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式碎浆机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662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碎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鼓式碎浆机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鼓式碎浆机是一新型、先进的废纸碎浆设备,是传统水力碎浆机的换代产品。该设备的主要结构是一个特殊设计的略带倾角的转鼓装置—前段是碎解区,后段是筛选区。在工作过程中,转鼓以一定的转速转动,由转鼓一端连续加入废纸原料、水和适宜的化学药品混合在一起,转鼓内部的抄板不断的将湿废纸兜起并摔落,并缓慢地由碎浆区朝筛选区移动。这种动作产生的冲击和摩擦作用能够“温和”的疏解废纸纤维,且较好地保持纤维的强度;同时纤维间的摩擦和翻滚冲撞作用可高效地将油墨粒子、膜片、热熔胶从纤维表面剥落下来。碎浆效果即分散程度取决于原料、化学品使用种类、碎解时间及强度。鼓式碎浆机集碎浆、筛选于一体,特别适宜于未经拣选的废纸原料的碎浆。对于扩大二次纤维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实现造纸设备国产化,节省外汇,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有鼓式碎浆机有两组托轮装置和一套传动机构,托轮装置主要用于支撑鼓式碎浆机的筒体,传动机构用于保证设备的运转。这样的装置组合在实际安装中首先要保证两组托轮装置的同轴度和水平度,然后还需要保证设备的传动部分相对于筒体或者托轮装置的同轴度和水平度,这样现场安装需要15-30天的时间,而且传动机构安装精度很难保证达到设计要求,造成设备安装后出现主动齿轮磨损严重、运转不平稳等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鼓式碎浆机的传动装置,能够减少设备安装难度,同时一次调整后易于保证设备的安装精度及便于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鼓式碎浆机的传动装置,包括卧式设置的筒体,筒体上沿轴向排布设置有前托轮传动结构和后托轮结构,所述前托轮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筒体上的前筒体滚带,前筒体滚带外固定套设有沿轴向排布的前托圈和从动齿轮,前托圈和从动齿轮的中轴线均与所述筒体的中轴线重合,且前托圈的外圆直径与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前托圈和从动齿轮的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前托轮和主动齿轮,前托轮和主动齿轮共轴设置,且前托轮的外圆直径与主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同;前托轮和主动齿轮上穿过设置有同一传动轴,且前托轮与对应的前托圈构成摩擦传动副,主动齿轮与对应的从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后托轮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筒体上的后筒体滚带,后筒体滚带外固定套设有后托圈,后托圈中轴线与所述筒体的中轴线重合;后托圈的下方对应设置有后托轮,后托轮和对应的后托圈构成摩擦传动副。

所述前托轮和主动齿轮安装在前安装座上,所述后托轮安装在后安装座上。

所述从动齿轮位于前托圈和后托圈之间,且从动齿轮的前端面与前托圈的后端面相接触。

所述筒体由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主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前托轮的直径相同且在同一传动轴上,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前托圈的外圆直径相同,且在同一加工的前筒体滚带上,这样就保证了设备安装时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前托圈与前托轮的同轴度和平行度问题,只需一次找正两组托轮装置(前托轮与前托圈及后托轮和对后托圈)之间的同轴度和水平度就可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该传动结构节省设备的安装时间,降低设备的安装难度和制造成本,更利于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设备的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鼓式碎浆机的传动装置,包括卧式设置的筒体1,筒体1由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筒体1上沿轴向排布设置有前托轮传动结构和后托轮结构。

前托轮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筒体上的前筒体滚带61,前筒体滚带61外固定套设有沿轴向排布的前托圈41和从动齿轮5,前托圈41和从动齿轮5的中轴线均与所述筒体1的中轴线重合,且前托圈41的外圆直径与从动齿轮5的分度圆直径相同。前托圈41和从动齿轮5的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前托轮71和主动齿轮8,前托轮71和主动齿轮8共轴设置,且前托轮71的外圆直径与主动齿轮8的分度圆直径相同。前托轮71和主动齿轮8上穿过设置有同一传动轴3(即前托轮71和主动齿轮8公用一根主轴),且前托轮71与对应的前托圈41构成摩擦传动副,主动齿轮8与对应的从动齿轮5相啮合。

所述后托轮结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筒体1上的后筒体滚带62,后筒体滚带62外固定套设有后托圈42,后托圈42中轴线与所述筒体1的中轴线重合。后托圈42的下方对应设置有后托轮72,后托轮72和对应的后托圈42构成摩擦传动副。

所述前托轮71和主动齿轮8安装在前安装座21上,所述后托轮72安装在后安装座22上。

所述从动齿轮5位于前托圈41和后托圈42之间,且从动齿轮5的前端面与前托圈41的后端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前筒体滚带61上的从动齿轮安装法兰与前托圈安装位置需要在加工设备上一次加工成型,保证加工位置的同轴度和圆柱度。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主电机带动传动轴3转动并带动主动齿轮8和前托轮71转动,保证正常的设备运转,而前托轮71与前托圈41及后托轮72和对后托圈42的配合保证设备的固定和平稳运转。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由于主动齿轮8的分度圆直径和前托轮71的直径相同且在同一传动轴3上,从动齿轮5的分度圆直径和前托圈41的外圆直径相同,且在同一加工的前筒体滚带61上,这样就保证了设备安装时的从动齿轮5与主动齿轮8、前托圈41与前托轮71的同轴度和平行度问题,只需一次找正两组托轮装置(前托轮71与前托圈41及后托轮71和对后托圈42)之间的同轴度和水平度就可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该传动结构节省设备的安装时间,降低设备的安装难度和制造成本,更利于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设备的推广普及。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