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的模具组件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862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可变形的模具组件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形的模具组件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湿纸塑成型设备领域的可变形的模具组件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湿纸塑成型技术的模具组件,包括如一上模具与一下模具,所述下模具有一第一面且所述第一面形成至少一凹槽,而所述上模具有一相对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以及一对应所述至少一凹槽的凸块。一些被捞集的湿纸塑胚体通过在所述下模具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上模具的所述第二面之间的合模,使所述下模具与所述上模具对所述湿纸塑胚体加压以成型一粗糙的湿纸塑半成品如湿纸塑胚体;由于在合模加压时,所述下模具与所述上模具皆仅沿着单一方向如垂直方向移动以对所述湿纸塑胚体施加一垂直向的加压作用力,以致所述湿纸塑成品/半成品在受压成型后的边缘、角落及/或周围可能无法形成所需的形状或外观;特别是,当所述湿纸塑胚体的侧边及/或角落的所需厚度超过特定厚度尺寸如1.2mm或所述湿纸塑胚体中所含的纸浆纤维密度太高时,皆可能使加压成型后的所述湿纸塑成品/半成品的侧边及/或角落的形状无法平均以及平整,进而容易在后续流程中结构溃散或破损。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可变形的模具组件及其驱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变形的模具组件,用于湿纸塑成型设备,能够使每一湿纸塑成品/半成品的边缘、侧边及/或角落的形状均匀以及平整的成型,避免在生产流程中发生结构溃散或破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形的模具组件,其包括一下模具、一上模具以及一制动装置。

所述下模具具有一第一面且所述第一面形成至少一凹槽。所述上模具具有一第二面,且所述第二面上形成至少一导轨以及至少一对应所述至少一凹槽的凸块组件。所述下模具与所述上模具沿着一第一方向以所述至少一凹槽与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进行合模。所述制动装置链接至所述上模具。

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包括至少一驱动件及复数个被驱动件。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的一部份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导轨中。所述制动装置带动所述至少一驱动件施加至少一作用力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上,驱使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移动,进而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的组合形状从一第一形态改变为一第二形态或从一第二形态改变为一第一形态。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作用力系沿着一第二方向施加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上。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装置包括一马达、一汽缸及一帮浦的其中之一或其复数个组合,所述制动装置物理性地连接所述至少一驱动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凹槽包括一凹槽顶部面及一凹槽周围面。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包括一凸块组件顶部面及一凸块组件周围面。所述凹槽顶部面面对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且所述凹槽顶部面与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的形状彼此相对。所述凹槽周围面面对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且所述凹槽周围面与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的形状彼此相对。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顶部面是平面、球面及任意几何面的其中之一。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形态的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在所述第二面上占据的一第一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形态的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在所述第二面上占据的一第二面积。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导轨的数量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的数量相同。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驱动件具有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的数量相同的斜面。所述斜面以斜面原理产生所述至少一作用力以施加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上。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形态的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的所述至少一驱动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二面的内部朝向所述第二面的外部移动或从所述第二面的外部朝向所述第二面的内部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具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弹簧。每一个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包括一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提供的压缩弹力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朝一相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还包括一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连接于相对地所述至少一导轨的一侧壁。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还包括一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至少一驱动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用于导引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具还包括一第一平板及一第二平板。所述至少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平板。所述至少一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平板。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形态中,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间有一第一间隔。在所述第二形态中,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间有一第二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小于所述第一间隔。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具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之间。所述至少一第二弹簧用于提供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的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沿所述至少一第一方向移动的弹力。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形态中,每一个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间隙。每一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在所述第二面上所占据的一第一面积小于在所述第二形态的每一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所述第二面上所占据的一第二面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可变形的模具组件,其包括一下模具、一上模具以及一制动装置。

所述下模具具有一第一面且所述第一面形成至少一凹槽。所述上模具具有一第二面,且所述第二面上形成至少一导轨以及至少一对应所述至少一凹槽的凸块组件。所述下模具与所述上模具沿着一第一方向以所述至少一凹槽与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进行合模。所述制动装置链接至所述上模具。

