整美观,耐腐蚀性和耐候性增强;而且一次作业完成了三层增强材料的铺装,相比现有技术铺装完复合缝编织物再铺装保护层大大降低了工作量。
【专利说明】一种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编织物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背景技术】
[0002]目前缝编织物的主要形式有三类:1、缝边毡,由玻璃纤维短切原丝以有机纤维线缝编而成的制品。2、多轴向缝编织物,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无捻粗纱平行无皱褶排列,各层纱线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向层叠,再用有机纤维线缝编而成的制品;包括单轴向、双轴向、三轴向和四轴向织物。3、复合缝编织物,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和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或有机纤维丝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形式构成的再用有机纤维线缝编而成的制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多轴向缝编织物与短切丝复合的,另一种是方格布与短切纤维丝复合的制品。
[0003]但是上述两种形式的复合缝编织物在使用时若以多轴向缝编织物或方格布作为基层与制品表面接触,短切丝露在制品表面,产品的外观不美观;而且复合缝编织物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不达标,通常上述复合缝编织物不是单独使用,在其表面还会铺装一层保护层,这就要求工人铺装时需要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铺装,劳动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腐蚀性及耐候性强、铺装方便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
[0005]实现本实 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包括粗纱层、短切纱层、非织造布层和缝编线圈;短切纱层设置在粗纱层和非织造布层之间,粗纱层、短切纱层和非织造布层由缝编线圈固定连接;非织造布层为玻纤表面毡层或聚酯无纺布层;所述粗纱层的厚度为0.01mm~2mm ;短切纱层的厚度为0.1 mm~Imm ;非织造布层的厚度为0.05mm~0.5mm。
[0006]所述粗纱层由两层平行无皱褶排列的无碱无捻粗纱构成,粗纱排列角度与织物长度方向分别呈0°和90。。
[0007]短切纱层的厚度为0.5mm,由短切成50mm或IOOmm的无碱无捻玻璃纤维在粗纱层上随机排列组成。
[0008]所述非织造布层为20 g/m2~100g/m2的玻纤表面毡层或聚酯无纺布层。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为三层结构,由粗纱层、短切纱层、非织造布层由下向上堆叠放置后,由有机纤维线缝编固定连接。由于短切纱层上方还包括非织造布层,非织造布层为玻纤表面毡层或聚酯无纺布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表面平整美观,耐腐蚀性和耐候性增强;而且一次作业完成了三层增强材料的铺装,相比现有技术铺装完复合缝编织物再铺装保护层大大降低了工作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粗纱层1,短切纱层2,非织造布层3,缝编线圈4。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0013]见图1,本实施例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包括粗纱层1、短切纱层2、非织造布层3和缝编线圈4。短切纱层2设置在粗纱层I和非织造布层3之间,粗纱层1、短切纱层2和非织造布层3由缝编线圈4固定连接。
[0014]所述粗纱层I由两层平行无皱褶排列的无碱无捻粗纱构成,粗纱排列角度与织物长度方向分别呈0°和90°。粗纱层的厚度为0.5mm,每平米重量400g。
[0015]短切纱层2的厚度为0.5mm,由短切成50mm或IOOmm的无碱无捻玻璃纤维在粗纱层I上随机排列组成。短切纱层2每平米重量500g。
[0016]所述非织造布层3为50g/m2的玻纤表面毡层,玻纤表面毡层的厚度为0.25mm。
[0017]将粗纱层1、短切纱层2和非织造布层3由下向上依次层叠放置,由低弹性有机纤维缝合固定。本实施例中使用缝编机对三层结构进行缝编固定,因此将粗纱层1、短切纱层2和非织造布层3由缝编机形成的缝编线圈4固定连接。
[0018]本实施例的由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组成的织物的总克重为1180g/m2 (其中缝合线重量30g/m2)。
[0019]本实施例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表面平整美观,非织造布层3增强了织物结构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增强;而且一次作业完成了三层增强材料的铺装,相比现有技术铺装完复合缝编织物再铺装保护层大大降低了工作量。
[0020](实施例2)
[0021]本实施例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粗纱层I的厚度为1.5mm。短切纱层2的厚度为1mm。非织造布层3为100g/m2的玻纤表面租层,玻纤表面租层的厚度为0.5_。
[0022](实施例3)
[0023]本实施例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非织造布层3为50g/m2的聚酯无纺布层,聚酯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25mm。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聚酯无纺布层的厚度可以进行相应调整,聚酯无纺布层的厚度的厚度范围为0.05mm ?0.5mm0
【权利要求】
1.一种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纱层(I)、短切纱层(2)、非织造布层(3)和缝编线圈(4);短切纱层(2)设置在粗纱层(I)和非织造布层(3)之间,粗纱层(I)、短切纱层(2)和非织造布层(3)由缝编线圈(4)固定连接;非织造布层(3)为玻纤表面毡层或聚酯无纺布层;所述粗纱层(I)的厚度为0.0lmm?2mm ;短切纱层(2)的厚度为0.1mm?1_ ;非织造布层(3)的厚度为0.05mm?0.5_。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层(I)由两层平行无皱褶排列的无碱无捻粗纱构成,粗纱排列角度与织物长度方向分别呈0°和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短切纱层(2)的厚度为0.5mm,由短切成50mm或IOOmm的无碱无抢玻璃纤维在粗纱层(I)上随机排列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复合缝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层(3)为20 g/m2?100g/m2的玻纤表面毡层或聚酯无纺布层。
【文档编号】B32B17/12GK203739354SQ20142005578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贾春林, 孙全收 申请人:常州众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