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锭包缠纱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80391发布日期:2018-10-02 17:4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环锭包缠纱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背景技术:

平行纺又称包缠纺,其利用空心锭子进行纺纱,用平行纺纱机生产的纱称为平行纱,也称P.L纱。平行纺试讲一根无捻平行纤维条作为芯纱,外包长丝或已纺成的短纤纱,经包缠成纱后绕在筒子上,由于芯纱的纤维没有加捻,因此称为平行纺。当纱线收到拉伸作用时,长丝对短纤条施加径向压力,使短纤维之间产生摩擦力而使平行纱具有一定的强力。

平行纱可以纱代线,以独特的成纱结构而适用于无捻、弱捻和起绒类产品,给人以一种高档的感觉。但是目前的平行纺纱装置均采用单根长丝或者短纤纱进行外包,使得纺纱品种和成纱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环锭包缠纱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采用该种方法可实现在同一个装置上,环锭纺纱、环锭平行纱、平行包缠纱的同时生产,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环锭包缠纱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以实现在同一个装置上,环锭纺纱、环锭平行纱、平行包缠纱的同时生产,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锭包缠纱纺纱装置,包括牵伸装置,所述牵伸装置包括后罗拉对、中罗拉对和前罗拉对,在所述前罗拉对的下部设置有分割喇叭口,所述分割喇叭口包括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所述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的大小相同,在所述右喇叭口的正下方设置有上空心锭子,所述上空心锭子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上空心锭子的顶端开放,所述上空心锭子的顶端圆面的圆心在右喇叭口的中心线上,在所述上空心锭子下端设置有下空心锭子,所述下空心锭子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上空心锭子的底端和下空心锭子的顶端通过第一可控轴承互通性连接,在所述上空心锭子上加装有上托盘,所述上托盘为圆盘结构,所述上托盘与上空心锭子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托盘上嵌入有上纱管,所述上托盘的外侧圆周通过第二可控轴承连接有钢领,所述第二可控轴承包括开和关两种状态,所述第二可控轴承处于开状态时,钢领不跟随托盘一起转动,所述第二可控轴承处于关状态时,钢领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钢领为圆柱形,所述钢领的底端通过第二可控轴承与上托盘的外侧圆周连接,沿着所述钢领的顶端的圆周上加装有光滑的滑道,在所述滑道上加装有钢丝圈,所述钢丝圈可沿着钢领的滑道自由滑动,在所述钢领的左侧加装有固定销,所述钢领通过固定销固定在车台上,在所述固定销上加装有导纱装置,所述导纱装置包括导纱杆,在所述导纱杆的顶端加装有导纱钩,在位于所述上托盘下部、第一可控轴承上部的上空心锭子的右侧开有第一喂入孔,在所述下空心锭子加装有下托盘,所述下托盘为圆盘结构,所述下托盘与下空心锭子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托盘上固定加装有下纱筒,所述下托盘的直径大于上托盘的直径,在所述下纱筒上缠绕有外包纱,在位于所述下托盘上部、第一可控轴承下部的下空心锭子的一侧开有第二喂入孔,在位于所述下托盘下部的下空心锭子上固定连接有皮带盘,所述皮带盘通过皮带由电机带动转动,在所述皮带盘下部加装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通过吸风口与负压风机相连,在所述吸风管下部加装有引纱罗拉对,在所述引纱罗拉对下部加装有细纱筒,所述第一可控轴承包括开和关两种状态,所述第一可控轴承处于开状态时,上空心锭子不跟随下空心锭子一起转动,所述第一可控轴承处于关状态时,上空心锭子和下空心锭子固定连接。