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包括至少一驱动件、复数个被驱动件及至少一固定件。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的一部份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导轨中。所述制动装置带动所述至少一驱动件施加至少一作用力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上,驱使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移动,进而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的组合形状从一第一形态改变为一第二形态或从一第二形态改变为一第一形态。所述至少一固定件用于导引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作用力系沿着一第二方向施加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上。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装置包括一马达、一汽缸及一帮浦的其中之一或其复数个组合,所述制动装置物理性地连接 所述至少一驱动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凹槽包括一凹槽顶部面及一凹槽周围面。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包括一凸块组件顶部面及一凸块组件周围面。所述凹槽顶部面面对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且所述凹槽顶部面与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的形状彼此相对。所述凹槽周围面面对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且所述凹槽周围面与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的形状彼此相对。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顶部面是平面、球面及任意几何面的其中之一。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形态的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在所述第二面上占据的一第一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形态的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在所述第二面上占据的一第二面积。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形态的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间隙用以分隔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导轨的数量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的数量相同。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驱动件具有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的数量相同的斜面。所述斜面以斜面原理产生所述至少一作用力以施加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上。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形态的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的所述至少一驱动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二面的内部朝向所述第二面的外部移动或从所述第二面的外部朝向所述第二面的内部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具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弹簧。每一个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包括一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提供的压缩弹力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朝一相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还包括一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连接于相对地所述至少一导轨的一侧壁。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还包括一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至少一驱动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具还包括一第一平板及一第二平板。所述至少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平板。所述至少一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平板。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形态中,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间有一第一间隔。在所述第二形态中,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间有一第二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小于所述第一间隔。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具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之间。所述至少一第二弹簧用于提供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的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沿所述至少一第一方向移动的弹力。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形态中,每一个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间隙。每一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在 所述第二面上所占据的一第一面积小于在所述第二形态的每一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所述第二面上所占据的一第二面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形的模具组件的驱动方法,其包括:

首先,设置一上模具,其中所述上模具具有一第二面,且所述第二面上形成至少一导轨以及至少一凸块组件。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包括至少一驱动件及复数个被驱动件,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包括一凸块组件顶部面及一凸块组件周围面。

接着,通过一下模具在一浆槽中进行捞取一湿纸塑胚体,使所述湿纸塑胚体位于所述下模具的至少一凹槽,所述至少一凹槽的形状对应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每一个至少一凹槽包括一凹槽顶部面及一凹槽周围面。所述凹槽顶部面面对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所述凹槽周围面面对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

接着,所述下模具与所述上模具沿着一第一方向合模以使所述至少一凹槽与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结合,以加压所述湿纸塑胚体的一位在所述凹槽顶部面的部份。

接着,所述至少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移动,进而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的组合形状从一第一形态变为一第二形态,以压合所述凹槽周围面的至少一角落。

接着,所述至少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移动,进而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的组合形状从所述第二形态变为所述第一形态。

接着,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沿着至少一第二方向依序压合所述凹槽周围面的至少一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所述第一形态中,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与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皆是平整的,在所述第二形态中,每一个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间隙,所述至少一间隙位在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之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可变形的模具组件的驱动方法,其包括:

首先,设置一上模具。其中所述上模具具有一第二面,且所述第二面上形成至少一导轨以及至少一凸块组件。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包括至少一驱动件及复数个被驱动件。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包括一凸块组件顶部面及一凸块组件周围面。

接着,通过一下模具在一浆槽中进行捞取一湿纸塑胚体,使所述湿纸塑胚体位于所述下模具的至少一凹槽,所述至少一凹槽的形状对应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每一个至少一凹槽包括一凹槽顶部面及一凹槽周围面。所述凹槽顶部面面对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所述凹槽周围面面对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

接着,所述下模具与所述上模具沿着一第一方向合模以所述使至少一凹槽与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结合,以加压所述湿纸塑胚体的一位在所述凹槽顶部面的部份。

接着,所述至少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移动,进而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的组合形状从一第一形态变为一第二形态,以压合所述凹槽周围面的全部,所 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接着,在所述第一形态中,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与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皆是平整的,在所述第二形态中,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是平整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可变形的模具组件的驱动方法,其包括:

首先,设置一上模具。其中所述上模具具有一第二面,且所述第二面上形成至少一导轨以及至少一凸块组件。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包括至少一驱动件及复数个被驱动件,每一个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包括一凸块组件顶部面及一凸块组件周围面。

