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036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松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开松机。



背景技术:

开松机作为用于加工无纺织产品如无纺布、无纺毡等的成套设备中的前道设备,其功用是将由市售渠道获得的用于生产无纺织产品的原料如合成纤维类的聚酯纤维、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系纤维、聚乙烯系纤维的一种或以上相混合的纤维开松,或者将从市售渠道购入的天然纤维如羊毛、棉与合成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开松。

现有技术的开松机设计复杂,机体内部还有大量零部件,当需要开松的物料放入开松机后,开松机开松过程中会从设备上脱落紧固件如螺钉、螺母和/或机械碎小部件,这些掉落的小部件会进入后续的梳理机。在实际的无纺织产品过程中,由混杂于物料中的金属和/或碎屑引发的致损针布现象频繁发生;在后续的针刺过程中极易引起刺针断裂,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申请号为20121003993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开松机,针对上述问题,增设了一个金属件吸取部件来解决开松后的物料夹杂金属和/或碎屑引起的后续梳理机和针刺机损坏的问题。

但是,该开松机整体设计较为复杂,机体内部紧固件较多,增加了紧固件掉落至物料中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内部零部件少,只需一个电机就能带动整个机器有效开松物料的开松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一种开松机,包括壳体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壳体上端面中心的电机和受该电机驱动的开松机构,所述开松机构由多个固定在壳体内部的固定环和两端带啮合齿的双面转子配合间隔纵向分布,所述固定环沿其外环面安装有多个带勾状开松齿的开松块,所述开松块的一端连接有承接轴穿过固定环并与固定环转动连接,承接轴穿过固定环的一端安装有可与所述双面转子的啮合齿相啮合的齿轮,在电机下方电连接有一转轴,该转轴靠近固定环的一端环面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一圈啮合齿,所述壳体的底板上旋接有一端面带啮合齿的单面转子,其远离底板的一端环面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一圈啮合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中,电机下方的转轴带一圈啮合齿的一端与固定环上开松块上的齿轮啮合,在两个固定环之间由双面转子衔接,双面转子带啮合齿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固定环上开松块的齿轮啮合,当电机带动转轴转动时,由于固定环被固定在壳体内部无法转动,其上环状分布的开松块的承接轴与固定环之间转动连接,开松块能实现自转,承接轴上的齿轮与转轴上的啮合齿啮合后,带动开松块反向转动,同理,齿轮转动带动其下方与其啮合的双面转子转动,双面转子的上下两端面的啮合齿带动上下两层开松块呈相反的自转方向转动,从而使开松物料更加充分,同时整个驱动机构由一个电机带动即可实现每个固定环上的多个开松块进行自转,当物料进入壳体内部后,由于壳体内部从上至下分布多层开松块,其上的勾状开松齿随着开松块的自转对物料进行层层撕拉开松,从而达到将团块的物料蓬松的效果,整个机器由一个电机带动,提供较缓慢地转速就能实现很好地开松功能,且内部除了齿轮和啮合齿的啮合无其他螺丝、螺帽等小部件,避免内部小部件掉入之物料中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轴和开松块之间为可拆卸结构,承接轴上设有螺纹孔,开松块靠近承接轴的一端设有接插配合所述承接轴的凹腔,在开松块上还设有通孔,所述承接轴和开松块通过螺栓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承接轴和开松块之间采用可拆卸结构,方便安装或更换零部件,当齿轮或者开松块上的勾状开松齿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时,不需要更换整个固定块上的所有部件,只需要更换损坏部件,采用承接轴接插配合在开松块的凹腔中在由螺栓固定,由于承接轴和开松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会与开松块的转动冲突,可以避免开松块旋转导致承接轴与开松块之间旋接处松懈导致的零部件脱落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松块为圆柱形,所述勾状开松齿分布于整个圆柱形的壁面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开松块设计为圆形,其上的勾状开松齿沿圆周分布,可以360°对物料进行开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面转子外环面的中央沿外环面环状固定安装有多个条状开松机构,所述条状开松机构为长方体,在其四个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勾状开松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单面转子位于整个驱动机构的最下端,条状开松机构较开松块占用体积小,其与单面转子之间为固定连接,单面转子转动时带动条状开松机构实现公转,在其公转时其上的勾状开松齿对自上而下层层开松过的物料进行最终的开松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可拆卸地设置有一过滤片,所述过滤片设置在条状开松机构和底板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物料中或多或少会残留一些碎屑,通过开松过程掉下来,在条状开松机构下设置一层过滤片,将掉落的碎屑与物料隔离开来,避免掉到底层的碎屑在条状开松机构的开松下又被带到物料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与壳体之间为可拆卸结构,壳体相对底板的一端环状设置有凹槽,底板相对凹槽的位置设置有配合凹槽卡合的卡凸。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底板的可拆卸结构方便将积留在底板上的碎屑等杂物清理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与壳体外部的环状凸棱抵接后使壳体悬空的支板和穿过所述支板四角并用螺母固定的四根支柱,所述支柱远离支板的一端设置有底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支架的设置方便拆卸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一可打开或关闭所述壳体的拉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将取料用的拉门设置在壳体侧壁上,方便工人对开松完的物料进行取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端面对称设置有多个投料口,每个投料口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投料口的投料盖。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投料口方便将物料均匀地投入到壳体中,避免单个投料口大量快速投料导致的物料堵塞问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整个机器通过啮合齿和齿轮的配合,只需一个电机就能带动整个机器工作,内部零部件少,有效减少零部件掉落到物料中的概率,整体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承接轴和开松块之间采用套接后再用螺栓固定,可拆卸结构方便安装或更换部件,且该设计可以避免开松块转动导致的连接松懈问题;在底部设置过滤片可以有效隔离物料中掉落的碎屑等杂物,使开松后的物料杂质更少,有效降低对后续机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开松机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开松机驱动机构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开松机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开松机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承接轴和开松块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壳体与底板卡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1、环状凸棱;102、投料盖;103、拉门;104、卡凸;2、电机;201、转轴;202、啮合齿;3、支板;301、支柱;302、螺母;303、底托;4、底板;401、凹槽;5、支撑杆;6、固定环;7、轴承;8、开松块;801、勾状开松齿;802、承接轴;803、齿轮;804、螺栓;805、螺纹孔;806、凹腔;807、通孔;9、单面转子;901、条状开松机构;10、双面转子;11、过滤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松机,包括壳体1和驱动机构,在壳体1侧壁上设有一可打开或关闭所述壳体1的拉门103,壳体1上端面对称设置有多个投料口,每个投料口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投料口的投料盖102,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壳体1上端面中心的电机2和受该电机2驱动的开松机构,开松机构由多个固定在壳体1内部的固定环6和两端带啮合齿202的双面转子10配合间隔纵向分布,固定环6通过其上环状分布的多条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杆5固定,固定环6上环状安装有多个带勾状开松齿801的开松块8,开松块8为圆柱形,勾状开松齿801 360°分布于整个圆柱形的壁面上,开松块8靠近固定环6的一端连接有一承接轴802穿过固定环6并与固定环6通过轴承7衔接,承接轴802穿过固定环6的一端安装有可与所述双面转子10的啮合齿202相啮合的齿轮803,承接轴802和开松块8之间为可拆卸结构,承接轴802上设有螺纹孔805,开松块8靠近承接轴802的一端设有接插配合承接轴802的凹腔806,在开松块8上还设有通孔807,当承接轴802插入凹腔806后用螺栓804插入该通孔807与螺纹孔805旋接,在电机2下方电连接有一转轴201,该转轴201靠近固定环6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齿轮803啮合的啮合齿202,所述壳体1的底板4上旋接有一单面转子9,其远离底板4的一端环面设有与所述齿轮803啮合的一圈啮合齿202,在单面转子9外环面的中央沿外环面环状固定安装有多个条状开松机构901,条状开松机构901为长方体,在其四个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勾状开松齿801。在壳体1内条状开松机构901的下方还可拆卸地安装有一过滤片11。底板4与壳体1之间同样为可拆卸结构,壳体1相对底板4的一端环状设置有凹槽401,底板4相对凹槽401的位置设置有配合凹槽401卡合的卡凸104。壳体1外壁上设置有一层环状凸棱101,在壳体1外还设置有一支架,该支架包括与壳体1外部的环状凸棱101抵接后使壳体1悬空的支板3和穿过该支板3四角并用螺母302固定的四根支柱301,支柱301远离支板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该支架的底托303。

