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198阅读:1331来源:国知局
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机械领域,特别地,是一种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变形丝,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压缩空气,是化学纤维的长丝发生喷气变形,丝束外圈局部起小卷,再使它部分断裂,形成若干端头露在外面,看上去十分接近用短纤维、按常规方法纺织,就得到空气变形丝,空气变形丝在生产时省略切断化纤长丝,再纺成长纱的生产过程。由空气变形机织成的织物,外观和手感接近用短纤维织成的织物,还有吸湿性,空气变形纱可以用来生产纺绢丝、仿棉或仿毛型织物,分别用作衣料、家具布、毡毯或汽车用布,估计到本世纪末,空气变形将会有相当的发展。

在空气变形加工过程中,长丝在喷嘴的气流中交缠起卷,生成具有膨松性的各种类型的空气变形纱,因此,喷嘴在空气变形加工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往的喷嘴喷出空气后就将高速流动的气流放出,并没有对其做进一步的利用,造成了浪费,同时没有使纤维的交缠起卷达到最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该结构能使纤维的交缠起卷的效果达到最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包括喷嘴和导流管体,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体的一端内,所述导流管体内设置一高压进气道,所述高压进气道设置在所述喷嘴的前端且将所述喷嘴环绕包覆,所述高压进气道与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体内的第一导流腔体相连,所述第一导流腔体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体内的第二导流腔体相连,所述第二导流腔体与出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腔体、第二导流腔体呈圆锥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腔体、第二导流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流槽,且第一导流腔体与第二导流腔体内的螺旋导流槽的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腔体、第二导流腔体的窄口端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出口的大小小于和所述第二导流腔体相连通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当丝线随着压缩气流进入第一、第二导流腔体时,由于其内壁设置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状凸起,因此产生旋转方向相反的气流,丝线上的交圈等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同时当气流作用在丝线上时,丝线还受到气流的“旋拧”,因此,丝线上的交圈等会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形,即丝线会产生更好的膨松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空气变形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空气变形喷嘴的A—A截面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该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包括喷嘴9和导流管体8,所述喷嘴9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体20的一端内,所述导流管体20内设置一高压进气道8,所述高压进气道8设置在所述喷嘴9的前端且将所述喷嘴9环绕包覆,所述高压进气道8与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体20内的第一导流腔体10相连,所述第一导流腔体10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体20内的第二导流腔体15相连,所述第二导流腔体15与出口16相连。

上述的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所述第一导流腔体10、第二导流腔体15呈圆锥状。

上述的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所述第一导流腔体10、第二导流腔体15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旋导流槽11,且第一导流腔体10与第二导流腔体15内的螺旋导流槽11的旋转方向相反。

上述的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所述第一导流腔体10、第二导流腔体15的窄口端相连通。

上述的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所述出口16的大小小于和所述第二导流腔体15相连通的通道。

上述的空气变形喷嘴的工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穿过喷嘴9的丝线5在高压进气道8内的压缩空气作用下会交缠起卷,丝线5的表面会起交圈,当丝线5从高压进气道8进入第一导流腔体10,由于第一导流腔体10内壁上设置螺旋导流槽11,气流会在第一导流腔体10内发生定向旋转,因此丝线5会绕其轴心发生旋转,在这一过程中,丝线5受到气流的“旋拧”,因而其上的交圈会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形,同时,旋转的丝线5在离心力和气流的共同作用下,交圈会进一步发生形变,当丝线5由第一导流腔体10进入第二导流腔体15时,气流方向相反,丝线5受到气流反向的“旋拧”,因此,丝线5又一次发生形变,在第二导流腔体15内,旋转的丝线5同样受到离心力和气流的共同作用,综上所述,丝线5以及其上的交圈在第一导流腔体10和第二导流腔体15内会发生充分的形变,因此,其上的交圈会更卷曲、膨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在第一导流腔体10旋转的丝线5在第二导流腔体15反向旋转,丝线5复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使丝线5的膨松效果达到最佳,其实用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