接着,通过一下模具在一浆槽中进行捞取一湿纸塑胚体,使所述湿纸塑胚体位于所述下模具的至少一凹槽。所述至少一凹槽的形状对应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每一个至少一凹槽包括一凹槽顶部面及一凹槽周围面。

接着,所述下模具与所述上模具沿着一第一方向合模以使所述至少一凹槽与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结合及所述至少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移动,进而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的组合形状从一第一形态变为一第二形态,以加压所述湿纸塑胚体的一位在所述凹槽顶部面以及所述凹槽周围面的部份。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所述第二形态中,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与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皆是平整的。

相较现有技术,通过本发明的可变形的模具组件及其驱动方 法能在湿纸塑成型过程中确保一湿纸塑胚体的边缘、侧边及/或角落的形状平均以及平整的成型,纵然所述湿纸塑胚体在最后成型后的所述湿纸塑成品的边缘、侧边及/或角落的所需厚度是超过1.2mm,仍能避免发生结构溃散或破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形的模具组件的立体图;

图2,绘示一种当本发明的所述可变形的模具组件在未合模状态的剖面图;

图3,绘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模具组件在一第一形态的第一阶段的上视图;

图4,绘示另一种根据图3的所述模具组件的一第二形态的上视图;

图5,绘示图3的所述驱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绘示根据图3的所述模具组件在所述第一形态的第二阶段的上视图;

图7,绘示根据图3的所述模具组件在所述第一形态的第三阶段的上视图;

图8,绘示根据图3的所述模具组件在所述第一形态的第四阶段的上视图;

图9,绘示根据图3的所述模具组件在所述第一形态的第五阶段的上视图;

图10,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模具组件的一上模具的一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11,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模具组件的一上模具的一第二形态的立体图;

图12,绘示图11的驱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3,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一模具组件的一上模具的一第一形态的立体图;

图14,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一模具组件的一上模具的一第二形态的立体图;

图15,绘示图13的侧视图;

图16,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形的模具组件的第一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17,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形的模具组件的第二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18,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形的模具组件的第三驱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图式,用以说明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参考图1至图2。图1,绘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形的模具组件118的立体图。图2,绘示一种当本发明的所述可变形的模具组件118在未合模状态的剖面图。

如图2所示,所述湿纸塑捞浆系统100包括一浆槽175、一可变形的模具组件118、一编网160及一吸引装置190。所述浆槽175用于装载一纸浆177。所述可变形的模具组件118包括一下模具130、一上模具140以及一制动装置210。

如第1及2图所示,所述下模具130具有一第一面135且所述第一面135形成至少一凹槽110以及至少一第一贯孔120,所述至少一凹槽110包括一凹槽顶部面112及一围绕于所述凹槽顶部面112的凹槽周围面114,所述凹槽顶部面112是平面、球面及任意几何面的其中之一。所述上模具140具有一第二面145且所述第二面145上形成及至少一第二贯孔125、至少一导轨146以及至少一对应所述至少一凹槽110的凸块组件150。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包括一凸块组件顶部面152及一围绕于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152的凸块组件周围面154。

如第1及2图所示,在湿纸塑成型过程中,所述下模具130先自所述浆槽175中捞取所述纸浆177以形成一湿纸塑胚体170位在所述下模具130的所述第一面135及所述至少一凹槽110上。接着,所述下模具130与所述上模具140在一第一方向1555如垂直方向上进行合模,并使所述至少一凹槽110与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之间加压结合,其中所述凹槽顶部面112面对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152彼此贴近且所述凹槽顶部面112与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152的形状彼此相对,而所述凹槽周围面面114对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154彼此贴近且所述凹槽周围面114与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154的形状彼此相对。

如第1及2图所示,所述制动装置210链接至所述上模具140。优选地,所述制动装置210可以是一马达、一汽缸及一帮浦的其中之一或其复数个组合。

图3系绘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模具组件118在一第一形态的第一阶段的上视图。如第2及3图所示,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包括至少一驱动件155及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的一部份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导轨146中。所述上模具140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弹簧147。每一个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147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每一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对应的被驱动件156且所述第二端连接于其相对的所述至少一导轨147的一侧壁。所述制动装置210物理性地连接所述至少一驱动件155。在所述第一形态的第一阶段中,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是共平面的以共同组成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152,对于所述湿纸塑胚体170的一位于所述下模具130的所述凹槽顶部面112的部份在所述第一方向1555上进行挤压成型流程。