作业时,打开电机2,内部相互配合的转轴201、开松块8、双面转子10和单面转子9相互配合后进行转动,打开每个投料盖102进行投料,物料进入到壳体1内部后,自上而下多层分布的能够自转的开松块8上的勾状开松齿801对物料进行撕拉开松,当物料被层层进行开松后进入到底层时,被沿着单面转子9公转的条状开松机构901上的勾状开松齿801进行撕拉开松,开松过程中自物料内部掉落的碎屑等杂物会调入到条状开松机构901下的过滤片11,通过过滤片11过滤后掉入到底板4上方,经过一段时间拆卸底板4进行清理。

该设置中,电机2下方的转轴201带啮合齿202的一端与固定环6上开松块8上的齿轮803啮合,在两个固定环6之间由双面转子10衔接,双面转子10带啮合齿202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固定环6上开松块8的齿轮803啮合,当电机2带动转轴201转动时,由于固定环6被固定在壳体1内部无法转动,其上环状分布的开松块8的承接轴802与固定环6之间通过轴承7连接,则开松块8能相对固定环6转动,承接轴802上的齿轮803与转轴201上的啮合齿202啮合后,带动开松块8反向转动,同理,齿轮803转动带动其下方与其啮合的双面转子10转动,双面转子10的上下两端面的啮合齿202带动上下两层开松块8呈相反的自转方向转动,从而使开松物料更加充分,同时整个驱动机构由一个电机2带动实现每个固定环6上的多个开松块8进行自转,当物料进入壳体1内部后,由于壳体1内部从上至下分布多层开松块8,其上的勾状开松齿801随着开松块8的自转对物料进行层层撕拉开松,从而达到将团块的物料蓬松的效果,壳体1底板4上旋接的单面转子9,其上的条状开松机构901能够沿单面转子9公转对物料进行最终的开松,在条状开松机构901下方设置过滤片11可过滤碎屑等杂物,底板4的可可拆卸结构方便定期清理底板4上的碎屑等杂物,支架的作用用来承接壳体1后,方便拆卸底板4进行清理。

承接轴802和开松块之间采用可拆卸结构,方便安装或更换零部件,当齿轮803或者开松块8上的勾状开松齿801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时,不需要更换整个固定块上的所有部件,只需要更换损坏部件,采用承接轴802接插配合在开松块8的凹腔806中在由螺栓804固定,由于承接轴802和开松块8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会与开松块8的转动冲突,可以避免开松块8旋转导致承接轴802与开松块8之间旋接处松懈导致的零部件脱落问题。

整个机器由一个电机2带动,提供较缓慢地转速就能实现很好地开松功能,且内部除了齿轮803和啮合齿202的啮合无其他螺丝、螺帽等小部件,避免内部小部件掉入之物料中的可能性,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较低。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