一种环锭包缠纱纺纱方法,包括平行包缠纱生产方法、环锭纱生产方法、环锭纱和平行包缠纱同时生产方法、环锭平行纱生产方法,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皮带盘转动,继而带动下空心锭子转动,继而带动下纱筒随下空心锭子一起转动,短纤粗纱经牵伸装置喂入,经由后罗拉对、中罗拉对和前罗拉对的牵伸作用后得到弱捻的短纤须条,所述平行包缠纱生产方法中,第一可控轴承处于开状态,第二可控轴承处于开或者关状态,短纤须条经右喇叭口进入上空心锭子的顶端,而后进入下空心锭子,下纱筒上的外包纱经第二喂入孔进入下空心锭子,下空心锭子的转动继而带动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短纤须条的外侧,得到平行包缠纱,平行包缠纱在吸风管吸风的作用下向下输出,而后被引纱罗拉对引出,最后卷绕在下纱筒上;所述环锭纱生产方法中,第一可控轴承处于关状态,第二可控轴承处于开状态,短纤须条经左喇叭口后穿过导纱装置的导纱钩,而后穿过钢丝圈,上纱管的转动带动钢丝圈绕着钢领的滑道转动,短纤须条一端被前罗拉对握持,另一端在上纱管转动的带动下绕本身的轴线回转,继而使得短纤须条获得捻度得到环锭纱,同时由于钢丝圈的转速落后于上纱管的转速,使得环锭纱卷绕在上纱管上;所述环锭纱和平行包缠纱同时生产方法中,第一可控轴承处于关状态,第二可控轴承处于开状态,短纤须条进入分割喇叭口的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被分割成完全相同的第一短纤须条、第二短纤须条,第二短纤须条经右喇叭口进入上空心锭子的顶端,而后进入下空心锭子,下纱筒上的外包纱经第二喂入孔进入下空心锭子,下空心锭子的转动继而带动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第二短纤须条的外侧,得到平行包缠纱,平行包缠纱在吸风管吸风的作用下向下输出,而后被引纱罗拉对引出,最后卷绕在细纱筒上,第一短纤须条经左喇叭口后穿过导纱装置的导纱钩,而后穿过钢丝圈,上纱管的转动带动钢丝圈绕着钢领的滑道转动,第一短纤须条一端被前罗拉对握持,另一端在上纱管转动的带动下绕本身的轴线回转,继而使得第一短纤须条获得捻度得到环锭纱,同时由于钢丝圈的转速落后于上纱管的转速,使得环锭纱卷绕在上纱管上;所述环锭平行纱生产方法中,首先得到环锭纱,第一可控轴承处于开状态,第二可控轴承处于关状态,环锭纱经上空心锭子的顶端进入上空心锭子,而后进入下空心锭子,或者环锭纱经下空心锭子的第一喂入孔进入下空心锭子,下纱筒上的外包纱经第二喂入孔进入下空心锭子,下空心锭子的转动继而带动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环锭纱的外侧,得到环锭平行纱,环锭平行纱在吸风管吸风的作用下向下输出,而后被引纱罗拉对引出,最后卷绕在细纱筒上。

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个装置上,环锭纺纱、环锭平行纱、平行包缠纱的同时生产,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环锭包缠纱纺纱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环锭包缠纱纺纱装置,包括牵伸装置,牵伸装置包括后罗拉对4、中罗拉对5和前罗拉对6,在前罗拉对的下部设置有分割喇叭口7,分割喇叭口包括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的大小相同,在右喇叭口的正下方设置有上空心锭子16,上空心锭子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上空心锭子的顶端开放,上空心锭子的顶端圆面的圆心在右喇叭口的中心线上,在上空心锭子下端设置有下空心锭子8,下空心锭子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上空心锭子的底端和下空心锭子的顶端通过第一可控轴承17互通性连接,在上空心锭子上加装有上托盘9,上托盘为圆盘结构,上托盘与上空心锭子固定连接,在上托盘上嵌入有上纱管10,上托盘的外侧圆周通过第二可控轴承12连接有钢领11,第二可控轴承包括开和关两种状态,第二可控轴承处于开状态时,钢领不跟随托盘一起转动,第二可控轴承处于关状态时,钢领与托盘固定连接,钢领为圆柱形,钢领的底端通过第二可控轴承与上托盘的外侧圆周连接,沿着钢领的顶端的圆周上加装有光滑的滑道,在滑道上加装有钢丝圈15,钢丝圈可沿着钢领的滑道自由滑动,在钢领的左侧加装有固定销13,钢领通过固定销固定在车台上,在固定销上加装有导纱装置14,导纱装置包括导纱杆,在导纱杆的顶端加装有导纱钩,在位于上托盘下部、第一可控轴承上部的上空心锭子的右侧开有第一喂入孔18,在下空心锭子加装有下托盘20,下托盘为圆盘结构,下托盘与下空心锭子固定连接,在下托盘上固定加装有下纱筒21,下托盘的直径大于上托盘的直径,在下纱筒上缠绕有外包纱22,在位于下托盘上部、第一可控轴承下部的下空心锭子的一侧开有第二喂入孔19,在位于下托盘下部的下空心锭子上固定连接有皮带盘24,皮带盘通过皮带23由电机带动转动,在皮带盘下部加装有吸风管25,吸风管通过吸风口26与负压风机相连,在吸风管下部加装有引纱罗拉对27,在引纱罗拉对下部加装有细纱筒28,第一可控轴承包括开和关两种状态,第一可控轴承处于开状态时,上空心锭子不跟随下空心锭子一起转动,第一可控轴承处于关状态时,上空心锭子和下空心锭子固定连接。

