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状记忆聚酯纤维、面料及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92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轻工业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形状记忆聚酯纤维、面料和服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纺织品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运动的参与和投入也越来越多。在运动过程中,对运动服装的要求不再仅仅限于款式、颜色等,对运动服装的功能性以及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服装和人体间微环境的透气性是影响服装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原因,透气性差的服装会因为汗汽导出不佳而产生闷热感,进而影响皮肤的呼吸;如果服装透气性太好,不能起到防风的作用,在运动产生大量汗液的情况下会产生凉感,造成身体不适,降低运动效果。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运动健身过程中,将身体产生的汗气及时有效的导出,并在运动后能够保持干爽避免受凉的运动服装成为本领域技术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提供一种形状记忆聚酯纤维、面料及服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包括: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包括:拒水聚酯层和亲水聚酯层;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是将所述拒水聚酯层和所述亲水聚酯层复合纺丝而成的具有螺旋带状的复合结构。优选的,在所述拒水聚酯层和所述亲水聚酯层之间沿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沟槽。优选的,所述拒水聚酯层的重量小于所述亲水聚酯层的重量。优选的,所述拒水聚酯层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40%;所述亲水聚酯层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大于等于60%,小于等于90%。优选的,所述亲水聚酯层包括:嵌段共聚聚醚、磺酸钠和聚酯纤维切片。优选的,所述亲水聚酯层中加入重量百分比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的所述嵌段共聚聚醚;以及加入重量百分比范围为大于等于0.3%,小于等于0.7%的所述磺酸钠。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面料,所述面料包括:如上所述的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和普通纤维织造而成。优选的,根据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在织造中的重量比例和/或织造排列方式设置面料的透气等级。优选的,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在面料中的重量范围为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20%。优选的,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与所述普通纤维采用间隔排列的方式进行织造。优选的,所述普通纤维为涤纶纤维、尼龙纤维或棉纤维。优选的,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和普通纤维织造而成的面料为春亚纺四面弹布或功能珠地布。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装,该服装采用如上所述的面料加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形状记忆聚酯纤维,该纤维包括:拒水聚酯层和亲水聚酯层,经复合纺丝形成具有螺旋带状的复合结构的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由于所述亲水聚酯层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而所述拒水聚酯层具有较强的拒水性,在特定湿度下所述亲水聚酯层能够吸收大量水分,使其面积增大,在重力作用下,使得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由螺旋带状变为扁平带状;因此,使得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在特定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形态变化,进而使用其制造而成的面料具有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和干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提供一种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请参考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包括: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10,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10包括:拒水聚酯层11和亲水聚酯层12;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10是将所述拒水聚酯层11和所述亲水聚酯层12聚合后纺丝而成的具有螺旋带状的复合结构。在本实施中,所述拒水聚酯层11可以采用常用的拒水剂对聚酯材料进行处理形成拒水聚酯层11,或者通过改性剂对聚酯材料进行改性使其具有拒水的特性。通常采用的拒水剂有石蜡-铝皂类、吡啶季铵盐类、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硬脂酸铬络合物、有机硅型、氟烷基树脂类或者含氟化合物等等。本实施中,所述亲水聚酯层12可以通过采用嵌段共聚聚醚和磺酸钠作为具有阳离子的改性剂对聚酯材料进行改性,形成亲水聚酯层1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嵌段共聚聚醚具有亲水段和疏水段,根据其的应用环境可以调整亲水段与疏水端的比例,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的亲水性,所述嵌段共聚聚醚的亲水段的性能远高于疏水段的性能。所述磺酸钠能够降低所述嵌段共聚聚醚的规整性,提高所述嵌段共聚聚醚的亲水性。在本实施中,所述亲水聚酯层是通过阳离子改性,形成具有高亲水性的所述亲水聚酯层。本实施中,所述亲水聚酯层12中所述嵌段共聚聚醚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所述磺酸钠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大于等于0.3%,小于等于0.7%。