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窗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462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窗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窗膜,包括抗划伤层,基材层,压敏胶层和离型层,在抗划伤层和基材层之间还设有抗划伤隔热层。本实用新型在保证隔热、安全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窗膜产品抗划伤性能,施工方便易安装,拆除后不留残胶。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窗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具有双层抗划伤层的窗膜,具有优异的抗划伤、耐老化性 能以及高隔热、高阻隔紫外线等特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玻璃、汽车玻璃贴膜等 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玻璃窗膜是一种多层的功能化的聚酯复合薄膜材料。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目前 玻璃窗膜大致分为三类:建筑玻璃窗膜、汽车玻璃窗膜、安全玻璃窗膜。窗膜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到2000年以后,隔热膜、抗爆膜大量使用在汽车上,安全膜大量使用在银行柜台上。
[0003] 目前,窗膜制造有如下几种生产工艺:第一种,染色工艺,通过涂层复合工艺将混 有染料的胶涂布在PET上或两层PET膜之间,对PET基材进行着色,根据需要使其呈现出不 同的颜色。优点是颜色多样,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不耐紫外线照射,易褪色,保质期 不长。第二种,真空蒸镀工艺,真空蒸镀镀膜通过应用热蒸发(对于低熔化温度的纯金属而 言)工艺,镀上各种金属、合金或氧化涂层。第三种,磁控溅射工艺,磁控溅射镀膜法是上世 纪7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它是在真空设备中,在电能作用下,将各 种金属或金属合成靶材用带电离子撞击,制成多层致密的低反射高隔热的金属膜层,有序 均匀的涂布于基材表面,但是,此工艺制备的窗膜必须含有金属层,成本较高。第四种,层压 复合工艺,通过胶粘剂,将不同功能的薄层复合在一起,从而使其具备抗爆、隔热、安全的功 能。但是,此工艺制备的窗膜,各层之间含有复合的胶粘剂层,耐老化性能较差,容易脱胶起 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窗膜。
[0005] -种新型窗膜,包括抗划伤层,基材层,压敏胶层和离型层,在抗划伤层和基材层 之间还设有抗划伤隔热层。
[0006] 所述抗划伤层的厚度为〇· 1~50 μ m。
[0007] 所述抗划伤隔热层的厚度为1~50μπι。
[0008] 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2~100 μ m。
[0009] 所述压敏胶的厚度为5~25 μ m。
[0010] 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l~50ym。
[0011] 所述抗划伤层厚度为〇· 5~4 μ m。
[0012] 所述抗划伤隔热层厚度为8~15 μ m。
[0013] 所述压敏胶层厚度为15~25 μ m。
[0014] 所述离型膜厚度为25~50 μ m。
[0015] 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官能度为6~10,多官能的丙烯酸酯预聚物 的官能度为4~8。
[0016] 所述抗划伤层为聚丙烯酸酯层或者改性的聚丙烯酸酯层。
[0017] 所选树脂可为聚丙烯酸酯类、聚酯类、聚氨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聚丙烯酸酯 类。
[0018]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占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3[5%。
[0019] 本实用新型通过抗划伤层和抗划伤隔热层的分别设置,使窗膜的表面硬度可达 4H~6H,提高了表面硬度,通过抗划伤隔热层的设置,所形成的窗膜红外阻隔率达90%以上, 可见光透过率可达68%以上。在提高了窗膜隔热效果和可见光透过率的同时,抗划伤隔热 层表面再设置抗划伤层,增强了抗划伤的能力,本新型窗膜隔热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空 调的负荷,节能环保;本新型窗膜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脱胶和起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窗膜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抗划伤层,2、抗划伤隔热层,3、基材层,4、压敏胶层,5、离型 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厚度为2Mm的PET表面处理:将3g聚丙烯酸酯(牌号为BLJ-530,上海保立佳化工 有限公司)、Ig交联剂(牌号为SAC-100,上海由恩化工有限公司)、Ig第二助剂(表面润湿剂, 牌号为HR3850,广州市斯洛柯化学有限公司),加入90g第二溶剂(水)中,搅拌20分钟,溶 液静置30分钟后将静置好的溶液涂于双向拉伸的PET膜表面,135°C的温度下干燥2分钟 即可。
[0025] 将IOg纳米多元金属掺杂氧化锡、15g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官能度为 10,牌号为DR-U591,长兴化学材料有限公司)、15g多官能的丙烯酸酯预聚物(官能度为4, 牌号为UXF-6006W,深圳市撒比斯科有限公司)、lg光引发剂(牌号为184,天津天骄化工有 限公司)、2g第一助剂(流平剂,牌号为HR3850,吉水文山航润化工厂)加入到60g的第一溶 齐U (丁酮)中,搅拌20分钟,溶液静置30分钟后将静置好的溶液涂于表面处理后的PET膜表 面,在80°C的温度下干燥2分钟后UV固化,制得具有一定抗划伤性能的隔热层,抗划伤隔热 层厚度为lOMffl。在隔热层的外表面涂布抗划伤材料,制得抗划伤层,涂层厚度〇.5Mm。最后 在PET膜的背面上通过狭缝式涂布的方式,均匀涂布压敏胶,压敏胶干燥后制得压敏胶层, 掺杂的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占压敏胶层重量百分比的3%。压敏胶层厚度为25ΜΠ 1。 再将压敏胶层与25ΜΠ 1的离型膜复合得到窗膜。
[0026] 实施例2
[0027] 采用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新型窗膜,其不同点在于,PET的厚度为20Mm,抗划伤隔 热层厚度为15Mm,抗划伤层厚度为4Mm,压敏胶层厚度为15Mm。离型膜的厚度为50Mm。
[0028] 实施例3
[0029] 采用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新型窗膜,其不同点在于,PET的厚度为50Mm,抗划伤隔 热层厚度为8Mm,抗划伤层厚度为2Mm,压敏胶层厚度为20Mm。离型膜的厚度为40Mm。
[0030] 实施例4
[0031] 采用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新型窗膜,其不同点在于,PET的厚度为75Mm,抗划伤隔 热层厚度为9Mm,抗划伤层厚度为IMm,压敏胶层厚度为18Mm。离型膜的厚度为35Mm。
[0032] 实施例5
[0033] 采用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新型窗膜,其不同点在于,PET的厚度为lOOMm,抗划伤隔 热层厚度为12Mm,抗划伤层厚度为3Mm,压敏胶层厚度为22Mm。离型膜的厚度为45Mm。
[0034] 表1窗膜性能
[0035]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窗膜,包括抗划伤层(1),基材层(3),压敏胶层(4)和离型层(5),其特征在 于,在抗划伤层(1)和基材层(3)之间还设有抗划伤隔热层(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划伤层的厚度为0. l~50i!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划伤隔热层的厚度为 1?50 u m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2~100 y m。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的厚度为5~25 y m。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1~50 y 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划伤层厚度为0. 5~4 y m。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划伤隔热层厚度为8~15 y m。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厚度为15~25 y m。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厚度为25~50 y m。
【文档编号】B32B33/00GK204235970SQ20142066390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9日
【发明者】郑云霞, 熊跃斌, 李超, 孙月, 姚晔, 张锐, 张敏 申请人: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