第3及4图,图4绘示另一种根据图3的所述模具组件的一第二型态的上视图。所述第二形态与所述第一形态的区别在于:通过所述制动装置210带动所述至少一驱动件155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如垂直方向)从所述上模具140的所述第二面145的外部逐渐朝向所述第二面145的内部移动;请进一步参考图5,绘示图3的驱动件155的立体示意图,所述驱动件155具有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的数量相同的斜面1551。举例而言,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155为一具有4个斜面1511的角锥体以对应四个被驱动件156,在所述至少一驱动件155移动的同时,每一所述斜面1551以斜面原理产生四个作用力以施加于所述四个被驱动件的外表面上。因为每一所述作用力系沿着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1555的第二方向1556(如水平方向)施加于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上,驱使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沿着所述对应的导轨146向外移动,进而使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压缩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147,且逐渐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的组合形状从所述第一形态改变为一第二形态(如图4所示)。变为所述第二形态的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间隙157以分隔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且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移动到角落(本优选实施例中有四个角落),对所述湿纸塑胚体170的四个角落分别在所述第二方向1556上进行挤压成型流程。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形态的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在所述第二面145上占据的一第一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形态的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在所述第二面145上占据的一第二面积。当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由第第二型态变回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制动装置210带动所述至少一驱动件155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上模具140的从所述第二面145的内部朝向所述第二面145的外部移动,且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弹簧147提供的压缩弹力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147朝一相反于所述第二方向1556的第三方向移动。

图6,绘示根据图3的所述模具组件在所述第一形态的第二阶段的上视图。图7,绘示根据图3的所述模具组件在所述第一形态的第三阶段的上视图。图8,绘示根据图3的所述模具组件在所述第一形态的第四阶段的上视图。图9,绘示根据图3的所述模具组件在所述第一形态的第五阶段的上视图。参考图6至图9的各阶段与所述第一阶段的区别在于: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在所述凹槽周围面114与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154之间依序挤压成型所述湿纸塑胚体170的四个垂直侧面,故会执行4个方向的挤压成型。

参考图10以及图11。图10,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模具组件118的一上模具140的一第一型态的立体图。图11,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模具组件118的一上模具140的一第二型态的立体图。所述第二优选实施例与所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所述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型态的所述凸块组件150的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152用于挤压成型所述湿纸塑胚体的底面。当所述驱动件155被所述制动装置210带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如垂直方向)从所述上模具140的所述第二面145的外部逐渐朝向所述第二面145的内部移动;请进一步参考图12,系绘示图11的驱动件155的立体示意图,所述驱动件155为一具有8个斜面1511的角锥体以对应八个被驱动件156,所述驱动件155移动的同时每一所述斜面1551以斜面原理产生八个作用力以分别施加于所述八个被驱动件156上,使所述凸块组件150的所述复数个被驱动 件156沿着所述第二面145以发射状朝外移动以变成所述第二形态的所述凸块组件150并同时分别挤压成型所述湿纸塑胚体的周围侧壁;相较于第一优选实施例,第二阶段只需要执行一次就可以同时对所述湿纸塑胚体的所有侧面进行挤压成型。

请参考图13至图15。图13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一模具组件的一上模具的一第一型态的立体图。图14,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一模具组件的一上模具的一第二型态的立体图。图15,绘示图13的所述上模具的侧视图。所述第三优选实施例与所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所述第三优选实施例中,1.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158,所述至少一固定件158具有多个斜面用于分隔并导引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朝外移动;2.所述上模具140还包括一第一平板1401及一第二平板1402,所述至少一固定件158固定于所述第一平板1401,所述至少一驱动件155固定于所述第二平板1402,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可在所述第一平板1401上朝外移动;3.所述上模具140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簧148设于所述第一平板1401与所述第二平板1402之间,所述至少一第二弹簧148用于提供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的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沿所述第一方向1555移动的弹力;4.在所述第一形态中,每一个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间隙157分隔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每一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在所述第二面145上所占据的一第一面积小于在所述第二形态的每一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所述第二面 145上所占据的一第二面积。在所述第一形态中,所述第一平板1401与所述第二平板1402间有一第一间隔D1,所述第二弹簧148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因此让所述凸块组件150维持在所述第一型态。在所述第二形态中,所述第一平板1401与所述第二平板1402间有一第二间隔D2,所述第二间隔D2小于所述第一间隔D1,此时因为所述第二弹簧148受到外力作用,所述外力使所述凸块组件150维持在所述第二型态。因此,在所述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型态的所述凸块组件150无法对所述湿纸塑胚体170的任何一面进行挤压成型;然而,在第二型态的所述凸块组件150能够同时对所述湿纸塑胚体170的底面以及侧面进行挤压成型。因此,相较第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三优选实施例能够简化更多的工序。