由于所述亲水聚酯层12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而所述拒水聚酯层11具有较强的拒水性,也可以称为疏水性,在特定湿度下所述亲水聚酯层12能够吸收大量水分,导致其面积增大,从而使得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10由螺旋带状变为扁平带状。在本实施中,为保证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10具有较大的变形空间以及提高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的透气性,在所述拒水聚酯层11和所述亲水聚酯层12之间沿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10长度方向设置有沟槽13。所述沟槽13能够随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10的变化而变化,并为所述亲水聚酯层提供更大的变形空间,在特定湿度环境下,能够提高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10的透气性。换言之,本申请提供的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在常态下,由于所述拒水聚酯层11和所述亲水聚酯层12的相互作用呈螺旋带状,当达到特定湿度时,所述亲水聚酯层12将吸收大量水分并使其内应力增大,导致面积增大,而所述拒水聚酯纤维保持原状,因此,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由螺旋带状转变为扁平带状,进而使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之间的间隙增大,提高透气性,当水分挥发,特定湿度变化后或者说环境由特定湿度转变为干态时,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由扁平带状转变为螺旋带状,即:恢复至常态下的螺旋卷曲状。为使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能够保持良好的螺旋卷曲角度,在本实施中,所述拒水聚酯层11的重量小于所述亲水聚酯层12的重量。在本实施中,所述拒水聚酯层11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40%,所述亲水聚酯层12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大于等于60%,小于等于90%。本实施中,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10是将所述拒水聚酯层11和所述亲水聚酯层12分别熔融经复合纺丝而成具有螺旋带状的复合结构,可以通过双螺杆纺丝机纺丝复合成具有螺旋带状的复合结构,也可以纺丝复合成在所述拒水聚酯层11和所述亲水聚酯层12之间具有沟槽13的复合结构。所述螺旋带状的复合结构是通过复合纺丝工艺实现,即:将所述拒水聚酯层11和所述亲水聚酯层12按照不同的重量比例交替铺叠在一起。在交替铺叠过程中,在二者之间形成沟槽13,具体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设置复合纺丝机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形状记忆聚酯纤维的断面可以为异形结构,该异形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在纺丝时根据调整复合纺丝机出丝端口而获得。为提高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本体在常态下的能够更好的呈现出螺旋带状,所述拒水聚酯层11和所述亲水聚酯层12相对于螺旋的中轴线呈偏心结构,也就是说,通过复合纺丝机构将所述拒水聚酯层11和所述亲水聚酯层12进行交替铺叠时,二者相对于螺旋的中轴线呈偏心结构。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面料,该面料采用如上所述的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和普通纤维织造而成。为保证所述面料的良好的透气性,可以根据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在织造中的重量比例和/或织造排列方式设置所述面料的透气等级。从而使得面料在特定湿度环境下,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能够发生变形,由常态下的螺旋带状变为扁平带状,进而使得面料的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和所述普通纤维之间形成间隙,提高透气性。在面料水分挥发后,所述面料中的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还原为常态的螺旋带状,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和所述普通纤维之间间隙减小,降低透气性。在本实施中,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在面料中的重量范围为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20%;其余为普通纤维的重量范围。所述普通纤维在本实施中,可以是涤纶纤维、尼龙纤维或棉纤维等。在织造过程中可以采用间隔排列的方式,所述间隔排列可以是经度和/或纬度方向上的排列。通过上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和普通纤维织造而成的面料可以是春亚纺四面弹布或功能珠地布等。为更好的说明通过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和普通纤维织造而成的面料具有更好的透气性,以下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实例1:所述面料为春亚纺四面弹面料,所述春亚纺四面弹面料中的形状记忆聚酯纤维的重量为15%,其他为普通纤维;对该春亚纺四面弹面料的测试结果为:项目测试标准干态湿态透气率/(mm/s)GB/T43-199750006000实例2:所述面料为功能珠地布面料,所述功能珠地布面料中的形状记忆聚酯纤维的重量为8%,其他为普通纤维;对该功能珠地布面料的测试结果为:项目测试标准干态湿态透气率/(mm/s)GB/T543-1997850011000由上述两个实例可以看出所述面料通过利用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与所述普通纤维的织造具有较高的透气率。基于上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装,该服装采用上述由所述形状记忆聚酯纤维和普通纤维织造而成的面料加工而成。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服装可以根据人体结构设置服装中所述面料的透气等级。在易于出汗部位将所述面料透气等级设置为较高等级,也就是说,在易于出汗的部位面料区域,其面料的纤维能够在特定湿度下具有更大的缝隙便于透气。例如:腋下、背部等位置,在相对易于出汗部位较低的位置设置透气等级较低的面料。从而使得服装能够根据不同部位设置不同的透气性,提高服装的功能性和舒适度。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