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911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属于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断头更换牵引喂入机备台及皮带的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



背景技术:

牵引喂入机是干法腈纶纺丝工艺中的关键设备,每面纺丝机(14个纺位)共用一台牵引喂入机,更换牵引喂入机备台及皮带时,需要将整面纺丝机所有纺位运行丝束全部剪断,14个纺位的吸丝枪同时工作,皮带或备台更换完毕后,再使用手提吸丝枪逐个将丝束引入牵引喂入机。随着纺丝机运行速率的提高,一面纺丝机14个纺位吸丝枪同时开启时,无法吸引所有丝束丝束连续运行,每次更换备台或皮带都会引起超过一半的纺位丝束失去张力,粘附到甬道壁上引起甬道脏,造成纺丝断头掉位。按照正常周期,每年需要更换皮带104对,备台24台,引起掉位量高达600位/次以上,成为制约纺丝机运行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随意移动、从而保证了更换牵引喂入机备台或皮带过程中纺丝束不失去张力的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牵引喂入机以及导丝器,导丝器安装在纺丝机一侧并对纺丝机的丝束进行导向,移动装置包括车体以及用于对车体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车体的下部设有滚轮,车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推动车体移动的扶手。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下方的定位套管以及定位螺栓,定位套管竖向安装在车体上,定位套管内设有与定位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定位螺栓通过螺纹安装在定位套管内。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机构有间隔设置的四个。

优选的,所述的滚轮为万向轮,万向轮有间隔设置的四个。

优选的,所述的车体的一侧设有用于使丝束落入接丝桶的落丝口。

优选的,所述的落丝口外侧的宽度小于内侧的宽度,从而使落丝口两侧形成阶梯状。

优选的,所述的导丝器的两侧为用于安装的安装部,导丝器的中部设有两个用于引导丝束的导丝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信息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能够在更换主台牵引喂入机备台或皮带时代替主台牵引喂入机工作,保证了主台检修及更换皮带过程中纺丝丝束不失去张力,从而避免了更换过程中出现纺丝断头情况,效果良好,而且移动方便和安装方便,可以安装在任意需要的位置。

2、定位螺栓通过螺纹安装在定位套管内,从而方便调节定位螺栓的高度,从而能够通过定位螺栓对车体进行定位固定,固定和解固定操作方便。

3、滚轮为万向轮,方便控制车体移动时的方向。

4、落丝口方便丝束落入车体下方的接丝桶内,并且落丝口外侧的宽度小于内侧的宽度,从而方便放置和取出接丝桶。

5、导丝器能够对纺丝机的丝束进行导,避免丝束打结。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移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导丝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1、牵引喂入机 2、扶手 3、车体 301、落丝口 4、定位机构 5、万向轮 6、接丝桶 7、导丝杆 8、导丝器 801、安装部 802、导丝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包括移动装置、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牵引喂入机1以及导丝器8,导丝器8安装在纺丝机一侧并对纺丝机的丝束进行导向,移动装置包括车体3以及用于对车体3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4,车体3的下部设有滚轮,车体3的一侧设有用于推动车体3移动的扶手2。本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能够在更换主台牵引喂入机备台或皮带时代替主台牵引喂入机工作,保证了主台检修及更换皮带过程中纺丝丝束不失去张力,从而避免了更换过程中出现纺丝断头情况,效果良好,而且移动方便和安装方便,可以安装在任意需要的位置。

具体的:如图1所示:车体3为长方形钢板,车体3的长度稍大于牵引喂入机1的长度,车体3的宽度稍大于牵引喂入机1的宽度,牵引喂入机1固定在车体3上。

扶手2设置在车体3左侧,丝束由牵引喂入机1的右侧进入牵引喂入机1,从而能够避免扶手2对丝束造成妨碍,还能在该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工作过程中通过扶手2调整位置,操作方便。

滚轮为万向轮5,万向轮5有四个,四个万向轮5分别设置在车体3的四个角上,从而使车体3转向灵活。

定位机构4有四个,四个定位机构4分别靠近四个万向轮5设置,从而能够保证对车体3的固定牢固,避免工作过程中车体3发生移动或转动。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套管和定位螺栓,定位套管竖向设置在车体3的下方,且定位套管的上端与车体3固定连接,定位套管内设有与定位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定位螺栓通过螺纹安装在定位套管内,方便调节定位螺栓的高度,从而通过定位螺栓对车体3进行固定。

车体3前侧还设有落丝口301,车体3的落丝口301下方设有接丝桶6,落丝口301方便丝束落至下方的接丝桶6内。

如图2所示:牵引喂入机1的丝束入口处设有导丝杆7,导丝杆7固定在牵引喂入机1上,导丝杆7的上端设有中部下凹的弧形开口,并通过弧形开口对丝束进行导向,保证丝束舒畅的进入牵引喂入机。

如图3所示:扶手2的下部竖直设置,上部为由下至上逐渐向左的弧形,从而方便操作。落丝口301设置在于车体3与扶手2相邻的一侧,落丝口301的下部的宽度大于上部的宽度,从而使落丝口301的两侧形成阶梯状,既能够满足丝束的滑落,又能够方便接丝桶6的放置和取出。

如图4所示:导丝器8为圆形的钢杆,导丝器8水平设置,导丝器8的左右两端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部801,从而方便安装在纺丝机一侧,导丝器8的中部对称设有两个导丝部802,导丝部802下部与导丝器8光滑连接,且左侧的导丝部802的高度大于右侧的导丝部802的高度,从而方便将丝束放置在两导丝部802之间。

本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的使用方法如下:当需要对主台的牵引喂入机1进行检修或更换皮带时,首先将本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移动至主台牵引喂入机1一侧,然后通过定位机构4将本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固定在地面上,并将接丝桶6放置在落丝口301下方。操作人员使用手提吸丝枪将丝束接入本移动式纺丝牵引喂入机的牵引喂入机1上,并将丝束引入接丝桶6内,从而保持丝束的张力。带主台的牵引喂入机1检修完毕或皮带更换完毕后,再用手提吸丝枪将丝束重新送入主台的牵引喂入机1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