图16,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形的模具组件的第一驱动方法流程图。请参考图1至图5的装置,不再赘述。首先,执行步骤S01,设置一上模具140;接着,执行步骤S02,通过一下模具130在一浆槽175中进行捞取一湿纸塑胚体170,使所述湿纸塑胚体170位于所述下模具130的至少一凹槽110及所述第一面135上;接着,执行步骤S03,所述下模具130与所述上模具140沿着一第一方向1555合模以使所述至少一凹槽110与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结合,以加压所述湿纸塑胚体170的一位在所述凹槽顶部面112的部份;接着,执行步骤S04,所述至少一驱动件155驱动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146移动,进而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的组合 形状从一第一形态变为一第二形态,以压合所述凹槽周围面114的至少一角落;接着,执行步骤S05,所述至少一驱动件155驱动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146移动,进而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的组合形状从所述第二形态变为所述第一形态;接着,执行步骤S06,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沿着至少一第二方向1556依序压合所述凹槽周围面114的至少一面。

在本驱动方法中,在所述第一形态中,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152与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154皆是平整的,因此能够用于对所述湿纸塑胚体170在所述凹槽顶部面112以及所述凹槽周围面114的部分进行挤压成型;在所述第二形态中,每一个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间隙157,所述至少一间隙157位在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之间,所述第二型态的主要目的仅在于对所述凹槽周围面114角落进行挤压成型。

图17,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形的模具组件118的第二驱动方法流程图。首先,执行步骤S11,设置一上模具140;接着,执行步骤S12,通过一下模具130在一浆槽175中进行捞取一湿纸塑胚体170,使所述湿纸塑胚体170位于所述下模具130的至少一凹槽110;接着,执行步骤S13,所述下模具130与所述上模具140沿着一第一方向1555合模以使所述至少一凹槽110与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结合,以加压所述湿纸塑胚体170的一位在所述凹槽顶部面112的部份;接着,执行步骤S14,所述至少一驱动件155驱动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沿着所述 至少一导轨移动146,进而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的组合形状从一第一形态变为一第二形态,以压合所述凹槽周围面114的全部。

在本驱动方法中,在所述第一形态中,虽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152与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154皆是平整的,但所述凸块组件150主要是用于对所述湿纸塑胚体170在所述凹槽顶部面112的部分进行挤压成型;在所述第二形态中,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154是平整的,因此所述凸块组件150是用于对所述湿纸塑胚体170在所述凹槽周围面114的部分进行挤压成型。

图18,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形的模具组件的第三驱动方法流程图。首先,执行S21,设置一上模具140;接着,执行步骤S22,通过一下模具130在一浆槽175中进行捞取一湿纸塑胚体170,使所述湿纸塑胚体170位在所述下模具130的至少一凹槽110;接着,执行步骤S23,所述下模具130与所述上模具140沿着一第一方向1555合模以使所述至少一凹槽110与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结合以及所述至少一驱动件155驱动所述复数个被驱动件156沿着所述至少一导轨移动146,进而将所述至少一凸块组件150的组合形状从一第一形态变为一第二形态,以加压所述湿纸塑胚体170的位在所述凹槽顶部面112以及所述凹槽周围面114的部份。

在本驱动方法中,在所述第二形态中,所述凸块组件顶部面152与所述凸块组件周围面154皆是平整的,故所述凸块组件150可同时用于对所述湿纸塑胚体170在所述凹槽顶部面112 以及所述凹槽周围面114的部分进行挤压成型。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均可以做出若干更动与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