纺纱时,包括平行包缠纱生产方法、环锭纱生产方法、环锭纱和平行包缠纱同时生产方法、环锭平行纱生产方法,电机通过皮带23带动皮带盘24转动,继而带动下空心锭子8转动,继而带动下纱筒21随下空心锭子一起转动,短纤粗纱1经牵伸装置喂入,经由后罗拉对4、中罗拉对5和前罗拉对6的牵伸作用后得到弱捻的短纤须条,平行包缠纱生产方法中,第一可控轴承17处于开状态,第二可控轴承12处于开或者关状态,短纤须条经右喇叭口进入上空心锭子16的顶端,而后进入下空心锭子8,下纱筒21上的外包纱22经第二喂入孔19进入下空心锭子,下空心锭子的转动继而带动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短纤须条的外侧,得到平行包缠纱,平行包缠纱在吸风管25吸风的作用下向下输出,而后被引纱罗拉对27引出,最后卷绕在细纱筒28上;环锭纱生产方法中,第一可控轴承17处于关状态,第二可控轴承12处于开状态,短纤须条经左喇叭口后穿过导纱装置14的导纱钩,而后穿过钢丝圈15,上纱管10的转动带动钢丝圈绕着钢领的滑道转动,短纤须条一端被前罗拉对握持,另一端在上纱管转动的带动下绕本身的轴线回转,继而使得短纤须条获得捻度得到环锭纱,同时由于钢丝圈的转速落后于上纱管的转速,使得环锭纱卷绕在上纱管上;环锭纱和平行包缠纱同时生产方法中,第一可控轴承17处于关状态,第二可控轴承12处于开状态,短纤须条进入分割喇叭口的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被分割成完全相同的第一短纤须条2、第二短纤须条3,第二短纤须条3经右喇叭口进入上空心锭子16的顶端,而后进入下空心锭子8,下纱筒21上的外包纱22经第二喂入孔19进入下空心锭子8,下空心锭子的转动继而带动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第二短纤须条的外侧,得到平行包缠纱,平行包缠纱在吸风管25吸风的作用下向下输出,而后被引纱罗拉对27引出,最后卷绕在细纱筒上,第一短纤须条2经左喇叭口后穿过导纱装置14的导纱钩,而后穿过钢丝圈15,上纱管10的转动带动钢丝圈绕着钢领的滑道转动,第一短纤须条一端被前罗拉对6握持,另一端在上纱管转动的带动下绕本身的轴线回转,继而使得第一短纤须条获得捻度得到环锭纱,同时由于钢丝圈的转速落后于上纱管的转速,使得环锭纱卷绕在上纱管上;环锭平行纱生产方法中,首先得到环锭纱,第一可控轴承17处于开状态,第二可控轴承12处于关状态,环锭纱经上空心锭子16的顶端进入上空心锭子,而后进入下空心锭子8,或者环锭纱经下空心锭子8的第一喂入孔18进入下空心锭子,下纱筒21上的外包纱22经第二喂入孔19进入下空心锭子,下空心锭子的转动继而带动外包纱以Z捻向或S捻向包缠在环锭纱的外侧,得到环锭平行纱,环锭平行纱在吸风管25吸风的作用下向下输出,而后被引纱罗拉对27引出,最后卷绕在细纱筒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